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7.2 弹力习题精选 1(含答案)选择题(共 19 小题)1( 2006?朝阳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两 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2004?朝阳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力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一 切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3(2003?常德)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推车向前运动,人对车有作用力,但车对人没有作用力B 力 产生时,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
2、生改变 D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4 (2002?南京)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 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B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人 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 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5 (2012?玉林模拟)我们常用 “鸡蛋碰石头 ”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 ”,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 鸡 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 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 它
3、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 以 上说法都不对6 (2012?鼓楼区一模)坐在船上的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 船前进的力是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 使 船前进的力是水对桨的作用力C 运动员停止划水,船就会越来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 桨 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桨的作用力三要素相同7 (2011?平谷区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 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C 误 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D 一 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8 (2013?白下区二模)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
4、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甲 的体重大,所用拉力大B 乙的手臂粗,所用拉力大精品文档C.丙的手臂长,所用拉力大D 甲乙丙所用拉力一样大9. ( 2012?涟水县一模)如图所示,利用弹力来工作的日常生活用品是()电吹风C.指南针D .自动雨伞10.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接触B .两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能产生弹力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设想从某一时刻起地球的引力突然减为原来的一半,11. 如图所示,弹簧下端固定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 则弹簧对物体的弹力
5、(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A.不变B .减为原来的一半C.变为原来的两倍D .变为零12 .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书的形变B .桌面的形变C.书和桌面的形变D .书受到的重力13 .关于形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 .物体发生形变只有弹性形变C.用力压在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D .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弹性形变14 . (2013?东至县一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 L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15 . 一根弹簧受到50N拉力时,伸长了 2cm,若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
6、伸长了5cm时受到拉力为(A . 80NB. 100NC . 125ND . 150N16 .测力的工具是(A.磅秤B .杆秤C.弹簧秤D .托盘秤17 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 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A 4.2 NC. 3.8 N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D .无法判断18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两端,把它也拉长了 20cm,则每个人分别用力为()F *丁20cm .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A . 490N、490NB . 0N、490NC. 490N、0ND. 245N、
7、 245N19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N 小红想将测力计的量程提高为2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 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B 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C 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 1N的地方改写成2ND .增加刻度,在1N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2N二填空题(共10小题)20 (2011?南充)弹力和摩擦力是两种常见的力.弹力是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摩擦力要阻碍物体间的.21.在中学语文沁园春 ?雪中有这样一句 只识弯弓射大雕”来描述射箭,弓对箭的 力使箭有静止变为运动,这种现象说明:力可以 .22 .取一
8、根钢锯条,一端用手指按定在桌面上,另一手的手指将露出桌面的一端下压至如图所示指感觉用力较大的是把钢锯条压弯至 位置(a/b)这一现象说明了 a、b两位置,手23 .如图所示,请根据现象回答问题:左图说明被跳水运动员压弯了的跳板具有 .右图中所示的情景中,你的认识是 24 .如图所示,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则A、B间无弹力作用的两个图是25 . 一根弹簧在不受外力时为18cm,将其竖直吊起(弹簧自重不计),在下端挂2N的重物时,它的长度为 20cm ;挂5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应为 cm .26 . (2010?呼和浩特)小刚同学做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拉力大小/N
9、010 11 12弹簧全长/cm3.55.566.58910.514_比(填写正”或反”;(1) 经分析数据得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2) 在满足(1)的条件下,每增加 1N的力弹簧应伸长 _ cm.(3) 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27. (2013?沧浪区二模)小明同学在学习弹力”之后,课余时间利用刻度尺、砝码、弹簧来探究弹簧弹力与其伸长量的关系探究活动如下:(1) 首先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方向(水平/竖直)(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稳定时, 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代表符号LoLx数值
10、(cm)25.3527.35长度记为Lo,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数据如下表表:L1L229.3531.30L3L433.435.35L537.40L639.30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3) 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象,纵轴是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的差值(Lx/L1).(4) 通过图象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 g . u x |(1 h 一28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小华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有的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小丽-什么关系? ”小
