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下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3水下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3水下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3水下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3水下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指导砼工人进行水下砼灌注作业2适用范围水下砼灌注3水下砼灌注作业3.1灌注机具的准备3.1.1导管导管是灌注水下砼的重要工具,用钢板卷制焊成或采用无缝钢管制成。其直 径按桩长、桩径和每小时需要通过的砼数量决定, 可按表1选用。为了保证导管 的强度和刚度,管壁厚度根据导管直径、总长度和制成方法宜按表 2选用。表1导管直径表导管直径(mm)通过砼数量(m3/h)桩径(m)200100.61.2250171.02.2300251.53.0n350353.0表2导管壁厚表导管长度(m)导管壁厚(mm)导管直径200mm250mm导管直径300mm350mm钢板卷制无缝

2、钢管n钢板卷制:无缝钢管 (Po+ 丫 w HW Y式中:hc漏斗底口至预计灌注的桩顶以上所需高度 m;Hw井孔内砼面至钻孔时水面高差,水或泥浆深度当预计桩顶高出水面时,此项不计入,m;It砼拌和物容量,用(24kN/m3),kN/m3;I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kN/m3 ;Po使导管内砼下落至导管外的砼顶升时所需的超压力,钻孔灌注桩采用100kPa200kPa桩径1m左右时取低限;等于或大于 4m时取高 限, 1m4m 之间取插入值。漏斗一般用 5mm6mm 厚的钢板制成类似于圆锥形或棱锥形。在距漏斗上 口约 15cm 处的外面两侧,对称的各焊吊环一个。圆锥形漏斗上口直径一般为 800mm1

3、000mm,高为 900mm1200mm。棱锥形漏斗一般为 1000mm x 1000mm x 900mm。插入导管的一段长度,不论圆锥或棱锥均为150mm。上述漏斗的容量约为0.5m30.7m3。为了增加圆锥漏斗的刚度,可沿漏斗上口周边外侧焊直径 14mm16mm 的钢筋。棱锥形漏斗则沿斗口周边外侧焊 30mmx 30mm 角钢加强。(2)储料斗它的作用是储放灌注首批砼必需的储量, 和将远运来的可能离析了的砼倒入 其中,再拌匀后经溜槽送入漏斗。漏斗和储料的容量(即首批砼储备量)应使首批灌注下去的砼能满 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的需要。 钻孔灌注桩漏斗和储料斗最小容量可参照下图 和下式计算:V n

4、d2/4 x h1 + n D2/4X He式中: V 首批砼所需数量 m3;h1井孔砼面高度达到He时,导管内砼柱平衡导管外水(或泥浆)压所需要的高度,即h1 Hwy w / y, m;He 灌注首批砼时所需井孔内砼面至孔底的高度,He=h2+h3, m;Hw 井孔内砼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 m;D 井孔直径, m;d 导管内径, m;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h2 1.0m), m;h3导管底端至钻孔底间隙,约 0.4m。WH 2D0H图1漏斗高度计算图2首批砼数量计算3.1.3砼的运输、提升和导管的升降砼的运输砼的运输时间和距离应尽量缩短, 以迅速、不间断为原则,防止在运输中产 生离析。灌注前

5、砼坍落度的损失(比出罐时)不得超过 2cm。如有离析或坍落度 损失过大现象就要进行再次搅拌。 水下砼运输的延续时间(包括运输中因故障停 止灌注而等待的时间)不应超过表3的限制。在砼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倒换运输工 具或漏浆,尽量减少颠簸和日晒。在下雨或日晒较强时应加覆盖。表3砼拌和物运输时间限制(min)气温(C)无搅拌设施运输有搅拌设施运输2030306010194575596090注:泵送按无搅拌设施;当输送距较远时,可用搅拌运输车运干拌料到灌注地点,再加水搅拌;掺用缓凝剂砼的运送时限应通过试验确定;表列时间系指从加水搅拌至灌入导管的时间。(2)导管的升降导管的吊挂和升降,可用倒链、钻机的起吊设

