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探究题-精编精练_第1页
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探究题-精编精练_第2页
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探究题-精编精练_第3页
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探究题-精编精练_第4页
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探究题-精编精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探究题精选1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 )甲同学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尸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一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甲同学乙同学【查阅资料】CaCI2、NaCI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2) 取甲所得溶液少许, 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3) 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二】(4 )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

2、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 生成,该白色沉淀是 (写化学式).【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若将上述废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经过讨论大家 一致认为:一定含有 NaCI,可能含有CaCl2、盐酸和NetCO中的部分物质.【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 (写化学式).【解答】(1) Ca(OH)2 + 2HCI= CaCI 2 + 2HtO ;碱;(2) CaCb和 HCI;( 3) NaCI 和 NaCO;(4) CaCO;【归纳总结】NCO.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

3、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藉敢1Ca(OH);沼液 f 日g(1)写出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2) 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甲同学猜想:NaCI;乙同学猜想:NaCI、CaCb;丙同学猜想:NaCI、CaCb、HCI;你的猜想:【交流讨论】你认为冋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实蝮步戦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猜想成立答案为:(1)铁片表面有

4、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2)Ca ( OH 2+2HCICaCl2+2H2Q(3) B、C;【提出猜想】NaCI、NazCQ;【交流讨论】丙,白色沉淀是CaCQ,能与盐酸反应,二者不能共存.【设计实验】: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 XaOH工一滦液3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 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1)该小组同学又重做上述实验,其实验如下:实验步鑿实验现象实蝮结论向滴有酚酣漕港的稀氢氧化钠$蓉滝的 试管中逐加入稀盐酸,并振观察到溥戒由色娈为无色P氢氧化钠和盐釀发主了反卧(2)同学们对(1

5、)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只有 NaCI;猜想二:有 NaCI和NaOH猜想三:有 NaCI和HCI ;你认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3 )小明完成了下面的实验得出了余下两种猜想的结论,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小明加入的符合要求的药品。实菽歩麋实殓现象实殓结论鞍(0卖验后滚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药品*沒有明显现象猜想是正确答案为:(1 )红 (2)二,若有氢氧化钠则溶液不会变成无色(3)锌粒(或铁、碳酸钙、氢氧化铜)4.为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久置出现变质硬化的氢氧化钙固体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用R表示)的质量分

6、数。取 3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 R的质量, 便可求出样品中 R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 1所示。稀盐酸ai(1) 将稀盐酸滴入样品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2g/L,通过计算,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为。(3) 上述图1所示实验装置和相关试剂,用来实验测定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是比较粗略的,请简要说明测定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 (写一个)。答案:(1) CaCO+2HCI=CaCl2+H2O+Ca(2) 25%(3) 盐酸

7、具有挥发性,产生的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导管中残留一些水未排入量筒等5 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在 3毫升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钙溶液后,没有观察到红褐色沉淀。什么原 因导致没有沉淀出现呢?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建立猜想:猜想1,可能是氯化铁溶液呈酸性。猜想2,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变质,导致溶液没有碱性。(1) 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猜想: 。(2 )该同学想利用实验室的相关药品来验证猜想2,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设计,并描述预期的实验现象。(3) 经过相关实验验证,发现氢氧化钙溶液没变质,且猜想1正确。由此得出结论:氢氧化钙先与酸性的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氯化铁溶液反应,所以没有沉淀生成。据此,在该同

8、学的实验中,你认为如何操作可以得到预期的实验现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答案:(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太小(2) 实验设计是:取氢氧化钙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预期的实验现象:有气泡生成。(3)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6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氧化钾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实验过程与分析】实验一实验操作三一 CuSCh澹液NHtClKOH溶泸w/稀號酸EKOH 瀚?实峻现象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氢氧化钾能与竦聯同岌氢氧化钾能与氯化校发生反应氢氧优钾不能与硫酸岌生反 应【实验反思与拓展】 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借助于酸碱指示剂,通过明显

9、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简述他的实验方案: (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的方法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实验一 溶液变浑浊,生成蓝色沉淀;实验二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反思与拓展】取适量氢氧化钾溶液于一支干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然后逐滴滴加稀硫酸,直至溶液变成无色,证明氢氧化钾和硫酸发生了反应;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7.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二氧化碳气体卡滴有酚豔的 拠氫氧花钠海液Ki200克 a% j稀硫酸B200 克 h% 氢氧化钠濬浹(滴有酚酣)在止水夹K、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

