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二、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三、学习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自主学习】一、变法目的:实现富国强兵_,在兼并战争中占得优势,以巩固统治。二、变法措施:(一)富国之举: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二)强兵、加强集权之举:1.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2.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3.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4.焚烧诗书,制定秦律5.社会风尚三、变法的特点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_、经济_、军事_、司法、文化
2、、习俗等方面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_,废除世卿世禄_3.历时最久:先后两_次改革,持续18年4.成效最明显: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_奠定了基础5.强调法治,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_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了封建地主阶级_的统治。6.强调农业_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合作探究】在商鞅变法的诸多措施中,最能从根本上动摇旧体制的是什么?说明你的理由。在商鞅变法的诸多措施中,最能动摇旧体制的是废井田,开阡陌。因为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它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国王到诸侯再到士大夫的层层分封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大大小小的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也是依靠土地。【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对
3、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C.提高军队战斗力 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 )A.春秋 B.战国 C. 秦朝 D.汉朝 3.商鞅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主要说明( D )A.儒学无积极意义 B.儒学无法抑制暴政C.儒学行不通 D.儒学不利于思想统治4、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D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授田5.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的措施不包括( C )A.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B.按军功大小赐
4、给田宅C.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可以做官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6.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 ) A.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7.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投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8.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势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
5、地使用铁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9.商鞅变法措施中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C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战制度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10.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C )A.土地可以买卖 B.土地禁止买卖 C.土地私有出现 D.农业水平提高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
6、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请回答:(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赞扬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与什伍制度相结合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