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 新人教版 (2)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 新人教版 (2)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 新人教版 (2)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 新人教版 (2)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 新人教版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端午的鸭蛋,2本文标题为“端午的鸭蛋”,但作者一开头却用一大段文字来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为什么要这样写?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风格? 这是为下文写咸鸭蛋作铺垫,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故乡情结,对故乡的依恋单是故乡一个小小的鸭蛋,就让作者难以忘怀了,何况其他呢?这正表现了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文如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作者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使下文写“端午的鸭蛋”变得水到渠成,写作借鉴 各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 本文在行文过程中,将各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如在描述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

2、”既有记叙,也有描写。“丝线是掉色的”是说明,为下文作铺垫。“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是描写。“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这些也是记叙、说明、描写相结合。“贴符”,写城隍庙的老道士是“我”的寄名干爹,“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这是记叙,使文章有一种悠远的故事性和令人回味的遐思。“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是描写。“这就能避邪吗?”带有议论色彩,有种调侃和对当时郑重其事的按风俗行事的做法的回味,C,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俗门楣避邪城隍庙

3、B称道练囊朱沙肃然起敬 C沧海薄罗雄黄囊萤映雪 D贴符粽子拧成与有荣焉,B,A,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件事对我的印象最深刻。 B因为提高学习成绩,同学们正在努力改进学习方法。 C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曾被学校推荐到市体委参加过一年多的乒乓球集训。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5品味下面两个句子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1)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用朴素的大白话,使生活气息更加浓郁。 (2)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用“文白夹杂”的语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幽默感和趣味,端午风俗,6整体感悟。 (1)本文

4、思路清晰,全文隐隐贯穿着这样一条线索:_ _。文章流露出_。 (2)作者写家乡的端午节,主要介绍了哪些风俗?这些风俗有什么寓意?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这些风俗寄托了人们消灾避邪、安定幸福的愿望,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一) 阅读课文“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至“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片段,回答问题。 7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家乡的咸鸭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8这一段介绍咸鸭蛋,为什么从“鸭”写起? 从“鸭”品种好,鸭多,引出鸭蛋多,再引

5、出咸鸭蛋的出名。 9引用袁枚的食单的作用是什么? 印证高邮咸鸭蛋的好,10为了突出高邮咸鸭蛋的好,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写? 上海店也卖高邮咸鸭蛋,并特别标明产地。高邮双黄蛋多。与其他地方的咸鸭蛋对比。袁枚也推崇高邮咸鸭蛋。 11文章写的高邮咸蛋,最后却说到了苏北名菜及北京的咸鸭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写苏北名菜是为了进一步体现家乡咸蛋的好吃与出名,写北京咸鸭蛋,则是借此来说明家乡的咸蛋好,二)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6、。 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含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

7、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

8、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2本文的线索是_,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 13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文章开头先用歌谣点明端午节吃粽子

9、的习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互相呼应;然后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端午节清晨的美好景象,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怀念,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铺垫,奶奶的粽子(或粽子,我”对奶奶的思念,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朴实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15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

10、,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16阅读下列新闻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来粽品牌垄断市场 昨天,记者在我市部分超市看到,虽然距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但“思念”“三全”“安井”“五芳斋”等外地的品牌粽子已经在各大超市出现。为何不见本地粽子的身影呢?超市负责人说,超市商品采购由总部决定,总部只采购品牌粽子,而目前本地粽尚无自己的品牌。 材料二:本地粽以“鲜”取胜 到哪里去买本地粽呢?记者在电力路、花山路看到了几家卖粽子的小店。店主表示,粽子都是自家包的,品种没有超市里多,只有红豆、蜜枣和肉粽,但当天包当天卖,十分新鲜,不像真空包装的外地粽,

11、经由运输等途径,再到超市柜台,距离生产日期已有好几天,材料三:_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粽子的价格与去年相比相差不大。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糯米等原材料的价格降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粽子大多是人工包装,人工费水涨船高,运输费用也是居高不下,有降有升,粽子的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 (1)从“材料三”中提取主要信息,为该则材料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本地粽与外来粽相比存在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_ 劣势:_,今年粽价与去年基本持平,新鲜,成本低,无品牌,品种少,3)吃粽子的习俗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人们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内涵。中考前夕,有老师给学生赠送了

12、粽子,这个礼物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祝愿。请说出老师的祝愿是什么。 祝愿同学们在考试中能高“中”(考中)。(“中”与“粽”谐音,17中国饮食文化十分繁荣,各地都有特色美食,你也介绍一种你家乡的美食给大家吧! 示例一:蟹壳黄俗称小麻糕,常与大麻糕相配作为礼品。馅心有荠菜、葱油、白糖、豆沙等四种,用精白面粉、脱壳白芝麻配以调料烘制而成。形似蟹壳,色呈金黄,油多不腻,香脆酥松。示例二:加蟹小笼馒头首创于清道光年间,个形小巧,别具一格。用精白面粉、熟板油、蟹粉、猪肉配以调料加工制成。蟹油金黄闪亮,肥而不腻,蟹香扑鼻,汁水鲜美,皮薄有劲,馅心嫩滑爽口,配以香醋、姜丝佐食其味更佳。示例三:“狗不理”包子是全国闻名的天津传统风味小吃。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经过近一百五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