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HFC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治进展_第1页
CIHFC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治进展_第2页
CIHFC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治进展_第3页
CIHFC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治进展_第4页
CIHFC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治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CIHFC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治进展定义心肌致密化不全 ( NVM )是胚胎时期心肌正常致密 化过程失败而使丰富粗大的肌小梁及隐窝持续存在的与基 因相关的先天性心肌病。以往又叫“海绵状心肌病” 、“心肌 窦隙持续状态” 、“胚胎状心肌“、 “过度小梁化综合征” 。常 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畸形,如 VSD 、三尖瓣下移畸形、 AS 、左右室流出道梗阻等。没有合并其他畸形称孤立性 NVM 。流行病学及遗传学 NVM 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全面,各 中心报道有较大差异1、国外超声诊断 NVM 患病率为 0.014-0.032 2、有报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 NVM 发病率为 3-43、NVM 可发生

2、于任何年龄,确诊平均年龄为 45 岁4、国外研究男性( 76)发病率高于女性( 66)5、随着成像质量提高及对该病的认识NVM 发病率(检出率)可能会明显提高6、非洲人与白种人及亚洲人存在差异7、常累及左心室少数患者右心室或双心室均受累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机 制: 1、胚胎发育异常正常胚胎发育 5-6 周心室肌开始致密化。 致密化过程从 心外膜向心内膜基底部向心尖部。 NVM 可能由于胚胎正常 致密化过程失败或停止。心腔内隐窝持续存在肌小梁发育异 常粗大致密心肌减少。2、遗传学研究表明 NVM 在人群中可散发也可呈家族聚集性 NVM 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国内报

3、道家族发病率为 11,低于国外报道的 44的发病率。 遗传基因缺陷可能是 家族性 NVM 及某些散发病例共同的发病机制。 NVM 有明 确的家族发病倾向,但并不是单一的遗传学背景,目前已报 道的病例以散发居多。尚未发现某种基因突变固定与某种 NVM 表型相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NVM 发病与很多心肌 病有相似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NVM 常合并神经肌肉病变, 如线粒体疾病和 Bath 综合征。 NVM 患者家族中个体可为孤 立性 NVM ,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也可合并其他遗传性疾 病或左心室纤维病理改变心肌致密化不全受累心肌分布:多 分布在左心室,少累及右心室 ; 多累及游离壁(侧壁、后 下

4、壁),从中间段至心尖部,基本不累及基底段。胚胎心室 肌正常致密化过程多为 :从右室至左室;从心底至心尖 ; 从心外膜至心内膜 大体标本:心脏扩大、心肌重量增加、冠状动脉通畅。以左 室受累为主,心室腔内丰富的肌小梁和交错深陷的隐窝,可 不同程度地累及心室壁的内 2/3。受累心肌分布不均匀 组织学:心内膜下纤维组织、纤维弹性组织变性及胶原纤维 增生明显,心肌结构破坏、纤维化、瘢痕形成,有时可见炎 性细胞侵润临床表现瑞典一项研究表明患者出现症状到确诊 NVM 平均 3.5 年, 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到进行性心衰, 有些患者 多年无症状有些则可能早期就因该病死亡或需心脏移植。NVM 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不

5、全、心律失常、栓塞事件以及合 并其他心脏疾病所出现的症状,可发生猝死。有些患者可伴 骨骼畸形、生长发育受限, 1/3 的儿童可有特殊面容。心功 能不全 :50% 以上患者有心力衰竭是最常见也是患者就诊的 主要原因 。心律失常 :最初的心电图是正常的或者非特异性改变,包括 ST-T 改变, W-P-W 束支阻滞, AVB 、 AF、 Af 、VT 或类 似 Brugada 心电图表现。栓塞事件 : 有报道约 1/3 的患者发生体循环栓塞, St?llberger etal 2011 年总结得出如果没有房颤或者是左心功能不全,心 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很少发生中风和栓塞。诊断 诊断左室致密化不全的基础是

