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方案】城市主干路隧道智慧工地系统建设方案_第1页
隧道方案】城市主干路隧道智慧工地系统建设方案_第2页
隧道方案】城市主干路隧道智慧工地系统建设方案_第3页
隧道方案】城市主干路隧道智慧工地系统建设方案_第4页
隧道方案】城市主干路隧道智慧工地系统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隧道工程智慧工地系统建设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项目概况 2三、建设方案 33.1 建设思路 33.2 实现路径 43.3 系统设计 51、云平台信息集成系统 52、人员实名制子系统 73、扬尘噪音监测子系统 84、视频监控子系统 95、预应力智能张拉监测子系统 1.2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1.27、龙门吊监控系统 1.38、架桥机监控系统 1.59、隧道管理系统 1.610、工程监理报告子系统 1.911、工程质量验收子系统 1.912、建材质量监管子系统 1.913、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 2.014、BIM 施工子系统 2.115、工资专用帐户管理子系统 2.21

2、6、预制梁施工信息化管理 2.2四 、智慧工地布置平面图 2.22、编制依据重庆市建委 2019 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2019 年 1500 个“智慧工地”建设目标任务分解清单(渝建2019-242)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渝建【 2017】 414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制造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项目设计图纸二、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璧山区与九龙坡高新区境内,道路整体呈西东走向,主线西起于桩号K0-030,东终于桩号K9+200,长923

3、0m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 60km/h,双向六车道,标 准路幅宽39m,路幅分配为6m人行道+12m车行道+3m中分带+12m车行道+6m人行道=39m沿线设置四座立交, 一座穿山隧道。 四座立交分别为与黛山大道、 东林大道、 璧青路、 绕城高速相交形成黛山立交、东林立交、青杠立交、金凤立交。隧道为穿越缙云山山脉长 隧道,长 3km。本次招标范围:主线K3+100.845K9+200,含金凤隧道、金凤立交,以及青杠立交 C 匝道(桩号 CK0+000-CK0+470.401、D 匝道(桩号 DK0+000-DK0+873.653、E 匝道(桩 号 EK0+000-EK0+600.507、F 匝

4、道(桩号 FK0+000-FK0+890.276,璧青路的衔接改造(桩 号K0+125.213-K1+269.267 )。隧道管理用房、金凤立交高速公路收费站及配套用房、还 建道路 5#至 11#。青杠立交相交主线璧青路:起点桩号K0+125.213,终点桩号K1+269.267,长1144.054, 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60km/h,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34m,路幅分配为4m人行道+12m 车行道+2m中分带+12m车行道+4m人行道=34m金凤立交相交主线绕城高速(现状):起点桩号K0+093.746,终点桩号K1+575.083,长1481.337,高速公路、设计车120km/h,双向

5、六车道,标准路幅宽 34.5m,路幅分配为0.75m 土路肩+3m硬路肩+3.75 X 3车行道+0.75m路缘带+中分带3m+0.75路缘带+3.75 X 3 车行道+3m硬路肩+0.75m 土路肩=34.5mo、建设方案3.1建设思路针对工程高标准、高品质的特点,项目智慧工地采用云服务架构,以安全、 质量、绿色施工现场管理需求为牵引,综合应用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等物联网技 术等构建建筑工地现场信息化管理体系,采用集中化的智能平台来融合和管理各 子系统平台,通过单一入口,进入各个子系统,实现在单一系统平台上集成各个 子系统的信息化数据,并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无需逐个登陆各子系统 极大地

6、提高了施工现场作业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减少人力投入。同时,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可以使管理人员的办公信息化更加深入和多元 化,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对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决策能力大有裨益, 更好的培养公司现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图:智慧工地建设思路3.2实现路径1、数据收集:在项目现场架设扬尘、芯片、噪音、图像等传感器,通过互 联网将实物数据进行动态传输收集整理; 同时建立BIM模型,与GIS融合,将建 筑物数据收集整理。2、数据整理:云平台集成各个分散独立的子系统数据,通过智能算法,实 现各个系统数据展示、联动。3、数据应用:企业决策层通过管理平台一张图、 一张表实时了解项目成本、进

