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计划及大纲_第1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计划及大纲_第2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计划及大纲_第3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计划及大纲_第4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计划及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计划(在校两年)SDWX/C0307 2009/6课 程 名 称学时合计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备 注一二三四基础课语文5222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及以上学力者)学制三年,在校内学习两年。二、培养目标:能熟练掌握汽车维修工、钳工中级工的操作技能,掌握其相关理论知识,并对汽车的运用与维修等工作有一定了解的一线技术工人。三、就业去向:汽车维修及汽车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维修等一线操作岗位。四、计划编制说明:1. 第一学年授课内容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第二学年授课内容以专业课和实习课为主。2. 时机成熟时,第二学年理论教学与实习指导教学间周进行。实

2、习指导教学由5周调整至8周。3. 毕业前进行汽车维修工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4.学生可选修电焊工或钳工实习(两项实习同时开课),并可参加中级职业资格鉴定。5. 每学期新授课教学周按16周计。6. 综合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应相互衔接。五、毕业条件: 各门功课均合格结业,且获得至少一个工种的中级工(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者,可于学业结束后颁发毕业证书。 数学5222日常英语会话1062222微机10444体育1062222法律基础知识302心理健康教育222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5422普通话2总计548141666专业必修课电工电子906机械制图10844机械基础(汽车)906汽车材料与加工666

3、汽车修理基础知识966(4:2)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684(3:1)4(2:2)4(2:2)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1084(3:1)4(2: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1626(4:2)6(4:2)汽车检测技术444(2:2)汽车美容444(3:1)汽车钣金666(4:2)总计104216142424实习钳工实习1505周综合实习1505周见习301周电焊工实习1505周总计3301周5周5周周课时30303030机械制图教学大纲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机械制图相关理论知识与培养识读、绘制机械图样能力的专业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投影法为基础的投影作图、机械图样的表示法、零件

4、图和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掌握识读中等复杂机械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包括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图样中有关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的符号、代号及其含义;了解零件测绘的一般方法。 (2)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部件装配图,包括了解装配图的画法规定和特殊表达方法,读懂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绘制简单的装配图。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

5、单到复杂,逐步掌握投影理论知识,建立空间概念,完成“由物画图”到“由图想物”的两次转化,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根据培养目标,本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以识图为主,识图与绘图相结合,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讲”与“练”相结合,制图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尽量利用与本专业相关的零部件图例或实物组织教学。 (3)注意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逐步强化学生的标准化意识。 (4)教学过程中宜选用示教模型和挂图,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讲授学时训练学时绪论课1一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743 (一)制图基本规定1 (二)尺寸注法11 (三)尺规绘图

6、22二 正投影作图基础1174 (一)投影法概述1 (二)三面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21 (三)基本体的投影作图21 (四)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2三 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1165 (一)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11 (二)截交绒的投影作图32 (三)相贯绒的投影作图 22四 轴测图1174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1 (二)正等轴测固32 (三)斜二轴测图21 (四)轴铡草图画法11五 组合体1688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11 (二)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22 (三)组合体的尺寸标注22 (四)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22 (五)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11六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18

7、108 (一)视图22 (二)剖视图44 (三)断面圈11 (四)局部放大图和简化表示法11 (五)各种表示法的综合应用举例2 (六)第三角画法七 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16106 (一)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42 (二)齿轮22 (三)键连接和销连接42 (四)弹簧 (五)滚动轴承 (六)中心孔八 零件图241410 (一)零件图概述1 (二)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22 (三)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11 (四)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21 (五)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42 (六)读零件图22 (七)零件测绘22九 装配图241212 (一)装配图的内容和表示法1 (二)装配圈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

8、1 (三)常见的装配结构2l (四)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44 (五)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24 (六)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22 总 计120说明:教学内容前加注“*”的,表示该内容为选学。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绪论课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机械图样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及主要内容。 3了解工程图学的发展简史。 4了解我国机械制图标准化的沿革和现状。教学内容 (一)图样的内容和作用 (二)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四)学习方法提示 (五)工程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 1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比例、字体和图线等制图基

9、本规定,并能初步建立标准化意识和技术领域中的法制观念。 2能正确使用一般的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图方法,为后续教学奠定较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教学内容 (一)制图基本规定 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 2比例(GBT 146901993) 3字体(GBT 146911993) 4图线(GBT 17450 1998、GBT 445742002) (二)尺寸注法 1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2标注尺寸的要素(三)尺规绘图 1尺规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2平面图形画法 3尺规绘图的操作步骤 二正投影作图基础教学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2理

