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课件_第1页
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课件_第2页
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课件_第3页
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课件_第4页
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主讲:XXX,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现行条例于198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195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86.9.5六届第十七次会议通过;94.5.12八届第七次会议修正)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只有73种。 3、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拘留。 4、罚款金额:最高二百元。 5、处罚程序过于简单。 6、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条例相比的四个特点 1)尊重保障人权。(没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不能随意检查公民的住所。将讯问查证改为询问查证) 2)体现 “以人为本”精神。(规定不

2、予实施拘留的情形) 3)增加了被处罚人权利救济的渠道。(听证制度,取消了“复议前置”规定) 4)加强了对公安机关和警察执法规范的要求,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公布 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处罚的种类和适用第三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第二节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第三节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第四节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四章处罚程序第一节调查第二节决定第三节

3、执行第五章执法监督第六章附则 (共六章119条,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4,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1)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2)保障公共安全。 3)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 4)规范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5)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5,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1)违法行为和治安处罚相当原则。 2)公开、公正原则。 3)尊重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原则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5)责任原则。 6)调解原则,2021/3/14,治

4、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6,1、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人的效力 1)我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一律适用本法。 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一律不追究责任。 3)对于外国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法,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效力,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7,2、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事的效力 指法律对什么样的行为有效力,适用于哪些事项。 3、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空间效力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空间内发生效力。 4、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时间效力 在程序上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实体上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

5、务精解,8,5、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效力层次 1)在整个法律体系之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上位法高于下位法。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4)新法优于旧法。 5)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 6)法不溯及既往。 主要是处理好行政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关系,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9,1、警告 2、罚款 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颁发的许可证 5、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将“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作为行政直接强制措施来看待,三、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0,四、治安管理处罚适用的前提条件,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了治安

6、违法行为 2、违法主体 1)责任年龄。 (1)完全不负治安行政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2)相对负治安行政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3)完全负治安行政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8周岁,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1,2)特殊人群的治安行政责任 (1)精神病人 完全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完全由行政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2,2)醉酒人的责任能力 (3)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的责任能力 (4)不执行治安拘留的人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七十周岁以

7、上的。 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3,3)单位违法 (1)单位违法的基本特征 单位违法的主体包括法人与非法人。 单位违法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违法,必须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实施。 (2)单位违法的罚则。(采取双罚制,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4,3、特殊处罚情形 1)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第19条规定) 2)从重处罚(第20条规定) 3)不予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 4)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5)可以从轻减轻或不予

8、处罚(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5,4、追责时效(第22条规定) 1)追责时效是指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经过一定期限后未被公安机关发现的,对于该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处罚。 2)连续违法必须具备的条件 (1)要两个以上独立的同一性质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2)几个独立的违法行为在时间上还必须有连续性。 (3)几次违法行为所触犯的是同一规定。 3)继续违法是指某种违法行为从开始到终止以前,在时间上一直处于继续状态的违法,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6,五、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238种,1、违法治安管理行为的概念(第2条规定) 2、违反

9、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 1)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2)治安违法性。(法律特征) 3)情节的轻微性。(划清与犯罪行为的界限) 4)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性,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7,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的界限 1)情节是否恶劣,是否严重。 2)后果是否严重。 3)数额是否较大。 4)是否足以发生某种危险。 5)是否具有特定的主题、特定方法和特定对象。 6)违法行为是否实施了多次,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8,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应当批评教育、责令改正的一般错误行为的界限 1)是否具有法定的行为。(侮辱他人是公然进行的) 2)是否具有法定的结果。

10、 3)是否具有法定的“明知”,即主观方面是否具有故意。 4)是否具有法定的情节。(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行为) 5)是否具有特定的条件。(虐待家庭成员,必须是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19,六、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认定,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体 1)公共秩序 2)公共安全 3)人身权利 4)财产权利 5)社会管理秩序,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0,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观方面 1)危害行为。(必须具备) 2)危害结果。 3)实施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 1)自然人。(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

11、力) 2)单位,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1,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观方面 指违反治安管理的主体对其实施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 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并且希望或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 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但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2,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种类,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共十五种) 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2021/3/14,治安管

12、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3,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特征 (1)这类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所谓公共秩序,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由法律、法规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等组成的规范,主要包括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以及人们在公共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守的共同生活准则,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4,2)这类行为在客观上必须实施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第一节所规定的各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共25种) (3)这类行为在主观上是出于故意,过失不构成。 (4)这类行为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5,2)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种类 (1)治安

13、管理处罚条例已有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A、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删除了“民用航空站”、“市场”、“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等规定,增加了“港口”、“机场”等规定。 ) B、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行为。(将“船只”改为“船舶”,并增加了“航空器”) C、寻衅滋事的行为。(从性质上将流氓活动改为寻衅滋事,增加了“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并删除了“侮辱妇女”的规定) D、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的行为。(增加了“疫情”、“警情”,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6,2)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增

14、加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A、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 B、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行为。 C、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 D、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E、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F、组织、教唆、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G、利用宗教、气功名义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H、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的行为。 I、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J、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20

15、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7,3)治安管理条例已有规定,但治安管理处罚法未规定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治安管理条例第19条(七)项规定的妨碍公务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未规定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而是规定为妨碍社会管理的行为,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8,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秩序。 (2)该行为客观上必须实施了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的行为,并且造成了这些单位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的后果。 (3)该行为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该行为的主

16、观方面是故意。 同刑法第290条第1款规定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二者侵犯的客体和客观方面表现是相同的,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聚众实施该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29,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是指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 (2)该行为在客观上必须实施了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3)该行为主观方