7、度、质量、安全、等数据信息、运营情况,从而形成高效、准确、科学的决策。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智慧工地实现路径223.3系统设计金凤隧道工程智慧工地系统设计云平台信息集成系统*VVV人员视频扬尘机械工程工程BIM实名1监控1噪声设备监理1质量施工制系1系统1监测报告1验收系统统系统系统系统工程质量检测 监管 系统1P1qr架桥塔式龙门机系起重吊系统机系统统建材质量监管系统隧道监控系统预应 力张 拉监 控系 统危大 工程 安全 管理 系统工资 专用 帐户 管理 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有害 气体 监控 系统粉尘 检测 系统图:智慧工地系统设计为保证项目实施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在选择各子系统时,优先选用

8、 经过市场成熟应用的子系统软件和硬件,对接系统优先选用市场主流和知名品 牌,系统实施建议按照以下内容实施:1、云平台信息集成系统云平台信息集成系统应用,是指集成各个子系统的数据信息,将各个子系统 的应用数据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和大数据以及in ternet网络,集成到一个系统。 实现现场大屏数据同步显示,同步查看,同步汇总。云平台信息集成系统功能(现场大屏展示)序号功能描述1工程概况功能显示包括工程性质、建设规模,工程地质、占地面积等信息;建设单位、项目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勘察单位等建设信息以及质量、合冋要求等内容;工程施工组织架构人员 信息,包括姓名、照片、职务等,通过该功能可以快速

9、了解工 程信息。2项目总览功能直观展示工程施工状态,包括项目进度、在场人员数量、安全 隐患、工程平面布局、水电数据、天气环境等。通过该功能快 速了解工程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项目安全质量隐患。3生产总览功能详细展示工程施工数据,包括施工人数、施工材料计划、垂直 运输设备数量塔基工作效率等。4安全总览功能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从安全检查整改情况,施工机械违章报 警数量、巡更执行情况、各工种数量统计、安全教育和安全交 底方面反映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情况。5BIM模型查看查看工程项目BIM轻量化模型,并可以进行漫游剖切等模型操 作。图:云平台信息集成系统示意图(移动端)云平台信息集成系统功能(移动端)序号功能

10、描述1数据查看功能通过手机端查看包括项目进度、在场人员数量、安全隐患、工程平面布局、水电数据、天气环境等。通过该功能快速了解工程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施工现场问题隐患。2工程检查功能查看施工机械违早报警数量、巡更执仃情况、各工种数量统计 等情况并能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对整改过程进行监控 和统计。3BIM模型查看功能通过手机端查看 BIM模型及模型信息。云平台集成系统技术要求满足接入重庆市建委系统的数据接口、通讯协议和标准 系统接口要接入城投集团智慧工地平台。灵活性,系统可以根据项目运行情况灵活调整功能配置 系统能够提供API,可进行二次集成。系统可设置多主机工作模式。2、人员实名制子系统人员

11、实名制管理“智能化应用”,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利用已与“市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对接的智能考勤设备,对进入施工现 场人员到岗情况实施考勤,供项目部、企业、主管部门对人员进行管理的智能化 管控措施。青骨几: 怡A.V4|iB 9人削鼻卡+ ID-I- IE ft用“噂+1 *11 1!卉玄 111.M A.X B-H4I4 ifE riX-iiE.图:人员实名制子系统图人员实名制子系统功能序号功能描述1信息采集进出人员身份证信息采集,进出人员控制,防止闲杂人等进入。2信息存储人员出入信息记录存储,安全培训数据记录存储。3考勤管理施工人员考勤管理。4统计分析人员进出数据统计和

12、分析,实名制数据信息集中查询、打印等。系统配置要求:原则:在进出现场出入口及隧道洞口设置数量:起点至隧道进口段路基1套,隧道进出口各设置一套共2套,金凤互 通1套,主线4#桥尾至终点路基1套,总共5套。身份卡不少于1100张。3、扬尘噪音监测子系统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扬尘噪声监测 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实时采集现场 PM2.5 PM10噪声等相关环境数据并进 行现场处置,同时,将现场 PM2.5 PM10噪音数据实时传送至“市智慧工地管 理平台”扬尘噪声监测子系统的智能化管控措施。图:扬尘噪音监测子系统架构图扬尘噪音监测子系统功能序号功能描述1扬尘检测对PM2

13、.5/ PM1O双通道同步监测,检测量程为0.001-10mg/m3,每1分钟检测1次,米样流量偏差可达到三5%设定流量/24小时。2噪声检测对30-130dB,20 Hz12.5K Hz范围内的噪声测量,频率计权为A (计权),时间计权为F (快),最大误差为 0.5dB。3气象参数扩展接入接入温度以判别空气流动速度对污染扩撒的影响,接入湿度作 为污染凝结的重要条件,接入风速做污染扩撒速度的判别,接 入风向对污染扩撒及传播方向的判断,接入大气压用于污染自 然沉降速度的判别。4空气质量扩展接入支持AQI(CO NO2 SO2 03、TVOC监测,实现环境全面监控。5治理设备扩展接入支持治理设备