10、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熟练掌握三视图与物体方位间的关系和投影规律。 3熟练运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分析基本体的三视图。 4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正投影特性。 5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内容 (一)投影法概述 1、投影法分类 2正投影法基本性质 (二)三面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2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3三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对应关系 (三)基本体的投影作图 1、棱柱 2棱锥 3圆柱 4圆锥 5圆球 (四)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点的投影分析 2直线的投影分析 3平面的投影分析 三 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圈教学要求 1进一步熟悉点的投影规律。 2掌握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作图

11、方法。 3掌握常见表面交线(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教学内容 (一)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1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2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3圆柱体表面上点的投影4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5球面上点的投影(二)截交线的投影作图 1平面切割平面体 2平面切割回转曲面体 (三)相贯线的投影作图 1圆柱与圆柱相交2圆锥与圆柱相交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4综合举例四轴测图教学要求 1了解轴测图的形成和分类,熟悉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2掌握正等测、斜二测的画法规定和画法步骤,能根据简单形体的三视图画出其轴测图。 3了解轴测草图的重要作用,掌握徒手绘图的基本技法和轴测草图的画法。 4通过轴测图的绘图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

12、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和分类 2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二)正等轴测图 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2正等轴测图画法 (三)斜二轴测图 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2斜二测画法 (四)轴测草图画法 1徒手画草图基本技法 2轴测草图画法举例五 组合体教学要求 1明确组合体的概念,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掌握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连接关系的各种画法。 3能运用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4能基本掌握正确、完整、清晰地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 5能熟练运用形体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掌握补视图、补漏线的基本方法。 6进一步熟练掌握轴测草图的

13、画法。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内容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二)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1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2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三)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四)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1、读图的基本要领 2读图的基本方法 (五)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 六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教学要求 1理解并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画法和标注规定,了解各种表示法的应用。 2了解常用的简化画法规定。 3能比较恰当地综合应用各种基本表示法表达一般机械零件。 4了解第三角画

14、法的原理及特点。 5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基本表示法的同时,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绘机件的多面正投影的能力,从而为读绘零件图、装配图奠定较好的基础。教学内容 (一)视图 1基本视图 2向视图 3局部视图 4斜视图 5应用举例 (二)剖视图 1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 2剖视图的种类 3剖切面的种类 (三)断面图 1断面图的概念 2移出断面图 3重合断面(四)局部放大图和简化表示法 1局部放大图(GBT 445812002) 2简化画法(GBT 1667511996) (五)各种表示法的综合应用举例 (六)第三角画法 1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区别2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识别符号

15、七 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件和常用结构要素的作用及有关的基本知识。2熟练掌握螺纹的画法规定,并掌握其测绘方法。3熟练掌握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了解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4熟悉螺纹标记的含义,掌握其标注规定。5熟悉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画法的规定,并了解锥齿轮、蜗轮与蜗杆及其啮合的画法。6了解键、销、弹簧、滚动轴承、中心孔的画法规定及图示特点。教学内容(一)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1螺纹的基本知识2螺纹的画法规定3螺纹的图样标注4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5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二)齿轮1、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及尺寸关系2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的尺寸计算3圆柱齿轮的画法规定4锥齿

16、轮、蜗杆与蜗轮的画法(三)键连接和销连接1键连接2销连接(四)弹簧 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GBT 445942003)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画法举例(五)滚动轴承1滚动轴承的结构及表示法(GBT 4一5971998)2滚动轴承的标记(六)中心孔1中心孔的形式2中心孔的符号3中心孔的标记4中心孔表示法八零件图教学要求1熟悉零件图的内容和作用。2了解各类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表达特点。3了解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的用途。4理解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结构等技术要求的基本概念,了解其符号和代号的含义,掌握其标注方法的规定。5初步掌握按四个方面完整性、正确性、清晰性和

17、合理性的基本要求,标注零件图中的尺寸。6能综合运用投影法原理和图样表示法规定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7熟悉零件测绘的一般过程,掌握零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测绘一般复杂程度的零件,绘制其零件图。教学内容(一)零件图概述1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2零件图的内容(二)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1选择主视图2选择其他视图3零件表达方案选择举例(三)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1铸造工艺结构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四)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1正确选择尺寸基准2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3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方法和步骤(五)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1、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2极限与配合3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六)读零件图 1阀杆2阀盖3阀体

