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沟、电缆槽技术交底_第1页
水沟、电缆槽技术交底_第2页
水沟、电缆槽技术交底_第3页
水沟、电缆槽技术交底_第4页
水沟、电缆槽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昆客运专线长昆段KTJ*标段中国中铁水沟、电缆槽技术交底编制:审核:批准:*沪昆客专长昆段第一项目分部二O二年三月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及目前施工情况 1三、施工方案 1四、施工方法 14.1工艺流程14.2设计情况24.3施工容34.4施工注意事项及验收标准 8五、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c一、编制依据时速350KM双线隧道综合通用图,隧道防排水、辅助工程措施通 用图;铁路隧道施工规,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施工指南、验收标 准、技术规程等;我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 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及目前施工情况*隧道进口段隧

2、道共长8608m隧道共设四座辅助坑道,分别与正 洞相交于*。截至3月底我部*隧道*斜井小里程二衬已施工719米,*隧道大 里程方向二衬已施工752米,已经具备水沟电缆槽的施工条件。三、施工方案对于二衬已经施工超过 600米的工作面,准备开始施工水沟、电缆 槽。水沟、电缆槽采用一次成型施工工艺以减少纵向施工缝,模板自行 设计,集中制作。混凝土设计标号为 C30,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 运送,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隧道贯通后再进行基础垫层施工。四、施工方法4.1工艺流程见图4-1水沟、电缆槽施工工艺流程图。.C1T测量放样施工准备管口位置固定不合格钢筋绑扎安装模板检查合格浇注混凝土拆模进入下一道工

3、序f合格养护1!检查外观质量图4-1 水沟、电缆槽施工工艺流程图4.2设计情况V e),水沟电缆槽我分部施工段落均为有仰拱地段(衬砌类型皿a详图如下图4-2、图4-3。图4-2水沟电缆槽详图(有仰拱)图4-3 A点详图4.3施工容B点详图1 、测量放线为保证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两侧电缆槽、两侧排水沟与隧道中 线的尺寸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放线,测量组每隔 5米放一组倒放点,并书 面交底给施工人员。2、凿毛及基底清理两侧矮边墙及二衬与电缆槽结合面光滑,必须采用凿毛处理,才能保证后施工的电缆槽壁与矮边墙粘结牢固,不产生裂缝或脱落,影响施工质量。在电缆槽施工前,首先用风镐将矮边墙与电缆槽结合面凿毛, 然

4、后将水沟和电缆槽基地的松碴、杂物、淤泥清理,然后用高压水把凿 毛后边墙结合面和基底冲洗干净。3、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基底必须找平,保证模板安装后高度一致。模板安装必须垂直,模板与模板之间的缝隙控制在2mm之,基底不平整部位在立好模板后用砂浆封堵,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模板与模板之间不能有 错台,为防止混凝土施工中模板上浮跑模,影响混凝土施工和浇筑质量, 在模板底在纵向每隔1.5m打设22的固定钢筋,钢筋高出模板10cm左 右,用8钢筋与固定在衬砌矮边墙上的膨胀螺栓拉紧后加固牢固。模板在每次安装前必须清除板面混凝土块,涂抹脱模剂。4、钢筋绑扎在已施工好的填充面上,纵向间隔 20cm用冲击钻钻30

5、cm深的孔,将 16钢筋长1.32米,插入其中并用锚固剂充填密实。同时采用两排10 圆钢,间隔20cm与此钢筋绑扎,且在此钢筋顶部采用一根16纵向接地5、盲管安装盲管必须与已施工的二衬拱墙盲管顺接,同时与仰拱填充中的PVC管顺接相同,保证水流的畅通,参照图 4-4。6、过轨管的安装根据沪昆公司文件工管函2011号89号转发铁三院对长昆段隧 道工程预埋过轨管与中心沟(管)位置关系的通知的通知,我标段的过轨管线全部由仰拱底部穿过,与中心水沟距离 5.5厘米,过轨管(电 力、信号、通信)全部为热浸塑钢管,经厂家预制好后,现场拼接。过轨 管具体型号见表4-1 :表4-1过轨管(热浸塑钢管)设计情况序号

