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版(论语)资料选读第四单元十五知能优化演练_第1页
语文语文版(论语)资料选读第四单元十五知能优化演练_第2页
语文语文版(论语)资料选读第四单元十五知能优化演练_第3页
语文语文版(论语)资料选读第四单元十五知能优化演练_第4页
语文语文版(论语)资料选读第四单元十五知能优化演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语文版 ( 论语 ) 资料选读第四单元十五知能优化演练【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 大人,侮圣人之言。 ” (16.8)公伯寮愬 子路于季孙。 子服景伯以告, 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14.36)王孙贾问曰: “与其媚 于奥,宁媚于灶 ,何谓也?”子曰: “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13)司马牛忧曰: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12.5)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 狎大人 _(2) 公伯寮愬 子路于季孙 _(3) 与其媚 于奥 _(4) 与人恭 而有礼 _答案: (1) 亲昵而不庄重(2) 进谗言 (3) 讨好 (4) 庄重,有礼貌2、选段 14.36 中流露出孔子怎么样的思想?答: _答案:在本章里,孔子又一次谈到自己的天命思想。 “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3、选段 3.13 中王孙贾问孔子奥与灶的问题,孔子的正面回答表露了怎么样的精神?答: _答案: 这是中国人宗教思想的精神。孔子说一个人真的做坏人、做坏事,怎么样祷告都没

3、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他。 所谓自助天助, 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 换句话说, 人有人格,尤其须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译文: _(2)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译文: _答案: (1) 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明白敬畏,拿大人不当回事,轻侮圣人的话。(2) 君子做事严肃而没有过失,待人庄重而合乎礼仪,那么普天下的人就基本上自己的好兄弟。君子为必发愁没有兄弟呢?【二】语言运用5、为了打造“书香校园” ,某校开展了阅读名著系列活动。 下面是某班同学写的两段名著导读推举词

4、,这两段推举词在语法、逻辑、句式、文学常识等方面存在一些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论语?推举词它是散文的典范,文化的经典, 智慧的宝库。 它用智慧把一道道尘封的门开启,用教诲铸造了一柄柄锋利的斧;因此,千百年来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往往在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总是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答: _答案: (1) “把一道道尘封的门开启”改为“开启了一道道尘封的门”。(2) “往往在构建汉民族文化”改为“在构建汉民族文化”或将“总是起着无可替代”改为“起着无可替代” 。6、有个人在荒凉的野外赶路,他看见一个女人独自站在路旁,便问她:“你是谁?”她说:“我是真理。 ”他又问道:“你什么原因

5、不住在那繁华喧闹的城市,而住在这荒凉的野外呢?”她答道:“古时候,谬误只在少数人那儿,但是现在你不管到哪里都听到谬误。”从上面一那么寓言故事中,你能得到怎么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概括。( 不超过 20字)答: _答案:当到处都充满谬误时,真理就无处存身了。或:真理总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别人不肯到达的地方,你往往会有所发明。【一】基础知识1、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务民之义( 义务 )仁者先难 而后获 ( 付出的努力 )b、吾不与 祭 ( 同意 )慎终 ,追远 ( 死亡 )c、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 文献典籍 )畏天命,畏大人( 有地位的人 )d、公伯寮愬子路于季

6、孙 ( 进谗言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 肆无忌惮,无所畏惧)解析:选c。 a. 义:宜,应该遵循的礼法;b. 与:参加; d. 肆:杀人后陈尸示众。2、以下加点的“而”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小人不知天命而 不畏也a、敬鬼神而远之b、仁者先难而后获c、知和而 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d、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解析:选 c。a. 连词,表转折,但;b. 连词,表顺承,然后,接着;d.连词,表递进,同时。c.连词,表因果,因而;3、以下句子中加点“于”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于 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a、公伯寮愬子路于 季孙b、与其媚于奥,宁媚

7、灶c、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d、获罪于 天,无所祷也()解析:选c。 c. 关于; a. 向; b. 向; d. 从。4、以下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a、子服景伯以告b、洞庭君安在哉c、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d、而亦何常师之有解析: 选 c。例句与 c 项基本上介词结构后置句,a 项为省略句,b、d 两项均为宾语前置句。5、对以下文言句子的翻译不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未知生,焉知死什么时候出生还不明白,又怎能明白什么时候死?b、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仁人先付出艰辛的努力后才有所收获,这能够说是具备仁德了。c、吾不与祭,如不祭我不亲身参与祭祀,即使祭了也

