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劳动力资源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报告_第1页
FDI劳动力资源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报告_第2页
FDI劳动力资源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报告_第3页
FDI劳动力资源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报告_第4页
FDI劳动力资源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部花俊FDI、劳动力资源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94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以及我国廉价劳动力对我 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虽有一定影响, 但其影响不如劳动力和国内资本。但要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当前主要任 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山资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提 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关键字:FDI 人力资源人口红利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对中国经济 的影响也越来越大。1994年以来,外商对华投资增长迅猛,中国2002年吸收外 商直接投资527.4

2、3亿美元,成为超过美国的第一大外资吸收国,从1994年到2006 年外商投资占中国GDP的比重年均5.21%,外商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它 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动因之一,并且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样具有着重要的促 进作用。本文将从我国实际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劳动投入与FDI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得出由于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口红利”,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 程度上是山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促进的,而FDI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即溢出效应 并不明显。二、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理论流派众多,有关经济增长的理

3、论主 要分为三类:早期的后凯恩斯增长理论,主要强调投资和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作用(哈罗德一一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主要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索洛模 型);内生增长理论,强调研发的重要性、人力资本积累和外部性的作用(罗默一 卢卡斯模型)。现在学术界对“人口红利”问题讨论很热,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人口红利持 不赞同意见,但山于廉价劳动力因素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低 估的。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对较低的社会总抚养系 数,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从而形成较高的社会储蓄率,有利于资金积累,为经济 增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想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增长模型,来实证说明虽然外商

4、直接投资对我 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相旳大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在很大程度上 还是依靠国内资本和廉价的劳动力,才取得了经济的举世瞩目的增长。本文实证分析的方法主要基于索洛(So/ow)于1936年提出的经济增长模 型。在该模型中,索洛假定了一个两要素生产函数:Y = F(K,L)= AKaf(1)其中,K为资本,厶为劳动力,丫表示产出,Q、0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 弹性。从(1)式可以看出,在索洛模型中,FZ与国内资本被看作是同质的要素 纳入资本变量K中,而且索洛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为了解释持续 的经济增长,需要考虑长期使要素生产率增加的外部因素。因此(1)式纳入时间 因

5、素,贝9:Y = F(K,L,t) = erlKaf(2)(2)式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表示时间;其他与(1)式定义相同。实际 上,引入时间因素后,即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制度变迁等因素全归于时 间系数厂,因此,刃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厂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对(2)式 取以幺为底的对数形式,并添加随机变量,可得:3匕=M + aL/V(Kj + 0ZjV(4) + “(3)但实际上,模型(3)假定国内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为同质资本,这与中国的现 实经济状况不符合。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于投资的总资本不仅仅来 源于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0Q/。的流入,带来投资国的先进技术、 管

6、理经验和制度创新。这些无形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吸收,从而影响经济 增长。因此,我们不能简单把川与国内资本视为同质资本一起纳入资本变量, 而应把FD/作为一个单独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变量。为简化分析起见,假定国内资本是同质资本,即只能以资本形态在国内范圉 流动配置,FD/以资本形态和技术形态在国际范圉流动配置,它不同于国内资本 并且是不同质的资本。把FD/作为生产函数的投入变量纳入到柯布一一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后,模型如下:y = F (心,厶 F, f) = KL?Fr(4)(4)式中,K表示国内资本,F叢示FDI, 了表示加的产出弹性系数,其 他变量规定如上。对(4)式取对数形式并添加随机变

7、量后得到:ZJVJ; =H + aZJV(K/)+0ZJV(4) + MJV(巧)+ “(5)三、样本数据选取与模型估计(-)样本数据选取1、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本文采用1994年一一2006年的时序数据,即十四大我国确立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各期数据。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和国家统 计局网站,经过统计处理获得。本文对我国经济的增长用总产出表示,总产出的 表示方法有多种。就产出变量而言,可以用国内主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可以用工业生产总值等来表示。但大部分的实证分析都釆 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因此,本文也是利用我国各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单 位为亿元

8、。国内研究大都采用1978年的历史不变价,本文也釆用这种计算方法。 文中的劳动投入量以各年就业人数作为数量指标,单位是万人。资本投入分为两 部分,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内资本。FDI的数据以实际的FDI数值计算, 单位为亿元,国内资本则是通过全社会固定总投资减去外国资本获得,虽与实际 有出入,但差距并不是很大,单位也为亿元。数据见下表,表中Y表示GDP, K表示国内资本,L表示劳动投入量,F表示FDIo年份国内生产总值Y(亿元)劳动投入量L(万人)国内资本投入K(亿元)外商直接投资F(亿元)199426638. 1661527457. 38622. 72199534634.46680811

