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一PPT课件_第1页
第四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一PPT课件_第2页
第四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一PPT课件_第3页
第四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一PPT课件_第4页
第四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一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四章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1600年1750年) (复音向主音音乐过渡时期) (器乐与声乐并驾齐驱的时代,2,历史及文化背景,什么是“巴洛克”? “Baroque”一词在葡萄牙语中,意为奇怪的、不规则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奇异、夸张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是什么? 巴洛克是一个时期,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第始创歌剧开始,到对位法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与世长辞为止。巴赫的去世标志着巴洛克巅峰的对位法音乐的终结,也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

2、终结,3,巴洛克艺术的特点,1、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 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 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6、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4,巴洛克的建筑风格,巴洛克的建筑风格,5,

3、巴洛克绘画(圣母玛利亚,巴洛克的建筑与雕塑,6,巴 洛 克 绘 画,7,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音乐风格比较,有人曾将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的美学观放在一起,做了如下的对比:“如果把文艺复兴的美学观比做浑圆的珍珠,而巴洛克的美学观则是形状不整的珍珠,它是宁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着重于表现强度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可以很形象地总结巴洛克音乐的特点,那就是“对比强烈而略带夸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作品力求获得和谐统一、舒缓流畅的效果以及整体四平八稳的风格,巴洛克音乐冲破了这种传统,而变得更加热烈而张扬。虽然这种风格在历史上也曾被指责为“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但巴洛克音乐带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事实,

4、没人能将之否定。西方艺术史认为,在巴洛克时期音乐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8,一、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巴洛克音乐有如下一些特点: 它的节奏特别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 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 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 作曲家普遍强调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于音乐的速度、力 度变化在当时相当被看重; 调性也从文艺复兴时期单一而保守的教会调式发展为采用 大小调形式,大小调和声体系已成雏形,9,同时西洋管弦乐器也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小提琴 的出现、拨弦古钢琴的成形都为巴洛克音乐提供了更丰富的表 现力;其他乐器的发展也使得某些特定风格的巴洛克音乐其配 器得以朝着多元化、大规模的方向发

5、展。不过诸如管风琴、羽 管健琴、维奥尔琴这类颇具历史的古乐器也依然被广泛使用。 巴洛克音乐的旋律富有表现力,追求的是宏大的规模,雄伟、 庄重、辉煌的效果,主要表现形式为“通奏低音”。形成了旋 律加伴奏的音乐形式,开始向主调音乐过渡,10,复调音乐:是指将几条旋律线,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结合的一种多声部音乐,这几条旋律线都具有独立意义,注重各自的横向发展,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 主调音乐:几个声部注重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义的主要旋律,其他声部是和声性伴奏,其到陪衬主旋律的作用,知 识 窗,复 调 音 乐 与 主 调 音 乐,11,二、巴洛克时期的声乐,巴洛克时期声乐的体裁有:弥撒曲、

6、经文歌、众赞歌、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曲等。 1、歌剧的诞生 歌剧的来源: 古希腊悲剧 中世纪神迹剧 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戏剧形式话剧、牧歌剧、幕间剧 最早的歌剧:(歌剧生于意大利,称为正歌剧) 佩里作曲、卡契尼作诗:尤丽迪西(1600年)(音乐史学家定义为第一部歌剧) 卡瓦里埃利:灵魂肉体的表现(1600年)(第一部清唱剧,12,歌剧尤丽迪西剧照,13,蒙特威尔第和他的歌剧奥菲欧(1607,14,歌剧产生的意义,人文主义的胜利 大众艺术的形式 为主调和声音乐提供舞台 促成美声唱法的产生和发展 促进各种新的器乐体裁的产生,15,2、关于歌剧的知识,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

7、文学、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以歌唱为主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 歌剧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咏叹调、宣叙调;例:今夜无人入睡 重唱、合唱;例:茶花女“饮酒歌” 序曲、间奏曲;例:卡门序曲 舞蹈场面等。(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16,宣叙调与咏叹调,宣叙调”:“朗诵”式的歌曲,相当于戏剧中的“对白”。必须依 附于歌剧情节,无法拿出来单独演唱。 “宣叙调”的主要作用:歌剧中的对话或是独白、叙述情节、介 绍人物。 咏叹调:词义是“曲调”,现专指独唱曲。 在17世纪末,随着歌剧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宣叙调 的平淡,希望有更富于感情色彩的表现形式产生,因而产生了 咏叹调,17,咏叹调与宣叙调对比,咏叹调富于

