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实验介绍_第1页
雷诺实验介绍_第2页
雷诺实验介绍_第3页
雷诺实验介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圆管内层流、紊流两种流动状态及其转换的现象。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二、实验装置图4-1 雷诺实验装置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恒压水箱 5有色水水管6稳水孔板 7溢流板 8实验管道 9实验流量调节阀雷诺实验装置如图4-1所示。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4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状态,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程度。本恒压水箱还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5分钟。有色水经有色水水管5注入实验管道8,可根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三、实验原理1实际流体的流动会呈现出两种不同

2、的型态,具有不同的运动特性。它们的区别在于:流动过程中流体层之间是否发生混掺现象。层流,流层间没有质点混掺,质点作有序的直线运动;紊流则相反,流层间质点混掺,为无序的随机运动。2圆管中恒定流动的流态转化取决于雷诺数。雷诺根据大量实验资料,将影响流体流动状态的因素归纳成一个无因次数,称为雷诺数Re,作为判别流体流动状态的准则 (4-1) (4-2)式中 圆管直径,cm 流体的运动粘度,cm2/s 水的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可用泊肃叶和斯托克斯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 (cm2/s) (4-3)3判别流体流动状态的关键因素是临界速度。临界速度随流体的粘度、密度以及流道的尺寸不同而改变。流体从层流到紊流过渡

3、时的速度称为上临界流速,从紊流到层流过渡时的速度称为下临界流速。4圆管中定常流动的流动状态发生转化时对应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对应于上、下临界速度的雷诺数,称为上临界雷诺数和下临界雷诺数。上临界雷诺数表示超过此雷诺数的流动必为紊流,它很不确定,跨越一个较大的取值范围。而且极不稳定,只要稍有干扰,流态即发生变化。上临界雷诺数常随实验环境、流动的起始状态不同有所不同,在工程技术中没有实用意义。有实际意义的是下临界雷诺数,它表示低于此雷诺数的流动必为层流,有确定的取值。通常均以它作为判别流动状态的准则,即 Re 2320 时,紊流该值是圆形光滑管或近于光滑管的数值,工程实际中一般取Re = 200

4、0。5实际流体的流动之所以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型态是扰动因素与粘性稳定作用之间对比和抗衡的结果。针对圆管中定常流动的情况,容易理解:减小管径 d 、减小流速v、加大流体运动粘度三种途径都是有利于流动稳定的。总之,小雷诺数流动趋于稳定,而大雷诺数流动稳定性差,容易发生紊流现象。6由于两种流态的流场结构和动力特性存在很大的区别,对它们加以判别并分别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层流遵循牛顿内摩擦定律,其能量损失与流速一次方成正比。紊流受粘性和紊动共同作用,其阻力比层流大得多,紊流能量损失与流速的1.752次方成正比。具体的流动是紊流还是非紊流(层流),可用Re作判据加以判别。四、实验步骤1测记各有关常数。2观察

5、两种流态。 启动水泵供水,使水箱充水至溢流状态,待稳定后,微微开启调节阀,并注入颜色水于实验管道内,使颜色水流成一直线。通过颜色水质点的运动,观察管内水流的层流流态,然后,逐步开大调节阀,通过颜色水直线的变化观察层流变到紊流的水力特征。待管中出现完全紊流后,再逐步关小调节阀,可观察到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3测定下临界雷诺数(1)将调节阀打开,使管中呈完全紊流,再逐步关小调节阀使流量减小。当流量调节到使颜色水在全管刚呈现出一稳定直线时,即为下临界状态;(2)用体积法测定流量;(3)重新打开调节阀,使其形成完全紊流,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测量不少于二次;(4)同时用水箱中的温度计测量水温,从而求得

6、水的运动粘度;(5)根据所测流量计算下临界雷诺数,并与公认值(2320)比较,偏离过大需重测。注意: 每调节阀门一次,均需等待几分钟; 关小阀门过程中,只许关小,不许开大; 随着出水流量减小,应适当调小开关,以减小因溢流引起的扰动。4测定上临界雷诺数(1)完全关闭调节阀,待稳定后,微开调节阀使管中出现层流,逐渐开大调节阀。注意:阀门只许开大,不许关小,待颜色水流刚好散开,表明由层流刚好转为紊流,即上临界状态;(2)用体积法测定流量;(3)重新关闭调节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测量不少于二次;(4)同时用水箱中的温度计测量水温,从而求得水的运动粘度;(5)根据所测流量计算上临界雷诺数。上临界雷诺数实测

7、值在30005000范围之间,有的甚至更大,与操作的快慢、水箱的紊动度以及外界的干扰等密切相关。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为什么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和紊流的判据?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多少?根据实验测定,上临界雷诺数实测值在3000-5000范围内,与操作的快慢、水箱的紊动度、外界干扰等密切相关。有关学者做了大量实验,有的得12000,有的得20000,有的甚至得到40000。实际水流中,干扰总是存在的,故上临界雷诺数为不定值,无实际意义。只有下临界雷诺数才可以作为判别流态的标准。凡水流的雷诺数小于下临界雷诺数者为层流。一般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2100左右2 雷诺实验得出的圆管流动下临界雷诺数理论值为2320,而目前一般教科书中介绍采用的下临界雷诺数是2000,原因何在? 下临界雷诺数也并非与干扰绝对无关。雷诺实验是在环境的干扰极小,实验前水箱中的水体经长时间的稳定情况下,经反复多次细心量测得出的。而后人的大量实验很难重复得出雷诺实验的准确数值,通常在2000-2300之间。因此,从工程实用出发,教科书中介绍的圆管下临界雷诺数一般是20003 圆管内液流有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