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结胸证,结胸的含义: 外邪不解,迅速内陷与痰水结聚而成的危重变证 特点: 病邪结聚于胸腹,以心下硬痛为主证 分类: 按病性分:热实结胸、寒实结胸 按范围分:大结胸、小结胸 脏结:是阴寒内结,虚实夹杂的变证,一)结胸辨证 (原文128/P139,结胸,证:按之痛-水热互结于胸腹,其证属实 脉:寸脉浮-热邪盛于胸上,必浮而有力 关脉沉-痰浊结于心下,必沉而有力,论结胸与痞证的成因 (原文131/P139,病,发于阳,阳-病在表(体质较强) 反下之-误下,表邪内入 热入因作结胸 表邪内陷,与素停之痰 饮互结于胸腹,发于阴,阴-病在里(体质较弱) 反下之-误下,损伤胃气 因作痞-邪热壅聚于心下 补
2、述成因: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表解里实已成,方可下之。 否则引邪入里,而成结胸,二)热实结胸证,1. 大陷胸汤证,表邪误下而形成结胸与发黄的证治 (原文134/P140,太阳病,脉 浮-风邪在表 动-正邪相搏,头痛身痛 数-主热;未与实邪相结-主虚 证 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表未解 宜解表,禁攻下 反下之转归,续前,结胸,但头汗出-郁热上蒸,仅头汗出 余处无汗-热湿内郁,不能外达 齐颈而还-热盛于上,当不下行 小便不利-湿热郁滞,气化不行,客气动膈,动数变迟-邪气内陷,气血不畅 膈内拒痛-邪结胸中,气机不通 胃中空虚-误下损中,邪乘虚入 短气躁烦-邪阻胸膈 心中懊憹-邪热内伏
3、心下因硬-阳热内陷,水热互结 治疗:大结胸证-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鉴别-发黄,湿热发黄,大结胸的主要脉证 (原文135/P140,伤寒,病程:六七日-多为表邪传里之期 诊断:结胸热实-未经误下,表邪内传,水热结实 脉:沉紧-沉主里,紧主痛,证,心下痛-水热互结,心下作痛 按之石硬-实邪内盛,按之板硬,治疗:大陷胸汤主之-泻热逐水,结胸三证,少阳兼里实证与大结胸证的鉴别 (原文136/P140,伤寒,病程:十余日-多为表邪传里之期 证状: 热结在里-表邪内入,热结胃腑 复往来寒热 邪犯少阳半表半里,合为 阳明少阳合病,治疗:与大柴胡汤-和少阳,通阳明,但结胸,证状,无大热-热全入里,表无大热
4、水结在胸胁-水热互结于胸胁 头微汗出-邪结高位,郁蒸于上,治疗:大陷胸汤-逐水破结,清热软坚,鉴别,大柴胡汤证 病因-外邪入里,兼犯少阳、阳明 病机-少阳枢机不利,阳明燥实内结 (胸胃-热结) 证候-往来寒热、呕不止,郁郁微烦 或心下痞硬,呕而下利 治法-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方药-大柴胡汤,大结胸证 病因-外邪入里化热,与水互结于胸膈 病机-水热互结(胸胃-水热互结) 证候-身无大热,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头汗出 治法-泻热逐水破结 方药-大陷胸汤,辨阳明腑实与大结胸证 (原文137/P140,太阳病,误治,重发汗-再次发汗,津液重伤 复下之-津液更亏,表热内陷,
5、证 状,不大便五六日-津枯肠燥,大便干结 舌上燥而渴-胃热伤津,津不上布 日晡小有潮热-肠液枯,有燥屎,似阳明腑实,辨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水热互结于胸腹 不可近-以手按之,其痛更剧,治疗:大陷胸汤-泻热逐水,2. 大陷胸丸证热实结胸病位偏上的证治(原文131下/P143,病发于阳,证候,结胸者-大结胸,邪结高位之证 项亦强-邪偏于上,影响经脉不舒 如柔痉状-轻度角弓反张,发热汗出 类似柔痉 呼吸不利(补)-邪结高位,肺气不利,治疗:下之则和 实邪去经脉和,项强可愈 宜大陷胸丸(峻药缓攻,3小陷胸汤证小结胸证治 (原文138/P144,小结胸病,脉证,正在心下 表邪内陷,与痰浊互结 不在胸