14、接入(喷淋、雾炮),在数据超标情况下,可手动、 自动控制治理设备启停。系统配置要求:原则:扬尘检测:主要布置在路基土石方作业点;噪声:主要布置在周边居民集中的作业点。数量:根据现场实际,进口工区布置 1套,出口工区2套,共布置不少于3 套。扬尘噪音监测子系统技术要求:PM2.5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1mg/m3分辨率不低于0.01mg/m3oPM10专感器测量范围为02mg/m3分辨率不低于0.03mg/m3o风速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30m分辨率不低于0.1 m/s。噪音传感器测量范围为30130dB频率不低于1.5Hz8K 1.5 dB。4、视频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是指建筑工程施工总

15、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利用视 频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对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同时,视频可供“市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进行实时点播的智能化管控措施。图:视频监控子系统架构图视频监控子系统功能序号功能描述1视频实时监看系统远程调阅音视频资源,可对联网系统内带有云台镜头 解码器的摄像机进行远程控制。能按照指定通道进行单路图像、分组图像的实时点播,自 动或手动轮循切换显示。应能根据时间段,自动切换不冋类型 的图像分组。支持对显示图像的缩放、抓拍和录像。2视频存储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一定数量的硬盘,将视频图像 数据存储在硬盘内,保存一定时间,用户后期可根据需要调用 查看硬盘视频图像

16、。硬盘数据写满后,系统会自动覆盖早期图 像数据。3视频回放系统能按图像通道、日期和时间、报警信息等检索条件对前端设备录像文件进行检索。在录像检索时,可以在4画面、9画面对多路视频录像进行同步回放,从多个角度掌握现场情况。支持 1/16 X、1/8 X、1/4 X、1/2 X等慢速及 2X、4X、8X、16X等快速回放,回放过程中,支持拖拉定位播放,支持单帧回放。4展示屏幕要求大屏屏幕尺寸要求不小于:长度4m,咼度1.5m。系统配置要求:布置原则:施工主要作业点(隧道洞口、二衬作业点、桥梁预制场、架梁作 业、现浇箱梁、高边坡、高填方区、钢筋加工场、喷射砼搅拌站等),施工场地 进出口,施工安全质量

17、控制点,交通组织道口。根据施工组织顺序安排,实际配 置数量不少于30个点(其中球式摄像机不少于10个)。具体点位包括不限于以 下布置点:位置数量钢筋加工场4预制场1青杠立交(交碧青路两端)4金凤互通现有各上下匝道口处及交绕城高速两端7喷射砼搅拌站2桥梁施工(含支架、砼灌注、钢筋工程、张拉点)13隧道施工8架梁作业1高边坡5咼填方区6合计51视频监控子系统技术要求:项目视频监控的图像分辨率应达到 D4标准(1280X 720,水平720线,逐行 扫描)。具备远程视频直播功能,根据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需要,提供安全的互联 网访问通道。视频监控数据应在本地保存至少 2个月,根据施工情况,经参建各方讨

18、论研 究,对于典型重点施工部位进行永久监控存储,并形成资料。视频监控设备能够输出兼容 HTML标准的HLS视频流,可直接用于浏览器和 移动端播放。视频监控设备输出的视频流应采用 H264编码,能够支持最大1080P分辨率的视频流稳定传输,并支持多路视频输出。视频数据接入,需满足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通讯协议,能够正确采集通讯协议中需上报的内容。5、预应力智能张拉监测子系统预应力智能张拉监测子系统是基于控制预制梁生产过程中的张拉施工工艺质量的动态控制而开发的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手段实现对预应力张拉作业中的 关键数据(张拉日期、张拉结果、梁孔序号、理论张拉力、实际张拉力、张拉力 误差、理论伸长量、实际

19、伸长量、延伸量误差、张拉时间等)的采集并上传至监 控系统平台,通过对质量数据的分析对比和超标数据报警,实现对作业过程质量 的动态监控,确保预制梁预应力施工作业的质量管控。系统配置要求:预应力张拉需应用预应力智能张拉子系统;根据施工组织需要,不少于 2 套。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智慧应用名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智能化应用”应用简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智能化应用”,是指利用“智慧工 地”信息管理平台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的方案编制、审核、论证、实施及验收等各环节,实施信息化管理 的管控措施。建设主体与内容“智慧工地”信息管理

