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四)_第1页
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四)_第2页
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四)_第3页
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四)_第4页
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精品文档,仅供参考PERSONAL 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202_ 年工作总结 (一)文化方面 1.全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召开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培训会,14个乡镇分管领导、综合文化站站长、文物网格员代表、三区文化人才、群众文化服务品牌负责人、乡村文艺队伍负责人、乡土文化能人艺人、乡村文化带头人参加培训。报送杏则村打造田园式阅读空间杏则村打造分布式露天小舞台土沃村创新非遗传承模式交口村打造文化+文物+旅游新模式传统庙宇变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个示范区创建创新案例。协助

2、省厅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验收。 2.规范基层建设,丰富文艺作品。深入全县乡镇,规范、完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丰富文艺作品,创作了歌曲喜气洋洋、音乐快板奋进新时代、歌舞锦绣飞旋、情景剧扶贫路上和MV之恋。建成树理云数字文化馆和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包括读者指南、讲座、展览、活动、公告通知、数字资源、数字图书、志愿服务八大板块,共有数字资源20TB,其中电子书5万册共10TB。数字文化馆包括精彩资讯、文化品牌、文化直播、业内培训、数字展厅、惠民院线、文化志愿、非遗传承八项功能。 3.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对我县乡

3、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使用、免费开放等情况进行整改提升。重点打造我县在太行一号公路沿线点位杏则村、下沃泉村、土沃村、交口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合理设置并精心打造与周边环境匹配,便于村民和游客活动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将文旅元素深度融合。 4.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成功申报202_ 年度省群众文化惠民项目4项。其中,省群众文化服务品牌1个、省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35支、省乡土文化能人艺人17个、省乡村文化带头人35个。开展县202_年非遗、戏曲、图书流动服务进校园活动,分别走进小学、学校、二中、城镇初中、中学。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暨文化文明志愿服务文

4、艺、图书进校园、进幸福大院、进景区、进农村、进警营、进机关、进工地、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站十进活动。开展免费送戏下乡140场,免费送电影下乡1532场。召开文化人才工作培训两场,14个乡镇文化分管领导、综合文化站站长、文物网格员代表、三区文化人才、群众文化服务品牌负责人、乡村文艺队伍负责人、乡土文化能人艺人、乡村文化带头人等300余人次参加培训,为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开展提供了人才队伍保障。 (二)旅游方面 1.积极落实逆周期调节政策。实施了A级景区免门票、旅游住宿优惠、报销抵晋当日高速公路过路费和旅行社返点等逆周期调节政策,实现了游客翻番,旅游业迅速回暖的预期目标。3月1日至11月31日,我县酒

5、店核销消费券数量184张,核销消费券金额5960元,发票总金额43709元,游客总人数226人,过路费车辆数69辆,总金额7512.48元。 2.加快推进龙头景区建设。加强历山景区、柳氏民居、湘峪古堡三个A级龙头景区建设,打造旅游核心品牌。历山加速推进与高新普惠对接,普惠旅游已提出转让股份意愿,历山景区已协调县文旅公司暂时接手运营,待高新普惠公司自身审计、股份改革完成后,再根据县政府安排对接历山景区的股份转让工作,目前景区经营状况良好。委托审计核算、资产评估、法律咨询三家公司对大唐文兴公司和柳氏实业公司完成资产评估,为下一步股权整合奠定了基础。湘峪古堡招商引资工作持续进行,北京山海文旅集团投资

6、规划召开汇报会,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部门领导听取了湘峪古堡下一步开发思路。湘峪古堡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 3.大景区建设。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大景区总体规划和核心景区详规已完成,按照基础设施建设和业态招商同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继续完善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搭建形成森林公园营运框架,为社会资本进入创造必要条件。 4.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县旅游集散中心已完成可研、立项、选址。10座旅游厕所已全部完工,其中3A级3座,2A级4座,A级3座。 5.旅游宣传。围绕待开发的处女地中原大地后花园健康养老长寿乡三大主题,成功在郑州、博爱、济源三个地市举办清凉太行如画中原城市