8、看起来没有祭一样。d、公伯寮其如命何公伯寮能拿我的命运如何办呢!解析:选a。还没弄明白活着的道理,又怎能明白死呢?【二】阅读理解( 一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 题。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 人,焉 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11.12)子不语怪、力、乱、神。(7.21)樊迟问知 。子曰:“务 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6.2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 (3.12)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9)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9、5.13)6、解释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 未能事 人事: _(2) 焉能事鬼焉: _(3) 樊迟问知 知: _(4) 务民之义务: _答案: (1) 事奉 (2) 疑问副词,如何(3) 通“智”,聪明 (4) 从事,致力于7、翻译下面文中画线的语句。(1)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亡,可谓知矣。译文: _(2)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译文: _答案: (1) 致力于百姓所宜,严肃地对待鬼神但远离他们,这就能够说是聪明了。(2) 慎重地对待丧礼,恭敬地追思远代的祖先,百姓的道德就能趋于仁厚了。8、从文中看,孔子怎么样看待鬼神和生死的?答: _答案: 文中说明了孔子在鬼神、 生死问题上的差不多

10、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而是强调在生前要好好活,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 二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 题。书如皋二烈士事朱柏庐如皋顾子仲光言:同邑有二烈士,其一缪君鼎台,死于乙酉者也;其一许君元博,又逾年而死者也。鼎台居乡曲,以勇闻,世亦莫之用。清兵南下,鼎台纠召乡勇御之,身先徒旅,每战辄殪其劲将。清兵日益众,势不敌,始为所擒,以见大帅。大帅重其勇,欲降之,谓曰: “子今为我一家人,共定天下,公侯可立致矣。 ”鼎台痛斥骂,大帅复不忍杀,令人多方诱谕 ,至于下拜, 终不屈。 身遍被絷缚, 鼎台奋力一决, 缚皆寸断, 夺刀犹杀数人。 大帅怒甚, 命磔之。鼎台

11、骂不已,抉其舌,而以他物塞口,犹瞋目哑哑假设骂至死。元博好义,少力学,顾不得为诸生。南都既陷,矢志必死,以父在,授经于同里家,入束脩为养。从父命,不得已剃发;而以“生为明人,死为明鬼”八字,分刺于左右臂,人亦莫之知也。有主家婿窥先生浴而见之,婿素不得于其妇母,欲挟持元博,以邀妇母金钱。不得,值县隶至,语之。元博不能隐,遂谓县隶曰: “吾因此未死者,六旬老父在也;而吾之为此,固欲死也。假设竟持吾赴告县官,杀我耳。 ”遂至县。县送之宪府。宪府某,故明之大吏也,颇以温言劝慰。元博抗声不屈,又廷辱宪府。宪府反退而让县令,以其成是狱也。后并逮其父鞫,父见宪府跪,元博亦跪,谓曰:“今日之跪,跪吾父也,岂跪

12、假设耶?”宪府又大愧沮。有顷,两行刑者突入狱,元博迎谓曰:“吾正待汝!”举止颜色 无少改。乃南向拜君,北向拜父,一笑而就刑。后其父得释,以寿终。妻某氏,当入京配军。将行,解卒忽念曰:“许君不爱其身,以为千秋烈士。吾又何爱一妻,而不以全烈士身后事耶?”遂以其妻代解,而令某氏匿不出。及至京师,有廉知其事者异之,捐金以赎解卒妻。解卒竟与妻俱归,弗之配也。9、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令人多方诱谕 谕:晓喻b、元博抗声 不屈抗声:高声c、举止颜色 无少改颜色:脸色d、解卒竟 与妻俱归竟:难道解析:选d。竟:最终。10、以下句子中,直截了当表现二烈士“忠”的一组是()身先徒旅,

13、每战辄殪其劲将令人多方诱谕,至于下拜犹瞋目哑哑假设骂至死而吾之为此,固欲死也父见宪府跪,元博亦跪乃南向拜君,北向拜父,一笑而就刑a、b、c、d、解析:选d。指大帅劝降;指许元博孝顺父亲。11、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缪鼎台是一位壮士,清兵南下时,他组织乡勇御敌,被缚后严辞拒降,不屈而死。b、许元博是一位文人,南京失陷后,矢志以死,但因为父亲的反对,不得已剃发以偷生。c、本文略写缪鼎台,突出其忠勇;详写许元博,突出其忠孝两全的士人形象。d、文末写解卒以自己的妻子代替许元博的妻子“入京配军”,突出了许元博的志节义行。解析:选b。 b 项中许元博为了孝顺父亲而偷