20、平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子系统,由市住房城乡建委进行维护,提供给项目参建企业及人员使用。项目硬件设备配备连接互联网的办公电脑 1台。使用要求1. 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定期辨识、动态更新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 工程清单。2. 施工单位选取清单中对应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上传专项施工 方案。3.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选取安全 专家进行方案论证,论证通过后,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核,进入实施阶段。4. 对于未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经监理、建设单位 审核,进入实施阶段。5.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定期上传检查结

21、果、检查图片等资料,更新实施进度,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报送信息进行符合性审查。6.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完成,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核后完工。其他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7、龙门吊监控系统数据方面显示起重量、起升高度、小车行程、大车行程、风速的实时状态及 变化量,这些量为模拟量,随相应机构的运转而实时变化。另外显示极限位信号、 抱闸开关信号、门限位信号、操作指令信号等,这些量为开关量,当设备运行中 触发时将会由主机进行提示或报警。 监控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功能的完整性决定 了其报警时的可行度以及远程平台上可查看到的真实性。系统配置要求:每台龙门吊必须配置一套智能监控设备。统

22、系 m 二 理 管 控 监 全 安.rr i违谓煤护超升高度运fr速度运订,门秤起重M-控制输出单尤倩息存赭单任息显示单兀信息导出单尤龙门吊安全监控子系统技术要求:数据采集单元:对龙门吊相关的运行状态进行采集、显示和存储,对于极限 位信号、操作指令信号等状态通过硬采集的方式进行收集状态点信息,对于 重量、高度、风速等信息通过加装相应传感器的方式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单元:将小车和大车布控的信息点分别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相应处 理,通过通讯的方式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到上位机进行显示和存储; 数据显示单元:触摸屏主机,对下位机传输的数据进行最终运算和显示; 视频采集单元: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抗震、防水

23、;视频处理单元:网络硬盘录像机,8路信号输出配置;视频显示单元:视频显示器;存储单元:触摸屏数据存储周期不小于 30天,硬盘录像机视频存储周期不小于72小时;远程传输单元:数据的远程传输,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终端可通过手机、平 板、PC上网查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8、架桥机监控系统数据方面显示起重量、起升高度、小车行程、前支腿垂直度、整机水平度、 风速的实时状态及变化量,这些量为模拟量,随相应机构的运转而实时变化。另 外显示极限位信号、抱闸开关信号、门限位信号、操作指令信号等,这些量为开 关量,当设备运行中触发时将会由主机进行提示或报警。 监控系统的数据准确性、 功能的完整性决定了其报警时的可行

24、度以及远程平台上可查看到的真实性。系统配置要求:modbu!后小车003-72 .下J ImodbusQfOI I硬盘栄像机h 11m块-T-札岡J dmodb每台架桥机必须配置一套智能监控设备。架桥机安全监控子系统技术要求:数据采集单元:对架桥机相关的运行状态进行采集、显示和存储,对于极限位信号、操作指令信号等状态通过硬采集的方式进行收集状态点信息,对于 重量、高度、水平垂直度、风速等信息通过加装相应传感器的方式进行信息 收集;数据处理单元: 将小车和大车布控的信息点分别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相应处 理,通过通讯的方式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到上位机进行显示和存储;数据显示单元:触摸屏主机,对下位机传

25、输的数据进行最终运算和显示;视频采集单元: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抗震、防水;视频处理单元:网络硬盘录像机, 4 路信号输出配置;视频显示单元:视频显示器;存储单元:触摸屏数据存储周期不小于 30 天,硬盘录像机视频存储周期不 小于 72 小时;远程传输单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终端可通过手机、平板、PC上网查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9、隧道管理系统(1)隧道人员定位本系统重点通过隧道施工门禁、人员考勤定位,LED信息现场发布、按键报警等多智能化信息系统的结合与使用, 为相关管理人员方便快捷的获取各个隧 道信息、 实时掌握现场人员安全动态信息提供及时信息服务; 如遇险情, 还可以 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26、除了缩短救援工作时间, 还可为救援工作带来最新最及时险 情信息,充分的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隧道安全工作保驾护航。UXRWS力珥总-7丄I.(2) 气体监测气体传感器带有报警灯,如果超出气体安全范围了,设备直接就报警;气体 传感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把数据传感监控室中心,如果气体超出安全范 围,监控中心也有报警提示。(3) 粉尘监测根据光散射法设计,吸收消化了国内外先进的测尘技术, 直接检测空气中浮 游粉尘的质量浓度,通过数码显示。产品具有测量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性能稳 定,维护简单等特点,可独立安装于粉尘作业场所实现粉尘的监测与报警。輝*系统配置要求:根据施工组织需要,隧道左右线进出口各