7、群旅游推介会,全县3A级以上景区及县农林投公司对我县优势文旅资源和产品进行了全面展示和推介,参与人数2000余人,签约游客约30万人次。 6.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营销两手抓,游客接待量远超去年同期。杏则村、豆庄村成功申报为省级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战略部署和市百村百院行动计划,叫响擦亮生态康养如画康养品牌,成立康养特色村建设指挥部,全力打造下四个康养特色村。 7.旅游扶贫。制定了A级景区扶贫工作方案,A级景区共安排39名贫困户就业;与110户贫困户签订农产品代销协议,已发放代销定金22000元;组织旅游扶贫专项培训2次,线上辐

8、射全县14个乡镇,线下培训共三期110人,拉动景区周边贫困户12户40人发展农家乐旅游产业。 (三)文物方面 1.完善文物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文物、公安、住建、国土、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历史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文保中心,负责统筹推进全县的文物保护工作;在四处国保单位(湘峪古堡、窦庄古建筑群、郭壁古建筑群、柳氏民居)设置文保所,聘请122名专职文物看护员、242名文物网格员,明确任务,厘清职责,实现了文物保护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县、乡(镇)、村、文保员层层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建立四级责任制管理体系;认真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

9、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和四有工作(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管护机构)要求,对县保以上文保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标志碑作出标志说明,建立档案。 2.实施文物保护修缮项目。202_ 年,我局共实施文物保护修缮项目4个,总投资1704万元,包括郭壁东院-雨花阁文物保护修缮项目、窦庄耕读院吕祖阁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土沃洞沟村虞帝庙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和县城城隍庙文物保护修缮项目。 3.强化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在文化遗产日和5.18国际博物馆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图书馆、博物馆、农家书屋等阵地进行宣传。今年以来,所有国保、省保、市保、县保单位通

10、过悬挂标语、制作宣传版面、发放宣传资料,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宣传,群众文物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在全县形成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 4.采取措施确保文物安全。积极开展文物安全检查。检查发现,中村镇上阁村市保单位舜帝庙侧墙上架设有管线,固定有煤气管道,现已拆除。端氏镇曲堤村在没有给文物部门提交书面请示的情况下,擅自拆除三普点文物霍惟准门楼,产生不良影响。经文物执法队核实,对村委做出了通报批评,更换了文物网格员,要求村委将拆除后的石构件摆放整齐、编号,现已用篷布蓬起,在条件成熟后再恢复门楼。 (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方面 开展网吧专项整治,组织召开创文问题反馈推进整改会议,公开网吧标准化承诺书,

11、推行网吧标准化建设。开展娱乐场所专项整治,从管理、服务、安全三个方面强化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发放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公益宣传海报、警示标识、三个规范海报600余张,为更好地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展广播电视专项整治,综合执法的同时向群众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让广大居民了解擅自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广播接收设施属于违法行为,通过双随机联合执法,发挥行业职能,对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按照销售、安装和使用三个环节加强管理。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实施文化资源普査,摸清家底,建好档案,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梳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历代作品和建筑资源,编辑整理古籍、名作

12、、名篇,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性研究,加强研究成果的运用和推广。 (二)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切实做好我县古建筑、古人类遗址、传统村落、红色及抗战文化遗存、可移动文物等各级各类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加大重要遗迹遗存、重大濒危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力度,进一步系统保护和展示乡村的文物古迹、文化习俗等。 (三)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提炼题材,创作一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传播文化,传承精神。 (四)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础上,继续巩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成果,完善县两馆(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保障县、乡

13、、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数据和资源的上下联动和共享共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能力。 (五)组织开展第五届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系列活动。优化活动安排,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扩大宣传范围,叫响千年古县如画品牌。 (六)加速推进龙头景区建设。聚焦历山、柳氏民居、湘峪古堡和四大重点景区,推进历山景区股份制建设,加强柳氏民居景区与文旅集团的对接工作,持续推进湘峪古堡景区招商引资,完成景区核心景区建设。 (七)持续开展乡村旅游工作。依据全县乡村文化旅游特点和优势,结合康养特色村建设工作,精准定位,各有侧重,审慎落笔,高水准打造一批不同类型和体验的乡村旅游示范样本,并积极申报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八)旅游基础工作。持续开展旅游厕所、旅游营销、旅游培训、智慧旅游等基础工作,确实提供旅游服务水平。 (九)加强文保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