6、中,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证情较轻,不按则不痛 脉浮滑-浮为阳邪,滑为有痰,热与痰结,治疗:小陷胸汤主之-清热涤痰开结,鉴别,大陷胸汤证,小陷胸汤证,病位,主证,主脉,病机,病情,治法,从心下至少腹,正在心下,硬痛拒按,按之则痛,沉紧,浮滑,热与水结,热与痰结,较重,较轻,泻热逐水,清热化痰,三)寒实结胸证,寒实结胸的证治 (原文141下/P146,证 候,胸脘硬痛拒痛:邪结胸中,气机不通 大便秘结:寒邪凝滞,腑气不通 畏寒喜暖:阴寒内盛,阳飞不得温煦 咳嗽气逆:邪结胸中,肺气不利 脉沉紧:寒饮相结于里,病机:寒饮结滞胸脘,阻遏气机 治法:温下寒实,涤痰破结 方药:三物白散,注意,白饮和服;以粥
7、调节;反应趋势,病,八、痞证,痞证的含义:闭塞不通之意,主证:病人自觉窒塞(不通)感 按之柔软不痛。 成因:表寒证误下,损伤正气,病邪由 表入里,或化热或部分化热而成。 或与饮食及情志有关。 分类:热痞、寒热错杂痞-常见 水痞、痰痞-痞证类证,一) 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原文151/P150,患者,脉浮而紧-有太阳伤寒之脉,宜汗解 而复下之-反用下法,是为误治 紧反入里-在表之邪,反而内陷 则作痞-表邪内陷于心下,痞满不舒 按之自濡 -无形之气相结,按之柔软不痛 但气痞耳-此仅是气机窒塞不通而已,二)热痞证 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原文154/P151,患者,证候:心下痞-热聚胃脘,痞塞不舒
8、 按之濡-无形邪热,壅滞心下,不硬不痛 脉:关上浮-关主中焦,浮为阳盛 治疗:大黄黄连泻心汤-泻热消痞,热痞兼表的证治 (原文164/P151,伤寒,治疗经过:大下后、复发汗-汗下失序 证候:心下痞-误下部分表热乘机内陷,气机受阻 恶寒-表邪未解,营卫不和 病机:表里同病-风寒外束,热邪痞阻中焦 治则: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先表后里 治疗:解表-宜桂枝汤,调和营卫 攻痞-表解里未和-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泻热消痞,2.附子泻心汤证(热痞兼表阳虚证 ) (原文155/P154,病有,证:以下痞-热壅胃滞 恶寒汗出-表阳不足,卫外不固 治:附子泻心汤-泻热痞,固表阳,讨论,痞“含义: 一
9、指症状 二指病名 三指腹内肿块 四指病机,三) 寒热错杂痞证,1.半夏泻心汤证(吐利痞证)(原文149/P156,伤寒,病程:五六日 少阳证:呕而发热,柴胡证具-应与小柴胡汤 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虽已下之,不为逆-体质较强,误下其证未变 必蒸蒸而振,发热汗出-得战汗而解,续,误下后证未变,心下满-表邪内陷,水热互结于心下 硬满-水热结实,硬满疼痛 诊断-此为结胸 治疗-大陷胸汤,误下后变为结胸,满而不痛-误下邪陷,寒热滞于心下而不痛 论断-此为痞 治疗 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除热散寒,消痞调中,误下后变为痞证,2生姜泻心汤证(水饮食滞痞证) (原文157/P159,伤寒
10、,病史:汗出解之后-汗不如法,或失于调理 病机:胃中不和-脾胃虚弱,外邪内陷,阻于中焦 主证:以下痞硬-气滞于心下,痞硬不舒 干噫食臭-谷食不消,饱嗳腐臭 胁下有水气-水气上逆,胁膈满闷 腹中雷鸣-气水相搏,肠鸣有声 下利-中虚失运,水份偏渗大肠,治疗:生姜泻心汤-散水消痞,补中和胃,3甘草泻心汤证(胃虚痞利俱甚证)(原文158/P161,伤寒中风,误治:医反下之 主证: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肠胃阳虚, 寒水下迫,无腐熟之功 腹中雷鸣-水阻气击 心下痞硬而满-表邪内陷,聚于心下 干呕-胃虚气逆 心烦不得安-火热上炎 再误治:复下之-其痞益甚 治疗:甘草泻心汤-补虚和胃,降逆消痞,三泻心汤证比较
11、,病机:同点-寒热错杂,升降失职 异点: 夏-胃气上逆 姜-胃虚不化 草-脾虚肠寒 主证:同点-呕痞利(消化道) 异点:夏-呕吐 姜-干嗳食臭,胁下有水气 草-下利日数十行,治法:同点-和中消痞 异点: 夏-降逆止呕 姜-散水消滞 草-补中止利 方药:同点-芩连、姜夏、参枣草 异点: 夏-同上 姜-减干姜,加生姜 草-重用甘草,痰气痞证(旋复代赭汤证)(原文161/P163,伤寒,治疗经过:发汗,若吐若下-误用吐下祛邪之法 解后-表解,但中虚失运,痰饮内生 证:心下痞硬功-痰聚心下,痞闷硬胀 噫气不除-肝胃气逆 治:旋复代赭汤-益气和中,平肝降逆,水痞证(五苓散证)(原文156/P165,病有
