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问题_第1页
中国水资源问题_第2页
中国水资源问题_第3页
中国水资源问题_第4页
中国水资源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其科学应对,内 容 提 要,一、中国水资源状况评价 二、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其科学背景 三、中国水资源问题应对策略 四、水资源应对关键科技支撑,一、中国水资源状况评价,中国水资源总体格局主要受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季风气候区、特殊的三大阶地地形等因素控制,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649mm,南多北少,东多西少,400mm雨量线是湿润半湿润与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我国降水具有明显雨热同期的特征,夏季降水占全年的47%,其中北方地区占到62,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405亿m3,其中河川径流量27328亿m3 ,地下水资源量8226亿m3 ,二者重复量7149亿m3,考虑洪水和基本生态用水,中国河

2、道外最大可消耗的地表水量为7524亿m3,Month,中国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大,北方地区年最大最小径流极值比为4-7倍,一些支流可达10倍,不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CV值空间分布图,水资源空间分布与人口、耕地、矿藏资源等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不相匹配,近50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我国水资源发生了深刻演变,尤其是21世纪以来,全国水资源量减少较明显。2001-2009年与1956年-2000年比较,全国降水减少2.8%,地表水资源和水资源总量分别减少5.2%和3.6%,南北方均有所减少,其中海河区减少最为显著,降水减少9%,地表水减少49%,水资源总量减少31,中国水资源自然条件评价

3、,我国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为全球平均水平的83%,人均水资源量约2100m3,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在联合国2006年对192个国家和地区评价中,位居第127位,不同国家水资源总量对比,世界与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对比,世界,中国,中国水资源条件国际比较,全国供水量从建国初期的1031亿m3增加到2009年的5965亿m3,增加了近5倍,年均增率1.4,1949-2009年全国供水量变化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2009年全国供水结构,2009年全国用水结构,2009年全国总供水量5965.2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1.1%,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4%;生活用水占12.6%;工业用水占

4、23.3%;农业用水占62.4%;生态环境补水占1.7,二、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其科学背景,1、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水环境污染严重 水生态系统退化 极端和突发事件频繁,水资源短缺:全国正常年份缺水约500亿方,海河、黄河、辽河、西北和东部沿海城市等地缺水严重,缺水范围在蔓延,主要原因:经济社会需水量快速增长是缺水的主因,同时也存在污染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问题,北方地区水资源量衰减加剧了缺水情势,归因分析,北方流域水资源演变情况,北方地区用水量增长情况,水环境污染:2009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747亿立方米,全国地表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47.4%, 562眼监测井中,水质在类监测井占

5、72.1,主要原因:排污量增加与水体纳污能力降低综合作用,其中入河排污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是主因,由于水量减少和水动力学条件变化导致的水体自净能力下降也是其中因素,归因分析,全国各流域现状排污-径流比例,水生态退化:淡水生态系统功能整体呈现 “局部改善、整体退化”态势,北方平原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160余个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原因:经济社会用水挤占基本生态用水是主因,另外河流水域侵占、湿地开发等也是南方水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归因分析,全国2009年水资源收支平衡表,极端和突发事件发生频率加大: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旱灾高发,南方多雨地区季节性干旱也日趋严重,同时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频率加大,主要

6、原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归因分析,统一的客观基础:流域水循环,2、水资源问题的科学背景,统一的科学背景:二元驱动下的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演变,2、水资源问题的科学背景,缺水问题:自然水循环-社会水循环演变失衡 水 污 染:与水循环伴生的水化学过程演变失衡 生态退化:与水循环伴生的生态过程演变失衡 水土流失:与水循环伴生的水沙过程演变失衡 极端事件:气候变化下的自然水循环过程演变,统一的科学基础:“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演变的 机理揭示、规律认知与过程模拟,2、水资源问题的科学背景,统一的科学路径:目标导向下的“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系统的多维均衡综合调控,2、水资源问题

7、的科学背景,三、中国水资源问题应对策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应对和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全国现状供水能力超过7000亿立方米,实现了以占全球7%左右的水资源量,支撑着全球22%的人口和超过10%的经济发展速度。年初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决定,7月8日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确定了水资源问题应对策略,三、中国水资源问题应对策略,国家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框架,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其定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架,2020年国家水资源安全保障目标,四、水资源应对关键科技支撑,基础认知:“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基

8、础理论 摸清家底: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评价方法 合理分配:生态需水计算与水资源配置技术 高效利用:社会水循环模拟与ET控制技术 有效保护:水化学过程模拟与调控技术 生态修复:水生态过程模拟与修复技术 科学管理:复杂水资源系统综合调度技术 综合平台: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型系统,基础认知:“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基础理论,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基础理论构架,摸清家底: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全口径:基于全口径的降水评价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 层次化:有 效 性广义水资源 可 控 性狭义水资源 可再生性最小生态需水量、国民经济可利用量 动态评价:通过变下垫面参数评价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黄河水

9、资源全口径解析,摸清家底: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评价方法,海河流域现状下垫面及用水条件下的水收支平衡图(1956-2005年,合理分配:生态需水计算与水资源配置技术,分区域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合理分配:生态需水计算与水资源配置技术,基于七大总量控制的水资源量质联合配置技术,高效利用:社会水循环模拟与ET控制技术,社会水循环系统结构,借鉴自然水文过程分布式模拟模型构建方法,构建基于用水单元斑块识别的社会水循环模拟模型,描述社会水循环通量及循环过程,高效利用:社会水循环模拟与ET控制技术,目标ET及其控制技术,有效保护:水化学过程模拟与调控技术,水体营养主要化学过程,有效保护:水化学过程模拟与调控技术,

10、圣维南(St. Venant)方程组,水动力控制方程,水质动力控制方程,连续方程 动量守恒,简单河网示意图,生态修复:水生态过程模拟与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水生态过程模拟与修复技术,科学管理:复杂水资源系统综合调度技术,科学管理:复杂水资源系统综合调度技术,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科学管理:复杂水资源系统综合调度技术,综合平台: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型系统,二元水循环过程模拟:分布式自然水循环模拟模型-集总式(半分布式分布式)社会水循环模拟模型 水循环伴生过程模拟:流域水化学模拟模型、流域水生态模拟模型、流域水沙模型,小 结,我国水资源自然禀赋不好,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暴雨洪水和干旱缺水并存,气候变化可能会使这种态势进一步加剧,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性问题;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以及极端突发水事件问题突出,粮食安全、工业化、城镇化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任务艰巨; 为保障科学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安全,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积极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当前最迫切的工作是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小 结,在长期迫切的治水实践需求推动下,中国水资源工程与科学技术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水资源配置技术、水沙科学以及大型水资源调配工程技术等领域,今后我国水资源科学技术要面向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