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14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3.2014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3.2014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3.2014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3.2014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专 业 模具制造技术 专 业 方 向 冲压模制造 学 制 三 年 招 生 对 象 初中毕业生 学校(盖章) 江苏省淮安中等专业学校 填 报 日 期 2014年8月 江苏省淮安中等专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代码051500)专门化方向:冲压模制造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掌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模具

2、制造、维修能力,具有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能较强适应市场需要,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二)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面向模具制造行业,主要从事模具制造;机械制造工艺编制;冲压等成型模具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解决生产现场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的技术问题,生产线的管理工作;模具生产中技术性操作工作。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专门化方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继续学习专业冲压模制造模具制造模具机械工高职: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一)综合素质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

3、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1.具有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的方法;3.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性基础知识和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4.掌握电气、电子、PLC、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5.掌握

4、金属材成型工艺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6.掌握模具制造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7.掌握冲压成型机械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8.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管理及产品营销管理的一般性基础知识。(三)跨行业职业能力: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四)技能要求毕业前考取:模具机械工证书。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计算机械工人专业计算是机械专业理论课程。课程介绍,即数学基础:学会专业计算有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如袖珍计算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专业计算基础:讲述长度、面积、体积、质量与重量、力与力系、功和能、功率与

5、效率的计算;机械工程计算:锥度、分度、数控与电工的有关计算和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齿轮传动与带传动、冲裁与成形、液压与气动及热工技术的计算;企业管理计算:切削用量的概念及机动时间的计算,以及工时定额和生产成本的计算;综合应用计算:综合了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对机械零件的测量,钻孔、镗孔的坐标计算和机动时间的综合2.专业理论机械工人专业工艺(基础分册)是机械专业理论课程,课程内容由七部分组成,一、长度检测技术:讲述长度测量、专用量具、质量保证体系等;二、机械制造工艺技术:讲述热加工、冷加工、联接工艺、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工艺规程等;三、材料:讲述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材料检验等;四、机械及其构

6、成:讲述机械工艺系统、机构、机械零件传动及装配等;五、控制和调节技术:讲述气动、液压、电的控制及可编程控制、数字控制;六、计算机:讲述计算机及其组成;七、电工基础:讲述电路负载、电磁、半导体及安全用电等。机械工人专业工艺(工模具制造工分册)是机械专业理论课程。本课分为专业基础知识和模具专业技术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其内容为: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检测技术;夹具。模具专业技术知识,模具专业技术知识其内容为:模具概述;冷冲压成形的基本知识;冲裁、弯曲、拉深模;汽车覆盖件复合冲压模具;塑料及其成形性能的基本知识;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塑料中空吹塑模;模具的特种加工方法;模具的CAD/CAM技术介绍。 3.专业

7、制图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绘图技能以及尺寸标注能力。本课程以投影理论为依据,重在读图与绘图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4.计算机绘图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图软件,进行工程作图;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5.车削技术学生能掌握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掌握简单工件的加工工艺,能够达到加工精度要求,总体水平达中级工标准。6.铣削技术学生能掌握普通铣床的基本操作,掌握简单工件的加工工艺,能够达到加工精度要求,总体水平达中级工标准。7.模具制造技术本课程主要讲授模具零

8、件的机械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工艺;模具零件铸造成型及挤压成型工艺;模具的装配工艺。其内容应反映最新技术,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降低理论深度。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掌握模具制造、装配、调试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能应用这些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8.数控车削与编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车加工工艺和数控车床程序编制方法,介绍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机械结构及伺服驱动系统、插补原理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通过编程训练及对数控车床的操作,使学生具有数控车编程和操作的能力。9.数控铣削与

9、编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铣加工工艺和数控铣床程序编制方法,介绍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机械结构及伺服驱动系统、插补原理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通过编程训练及对数控铣床的操作,使学生具有数控铣编程和操作的能力。七、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1、专业实习教学计划表序号实践教学名称实践教学内容课时学期1入学教育学习制度、军训6012金属加工基础金属加工基础训练24013车削技术普通车床操作1201、2、44铣削技术普通铣床操作1201、2、45模具制造技术冲压模具制造3001、2、4、56测量技术产品测量技术9027磨削技术磨床操作1802、3、48数控车技术数控车床操作1802、3、49数控铣技术数控铣床操作1

10、202、3、410焊接技术电焊、气焊技术90311气液动技术气压、液压控制系统90312电气技术电路、PLC控制系统30413装备维修制造设备维修90414导柱导向连续模连续模制作360515企业实习毕业考试企业实习,AHK考试7205、6表2、模具制造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课程类别序号课 程 名 称学时数与学分理论教学周数与学时课程学时占总学时比总学时其中学分一二三讲授实践123456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公共基础课公共文化基础课1生活经济与创业就业36362213.4职业道德与法律363622经济政治与社会363622哲学与人生3636222语文144144822223

11、英语144144822224计算机应用基础723636445体育与健康1441612882222小计6484841643612888专业技能课专业理论课1入学教育、军训60105022周86.62专业计算2162161222263专业理论2162161222264专业制图2522521442265计算机绘图3636226制造技术基础68468438141014小计14641378868022/2周16221800专业技能课金属加工基础24024088周车削技术12012041周2周1周铣削技术12012041周2周1周模具制造技术300300101周2周3周4周测量技术909033周磨削技术1

12、8018062周3周1周数控车技术18018062周3周1周数控铣技术12012042周1周1周焊接技术909033周气液动技术909033周电气技术303011周装备维修909033周导柱导向连续模3603601212周企业实习毕业考试720720244周20周小计2730027309111周15周13周12周20周20周合计毕业学分不低于20748421862298020734/11周24/15周30/13周26/12周20周20周100八、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不低于5%,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

13、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40%,其中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2.90%以上的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机电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如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3.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平均每

14、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九、编制说明1.本方案依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及省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1)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

15、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3)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3.教学安排说明。学生校内学习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1学期。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

16、周18周,机动考试周2周,按28-30学时/周计算;第6学期顶岗实习20周,按30学时/周计算。4.由江苏省淮安中等专业学校机电工程系数控教研组编制,田千虎执笔。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教学功能室主要设备名称数量(台/套)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金属加工实训卧式车床4台升降台铣床(立式)1台升降台铣床(卧式)1台平面磨床2台机械分度头2台与机床配套落地砂轮机1台砂轮直径:200 mm配套辅具、工具24套1.每台设备配工具箱1个2.备有刀具、工具、辅具配套量具24套钳工实训台虎钳24台钳工工作台24工位台式钻床6台划线平板3块落地砂轮机1台机械分度头1台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