12、,原因:本以下之-太阳病误下,致邪气入里 症状:心下痞 治疗经过:泻心汤,痞不解 推断:非是真痞 审证:心下痞满:水蓄下焦,波及中焦,气机痞塞 小便不利:膀胱气化失司,水气不行 口渴干燥心烦-饮停于内,气不化津, 津液不布 治疗:五苓散主之-化气行水,从本论治,赤石脂禹余粮汤证(下焦滑脱痞证,原文159/P166,伤 寒,治疗经过:服汤药-误用攻下,阳伤邪陷 症状:利不止,心下痞硬-下后损伤脾胃,寒热 错杂于中,升降失常 治法:寒温并用,补中消痞-甘草泻心汤 服后反应:下利仍不止 -病重药轻 正治:加大剂量,继续服用 误治:医者误认邪实,投以泻下-里阳更伤, 关门不固-利不止 治当:涩滑固脱-
13、赤石脂禹余粮汤,续后,误治:温中散寒-投以理中汤 药后:利益甚 辨证: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理中汤为 补中之剂,此利为下焦失固,药证不符。 治法:收涩固脱 方药:赤石脂禹余粮汤 若服后仍不止:水湿偏渗大肠 治法:利小便实大便-五苓散化裁,续前,九火逆证,火疗法:熨背、火劫发汗、火熏、灸法、烧针、温针,1邪扰乱神明:烦躁、惊狂(心主火,主神明) 2邪火扰乱气机:腹满或小便难、腰以下重而痹,奔豚 3热郁胃肠:腹满便秘,谵语、但头汗出(燥金) 4热入血分:衄、吐、便血或发黄(热甚动血) 5热毒上炎:口干、咽燥咽烂(火性炎上) 6热邪灼伤阴津:口干、小便难、身体枯燥(火灼津,火逆变证,十、欲愈候
14、,凡病,阴阳自和者可自愈。(原文58/P171,凡病,若汗若吐若下-误用,或不循其法 若亡血-吐衄、崩漏、便血、金创 阴阳自和-气血调和,阴平阳秘 必自愈-有自愈机转,亡津液,阴阳自和”乃中医治病的宗旨,或通过机体自我调节, 或借助药物和其他疗法,阴阳自和-常态(生理) 阴阳失和-病态(病理) 调和阴阳-治疗,平衡观,误治津伤,阴阳自和而愈的具体例证 (原文59/P171,病,因:大下/复汗-汗下倒施伤津 证:小便不利-重伤津液,膀胱涸竭 治禁:勿治之-勿用利小便之法 机转:得小便利-阴气渐回,津液自生 必自愈-津液恢复,小便通利则愈,归纳58、59条基本思想(变证的治则): 平衡阴阳 审证求
15、因,审因论治 重视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太阳病汗下失序而致冒的治法 (原文93/P171,太阳病,初治:先下之,而复发汗-表里俱虚 证状:其人致冒-邪气乘虚而入,郁阳不伸 机转:冒家汗出自愈-冒愈表和 里未和(大便燥结)-然后复下之 -泻下以和里,辨战汗作解及汗、下作解不同脉诊 (原文94/P172,太阳病未解,转机,脉阴阳俱停-正郁作聚,欲与邪气抗争 先振慄,后汗出-正气得药力相助 抗邪于外,营卫畅通 但阳脉微:寸脉候表、上、卫气,表邪郁闭 卫阳,气血不得周流 治法:先汗出而解-发汗解肌,调和营卫 -桂枝汤 但阴脉(趺阳)微:候胃肠脾-有形邪热阻 滞胃肠,营卫不利 治法:下之解(通腑气,畅营卫
16、)-调胃承气汤,脉证一,脉证二,脉证三,病愈,第四节 太阳病疑似证,一、十枣汤证(原文152/P173,太阳病,原证:中风-外感风邪,必有恶寒头痛、发热等证 下利呕逆-内有水饮,上逆而呕,下趋则利 治则:表解乃可攻之-先表后里 证状:漐漐汗出-水气外溢于肌表,微微汗出 发作有时-水停胁肋,邪正交争 头痛-水邪上干,经络受阻 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水停胁肋,悬饮特征 干呕-水邪犯胃,胃气上逆 短气-水气射肺,气机受阻 治疗:十枣汤主之-攻逐水饮峻剂,二、瓜蒂散证 (原文166/P175,患者,脉证:病如桂枝证-有恶寒发热汗出脉浮等 头不痛,项不强-非太阳病桂枝证 寸脉微浮-寸主上焦,浮为邪盛 胸
17、中痞硬-未经误下,非表邪内陷, 而是痰实内阻 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痰滞胸膈,肺气不利 诊断:此为胸有寒也-是为痰阻胸中之征 治疗:当吐之-病在膈上,当用吐法 宜瓜蒂散-涌吐痰涎,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原文28/P178,服桂枝汤-医误认“头项强痛,翕翕发热” 为可汗之证 或下之-医误认“心下满微痛” 为可下之证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太阳经气不利 心下满微痛-水气逆于心下 小便不利-水停膀胱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利水以通阳,病人,病史,证候,治,第五节 合病与并病证,一、合病证,一)太阳阳明合病 1.麻黄汤证 (原文36/P181,太阳 阳明,合病,应有证 发热恶寒无汗(太阳) 大