18、(七)零件测绘1测绘零件的方法和步骤2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 3零件测绘注意事项九装配图教学要求 1熟悉装配图的内容和画法规定。2能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按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能分清零件的图形轮廓;能读懂零件间的相对位置、配合性质、连接形式等;能理解部件的工作原理。3能绘制简单的装配图(由十种左右的专用件和若干标准件组成),并能拆画出零件图。教学内容(一)装配图的内容和表示法1装配图的内容2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则3装配图的特殊画法(二)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2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三)常见的装配结构1接触面与配合面结构的合理性2密封装置3防

19、松装置(四)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1了解、分析装配体2确定表达方案3确定比例、图幅,合理布图4画图步骤(五)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1概括了解2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3分析零件,读懂零件结构形状4分析尺寸,了解技术要求(六)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1概括了解2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3分析零件,拆画零件图十金属结构图、焊接图和展开图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结构件(棒料和型材)属结构件及其连接件的表示法规定。2熟悉各种焊缝符号及其标注方法握识读焊接图的基本能力。3掌握平面立体制件的展开图画法。教学内容(一)金属结构件的表示法1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简化表示(GBT 465612D00)2金属构件的筒图表示3金属结

20、构中的螺栓、孔、电焊铆钉图例及其标注(二)焊接图1焊缝符号及其标注方法2焊接方法及数字代号3焊缝标注示例4读焊接图举例(三)展开图1平面立体制件的展开图画法2圆管制件的展开图画法3圆锥管制件的展开图画法4变形管接头的展开图画法机械基础教学大纲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机械基础相关知识的专业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方面知识。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初步知识,机械传动、常用机构、零件、液压传动和

21、气动的工作原理。(2)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3)了解常用液压元件的类型、用途,识读简单的液压基本回路,能对机床典型液压系统进行初步分析。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在讲授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讲练结合,注重机械基础理论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融合,突出应用,讲清原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过程要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讲授知识,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充分运用实物、教具、挂图和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教

22、学力度,避免抽象地作理论推导。(4)要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完善各阶段的评估体系和方式。(5)除理论讲授外,要安排适当的作业、实验、现场参观等实践性环节。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讲授学时实验学时绪论课22一带传动44 (一)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l (二)V带传动2 (三)同步带传动简介1二螺旋传动56dI41 (一)螺纹的种类和应用21 (二)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三)螺纹的代号标注 (四)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2 三链传动22 (一)链传动概述1 (二)链传动的类型1 四齿轮传动1082 (一)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1 (二)渐开线齿廓1 (三)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

23、寸计算22 (四)其他齿轮传动简介2 (五)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2五蜗杆传动44 (一)蜗杆传动概述1 (二)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啮合条件2 (三)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1六轮系862 (一)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2 (二)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21 (三)定轴轮系中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21七平面连杆机构862 (一)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1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1 (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22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2八凸轮机构4 (一)凸轮机构概述1 (二)凸轮机构的分娄与特点1 (二)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2 九其他常用机构44 (一)变速机构2 (二)换向机构 (三)间歇

24、机构2十轴44 (一)轴的用途和分类1 (二)转轴的结构3十一键、销及其连接22 (一)键连接2 (二)销连接十二轴承44 (一)滚动轴承3 (二)滑动轴承1十三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44 (一)联轴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2 (二)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1 (三)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1十四液压传动22202 (一)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2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与流量2 (三)液压动力元件2 (四)液压执行元件2 (五)液压控制元件6 (六)液压辅助元件2 (七)液压系统基本回路22 (八)液压传动系统应用实例2 十五气压传动66 (一)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2 (二)气压传动常

25、用元件简介4 总 计96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绪论课教学要求1掌握机器、机构、机器的组成和运动副的概念。2了解机械传动的分类。教学内容(一)课程概述(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四)机械传动的分类一带传动教学要求1掌握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了解带传动的类型。2理解V带及V带轮。3掌握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以及普通V带的标记。4理解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5理解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6了解同步带传动。教学内容(一)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1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2带传动的类型(二)V带传动1v带及带轮2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3普通V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4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

26、及张紧装置(三)同步带传动简介1同步带传动的特点2同步带传动的应用二 螺旋传动教学要求1了解螺纹的种类和应用。2理解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3掌握螺纹的代号标注。4掌握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教学内容(一)螺纹的种类和应用1按螺纹牙型分类及其应用2按螺旋线方向分类及其应用3按螺旋线的线数分类及其应用4按螺旋线形成的表面分类(二)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三)螺纹的代号标注(四)螺纹传动的应用形式1普通螺旋传动2差动螺旋传动3滚珠螺旋传动简介三 链传动 教学要求1理解链传动概念。2掌握链传动的类型。教学内容(一)链传动概述1链传动及其传动比2链传动的应用特点(二)链传动的类型1滚子链(套筒滚子链)2齿形链简介