6、: (1)一层薄的、致密化的心肌;(2)一层更厚的、致密化不全的心肌;影像是诊断心肌致 密化不全的基础,不同的影像技术,例如:心脏彩超、心脏核磁、左室造影、声学造影、CT等都可以应用。彩超 2001 年提出诊断标准* 非致密化层心肌厚度 / 致密化层心肌厚度之比 MRI 心脏核 磁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心尖四腔图显示,在心尖和侧壁用箭头 标记的薄的心肌,星号标记突出到心室的肌小梁;致密化不 全与致密化的比率为 3.56,致密化不全的质量占总左心室质 量的 28%图为翻转复原的图像,箭头标记的心尖、侧壁大范 围的延迟增强,室间隔和心内膜的保留。鉴别诊断(1)扩张型心肌病( DCM ):心脏扩大、冠状动

7、脉通畅是 DCM 与 NVM 的共同特征。 超声心动图区别 :DCM 超声表现 主要为心室腔扩大、室壁多均匀变薄、心内较光滑。无丰富 肌小梁及隐窝,但有时扩张型心肌病在心尖部下壁也有轻度 增粗的肌小梁(基因重叠) ( 2)肥厚型心肌病 : 肥厚性心肌 病超声心动图下主要表现为室间隔与左室壁非对称性明显 增厚,心内膜较光滑,也可有粗大的肌小梁,但无深陷的隐 窝( 3)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 主要发生于小儿,多因心功 能不全而死亡,成人少见。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 UCG 表现为左室呈球形扩大,心内膜增厚,回声呈斑片状增粗、 增强,亦能累及瓣膜,收缩舒张功能降低,无典型的突起肌 小梁与深陷的小梁

8、间隙( 4) 缺血性心肌病 : UCG 室可见节 段性心肌运动减弱,部分心内可有些许增粗肌小梁,但冠脉 造影可见部分冠脉狭窄或闭塞;而 NVM 冠状动脉造影 NVM 多显示正常( 5)心室负荷增高引起的心脏病 :继发于 主动脉狭窄及严重高血压等导致心室压明显增高,引起肌小 梁增粗肥大,甚至冠状窦隙重新开放, 利用 UCG 不难与 NVM 鉴别,可发现心脏基础疾病。此类疾病的患者室壁普遍肥厚 ( 6)心室内异常肌束 ( 又称假腱索 ) : 正常变异的心室内肌 束数目较少, 利用 UCG 可追溯其起止点, 一般不难与 NVM 鉴别治疗对于心肌致密化不全无特殊治疗手段,药物治疗主 要是针对临床症状心

9、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血栓 栓塞事件三大方面进行。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 根据相应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选择包括利尿剂、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B受体阻滞剂, 但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确立。所有心功能终末期的 NVM 患者均有心脏移植的指征。心律失常NVM 的患者具有心律失常的高风险,建议定期行Holter 监测。器械治疗可参考器械治疗指南安装 ICD抗凝治疗NVM 患者是否需要抗凝尚无共识,对于发生栓塞、合 并房颤患者建议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Bettini 等入选 52 例伴有或不伴有左室致密化不全的扩心病 患者,比较采用 CRT 对左室心肌重塑的逆转情况, 得出

10、的结 论为:与单纯扩心病相比,扩心病伴有左室致密化不全的患 者在使用 CRT 治疗后能更好的逆转左室心肌重塑。Li J等研究20例左心室致密化不全的患者使用B受体阻滞剂 并随访13 6月发现,使用B受体阻滞剂可以减低左心室 质量。对于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病人来说,抗凝治疗是一个重 要的管理目标,也仍然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Oechslin 等建议 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的患者 (LVEF<40% ),应进行抗凝治疗, 将 INR 控制在 2.03.使用 ICD 防止危及生命的室速的发生仍然是有争议的。Oechslin 等建议 LVNC 患者使用 ICD 进行二级预防应满足如 下条件: 晕厥; 室速; 严重的左心收缩功能不全除非将来有数据证实, 现在 ICD 植入的指征应该与扩心病类 似预后 不同的研究显示患者预后差异大,可能与入选的病例数、患 者的病情、有无进行积极的治疗有关。患者确诊时有无临床 症状对预后很重要,有症状较无症状者预后差总结: NVM 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治疗上以治 疗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抗血栓治疗为主。诊断主要依靠 超声心动图和 MRI ,但诊断方面的标准存在不足。早期诊断 和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命,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 警惕性。 NV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