11、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后的猜想如图所示究竟是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宀齐:三一.-亍三三农云它于1圭上申归包掠工壬艺一 .亠 “一-r J - B-X1 4. /(1) 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条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物理量123456拉力(钩码的总重)F/N00.51.01.52.02.5橡皮筋的总长度1_/cm4.55.15.76.36.97.5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L/cm00.61.22.43.0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cm; 表格中实验序号为 4的 L=cm; 要知道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12、应选择表格中的第_一 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能初步验证_ 的猜想是正确.29. (2012?高安市二模)在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填A”或B”)三解答题(共1小题)30. (2012?徐汇区二模)为了研究弹簧受到拉力时,影响其长度增加量的有关因素,小明同学用测力计及一些不同 的弹簧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小明分别用力通过测力计拉伸不同的弹簧,测量并记录每根弹簧的原长、弹 簧圈直径、长度增加量、
13、所受拉力的大小等记录数据如下列各表格所示,已知在同一表格中,实验所用弹簧的材 料相同(即相同粗细的同种金属丝) .请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增加量以及其它相关信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表一材料甲长度增加量(序号原长(cm)弹簧圈直径(cm)cm)测力计示数(N)1101252101410310245420145表二材料已长度增加量(序号原长(cm)弹簧圈直径(cm)cm)测力计示数(N)51012.2561014.41071024.4582014.45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材料、原长、弹簧圈直径相冋的弹簧,所受拉力越大,长度增加量越大.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
14、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拉力相同时,材料、原长相同的弹簧,弹簧圈直径越大,长度增加量越大.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 (或5、8 )中的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相关数据,归纳得到的初步结论是:.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7.2弹力习题精选1(含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选择题(共19小题)1. ( 2006?朝阳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考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力
15、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 解答: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荷之间或磁极之间不需要直接接触也会有力的作用,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要会结合力的概念和性质进行分析解答.2. (2004?朝阳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一切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D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物
16、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是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合力为零,受力不平衡的物体合力不为零.解答: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合力为零,并不是一切物体所受合力都为零,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C正确.D、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C .点评:(1)正确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里所说的力,指的是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2)应知道只有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
17、受到的合力为零.(3)掌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掌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 (2003?常德)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推车向前运动,人对车有作用力,但车对人没有作用力B .力产生时,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考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应用题.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
18、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说明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4) 当两个力满足四个条件时,才是一对平衡力,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 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人推车向前运动,人对车有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车对人也产生反作用力;故A错误;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产生时,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B正确;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D、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其中方向相同,不具备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
19、了力学的多个知识点,深入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特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平衡力的条件,可解答 此题.4. (2002?南京)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B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 .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考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应用题.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与物体间是否接触无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20、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解答:解:A、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同时会对人施加力的作用.不合题意.B、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物体的速度大小的变化,也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故足球运动员用头顶 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合题意.C、 人对沙发一个作用力,沙发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 合题意.D、是否发生力的作用与物体是否接触无关,如磁铁吸引铁钉,所以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 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力的基本概念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要会
21、运用.5. (2012?玉林模拟)我们常用 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 .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 .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 .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应用题.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冋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且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解答: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鸡蛋受力的同时,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故A错误;B、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即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C、 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石头比鸡蛋硬;故C正确;D、因为C是正确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 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6. (2012?鼓楼区一模)坐在船上的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船前进的力是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 .使船前进的力是水对桨的作用力C.运动员停止