10、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 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 K,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 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再打开止水夹 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 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回答:(1 )步骤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Q最终转化为(填化学式)和水。(2)解释步骤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答案:(1) NqCO(3)实验开始时 C 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选填“ ”“=”或“ NaO H 溶8“五一”节后,小红返回了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液,由此便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这瓶 NaOH

11、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的程度如何呢?【猜想与假设】小红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不同猜想:.【收集资料】小红知道,NaOH敞口放置会变质的原因是 NaOH与空气中的C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探究】小红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红实验时的现象.现象结论第一步;取少量逊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蚤的饥口:溶液部分变區第二步:向上述试管中再滴抑鋼酣试液0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反思】保存 NaOH溶液的方法是.答案为:NaOH溶液全部变质;【收集资料】2NaOH+CONa2CO+”O;【实验探究】: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

12、;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不变色,无明显现象;【实验反思】:密封保存.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是对该粉末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该瓶粉末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瓶粉末的成分可能为氢氧化钙猜想二:该瓶粉末的成分可能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猜想三:该瓶粉末的成分可能为 ,做出猜想三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请你参与探究,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干小烧杯中力口入适量水,充分按 拌过滤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猜想正确C2)取歩骚(1)中的干试管中,滴加无歸圖沁说明含有【

13、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必须保存.答案为:【猜想与假设】:碳酸钙;粉末全部变质【实验验证】:(1)稀盐酸;(2)滤液;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钙;Ca(0H)2+CQ = CaCO J + 出0;密封10、Ca(OH)2变质得到Ca(OH)2和CaCQ勺混合物。李琳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CaCO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儿氮气后关闭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提示:碱石灰(可以吸收CQ和H2O)浓硫酸均足量,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固体样品碱石灰(1) 通人N2的原因之一是N2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者不活泼)。(

14、2) 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浓硫酸的作用是。(4)测定CaCO的含量需要测定两个物理量,其中一个物理量为样品的质量。填序号)。A、滴下的稀盐酸质量、反应前后乙装置增加的质量C 、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D 、反应前后丁装置增加的质量若去掉丁装置,测得 CaCO含量填 “偏高”、“偏低”或“不变 ”)。甲装置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再通人一会儿N2的目的是另一个物理量为答案:(1)不活泼(2)Ca(OH)2+2HCI=CaCl2+2HO(3)干燥二氧化碳(或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4) C偏高 排出甲、乙装置及连接导管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其被丙装置内碱石灰吸收, 实验结果更加准

15、确。1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 发现忘记添加酸碱指示剂。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 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于是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科学探究。(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三:。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 。(2)设计并进行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用洁淇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 后的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祭

16、 颜靈化井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填弼刖或7曙想一不成空猜想三啦请你设计另一个卖验万案(与实验方秦一不同儿殓证猜想三成立,并填写下表=实验步璽实峻现象5?验结论猜想三成厘答案:(1)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v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反应后潯汰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碳釀钠落港产主气泡12、现有一瓶无色溶液,溶质可能是KOH &C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KOH与 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K2CO与NazCO的化学性质相似。 KCQ溶液呈碱性,CaCh 溶液、KCl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实峻现象实验结

17、论1)问盛有少量样品溶懑的试菅中加入过量CMS濬液肯走含有KJ】2)将操作 后的试菅静宣再向上层清滋中加入几滴酚酩溶懑变红色肯走含有【评价反思】甲同学提出操作(1)加入的CaCl2溶液必须过量,其目的是证明KaCO存在的同时还要【拓展应用】KOH和K2CO的混合溶液敞口久置后可能变成K2CC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OH答案:【实验探究】有白色沉淀生成【评价反思】除去 K2CO【拓展应用】 CO+2KOH=2CO+H2O13、许多化学变化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因而很难确定物质间是否发生了反应。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反 应判断其是否发生,一般有两种思路:证明反应物少了;证明生成了新物质。某科学兴趣