6、备或吊机,需保证导管升降高 度准确。起重能力应与导管全部填满砼时的重力相适应。3.1.4隔水栓、阀门球栓球栓可用砼、木料或塑料布、麻袋内包麻絮或锯屑等制成,球面要光滑。采 用剪球法时,球的直径宜比导管内径小2cm2.5cm。木球宜做成两个圆球,中间 夹有几层麻袋、帆布或 3cm4cm 厚的橡脱胶垫,用上端带圆环的螺栓穿过两半 球的中心,下端设压重铁拧紧而成。目前,很多地方在灌注钻孔桩水下砼时, 采用软球式隔水栓。 它是用塑料布 包新拌砼制成的软球,使用效果较好。(2)阀门 在漏斗下孔口以下两节导管间安设阀门,在漏斗颈口用一层塑料布覆盖好, 关闭阀门后向漏斗上料, 使注入的砼盛到阀门以上, 当有

7、足够数量的砼后打开阀 门,砼即迅速下落到孔底。3.2水下砼的灌注(1)测深灌注水下砼时, 应探测水面或泥浆面以下的孔深和所灌注的砼面高度, 以控 制沉淀层、埋导管深度和桩顶高度。 如探测不准确, 将造成沉淀过厚、 导管提漏、 埋管过深, 因而发生夹层断桩、 短桩或导管拔不出事故。 因此测深是一项重要工 作,应采用较为准确、快速的方法和探测工具。测探锤法;钢管取样盒; 热敏电阻测深仪;感应式测深仪;电导式测深仪。(2)导管埋深控制灌注砼时,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一般宜控制在 2m6m 范围之内。当拌和物内 掺有缓凝剂、灌注速度较快、 导管较坚固并有足够的起重能力, 可适当加大埋深, 但最好也不要大于8

8、m (即允许导管最大埋深处),导管外侧可正常灌注。井孔上 仪器发生响声并亮红灯时,即可提升导管 4m或6m (即允许最大埋深减去最小 埋深2m),并拆除提升的导管,装上漏斗,继续灌注,不需要测深的专职人员, 可免去测深时所耗时间,加快了灌注的速度。3.3.3 水下砼的灌注(1) 灌注水下砼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钻孔应经成孔质量 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灌注工作。(2) 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进行一次测定。如厚度超过规定,可用前 述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min5min,使沉碴悬浮,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水下砼。(3) 剪球、拔栓或开阀,将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测探孔内砼面高度,计 算出导管内

9、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 明出现灌注事故,应按后述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4) 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接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要 防止砼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水泥而变稠凝结, 致使测深不准确。 灌注过程中, 应注意观察管内砼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 及 时测量孔内砼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 逐步提升。 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 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移到钻孔中心。当导管提升到法兰接头露孔口以上有一定高度, 可拆除 1节或 2 节导管(视 每节导管长度和工作平台距

10、孔口高度而定) 。此时,暂停灌注,先取走漏斗,重 新系牢井口的导管, 并挂上升降设备, 然后松动导管的接头螺栓或快速接头, 同 时将起吊导管用的吊钩挂上待拆的导管上端的吊环, 待螺栓全部拆除或快速接头 拆除后,吊起待拆的导管,徐徐放在地上,然后将漏斗重新插入井口的导管内, 校正好位置,继续灌注。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 15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 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5)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砼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砼要徐徐灌入,不 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 而使导管漏水。(6) 当

11、砼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砼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 措施:尽量缩短砼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砼进入钢筋骨架时砼的流动性小, 建议使用缓凝剂、粉煤灰等增大其流动性;当砼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宠底口 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徐徐灌注砼,以减少砼 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当孔内砼进入钢筋骨架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 减少导管埋置长度, 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 从而增加 砼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7)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注结束 后将此段砼清除。增加的高度,可按孔深、成孔方法和清孔方法确定,一般不宜 小于0.5m,长桩不宜小于1.0m。砼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 工地值班人员要计算还需要的砼数量 (计算时应 将导管内及砼输泵泵管内的砼数量估计在内) ,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 造成浪费。为减少以后凿除桩头的工作量, 可在灌注结束、 砼初凝前拔出。 当使用两半 式钢护筒或木护筒时,要待砼强度达到 5MPa 后方可拆除。(8)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砼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 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 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砼顶升困难时, 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 并掏出部分沉淀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