14、生。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鼎台居乡曲,以勇闻,世亦莫之用。译文: _(2) 不得,值县隶至,语之。译文: _(3) 宪府反退而让县令,以其成是狱也。译文: _答案: (1) 缪鼎台居住在偏僻的乡野,靠着勇敢闻名, 世间却没有谁重用他( 许元博的情况) 。(2)( 主家婿 ) 不能办到,恰逢县衙中的役隶到了,( 主家婿 ) 告诉了他。(3) 巡抚反而退步责备县令,因为县令造成了那个案件。参考译文:如皋顾仲光说: 同乡中有两个烈士, 一位叫缪鼎台, 是死于乙酉年间的人; 另一位叫许元博,是又过了一年而死的人。缪鼎台居住在偏僻的乡野,靠着勇敢闻名,世间却没有谁重用

15、他。 清兵南下,缪鼎台纠集征召乡勇抵御清兵,身先众人,每次战斗总是杀死清军的悍将。 清兵一天天增多,势力不能抵敌,才被 ( 清兵 ) 擒获, ( 被送去 ) 见大帅。大帅看重他的勇敢,想要使他投降,对他说: “你现在是我一家人, ( 我们 ) 共同平定天下,公侯 ( 如此的爵位 ) 能够赶忙获得。 ”缪鼎台痛切地责骂,大帅还不忍心杀害,令人多方诱导晓喻,甚至 ( 向他 ) 下拜, ( 缪鼎台 ) 始终不屈服。身体全被捆绑, 缪鼎台奋力一挣, 绑绳都断成许多小段, 夺下刀还杀死几个人。 大帅特别恼怒,下令将他肢体分裂。 缪鼎台痛骂不已, ( 行刑的人 ) 挖出他的舌头, 而用其他的东西塞住嘴巴,

16、( 他 ) 仍然睁大眼睛发出“哑哑”的声音,像在骂人,一直到死去。许元博好义, 年少的时候努力学习,只是不能够成为诸生。南京陷落以后, 发誓立志一定 ( 为国而 ) 死, ( 但) 因为父亲在世,( 只好 ) 在同乡家中教授经书,收入酬金供养父亲。( 他 ) 听从父命,不得已剃去( 前半部分 ) 头发,然而用“生为明人,死为明鬼”八字,分别刺在左右两臂上, 人们不明白这些。他执教的那户人家的女婿偷看先生洗澡而见到了这些字,这户人家的女婿一向和他的丈母有矛盾,想要挟持许元博,来敲诈丈母的金钱。( 主家婿 ) 不能办到,恰逢县衙中的役隶到了,( 主家婿 ) 告诉了他 ( 许元博的情况) 。许元博不

17、能隐瞒, 就对衙役说:“我之因此没有死,是因为六旬老父在世;而我做这些事,本来就想要去死。你终于押着我去禀告县官了,杀了我罢了。”因此到了县衙。县官把他送到巡抚那儿。 巡抚某某人,是前明的大官,特别是以温柔的言语来劝慰他。 许元博高声 ( 喊叫 ) 不屈服,又当庭辱骂巡抚。 巡抚反而退步责备县令, 因为县令造成了那个案件。后来一并逮捕了他的父亲审问,他的父亲见到巡抚下跪,许元博也下跪,对 ( 巡抚 ) 说:“今天下跪,是跪我的父亲,难道是跪你吗?”巡抚又特别惭愧沮丧。不久,两个行刑的人急速地冲入狱中,许元博迎上去对他们说: “我正等你们! ”举止脸色没有一点改变。就面向南拜别君主,面向北拜别父

18、亲,笑了一笑而同意刑罚。后来他的父亲得到释放,享尽天年死去。他的妻子某氏,应当入京发配从军。将要前行,押解的兵卒突然想到: “许君不爱惜他自己,而成为名传千秋的烈士。我又什么原因爱惜一个妻子,而不拿 ( 她 ) 成全烈士身后的事呢?”因此以他的妻子代替解送,而让某氏藏匿不出来。等到了京城, 有察知这件情况的人认为这是奇事,捐献钱财来赎出押解的兵卒的妻子。押解的兵卒最终与妻子一起回来,没有把她发配从军。【三】语言表达13、情到深处泪先流。 泪“发乎中而见于外” ,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达。 请选择柳永的 雨霖铃、白居易的琵琶行 、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人物的“泪” ,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例句句式相同或相近,构成排比。任选其中两篇。“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是痴情女子的思念之泪。登上高处,不见心上人,泪水刻画出痴情纯真的少女形象;答: _答案: ( 例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是知心爱人的离别之泪。离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