8、歌唱性,脱离了语言音调;长于抒发感情,而不是叙述情节;有讲究的伴奏(宣叙调几乎没有伴奏或只有简单的陪衬和弦);有特定的曲式,多为三段式ABA ;(宣叙调的结构则十分松散);咏叹调的篇幅较大,形式完整;咏叹调是作曲家们的英雄用武之地;咏叹调为歌唱演员留出自由驰骋的空间,表现高难的演唱技巧;几乎所有著名的歌剧作品,主角的咏叹调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18世纪 咏叹调完全统治了歌剧;咏叹调在歌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单独作为音乐会曲目,18,3、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概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 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

9、缭绕,持续不断。 歌剧的诞生是巴洛克时期一个重要的音乐艺术现象。 真正意义上的近代西洋歌剧,最早产生于1600年意大利的 佛罗伦萨,诞生在佛罗伦萨的贵族艺术沙龙。(歌剧尤丽 迪西)。 1637年,威尼斯建成第一座为公众演出的歌剧院。歌剧从专为宫廷娱乐而转向公众,在风格上起了更大的变化,19,17世纪下半叶:威尼斯是欧洲歌剧的中心。以优美动听的音 乐、豪华离奇的布景和激动人心的舞台效果为特征。 咏叹调的音乐逐渐变得突出。 18世纪:意大利那波利歌剧的风格在欧洲占主导的地位。注 重音乐的华美和外在的效果,尤其注重独唱者声音的美感和 音乐旋律本身的美。 其戏剧性的不足,往往被音乐的美所弥补,20,4

10、、美声唱法与阉人歌手,1)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 为主体的演唱风格。 随着歌剧的产生与发展,美声唱法也逐渐完善。 美声(canto):字面意义“美妙的歌唱”,强调声音美及分 句美,强调灵活和不费劲地演唱高音的能力 。 美声唱法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低是其特点之一,这种唱法 能产生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同时又具有金属色彩 的、富于共鸣的音质,21,2)阉人歌手,阉人歌手最早出现在16世纪。 女性最初被禁止在教堂中说话或歌唱,教堂唱诗班以男童代 替女声。男童的演唱年龄有限,为了优美的嗓音得以保留, 梵蒂冈的教堂首先引入了阉人歌手。在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前

11、通过残忍的阉割手术来改变他们发育后的声音。男孩被阉割 后,荷尔蒙分泌的变化会使其声带变窄,生理结构的改变可 以使他们同时拥有巨大肺活量和甜美的嗓音,22,阉人歌手在讲究音质和技巧的美声唱法年代风靡一时。 17、18世纪阉人歌手的盛行,大大发展了各种歌唱技巧,因 之在声乐史上被称为“美声歌唱的黄金时期”。当时大多数 歌剧院的演唱者都是阉人歌手。 1870年,意大利宣布其不合法,阉人歌手的盛行退出了历史舞台。 1920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颁布命令,永久禁止阉人歌手 在教堂演唱,23,阉人歌手法拉内利,17051782,电影绝代妖姬中舞台上的法拉内利,24,生 活 中 的 法 拉 内 利,电 影

12、绝 代 妖 姬,25,三、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巴洛克时期器乐的体裁有:托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赋格曲、变奏曲、组曲、奏鸣曲(以独奏奏鸣曲与三重奏鸣曲为主)、协奏曲(管弦乐协奏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序曲等。 巴洛克后期(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的器乐音乐发 展十分迅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达到了与声 乐并驾齐驱的地步。这与音乐的世俗化有着重要的 联系;也与乐器制造工艺的发展有关,26,1、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主要有:管风琴(教堂) 古钢琴(世俗) (1)管风琴 巴洛克时期,管风琴的制造有了新的飞跃。管子的结构和分 类更加科学,琴的音色、键盘、音栓的设计和制造更趋完善