27、四齿轮传动教学要求1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2理解渐开线的形成和性质。3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4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5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6了解斜齿圆柱齿轮和直齿圆锥齿轮的应用特点。7掌握斜齿圆柱齿轮和直齿圆锥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8了解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教学内容(一)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1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2齿轮传动的应用(二)渐开线齿廓1齿轮传动对齿廓曲线的基本要求2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3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三)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3外啮合标准直

28、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4直齿圆柱内啮合齿轮简介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四)其他齿轮传动简介1斜齿圆柱齿轮传动2直齿圆锥齿轮传动3齿轮齿条传动(五)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1齿面点蚀2齿面磨损3齿面胶合4齿面塑变5轮齿折断五 蜗杆传动教学要求1、掌握蜗杆传动的组成,了解蜗杆的分类。2掌握蜗轮回转方向的判定,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3掌握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4理解蜗杆传动应用特点。教学内容(一)蜗杆传动概述1蜗杆传动的组成2蜗杆的分类3蜗轮回转方向的判定(二)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啮合条件1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2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三)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1蜗杆传动的润

29、滑2蜗杆传动的散热六 轮系教学要求1了解轮系的分类,理解轮系的应用特点。2掌握定轴轮系中各轮转向的判断。3掌握传动比的概念以及任意从动齿轮转速、轮系末端是螺旋传动、轮系末端是齿条传动的计算方法。教学内容(一)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 1轮系的分类2轮系的应用特点(二)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l、定轴轮系中各轮转向的判断2传动比3惰轮的应用(三)定轴轮系中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1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2轮系末端是螺旋传动的计算3轮系末端是齿条传动的计算七 平面连杆机构教学要求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分类、基本性质及演化。教学内容(一)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二)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

30、分类1曲柄摇杆机构2双曲柄机构3双摇杆机构(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1曲柄存在的条件2急回特性3死点位置(四)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1曲柄滑块机构2导杆机构八 凸轮机构教学要求1掌握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2理解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3掌握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教学内容(一)凸轮机构概述(二)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1凸轮机构的分类2凸轮机构的应用特点(三)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1凸轮机构工作过程2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九其他常用机构教学要求1掌握变速机构类型和工作原理。2了解换向机构类型和工作原理。3掌握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工作特点。4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一)变速机构1有级

31、变速机构2无级变速机构(二)换向机构(三)间歇机构1棘轮机构2槽轮机构3不完全齿轮机构十 轴教学要求1了解轴的用途和分类。2掌握转轴的结构要求。3掌握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4理解轴的结构工艺性。教学内容(一)轴的用途和分类(二)转轴的结构1轴上零件的固定2、轴上常见的工艺结构十一 键、销及其连接教学要求1理解键连接的功用和类型。2理解平键连接的特点、种类。3了解半圆键连接、花键连接、楔键连接的特点。4掌握销连接的功用以及销的类型。教学内容(一)键连接1、平键连接2半圆键连接3花键连接4楔键和切向键连接(二)销连接十二 轴承教学要求1了解轴承的功用和分类。2掌握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代号以及类

32、型选择。3了解滚动轴承的安装、润滑与密封。4掌握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及润滑。5理解轴瓦的结构。教学内容(一)滚动轴承1滚动轴承的结构2滚动轴承的类型3滚动轴承的代号4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5滚动轴承的安装、润滑与密封6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二)滑动轴承1滑动轴承的结构特点2滑动轴承的润滑十三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教学要求1了解联轴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2理解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3掌握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功用及区别。4了解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教学内容(一)联轴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二)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三)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十四 液压传动教学要求1掌握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33、及组成。2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流量和压力概念。3掌握液压元件的分类、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应用特点和图形符号。4掌握液压传动基本回路的应用。5理解简单液压系统回路分析。教学内容(一)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1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3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4液压传动的应用特点(二)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与流量1压力的形成及传递2流量和平均流速3压力损失及其与流量的关系(三)液压动力元件1液压泵工作原理2液压泵的类型及图形符号3常用液压泵4液压泵的比较与选择(四)液压执行元件1液压缸的类型及图形符号2液压缸典型结构(五)液压控制元件1方向控制阀2压力控制阀3流量控制阀(六)液压辅助元件1过