18、小组为验证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化钠足圮筈讯滴育酚猷氣化钙烈(1) 如图甲,在矿泉水瓶中收集满CQ,迅速倒入浓NaOH溶液,盖上瓶盖振荡,矿泉水瓶会变瘪。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从而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若换用如图乙装置和给定的实验药品验证氧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同时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a处于关闭状态),请写出具体实验操作及预期实验现象。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打开K|,B中部分溶

19、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大量气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打开K2,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 A、B中,进入B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14.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酸盐士H3 E潑盐右一 二wC 稀 铁f化 酸 氧 盐 一 B 稀盐目 A 稀色S液f紫石试(1) 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 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 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

20、出猜想】猜想:NaCI猜想二:NaCI 和 CaCl2猜想三:猜想四:NaCI、Ca(OH)2 和 HCI【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力口适量的碳酸钠溶液。猜想二不成乂取少量谑液于试管中滴抑(填宕称几猜想二成立【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Fe2Q+ 6HCI=2FeCl3+ 3H2O( 3)NaCI 和 NetCG 15、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实验用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忘了盖瓶盖,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 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4)无沉淀产生(5)稀盐酸(或稀硫酸)(6)产生气

21、泡(7)氢离子(或 H)【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2)或猜想(3),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甲: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酚酞变红,则猜想(3)成立,否则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 (OH 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也不行,原因是 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通过分析认为此方案可行.【实验验证】骤实验现结论及解释G取少量待测滤液干

22、试管中,向耳中)訥1工量有气泡产生猜您不成取少量待测德港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B牡淹海 静乱向上尼清潘中滴担酚酎有猜想成立【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所以要 保存.答案为:【方案讨论】甲: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乙:因为加Ba (OH 2,引入OH,不能检验是否有 NaOH【实验验证】:稀盐酸;(1)【反思与交流】密封16、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

23、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猜想三:硫酸钠、硫酸【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实验方秦ACD实脸操作IJ稀ItSOi1BaChV潯港-pHiS 纸14fl1反E后1时液!J反应后r的溶掖U -反壷后1i片实验现象产主白色沉淀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邑卡pHCO;猜想三:NqCO。【实验探究】实验方靠实验操作实蛾现象方案一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潘中:商入2滴酚酣溶液,播

24、匀溶滋由无色变红色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清想一成立* 4呦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罡实验方案实殓操作实殓现彖实瞬论方案二母麋一取适量粉末谙于水后加入过量的血口;濬浹猜想一不咸立歩骤二取步僵一的上层滝液加入驱漏嵌2 -亦L无明显现象猜想二成乂【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代替MgC2,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拓展延伸】请你总结上述实验成果,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答案:方案一: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步骤一: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 【评价交流】MgSO能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影响氢氧根离子的检验 【拓展延伸】2NaHCO

25、Na 2CO+O+COf19、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 (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1 )【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 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是,是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2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结论-c-O-1 Ji钙取少量M港坯于试菅中,冋其中滴入看想正确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tCG ;猜想二: ;猜想三:NaOH猜想滋財口 Wa/COjj猜想二;

26、j猜想三;(3)【实峨验证】同学们针对澤猜想一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揉作实验现象収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陵没有气泡产生“著想一”不成竺他们的实捡箔论是否正确? 牖“郢 或话)【继续探究】设计如下实验万峯确定滤懑中潯质的组成.实輟揉作实殓现象实验结论分另J.少量滤播于M B两支试管中A中 加入CHL:濬液B中加入濬港若A中产生口色沉淀,中没有沉淀岸猜想成立“猜想成立若眼E中都浸育沉淀产生猜想三”成立(5 )【反思与拓展】 为防止标签被腐蚀而破损,倾倒液体时 . 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时,除考虑可溶性的生成物,还应考虑.答案:探究一 :(1)氢氧化钙;(2)酚酞;探究二:NaOH和Ca(OH 2

27、 ;( 3)否 (4) NqCO ;若A中没有沉淀,B中产生沉淀(5 )标签向着手心;反应的程度20、 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A中盛有稀硫酸,B中盛有碳酸钠固体,C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实验1】打开Ki,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明显鼓起,打开关闭Ki, 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实验1没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加入药品进行实验2。【实验2】打开K2,关闭Ki,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 K2上方的导管口处,木条熄灭。上 述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 。写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排出装置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