27、1套共4套。隧道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监控中心:图像数据采集系统650tvl分辩率;图像数据直放站;图像数据基站。人车分离门禁系统:车行分离双道闸,车辆全自动感应放行;远距离读卡装置;红外对射装置;人行分离双通道翼闸;车载蓝牙卡(36米感应)。隧道视频监控系统:项目视频监控的图像分辨率应达到 D4标准(1280X 720,水平720线,逐行 扫描)。具备远程视频直播功能,根据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需要,提供安全的互联 网访问通道。视频监控数据应在本地保存至少 2个月。视频监控设备可直接用于浏览器和移动端播放。视频监控设备输出的视频流能够支持最大 1080P分辨率的视频流稳定传输, 并支持多路视频

28、输出。视频数据接入,需满足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通讯协议,能够正确采集通讯协 议中需上报的内容。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隧道人员定位系统(含软件)无线传输装置人员定位蓝牙卡粉尘监测系统测量范围为 01000mg/m3。显示方式:四位LED数码管。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型,工业防爆型,粉尘防爆型、普通型(4)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采集系统 将监控量测数据和超前地质预报数据采集到智慧工地平台。(5)为业主委托的第三方提供监控量测感应芯片接口为业主委托的第三方预留监控量测感应芯片接口,配合芯片埋设工作。10、工程监理报告子系统 工程监理报告“智能化应用”,是指全市监理企业通过“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监理行业管理子

29、系统, 按照关于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理报 告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渝建 2017540号)等要求,向建设主管部门报送 涉及工程质量、 施工安全、 民工工资拖欠等方面的监理专报、 监理急报和监理季 报等的智能化管理措施。11 、工程质量验收子系统 工程质量验收管理“智能化应用”,是指通过建立“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子系统, 对建设工程重要节点验收过程中的验收组织、 验收程 序及验收内容等各环节实施有效的动态监管的智能化管理措施。12、建材质量监管子系统 建材质量监管“智能化应用”,是指通过建立“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建材质量监管子系统,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及

30、出厂检验质量实施有 效的动态监管的智能化管理措施。13、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智慧应用名称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智能化应用”应用简介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智能化应用”,是指通过建立“智慧工地”信息管理 平台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对检测数据、检测 报告实施大数据分析运用和对检测行为进行过程监管的智能化管控措施。建设主体与内容市城乡建委负责“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的维 护,包含检测机构、检测人员、检测数据信息维护,负责接收检测过程中 上传的检测图片、检测视频、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硬件设备要求1. 连接了互联网的办公电脑1台。2. 检测机构配置二维码扫码枪1把。3

31、. 工地见证取样工区 4G或 WIFI无线网络信号覆盖。设备技术要求二维码扫码枪:USB( USB-KBW/USB-COM;通讯距离有线不低于1.5m,无线不低于30m应用要求1. 取样单位人员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取样,并将取样样品信息和过程信息, 及时录入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并打印检测委托书。2. 见证单位人员应按规定程序进行见证,并将样品见证信息和样品审核信 息,及时录入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3. 检测机构人员应按规定程序收样检测,将现场检测过程信息、室内样品 检测信息、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及时录入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并 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时推送检测结论不合格的报告信息。4. 项目

32、参建企业应按照关于检测报告二维码扫码验证工作的提示,扫 描报告二维码查询原始报告信息、报告修改过程信息、实行样品二维码标 识的样品取样和见证人员姓名及时间节点等信息,核验报告真伪,核查工 程项目是否按规定实行样品二维码唯一性标识。其他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14、BIM施工子系统BIM施工“智能化应用”,是指将深化出的 BIM施工阶段模型,有效应用于 建筑工程场地布置、施工方案与工艺模拟、施工进度管理、工程质量验收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等的智能化管控措施。BIM施工子系统技术要求:BIM模型满足重庆市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实施指南、重庆市市政工程信 息模型交付标准施工阶段模型标准要求。场地布置:运用BIM施工阶段模型,进行工程场地布置(包括围墙与大门、 场地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