23、划水,船就会越来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 .桨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桨的作用力三要素相同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应用题.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使船前进的力应该与船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为力的三要素.解答:解: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它的反作用力应该是桨作用给人手的,这两个力都不是直接使船前进的力, 不合题意;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推动了桨,进而推动了船,因此,这是使船前进的力,符合题意;C、运动员停止划水,船就会越来越慢,说明不受力时,船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不
24、合题意.D、桨对水的作用力,作用在水上;水对桨的作用力,作用在桨上,力的作用点不同,方向也不同.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 (2011?平谷区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C.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D .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力的作用效果.分析:根据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误差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可以确定此题中各选择项的正误.解答:解:A、由课本基础知识可知,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
25、物体在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力力的作用.故A正确.B、 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故B正确.C、误差指的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方法不正确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故C错误.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说明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B .点评:物体受力,受力的情况有两种:平衡力;非平衡力.所以对应的运动状态也有两种:若是平衡力,则运动状态不变,若是非平衡力,则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考虑问题要周
26、到.8 (2013?白下区二模)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A 甲的体重大,所用拉力大B 乙的手臂粗,所用拉力大C.丙的手臂长,所用拉力大D 甲乙丙所用拉力一样大考点:弹力.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解答:解:甲、乙、丙三位冋学用冋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但手臂长度不冋时,拉力器 的变形程度不冋,手臂越长,拉力器形变越大,受到的拉力越大.故选C .点评:此题属于易错题,注意不要把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理
27、解成每一次拉力器的形变都相冋 ”.9. ( 2012?涟水县一模)如图所示,禾U用弹力来工作的日常生活用品是(C.指南针D .自动雨伞节能台灯考点:弹力.专题: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A、电吹风内有电动机,是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来工作的;B、节能台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C、指南针是利用磁场对磁体的作用来工作的;D、自动雨伞有弹簧,雨伞撑起来就是靠弹簧的弹力工作的.解答:解:A、电吹风是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来工作的,故A不合题意;B、 节能台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当电流通过灯丝发热而发光,故B不合题意;C、 指南针是受地磁场作用,而南北指向的,所以是利用磁场对磁体的作用来工作
28、的,故C不合题意;D、自动雨伞内有弹簧,平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而产生弹力,当弹簧恢复原状时,弹力将雨伞撑起来,所以自动雨伞是靠弹簧的弹力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物理知识的应用,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要多留意身边的生活用品,了 解它们的物理原理,对解答此类问题是很有必要的.10.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接触B .两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能产生弹力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考点:力的概念;弹力;摩擦力的方向.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力是物体对
29、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必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 力;(3)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之间要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4)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 摩擦力.解答:解:A、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相互接触,比如磁铁吸引铁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产生力的作用时,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该选项 说法正确;C、物体发生形变不一定产生弹力,例如铁丝弯折就不会产生弹力,必须是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形变才具有
30、 弹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 摩擦力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比如人走路时,脚向后滑动,地面对脚产生向前的摩擦力, 人就前进了, 正因为有这个摩擦力,人才前进,并没有阻碍人的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中特别注意 D选项,摩擦力是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并不是阻碍物体运动,这一点要分清.设想从某一时刻起地球的引力突然减为原来的一半,11如图所示,弹簧下端固定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 则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A.不变B .减为原来的一半C.变为原来的两倍D .变为零考点:弹力.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弹力等于重力和浮力之差的
31、变化分析弹簧的状态.解答:解:小球受到重力 G=mg、弹力F以及浮力F浮=pV排作用, 而弹力大小等于重力与浮力的差,即F-mg - pgV排;当地球引力减为一半时,g将变为原来的一半,由F-mg - pV排-(m - p排)g可知,弹黄对物体的弹力 F减为原来的一半; 故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并会根据小球受力情况分析弹簧的形变程度;本题的难点是当地球引 力发生改变时,重力和质量的比值g将发生改变,与其有关的物理量都会随之改变.)D .书受到的重力12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 .书的形变B .桌面的形变C .书和桌面的形变考
32、点:弹力.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书放在书桌上,桌面会受到书对它的弹力作用是由于书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方向垂直桌面指向桌面.解答:解:书本对桌面的弹力是由于书本发生微小的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桌面产生的.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弹力产生原因及方向的理解能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之接 触的物体.13 .关于形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 物体发生形变只有弹性形变C.用力压在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D 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弹性形变 考点:弹力;力的作用效果.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力的作用效
33、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 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受力形变,撤去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是弹性形变;受力形变,撤去力 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是塑性形变.(3) 有些物体的形变程度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出来,可以用转换法的思想把它放大.解答:解: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B、物体发生形变有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用力压在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也会发生形变,不过不容易观察罢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塑性形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弹性、塑性以及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