17、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这种行为。 同刑法291条规定的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区分关键:情节是否严重,是否聚众扰乱的首要分子。 (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0,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交通工具的行为(新增加)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交通秩序。 (2)该行为在客观上必须实施了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交通工具的行为,并且造成了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后果。 (3)该行为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该行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

18、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聚众实施该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1,2、妨碍公共安全的行为(共十二种) 故意或过失地妨碍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公私财产的安全,尚不足已造成重大损害结果的行为。 1)这类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 2)这类行为在客观上必须实施了妨碍公共安全的行为,但尚不足已造成重大损害结果。 3)这类行为在主观上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4)这类行为的主体既可以使一般主体,也可以是特殊主体。(第37条规定的对沟井坎穴不设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的行为,其主体必须是施工人员,2

19、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2,违反规定安装、使用电网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其行为对象是电网。 (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 A、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 B、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安全规定。 (3)该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4)该行为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3,违反通道施工安全规定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通道施工的安全。 (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 A、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中对沟井坎穴不

20、设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 B、故意损毁、移动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 (3)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但损毁、移动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的,则必须出于故意,过失不构成。 (4)该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4,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设施的行为(新加)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和公共安全。 (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设施的行为。 (3)该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4)该行为主观方面是故意。 (处五日以下拘留

21、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5,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共十八种) 1)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是指非法实施了侵犯他人人身及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人身权利:人身不受侵犯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名誉权以及人身直接有关的住宅不受侵犯权) (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 (3)该行为多数主体是一般主体,虐待、遗弃等少数行为是特殊主体。 (4)该行为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过失不能构成这类行为,2021/3/14

22、,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6,2)侵犯财产权利的行为 该行为是指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司财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占有或者损坏公司财物的行为。 (3)该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4)该行为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大部分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7,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2)该行为客观方面必须具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

23、他人身体的行为。 (3)该行为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4)该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如完全剥夺被害人的行动自由,则构成刑法第238条规定的非法拘禁罪;对于强行侵入他人住宅,态度蛮横,不听劝阻,严重妨碍他人居住和生活的行为,则构成刑法第24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住宅罪;对于搜查他人身体,情节严重,危害较大,则构成刑法第245条规定的非法搜查罪。 (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8,强迫交易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消费自由和社会的公序良俗。 (

24、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行为。所谓强买强卖,一般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以他人不能接受的价格或违反他人欣赏习惯的行为。 (3)该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4)该行为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 如情节严重则构成刑法第226条规定的强迫交易罪。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39,侵犯通讯自由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 (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必须实施了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

25、查他人邮件的行为。 (3)该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4)该行为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该行为与刑法第252条规定的侵犯通讯自由罪的界限:一是行为方式不同。后者的行为方式是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而该行为除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行为外,还包括冒领、非法检查的行为方式。二是侵犯的对象不同。后者侵犯的对象是信件,包括电子信件。而该行为侵犯的对象是包括信件在内的所有邮件。三是情节不同。构成侵犯通讯自由罪必须是情节严重。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40,4、妨碍社会管理的行为(共五十三种) 妨碍社会管理行为是指妨碍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破

26、坏社会管理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依法对社会实行管理所形成的正常的社会秩序。 (2)该行为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妨碍社会管理的行为。 (3)该行为主体大多数是一般主体,有个别行为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如违反旅店业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是旅馆业的工作人员。违反店档管理的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典当业工作人员等等。 (4)该行为在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41,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集会、游行、示威的管理活动。“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

27、见、表达意愿的活动。“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2)该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的。“煽动”是指以语言、文字、图像等方式对他人进行鼓动、宣传,意图使他人相信其所煽动的内容,或者意图使他人实施其所煽动的行为。“策划”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筹划等行为。 (3)该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4)该行为主观方面是故意。 如煽动、策划者组织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则构成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

28、。 (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42,房屋出租人不履行治安责任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安机关对租赁房屋的管理制度。(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 (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不作为,即房屋出租人不履行治安责任。(一是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行为;二是不按规定或不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的种类和号码的行为;三是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而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行为) (3)该行为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房屋出租人。 (4)该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021/

29、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43,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音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社会生活噪音污染的管理规定。 (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3)该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4)该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或者过失。 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44,偷开他人机动车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机动车的正常管理秩序。侵犯的对象是机动车。 (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车辆所有人或保管人的允许,秘密将机动车开走的行为。(私自驾驶他人的汽车、

30、摩托车或其他机动车辆,其目的只是为了游乐、玩耍,而不是非法占有) (3)该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4)该行为主观上是故意,但不是以占有为目的,否则构成盗窃机动车的行为。 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45,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 (1)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 (2)该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饲养的动物,干扰了他人正常的生活。(不遵守社会公德、行为不规范等) (3)该行为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该行为主观方面由故意或者过失构成。如饲养人主观上有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故意

31、,则属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46,八、治安管理处罚程序,治安管理处罚程序是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领域实施行政处罚时所必须遵守的步骤、方式、期限以及可以采取的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称。 (三大环节:调查、决定、执行,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47,1、治安管理处罚的调查程序(核心程序) 1)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中的调查制度 (1)回避制度 (2)保密制度 2)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中的调查原则 (1)全面调查 (2)及时调查原则(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不得超过24小时) (3)合法取证原则 (4)证据审查原则,2021/3/14,治安管理处罚法实务精解,48,2、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程序 1)告知制度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