34、滤器2蓄能器3油管和管接头4油箱(七)液压系统基本回路1方向控制回路2压力控制回路3速度控制回路4顺序动作控制回路(八)液压传动系统应用实例1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2数控车床液压系统十五 气压传动教学要求1掌握气压传动工作原理及组成。2理解气压传动的应用特点。3掌握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的区别。4了解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5了解气缸、气压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教学内容(一)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1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2气压传动的应用特点3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的区别(二)气压传动常用元件简介1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2气缸3气压控制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

35、车维修中级工必备的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结合电工和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方面(1)掌握电路的组成、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2)掌握描述电磁现象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电磁力及其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理解电磁继电器、霍尔效应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及自感现象的应用;了解互感、涡流现象,了解同名端的概念。(3)掌握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和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用矢量法分析计算简单交流

36、电路的方法,掌握三相电源与负载的连接方法及简单计算,熟悉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4)熟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主要特性及其主要参数,熟悉单相整流、滤波和三相整流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晶闸管的结构、导通和关断的条件以及可控整流电路,理解滤波电路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5)熟悉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主要特性及其主要参数;了解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基本电路;熟悉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器的组成,并掌握其工作原理;理解反馈和振荡的概念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熟悉射极输出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振荡器的组成,并掌握其工作原理;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和应用;熟悉OTL功率放大器的组成,掌握其工作原理。(

37、6)掌握硅稳压管稳压的工作原理,熟悉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的电路组成,掌握它们的工作原理,掌握集成三端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7)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数字集成电路概况、分类及应用常识,了解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的使用,掌握计算机在汽车上的布置与应用表示该要求是针对汽车电工模块而言;非汽车电工模块对数字脉冲电路要求了解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基本技能方面(1)进行电工、电子技术技能的训练,完成本大纲规定的实验课题。(2)会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初步学会使用示波器、电子毫伏表、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图示仪等常用仪器仪

38、表;能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表示要求是真对汽车电工模块而言;非汽车电工模块对数字脉冲电路要求了解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三、课时分配表章序及名称课时绪言1(1)第一章 直流电路和电容器11(8)11 直流电路1(1)12 电路基本定律及电路元件的连接4(2)13 复杂电路分析4(3)14 电容器2(2)第二章 电磁现象与磁路10(10)21 磁、磁场及基本物理量2(2)22 电流磁场、电磁力及应用4(4)23 电磁感应2(2)24 自感与互感2(2)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16(14)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4(4)32 单相交流电路4(3)33 三相交流电4

39、(3)34 变压器 2(2)35 安全用电2(2)第四章 二极管、晶闸管及整流电路16(14)41 半导体器件基本结构1(1)42 晶体二极管4(4)43 晶闸管2(1)44 二极管整流电路4(4)45 晶闸管整流电路3(2)46 滤波电路2(2)第五章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30(22)51 晶体三极管3(3)52 场效应管简介2(1)53 低频电压放大器4(4)54 多级放大器3(1)55 反馈3(1)56 正弦波振荡器5(4)57 直流与集成运算放大器5(4)58 功率放大器5(4)第六章 直流稳压电源16(8)61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4(2)62 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4(2)63 开关稳压电源

40、4(2)64 集成三端稳压电源4(2)第七章 数字脉冲电路28(19)71 二进制数及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1(1)72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及基本逻辑门电路7(6)73 组合逻辑电路5(2)74 集成触发器5(4)75 时序逻辑电路3(2)76 集成电路构成的脉冲单元电路3(2)77 AD和DA转换器(电路)2(1)78 汽车用微型电子计算机2(1)机 动4(4)合 计132(100)注:未加括号课时供汽车电工模块使用,加括号课时供汽车机修模块和汽车钣金模块使用。四、课程的要求与内容绪 言第一章 直流电路和电容器教学要求1.理解电流、电压、电动势、电阻、电位、电功、电功率等物理量的意义,熟悉它们的单位和符号。2.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会用支路电流法解复杂电路。4.理解戴维南定理。5.掌握电容和电容器的概念,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的物理过程。6.掌握电容器的检测方法。教学内容11 直流电路一、电路和电路图二、电路状态12 电路基本定律及电路元件的连接一、电路基本定律二、电路元件的连接13 复杂电路分析一、基尔霍夫定律二、支路电流法三、等效电压源定理(戴维南定理)四、最大功率输出定理14 电容器一、电容器的电容量二、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规律三、电容器的连接四、电容器的种类和选用五、电容器的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