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雪花的快乐》 语文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雪花的快乐》 语文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雪花的快乐》 语文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雪花的快乐》 语文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雪花的快乐》 语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雪花的快乐,徐志摩,本讲纲目,一、新月社及新月派 二、徐志摩简介 三、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分期、内容及特色 四、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地位 五、雪花的快乐分析,一、新月社及新月派,新月社:1923年,梁启超、胡适、徐志摩、余上沅、丁西林、林徽音等人在北京组织新月社,以俱乐部的形式举办活动。 晨报副刊、诗镌、剧刊、新月月刊、诗刊、新月诗选,新月派:也称格律诗派。新月派关于诗歌的主要观点是三美原则,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闻一多:诗的格律,二、徐志摩简介,徐志摩 (18971931),笔名南湖、云中鹤等,于12月28日出生于海宁县

2、硖石镇一个富商家庭。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 1916年秋天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的预科学习。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他转入北京大学法科学习,1918年6月,拜梁启超为师;同年9月,入美国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19年6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9月,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政治。 1920年9月,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开始对文学产生极大兴趣,1921年(25岁)在英国认识狄更生、林徽因。经狄更生介绍,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后因为追求林徽因,未毕业即回国。 在剑桥期间,他深受西方教

3、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并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提倡新格律诗。1926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名篇有:再别康桥、沙

4、扬娜拉、山中、月下待杜鹃不来、为要寻一个明星等,三、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分期、内容及特色,一)创作分期及各期主要特色: 1、私语萌芽期(1922年以前); 2、月下待杜鹃不来发展期(19221924年6月); 3、为要寻一个明星徘徊迷惘期(1924年6月1924年秋); 4、浓得化不开全盛期(1924年秋1928年); 5、我不知道风,在那个方向吹低迷沦落期(1928年1931年,二)主要内容和主题 三大主题:爱情、自然、社会问题。他们都贯穿着徐志摩的单纯理想。胡适把他的这个理想概括为“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三)艺术特色,1、糅合了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洋浪漫诗歌的精华。清新、妩媚、飘逸。

5、2、讲究音乐性。他提出: (1)音节是诗歌的“血脉”,其主要内容是“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 (2)字句是诗歌的“外形”,行数的长短、字句的整齐与否决定于“音节的波动性”。 (3)诗感、诗意是诗歌的“心脏”。音节基于“真纯的诗感”。 他的诗大多体现了他的这种主张,例如:再别康桥首尾两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用同样的句子,同样的句式,运用了复沓和论体叠句的手法。使全诗回荡着一种伤感、依依惜别之情。隔行押韵,节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3、非常讲究艺术形式。 陈西滢说他的诗“几乎全

6、是体制的输入和试验。” 西洋体诗:康桥再会吧,字数大致相等,标点在行中而不在句末。 散文诗:毒药 自由体诗马赛 无韵诗爱的灵感 对话体人种由来,4、讲究意境。 创造深邃的意境,以形写神,神形兼备。 如沙扬娜拉、抓住短暂的,画面式的一瞬,活画出一个日本女郎的动人形象。 再别康桥,四、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地位,1、徐志摩是新月双璧之一,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徐志摩飞机失事之后,新月诗派走向了衰亡。 2、其诗歌理论丰富了中国现代新诗的理论,为中国现代新诗的探索提供了思路。 3、其诗作为现代新格律诗提供了范本,五、雪花的快乐分析,一)创作背景 林徽因嫁于梁思成,徐志摩断绝对林的情思,1924年4月,徐志摩

7、与陆小曼相识并坠入热恋。 雪花的快乐乐写于1924年12月30日,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1卷第6期。 此后有相同感情的作品: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我有一个恋爱、别拧我,疼等,二)主要内容 描写雪花快乐地飞舞于空中,最后与自己所钟情的朱砂梅融为一体的景象,以此比喻人对理想情感归宿的向往和追寻。为诗者呈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情感,赞美了由此而产生的来自心灵深处的喜悦,三)艺术特色 1、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意象: 雪花:明指自然物象的雪花,暗指人的情感。 朱砂梅:明指自然物象,暗指情感寄托的对象,2、该诗与新月派所倡导的三美原则十分吻合。具有图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1)、音乐美 (1)押韵自由多样。各节以随韵方式押韵;第1-3节大致以排韵方式押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