34、的考查,比较简单.14. (2013?东至县一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 L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考点: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专题: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首先弄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含义,在这里 L代表的是弹簧的伸长量,即L - L0,最后综合判断选取答案.解答:解:(1)实验中用纵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L,横轴表示弹簧的拉力 F;(2) 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 ;(3) 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 (即: F=0N )(4) 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5、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象中只有B符合.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运用图象来处理数据的能力,关键是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F与伸长量 L的关系.需要注意弹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5cm时受到拉力为()D . 150N15. 一根弹簧受到50N拉力时,伸长了 2cm,若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伸长了A. 80NB . 100NC. 125N考点: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解答:解:由题知 F1=50N , x1=2cm, X2=5cm ,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得:F1: F2=X1:
36、 X2 50N: F2=2cm : 5cm,解得 F2=125N .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运用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16. 测力的工具是A .磅秤B .杆秤C.弹簧秤D .托盘秤考点: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测力的大小; 各种秤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解答:解:A、磅秤是测量质量的仪器;B、杆秤是测量质量的仪器;C、弹簧秤是测量力的仪器;D、托盘秤是测量质量的仪器.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质量和力的测量工具的区别,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其它各种秤是测量质量的工具.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D .无法判
37、断17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 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A . 4.2 NB . 4 NC. 3.8 N考点: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会使用测力计并能正确的进行读数在使用测力计前要注意调零,若不指零,则应减去原来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解:秤钩不受力时,其示数为0.2N,受力后示数为4N,所以力的大小实际为 4N - 0.2N=3.8N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测力的使用及读数,注意测力计的调零.20cm .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18.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
38、长了两端,把它也拉长了 20cm,则每个人分别用力为(B. 0N、 490NC. 490N、 0ND. 245N、 245N考点: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专题: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此题为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与力的相互作用的知识点结合的题目,可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决问题.解答:解:改为两人拉弹簧后,其中一人跟墙一样起到了固定弹簧的作用,因此弹簧伸长不变,所用拉力也不变,还是490N .故选A .点评:此题在讲解过程中可提供弹簧测力计,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会体会更深.1N .小红想将测力计的量程提高为2N,初19 .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 步拟定了以
39、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 .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B .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C.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 1N的地方改写成2ND .增加刻度,在1N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2N考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专题:实验题.分析:当橡皮筋伸长随橡皮筋所受的拉力增大而增加,在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应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关系.解答:解:自制测力计的量程只有1N,要想把它的量程提高到 2N,应该把两根一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这样测力计的量程就变为 2N 了.故选B .点评:本题中学生会误认为两根橡皮筋串接在一起量程会增大,这种方法橡皮筋的量
40、程是不变的,是易错的地方.二.填空题(共10小题)20. (2011?南充)弹力和摩擦力是两种常见的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变形 而产生的.摩擦力要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考点:弹力;摩擦力的种类.分析:根据弹力及摩擦力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答:解: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如果有相对运动,则两物体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故答案为:弹性形变;相对运动.点评: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直接接触;物体发生形变.21在中学语文沁园春?雪中有这样一句 只识弯弓射大雕”来描述射箭,弓对箭的 弹 力使箭有静止变为运动, 这种现象说明:
4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专题:应用题.分析: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解答:解:(1)射箭时,弓发生了弹性形变,从而对箭产生了力的作用,即弹力;(2)弹力使箭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箭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弹;(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点评:此题考查弹力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知识,仔细分析题目提供的环境可做出解答.22. 取一根钢锯条,一端用手指按定在桌面上,另一手的手指将露出
42、桌面的一端下压至如图所示a、b两位置,手指感觉用力较大的是把钢锯条压弯至b位置(a/b)这一现象说明了物体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考点:弹力.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弹性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具有的弹力就越大.解答:解: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力就弹力,弹性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具有的弹 性势能就越多.故答案为:b;物体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点评:本题是考查弹力的概念和弹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弹性势能.右图中所示的情景中,你的认识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23. 如图所示,请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左图说明被跳水运动员压弯了的跳板具有
43、作用点有关考点:弹力;力的三要素.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具有了做功的本领,从而具有了弹性势能.(2)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解答:解:(1)左图中的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从而具有了弹性势能;即说明了的跳板 具有弹性势能.(2)右图中体现了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即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1)弹性势能.(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点评:深入理解弹性势能的产生条件和力的三要素对作用效果的影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 如图所示,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则A、B间无弹力作用的两个图是