13、。 因此,管风琴的规模更宏伟,音区更宽,音色和表现力更为 丰富。 这个时期,管风琴曲的创作也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峰,27,德国纽伦堡音乐厅的管风琴,28,29,北 京 音 乐 厅,30,北 京 音 乐 厅 舞 台,31,国 家 大 剧 院 音 乐 厅,32,国 家 大 剧 院 音 乐 厅 舞 台,33,国 家 大 剧 院 管 风 琴,6500只音管包括:12米高的大管子和比铅笔还细的小管子,34,各种小规格的管风琴(教堂或学校,各种小规格的管风琴(教堂或学校,35,管风琴音乐沿着复调音乐的道路向前发 展,主要体裁是托卡塔和赋格,在新教教堂里,读经、唱赞美诗等礼仪之前,往 往由管风琴师演奏一段“

14、前奏”,最常用的就是以即兴 为主的托卡塔。它不仅给会众心理和精神上以准备, 同时管风琴师也借此展示自己在键盘及踏板上的演奏 技巧,托卡塔(toccata):意大利文,原词意为“触键”,是一种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键盘器乐曲。始于16世纪的意大利,36,17世纪有了完整独立的赋格曲,其主题由一个声部在主调上 呈示,然后由三个或四个声部先后在其他音程(高四五度或低 四五度)变化模仿(一般以在属音上模仿最多),构成对位形式。 赋格曲是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成果。经过几 代管风琴家的努力,到巴赫为止,赋格曲更为严谨完美了。 赋格曲(fugue):拉丁文的译音,意为追逐、遁走。是复调音乐中最复杂

15、而又严谨的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37,2)古钢琴 古钢琴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羽管键琴(巴洛克时期也称为哈普西科德) 第二类:楔槌键琴(巴洛克时期也称为克拉维科德,38,古 钢 琴,39,巴 赫 时 代 的 古 钢 琴,40,古钢琴音乐沿着主调音乐的道路发展,主要体裁或形式是 主题变奏和组曲。 主题加变奏:巴罗克器乐创作最普遍的手法,在键盘乐上运 用广泛。 组曲是由不同性格的若干舞曲组成的。如:法国的库普兰、 库朗特;德国的阿拉曼德;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英国的 吉格等。组曲是作曲家从市民及民间生活中汲取艺术创 造素材的具体体现,41,2、巴洛克时期的管弦乐,从1700年以后,

16、提琴家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制造 技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 当时出现了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纳的三个家族的名匠。 (阿玛蒂、葛瓦奈里、斯特拉底瓦里),他们制造的提琴 工艺精湛、音色柔美、音响宏亮,至今还有几百件留存。 提琴名匠涌现的时代,也正是意大利弦乐艺术创作的一个 黄金时期,42,弦 乐 器,43,大 提 琴,倍 大 提 琴,44,弦乐四重奏: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45,巴洛克时期的管弦乐体裁主要有: 管弦乐组曲和协奏曲,管弦乐组曲:通过速度、节拍、情绪的对比,使音乐更加世俗 化、平民化。 常用的舞曲有:西班牙萨拉班德(慢三) 英国吉格(快三) 法国小步舞曲(慢三)

17、法国加伏特(快四) 法国布雷舞曲(快双) 法国巴斯皮耶(快三) 这些来自农村的舞曲为管弦乐组曲进一步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46,协奏曲:在教堂做弥撒及某些礼仪之前作为序 曲演奏。是18世纪最重要的体裁,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主要包括两种: a、大协奏曲:以一组独奏乐器(一般是两把小提琴或两把小提琴 加一把大提琴)与整个乐队相竞奏; b、独奏协奏曲:以一件独奏乐器(通常是小提琴)与乐队相竞奏。 例:维瓦尔第代表作品四季 乐队均由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及一件 通奏低音乐器组成,偶尔加一些木管乐器,47,3、巴洛克时期的管乐器,单簧管,双簧管,48,长笛,大 管,49,小 号,大 号,50,长 号,圆 号,51,4、巴洛克时期的 弹拨乐器,琉特琴(Lute,52,四、巴洛克时期部分重要的作曲家,1、巴洛克时期最早的著名作曲家应该是意大利人蒙特威尔蒂, 他出生于1567年,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 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17世纪最出色的作 曲家”。 2、维瓦尔第是大家很熟悉的作曲家,其实他和蒙特威尔蒂一 样,也是意大利人,但是他却比蒙特威尔蒂晚出世100多 年。所以蒙特威尔蒂堪称巴洛克音乐的祖师爷,53,3、巴洛克时期的法国音乐家也不可小视,库普兰是其中的代表者,同样出生于法国的拉摩也是同期著名的音乐家,他曾被誉为“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