9、472.171600. 46745514117. 252925. 69199758478. 16806516885. 883133. 38199867884.66895019444. 453469. 1199974462.66982021189.393751. 72200078345.27063724642. 243763. 93200182067. 57139426516. 983337. 73200289468. 183370. 55200397314. 87302533333. 43880. 092004105172.373740391

10、34. 374365. 542005117251.974432511384428. 6120061598787505265054.655018. 35数据来源:中国统汁年鉴各期和国家统讣局网站(二)模型估计运用上表相关统计数据对模型(5)进行回归,使用Eviews软件,可以得到 如下估计模型:LNYt =26.3386 +0.4467ZWK 口 +2.7986ZJV厶 +0.2234厶八(2. 6873)(2. 0911)(2. 4277)R-squared=0.9842Adjusted R-squared=0.9790F-statistic=187.4184Durbin-Watson sta

11、t=1.565435(三)计量经济分析从上面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劳动投入、国内资 本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GDP的影响都很显著。而且模型的拟合度很好,调 整的判定系数为0.9790,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近98%可以通过此模型来解释。可 以这么说,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基本已考虑进去了,它们分别是:劳动 投入量、国内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其它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诸 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制度创新等虽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但对我国经济的增长 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如上述三者显著。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 要还是依黑资本、劳动、能源等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

12、克鲁格曼,1999),增长 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十分突出。并对其进行各项统计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 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也能通过。从上面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国内资本每增加1亿元的投资,GDP将增加 0.4467亿元;FDI每增加1亿元的投资,GDP将增加0.2234亿元;而当劳动投 入每增加1万人,GDP将增加2.7986亿元。这就说明了,劳动投入、国内资本 和FDI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作用最显著,国内资本比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更大。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劳动力和国内资本取得的。四、结论及政策建议(一)U前国内廉价劳动力的投入是推

13、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而体现技术 进步因子的全要素生产率甚至与GDP出现了负相关。促进劳动力从相对较低效率的农业向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国民经 济整体效率。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在存在二元化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农 业劳动的边际生产效率为零或为负数,如果能实现农业人口从农业领域向现代工 业领域转移,国民收入(总劳动生产率)、人均国民收入会随之增长。因此,对于工 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商业的转移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另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可以大大提 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 70%左右,如果这些富余劳动力资 源

14、能从低效的传统农村转移到相对高效的城镇工商业部门就业,显然可以提高我 国整体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的城市化。 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发达能为工商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服务,服务业发展、非 农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过程是相重叠的,能有力地提高国民经济效率。而我国总体 上城市化比较低,通过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工商业就业,使农民成 为市民,将促进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是,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强劲需求,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就业形 势逐渐好转,以及作为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效,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已经 大大减少的事实是一致的。可以相互印证,按照发

15、展经济学的观点,剩余劳动力 被吸收殆尽的时刻,就意味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开始消失,从而“刘易斯转折点” 到来。因为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的收益递减特性,我国的发展不可能长期 依赖“人口红利”,必须转移到以知识、技能等人力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内生增长 的道路。基于生产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性质,要长 期提高的经济增长率,从经济增长的战略上来说,就必须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技 术进步因子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边际收益不变或递增的性质)。(二)忖前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有限。由于FDI主要通过资本形成、技术外溢和结构调整效应促进一国的经济增 长,鉴于中国引资的

16、数量效果已相当明显,要进一步增强FDI对中国经济增长 的促进作用,可从增强技术外溢效应着手,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有选择地吸引具 有较强产业联系效应和基础科技开发导向地跨国公司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同时 增强技术引力,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区位优势。要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当前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 经济增长山资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走新兴工业 化道路。新兴工业化道路是,如果一个国家实现从早期以高投资增长方式到以创 新驱动型的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就意味着这个国家走上了一条有别 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兴工业化道路(吴敬琏,2006)。一方面,只有通过

17、提高经济 效率,提高技术水平,中国经济才能取得稳定持续的长期增长。另一方面,当前技术 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很明显,生产效率还比较低,经济增长还主要是资 本驱动型。因此,能否山早期经济增长模式到现代经济增长模式、山依黑资本投 入增加到依靠效率提高的转型,就成为能否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库兹涅 茨,1955),而不是通过高投资、重工业化等方式来实现短期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事 实上,根据波特(1992)对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 E阶段,主要靠增加土地和其他资源投入来实现增长;投资驱动阶段,主要靠大规 模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创新驱动阶段,主要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 现经济增长;信息化阶段,主要特征是信息化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我国当 前应处于山资本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阶段。参考文献:1 何正霞.经济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