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猫》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猫》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猫》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猫》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猫》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17.猫一、基础知识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n()待 yun()枉 懒du() 鸟1ng( )bin()诉 sng( )恿 安xing( )乞gi()zhu( )骂 chng( )然叮zh( )sun( )辛qun()伏 chng( )戒消ho( )屋j()虐待 冤枉 懒惰 鸟笼 辩诉 怂恿 安详 乞丐咒骂 怅然 叮嘱 酸辛 蜷伏 惩戒 消耗 屋脊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级不但信任他,而且连以前反对过他的其他班级也信任他了。B照片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深刻的思想认识、较高的艺术修养所决定的。C应该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被全体同学掌握,特别是普通班级一定要

2、提高教学质量。D经过刻苦训练,在奥运选拔赛上他轻松晋级,成为这个项目第一个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人。3.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郑振铎文集,文体是 ,作者是 ,现代 、 、 。二、语言运用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你的感悟写在横线上。(3分) 华罗庚教授堪称数学权威,但也难免弄错一些问题。1955年,厦门大学的年轻毕业生陈景润,在精读华罗庚堆垒素数论的过程中,发现华罗庚的“它利问题”存在错误。陈景润经过反复验算,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于是他写了一篇相关论文,并附上一封信寄给华罗庚,信中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您拭去。”华罗庚在全国第一次数学学术讨论会上,亲自宣读了陈景润的论文。_5花与叶相依,写花

3、常写叶。“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数点海棠的花蕾嵌于重重绿叶之明丽醒目。“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原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3分)A_三、课内阅读6.“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7.“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有何深刻含义?表现了“我”的什么思想感情? 8.花白猫在晒太阳时,不幸遭到了“我”的恶棒相加,发挥你的想象,如果你是那只猫,在挨打后,它会想些什么? 四、课外阅读春暖花开邸玉超我非常喜欢春暖花开这个词。词汇的温度不可预报,但可以感

4、知,可以体会。对于走过漫长冬季的北方人来说,感受这样的词一定是特别温暖而欢欣如同与久别的亲人相拥那一刻的美好。 古代文人心思细腻如陶泥,可以拿捏任何无以名状的事物,因此对春天的感受要比一般人更细致入微。唐代诗人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新一年的晨曦微现,普通人还没有感觉到春光的来临,而史青眼里的梅已经蓓蕾初绽了。这首诗虽是应诏之作,却也写得俊逸纯真。古人比我们生活简单,时间宽裕,性子就比较慢,想事情会更细致,做事情也会更执着。其实,我们也需要慢下来,看一看花是怎样开的、天气是怎样暖的。 与史青家的后园不同

5、,我老家的后园子没有梅,但有一株杏,还有一株桃。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从古到今普通百姓爱戴的大都是杏桃之类,因为这类仁果可以充饥饱口福。口腹不饱何以饱眼福? 在古人写春的诗中,我最喜欢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异乎寻常地简单,朴素真切的感悟。花开花落中,蕴藏着淡淡哀伤和悠远的哲思。我喜欢这首诗的另一个好笑的因由是,这位田园山水诗人的落花留给了我更大的想象空间,至少没有像史青那样直接咏梅A我不喜欢梅,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春分过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走出梦境,

6、先醒的是耳朵,睡眼蒙眬中,满耳是鸟儿的欢鸣。那鸟啼也不是冬天麻雀的单调叽喳,而是戴胜、黄喉、红胁蓝尾鸲的婉转悠扬。睁开双眼,灿烂的阳光射过玻璃窗,好像太阳雨落在脸上,暖融融麻酥酥的。而几天前的一场细雨,润绿了后园子的杏树枝,淋透了墙角的桃树干。这个早晨,杏花率先开了。深红、浅红、粉红、粉白,一树云霞,满园生辉。杏花开时,绿叶尚未被春风的剪刀裁出;而桃花绽放之时,桃叶已经舒展成绿箭,在绿叶的衬托下,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杏树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原来杏花花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比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低,早春的温度已满足了她生长的需要,于是花芽逐渐膨大而开放。但此时的天气对于叶芽来说,还稍显凉意,因此她

7、仍然蛰伏着,待气温逐渐升高,她才肯萌发。桃花的花芽、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相差无几,春风拂过,花和叶就会几乎同时与我们会面。神奇的自然给了我们太多惊喜,也一再提醒我们人应当谦逊。 我现在生活的远郊有杏花山、梨花沟,那里漫山遍野,千树万树,繁花如海,蝶飞蜂舞。朋友邀我郊游赏花,我每每婉拒。我不喜欢这样的宏大与张扬,包括花,也包括人。我念念不忘后园子那一株杏,那一株桃,她们甘于寂寞,自我绽放,馨香如故,唐朝这样,宋朝这样,如今依然是这样。我还知道,亿万年前,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也是这样灿烂而又无人问津地绽放的。由此说来,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我们是多情的,有时又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不是吗

8、?春暖花开是有关季节的词汇,更是有关生命的词汇。23年前的春天,海子走了。每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都隐隐作痛。他向往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同时喜欢行走在人群的边缘,保持一颗独立而圣洁的心。“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向往宁静与美好的诗人毅然决然地把自己永远留在了寂寞的春天里,而我们依然在明媚的春光中幸福着,想想挺惭愧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选自2012年4月20日辽宁日报9.文章以“春暖花开”为题有何妙处? 10.第段写道“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

9、两株一样”,作者为什么这样猜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A 11.本文引用(化用)了许多诗词,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艺术表现力。 五、体验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父母亲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赡养义务。B在实体书店深受互联网冲击的背景下,育人书店的管理团队精诚合作,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C八年后记者重访地震重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处处呈现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D这次青少年官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A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虐待

10、冤枉 懒惰 鸟笼 辩诉 怂恿 安详 乞丐咒骂 怅然 叮嘱 酸辛 蜷伏 惩戒 消耗 屋脊2.D3. 叙事散文 郑振铎 作家 学者 翻译家二、语言运用4.从华罗庚角度:能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端权威架子,正视自己的错误;善于发现、培养、重用人才。从陈景润角度: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提意见讲究方式方法。(说出任意一点,语言通顺即可)5.其美学原理是: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生活中所说的“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的含义是:一个人本领再大,成绩再多,也离不开周围的人对他的帮助。三、课内阅读6.“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

11、造了的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痛苦自责后做出的决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开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总结全文。7.这句话是对“我”的错误行为的无情鞭挞。因为“我”的过失而导致了猫冤死,表现出“我”深深的自责和无穷的悔恨之情。8.示例: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人们如此待我?我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待遇”?为什么?你们人类是怎么了?为什么像恶魔?四、课外阅读9.“春暖花开”是个有温度的词,一读就让人觉得温暖而又欢欣,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春暖花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行文的线索。“春暖花开”是作者热爱生活、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的象征。(答出两点,意思接近即可)10.因为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普通百姓爱的是能充饥的杏桃之类。孟浩然是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