6、过轨类型规格型号数量(根/处)单位备注1电力过轨 100*3.5mm,(6m+3.4m),直管10根2*4.6m2电力过轨 150*3.5mm,(6m+3.4m),直管4根2*4.6m3电力过轨 100*3.5mm,弧长 228cm,半径 140cm,弯管20根4电力过轨 150*3.5mm,弧长 228cm,半径 140cm,弯管8根5信号过轨 100*3.5mm,(6m+1.6m),直管2根2*3.7m6信号过轨 100*3.5mm,弧长 228cm,半径 140cm,弯管4根7通信过轨 100*3.5mm,(6m+1.6m),直管4根2*3.7m8通信过轨 100*3.5mm,弧长 22

7、8cm,半径 140cm,弯管8根过轨管分布情况见表4-2 :表4-1 过轨管(热浸塑钢管)设计情况序号里程洞室位置通信增加过轨管信号过轨备注1DK259+942左侧综合洞室12502DK260+192右侧综合洞室2503DK260+442左侧通信洞室1250序号里程洞室位置通信增加过轨管信号过轨备注4DK260+692右侧综合洞室250.c5DK260+942左侧综合洞室12506DK261+192右侧综合洞室2507DK261+442左侧通信洞室与电力洞室合建12508DK261+692右侧综合洞室2509DK261+942左侧综合洞室125010DK262+192右侧综合洞室25011D

8、K262+442左侧通信洞室125012DK262+692右侧综合洞室25013DK262+942左侧综合洞室125014DK263+192右侧综合洞室25115DK263+443左侧通信洞室与电力洞室合建125216DK263+695右侧综合洞室25017DK263+945左侧通信洞室135818DK264+303左侧电力洞室3919DK264+342右侧综合洞室DK264+325130820DK264+650左侧通信洞室25021DK264+900右侧综合洞室120222DK265+102左侧电力洞室29823DK265+400右侧综合洞室125024DK265+650左侧通信洞室2502

9、5DK265+900右侧综合洞室125026DK266+150左侧综合洞室25227DK266+402右侧综合洞室125028DK266+652左侧通信洞室25029DK266+902右侧综合洞室120330DK267+105左侧电力洞室29931DK267+404右侧综合洞室125132DK267+655左侧通信洞室24933DK267+904右侧综合洞室125034DK268+154左侧综合洞室25035DK268+404右侧综合洞室124036DK268+644左侧通信洞室25637DK268+900右侧综合洞室120038DK269+100左侧电力洞室300过轨管布置如图4-5 :強衍

10、37004550图4-5 过轨管布置图7、接地钢筋、端子的安装初支接地钢筋每个台车位与纵向结构钢筋焊接,初支接地钢筋分左 右两侧交错与结构钢筋连接。同时二衬接地钢筋在每组槽道处布设,分 左右两侧交错与结构钢筋连接,杜绝同一环向接地钢筋同时与结构钢筋 连接。所有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接地钢筋间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或“ L”型焊接,接地端子严格按照设计图 纸进行施工。接地系统布置见图 4-6。图4-6接地系统布置图&混凝土施工.C水沟、电缆槽混凝土采用 C30钢筋混凝土,全自动拌合机搅拌, 混凝土罐车运送。浇筑混凝土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 埋件等

11、加以检查。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查的主要容包括下列各项:模板的高程、位置及截面尺寸;模板、支架、支撑等结构的可靠程 度;预埋件的安装位置和高程;钢筋的安装位置;脱模剂涂刷情况。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 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 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浇筑。由于水沟侧壁薄,可以采用小型振动棒或 25钢筋插捣密实,在 插捣过程中注意对排水盲管、过轨管的保护,避免其损坏。并用木棒轻 轻敲打模板,使附着在模板上的气泡逸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平整, 无气泡和蜂窝麻面产生。9、混凝土拆模及养护混凝土浇筑后,12h即应覆盖和洒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洒水次数应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为

12、度;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 同。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规要求的强度达到 8MPa以上,且其表面 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混凝土的 养护工作。4.4施工注意事项及验收标准1、严格控制水沟电缆槽高程和净空等尺寸标准,高程允许偏差为士 15mm2、严格控制接地钢筋焊接质量以及钢筋和接地端子的焊接质量。3、对排水盲管、过轨管、泄水孔进行重点控制。4、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5、模板安装允许偏差2mm且必须保证净空。五、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该段施工时,安排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全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杜绝初期支护侵入衬砌净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