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热点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汇编_第1页
高考政治热点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汇编_第2页
高考政治热点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汇编_第3页
高考政治热点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汇编_第4页
高考政治热点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高考政治热点: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一、【时事背景】 2012年12月19日凌晨,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至此,中国2012年持续高密度的航天发射完美收官,全年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28颗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从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完美飞天,到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从嫦娥二号在距地150万公里围绕日地拉格朗日L2点探测,到飞往700万公里深空与国际编号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肩交”;从卢森堡小卫星搭载发射,到整星出口并在轨交付“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从“天链一号”卫星全球组网运行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代中继

2、卫星系统,到北斗导航16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2012年中国航天实现“满堂红”。这表明,中国航天产品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发射和测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航天事业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时期。 二、【考点链接】 1、经济生活角度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增强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绕月与深空探测对于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 (2)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国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先探月获得火箭技术、运载技术、探测技术、控制

3、技术等,然后再进行深空探测。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 2、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政府的职能。我国政府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实施绕月与深空探测,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方式主要有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实施航天工程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实施绕月与深空探测,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时期 (4)我国实行独

4、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 航天合作交流。3、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实施绕月与深空探测,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航天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牵引和推动作用。 (2)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实施绕月与深空探测,可以充分展示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实施绕月与深空探测,工程复杂,技术更新难度大,如果不在技术上注意

5、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开拓创新,就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航天人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4、生活与哲学角度 (1)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国2012年持续高密度的航天发射完美收官,全年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28颗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这是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结果。 (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实施绕月与深空探测是重大工程,工程有卫星、火箭、发

6、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卫星的顺利发射和入轨工作需要各个系统相互配合和合作,需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从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到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公里深空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嫦娥二号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为中国未来开展月球以远的深空探测积累经验。这是我国航天工程量的积累过程。 (4)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承担“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研制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抓紧推进。“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风险更高,难度更大,责任更重,需要实现多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三、【创新试题】 1.2012年12月19日凌晨,中

7、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这表明: A.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卫星技术主导国 B.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C.我国与土耳其成为卫星技术同盟国 我国卫星技术从此进入国际市场D.2.“神九”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手控交会对接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全面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为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3.以“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则披露,中国目前正在按计划实施载人空间站工程。这表明:

8、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B.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C.人的意识可以先于物质而存 D.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重要表现 4.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20年来,已先后完整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三大基本技术,拥有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航天工程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人的多年付出。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B.事物的发展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发展的根本基点 D.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 承担“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研制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抓紧推进,将于2013年下半年择机发射。据介绍,“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风险

9、更高,难度更大,责任更重,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进一步奠定技术基础。据此56题。 5.上述材料说明: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人的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人们能够认识规律,改造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6.“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风险更高。这启示我们: A.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B.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7.继成功实施空间交会对接和建立空间站之后,开展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必 将成为我国下一个载人航天的重大战略目标。

10、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8.开展长时间、远距离和多乘员的载人深空探测和地外星球定居与开发是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建立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是解决其生命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表明: A.整体决定部分,部分也决定整体 B.整体与部分的功能是不同的 C.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整体功能等于部分功能之和 2012年12月1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政府在该市固安县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航天将促成相关航天技术和装备研发、制造、试验设施落户“固安航天科技产业园”。据此回答91

11、0题。 9.材料说明: A.文化活动就是经济活动 B.我国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发展有深刻影响 D.没有文化活动就没有经济活动 10.上述材料还能说明: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C.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在交流中自然发展 11.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英贤研究团队、香港中文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携手攻关,经过近4年的反复实验,在失重性骨丢失研究领域开展了系统的分子医学研究,已取得世界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表明: A.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借助科学实验 B.人们的认识

12、必然发展为真理 C.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D.客观形势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跟着发展 1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注意区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要重视量的积累D. 要坚持适度的原则D.13.从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到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公里深空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嫦娥二号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成功近距离飞越并交会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后,“嫦娥二号”卫星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预计2013年1月初与地球距离将突破1000万公里,实现中国航天深空探测新的跨越,进一步提升中国航天深空测控能力,为中国未来开展月球以外的深空探测积累经验。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14.从1999年的“神州一号”到2011年的“天宫一号”,在这十二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而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中国的航天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联系实际说明积极发展航天技术,扩大航天技术应用的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C 6.C 7.A 8.C 9.C 10.C 11.C 12.D 13.(1)从卫星发射到绕月探测,再到深空飞越探测,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而这项实践活动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一系列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这充分体现了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能动性的、社会性的活动。 (2)中国航天深空探测,使我们对宇宙太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打下基础。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目的。 (3)通过航天深空探测活动,人们对深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嫦娥二号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证明人类走向太空不仅是有可能的,而且在未来是可行的,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4. (1)有利于促进航天产业发展。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