44、_C考点:弹力.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而形变有宏观与微观形变,所以有时接触不一定有形变、 不一定有弹力.故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且形变.解答:解:由图可知:A、B、D两选项肯定有弹力,因为 AB间虽是微小形变,但很容易判定它们存在弹力.而A选项:假设AB间有弹力,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则B两物体不能处于平衡状态,要运动,然而AB两物体没有运动.故 A选项没有弹力.同理E选项中,AB间物体也没有弹力,否则会运动.故答案为:C; E.点评:判断微观形变可用假设法:假设接触面有弹力,则运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定是否平衡.25. 根弹簧在不受外力时为18cm,
45、将其竖直吊起(弹簧自重不计),在下端挂2N的重物时,它的长度为 20cm ;挂5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应为23 cm.考点: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1)弹簧总长-弹簧原来的长度+挂上xkg重物质量时弹簧伸长的长度;(2)把相关数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挂上2N的物体后,弹黄伸长 20cm 18cm-2cm ,挂上1N的物体后,弹黄伸长 1cm ;挂上5N的重物,弹簧伸长 5cm ;所以挂5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应为18cm+5cm=23cm .故答案为:23.点评:本题考查弹簧长度的计算,关键是求出挂1N重物时弹簧的伸长量,进一步求出弹簧的长度.26. (201
46、0?呼和浩特)小刚同学做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拉力大小 /NO4569101112弹簧全长/cm3.55.566.58910.514正比(填写正”或反”;09N(1) 经分析数据得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0.5 cm .(2) 在满足(1)的条件下,每增加 1N的力弹簧应伸长(3) 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考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专题:实验探究题.分析:(1) 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0时,弹簧的长度是原长,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即为弹簧伸长的长度,计 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分析它与所受拉力的关系;(2) 根据
47、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由此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弹簧测力 计的测量范围.解答:解:该实验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1N,弹簧伸长0.5cm,说明弹黄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10N时,弹黄的长度应为 8.5cm,而表格中是9cm,说明此时超出了弹性限度,因此该弹簧测力计的范围是09N .故答案为:(1)正;(2) 0.5; (3) 09N .点评: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特别区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的不冋,冋时,得出的结论应该具有普遍性.27. (2013?沧浪区二模)小明同学在学习弹力”之后,课
48、余时间利用刻度尺、砝码、弹簧来探究弹簧弹力与其伸长量的关系.探究活动如下:(1)首先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竖直 方向(水平/竖直)(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稳定时,长度记为Lo,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 数据如下表表: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 10g砝码,弹黄长度依次记为L1至 L6,代表符号L0LxL1L2L3L4L5L6数值(cm)25.3527.3529.3531.3033.435.3537.4039.30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L3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 .(3) 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象,纵轴
49、是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Lx的差值(Lx/L1).(4) 通过图象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10 g .d hi X ( h 良考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专题:应用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弹簧自然悬挂,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故都是竖直放置的;(2)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要有估读的;(3) 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后读出弹簧长度;把砝码盘挂在弹簧下面,记下此时弹簧长度;在砝码盘 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弹簧的伸长量为放砝码后弹簧长度和挂砝码盘时的长度 差.(4) 根据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0、进行求解.解答:解:(1 )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竖直方向.(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L3的数值记录不规范,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故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长为 1mm;Lx差值.(3) 横轴是弹簧挂砝码后弹簧长度与弹簧挂砝码盘时弹簧长度差,所以横轴是弹簧长度与的(4) 10g 砝码的重力是 G=mg=0.01kg xiON/kg=O.1N , 因为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心一,代入数据得_上_=Lo L-L 工27. 35cm- 25- 35 29. 35cr - 27. 35cin所以F盘=0.1N ,所以砝码盘
51、质量:m=H 山丄囚=0.01kg=10g .g lONAg故答案为:(1)竖直;(2) L3; 1mm ; ( 3) Lx; (4) 10.点评:由于弹簧下面首先挂砝码盘,然后在砝码盘内放砝码弹簧伸长,弹簧伸长量为弹簧长度与弹簧挂砝码盘时 弹簧长度差,这是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对于实验问题,我们要利用图想法分析测量数据求解可以减少误 差.28.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小华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有什么关系? ”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后的猜想如图所示.究竟是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小丽F更輕三旻壬尤兰(1)要完成实验,
52、除了需要一条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 n-j r 亠二 -rj-x一 j刻度尺(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物理量123456拉力(钩码的总重)F/N00.51.01.52.02.5橡皮筋的总长度L/cm4.55.15.76.36.97.5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L/cm00.61.22.43.0 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4.5 cm: 表格中实验序号为4的 L= 1.8cm; 要知道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选择表格中的第2、3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能初步验证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的猜想是正确.考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 选择工具要从实验的目的出发,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量要测量,那就是长度;(2) 没挂钩码时的长度,拉力为零,找出对应橡皮筋的长度即可;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应根据 2、4行的比值规律来分析得出; 比较橡皮筋总长度与拉力的关系应比较2、3行; 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养家庭育儿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考核试卷
- 纤维原料对企业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影响考核试卷
- 茶叶市场趋势分析考核试卷
- 发射设备在广播信号传输中的信号同步技术考核试卷
- 信托业务合同法律风险与防范考核试卷
- 私募互联网金融服务考核试卷
- 核子仪表在核设施辐射防护性能评估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火力发电厂能源管理与服务创新技术应用考核与实践卷考核试卷
- 综合型公司股权分割方式优化协议
- 网络平台内容审核算法租赁及智能优化服务合同
- 北京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招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国加征关税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解读关税课件
- “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译林版)及答案
-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知识培训
- 2021年妊娠期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预应力张拉记录四张表
- 丰田通商简介r
- 六氟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人体穴位与天体对应解密
- 机械行业六个典型事故案例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