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视线设计_第1页
剧场视线设计_第2页
剧场视线设计_第3页
剧场视线设计_第4页
剧场视线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众厅及舞台的设计,2012年5月4日 唐,观众厅设计,1.平面,剖面形式 2.视线设计 3.座位排列 4.人流疏散 5.其他,观众厅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细致的视线设计和声学设计,使观众看得清,听的好视线设计,座椅排布 合理组织人流,保证观众的安全集散平面及剖面设计 室内有良好的通风和舒适的温度 创造宁静,安定的气氛,使观众集中精力看演出,1.观众厅的形式,1.观众厅的平面形式,1.观众厅的剖面形式,2.观众厅视线设计,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控制好视线的角度-视角 设计恰当的地面升起,解决观众视线的遮挡问题-升起 把最远视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视距,剧院设计视点o点 位置:舞台面大幕线中央 。

2、高度:舞台面或高出舞台面 0.3m 以内。舞台高度:0.6 1.15m,o点,o点,2.视线设计视角,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角,适应人的视觉生理机能 仰俯视角 水平视角,人的视觉生理机能俯仰角,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仰俯视角控制,仰俯视角控制 观众的仰视、俯视都不利于看清目标,有时还会引起不适,仰视常出现在前排观众,俯视常出现于楼座最远排观众。 俯角不应大于20,靠近舞台的包厢或边楼座不宜大于35 仰角不应大于40,人的视觉生理机能水平视角,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水平视角控制,水平视角控制 偏座的水平控制角 :由台口两侧向观众厅同侧各引一直线,二线相交的夹角。观众席应布置在此区域内,根据不同剧种宜

3、控制在 28 50之间 首排观众水平角:不应大于120,2.视线设计升起,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无阻挡视线控制,无阻挡视线控制 无障碍视线设计:c =0.12m,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无阻挡视线控制,c =0.12m/0.06m,有横过道时升起段长度应增加该过道宽度。 楼座地面坡度设计应先定出楼座第一排位置,应在池座最后一排观众视线与舞台口上沿连线以上,并扣除结构厚度。 挑台以下空间应满足: 自然声时h:l=1:1.2; 采用扩声系统时h:l=1:1.5; 楼座栏杆应不遮挡视线,2.视线设计视距,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距控制,视距控制 视距超过 15m 时,对演员的面部表情很难看清,对话剧、小品、

4、滑稽剧等剧种,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细致动作非常重要,因此视距以15m为界。 对其他不强调这方面要求的观众厅,按等级控制在 23 38m 一般剧院 33m ,话剧院 25m ,大型歌舞剧院可达 38m 以上,3.座位排列,3.观众厅的座位排列座席横排曲率,座席横排曲率 为使观众不以不舒适的侧身坐姿面向舞台,横排座位应有一定曲率,使每位观众都能正对表演区。 剧场的曲率半径 r 2s(s 为最大视距 ) 。 宽度不大的观众厅,后部座位可以采用直排式,3.观众厅的座位排列横排座位数量,9,18,50,横排座位数量 长排法 双侧有过道时不超过50个,单侧有过道时减半。 短排法 双侧有走道时,不超过22个,单

5、侧有过道时不超过11个,3.观众厅的座席排列错位,错位排列 为避免地面升起过大,尤其是池座,通常只将观众厅中间部分的座席错位布置,4.观众厅的人流疏散,4.观众厅的人流疏散,每个疏散口的平均疏散人数250人,疏散口宽度1.4m 疏散口门扇外开,不设门槛,紧靠门口处不设踏步 下一阶段疏散口的总宽度应大于上一阶段的疏散口总宽度 疏散路径直接明确,避免人流交叉迂回 观众厅座位排列须考虑通行和疏散。过道宽度符合规范,防火规范及剧场规范有关疏散规定 (1)观众厅内部 疏散通道每100人不得小于0.6m,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m,边走道不宜小于0.8m。 (2)观众厅内门、外门楼梯走道疏散宽度百人指标,其他,

6、舞台设计 乐池 后台布置 舞台照明,舞台设计,1.舞台设计主舞台尺寸,主舞台的尺寸,主舞台,后舞台,后舞台,侧舞台,主舞台,侧舞台,舞台设计主舞台尺寸,舞台设计侧台的设计,侧台的设计 侧台又称台囊、副台,主要作为存放布景和迁换布景的辅助空间,左右均有侧台时,1、2组景可同时推出,用车台换景示意,侧台前后错开,舞台设计侧台外门的处理,侧台外门的处理 侧台地面一般应高于室外地面1米左右,应设门直通室外。在门外设装卸布景用的平台,其台面与运景卡车底板同高;也可设坡道,汽车开进侧台,外门宽3.5米,高4.5米,乐池,2.乐池,乐池的平剖面,2.乐池,常用乐位分区,2.乐池,乐池的剖面形式,后台布置,后

7、台布置,后台演员活动路线 后台是剧场的演出准备部分。 大型剧场的后台包括:化妆室及其他演出服务用房、排练厅或练功房、舞台仓库、技术设备用房、行政管理用房。 一般中小型剧场仅设置化妆室及演出服务用房,化妆室的布局,化妆室的布局,后包或侧后包式 房间比较集中,便于管理; 演员候场较远,车台与演员流线交叉干扰,侧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过道长,不经济,前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左右联系不便,照明设计要点,照明设计,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至表演区中心为30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大台唇前沿夹角为5 060。面光桥净高不小于2m,射光口800-1200面光桥应有方便通道与耳光室、天桥、灯控室相通。 耳光 耳光光轴应能射至表演区中心线的23处,或大幕线后6m处。耳光室应分层设置,最下层应高出地面25m。每层净高应大于21m,射光口与层高同高,置护网。内墙面应深色、不反光。各层间有运灯具的通道,关键词,o点:舞台面大幕线中央 ,舞台面0-0.3m 观众厅俯角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