18、便秘结(阳明) 本证 喘-寒邪束表,肺气不降 胸满-邪不外达,肺气壅滞 禁:下-虽见里证,但以表证为主 治:宜麻黄汤-辛温发汗,宣肺平喘,2.葛根汤证/葛根加半夏汤证(原文32、33/P182-183,太阳 阳明,合病,证: 太阳-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无汗 阳明-必自下利-表邪不解, 内迫阳明,下趋大肠 治:葛根汤-发汗解表,生津止利 证:不下利,但呕-内迫之邪,上逆胃中 治:葛根加半夏汤-发汗解表,和胃降逆,二)太阳少阳合病黄芩汤证/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原文172/P185,太阳 少阳,发热头痛,口苦咽干目眩,腹痛不欲食,合病,证:自下利-太阳表邪,内陷少阳 热趋大肠 治:黄芩汤-清热止利和中
19、 证:若呕者-热邪上逆 治: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兼降逆止呕,三)三阳合病,三阳合病的脉证(原文268/P187,三阳合病,脉浮-主太阳;脉大-主阳明;上关上-弦脉主少阳 证:欲眠睡热邪上蒸 目合则汗盗汗,热迫津泄。 治法: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小柴胡汤 三阳合病重在阳明-白虎汤 三阳俱解-柴葛解肌汤,二、并病证,一)太阳阳明并病,二阳并病,先解表邪,宜小发汗(原文48/P188,太阳病当汗失汗或汗出不彻,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二阳并病,症状:由表证无汗微自汗出 由表证恶寒不恶寒-阳明热象已现 若表证不罢-发热身痛头项强痛等仍在 病机:表邪不解,化热内传阳明 治法:小发其汗-桂二越婢一汤 治禁:不可下,下之为逆,邪留太阳,脉证:面色缘缘正赤-邪束肌表,阳郁不宣 躁烦、短气-表邪闭郁,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沉浸式话剧体验馆建设与运营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制造项目实施与顾问支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玻璃幕墙安装与维护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交通设施建设与维护综合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定制化研究生课程学习及职业规划辅导合同
- 2025年小家电品牌全球市场拓展代理销售合同
- 2025年高品质医院后勤保洁服务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度高端办公家具采购与供应链融资合作协议
- 2025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运营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家电产品区域代理销售合同
- 医师病理知识定期考核试题与答案
-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5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施工方案)二期混凝土施工方案
- 课堂因“融错·容错·溶措”而精彩
- 《简爱》课本剧剧本
- 阳光晾衣房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 安宁疗护服务流程
- 肿瘤科实习生入科培训课件
- 热分析DSC培训new
- 注塑机安全操作规程
- 运动处方(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