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与体质概述.ppt_第1页
心悸与体质概述.ppt_第2页
心悸与体质概述.ppt_第3页
心悸与体质概述.ppt_第4页
心悸与体质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心悸症状与体质辩证养生,心悸:即感觉到自身心脏急剧地跳动,心慌不安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即为心悸。西医称之为心率失常。 主要与气虚、阳虚、阴虚、湿热、痰湿、瘀血体质有关,1、症见心悸不安,善惊易醒,坐卧不安,少寐多梦,食少纳呆、恶闻声响,女性可见月经前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舌胖大,舌质暗,有齿痕,苔白,脉细弦或细弦略数。此症候多属于气虚体质中的心脾两虚兼胆气虚症,经络养生原则:补气养血,养心安神,健脾和胃。月经不调者加暖宫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胆经,失眠重者调心、脾、胃经,月经不调者加调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神门、内关、膻中、心俞、厥阴。关元、神阙穴应多灸 操作手法:宜轻手法

2、,忌大力。 食疗养生方:猪心1个,朱砂5克,盐、料酒、葱、姜适量,洗净猪心,塞进朱砂,与葱姜料酒一起用砂锅煮,猪心烂熟后入盐调味。睡前食肉喝汤,中成药合理应用指导,参芪阿胶胶囊 月经或多或少,经行小腹胀痛者加服“女金丸,2、症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自汗、神疲乏力、食少纳呆、便秘或腹胀便溏、嗜睡或少寐多梦、健忘、女性可见经少色淡质稀,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或结代。多属于气虚体质中的心脾两虚症,络经养生原则:补气养血,补脾养心,健胃安神。月经不调者加暖宫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胆经,脾经、心包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足三里、命门、关元、神阙穴应多灸 操作

3、手法:宜轻手法,忌大力。 食疗养生方:红枣20枚,莲子60克,龙眼30克,生姜适量,红枣去核,莲子去心,加水共煮,熟后加冰糖,每日空腹服,中成药合理应用指导,人参归睥丸。 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者加服“驴胶补血颗粒,3、症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易渴、盗汗、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两颧潮红、女性可见经期提前、经量少、色红质稠等症、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者,多属于阴虚体质中的心肾阴虚火旺症,经络养生原则: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月经不调者加养阴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脾经、心包经、肝经、肾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神门、内关、膻中穴、足三里、命门、关元、神阙、三阴交、太溪穴应多

4、做。 操作手法:宜轻快手法,忌大力。 食疗养生方:莲子6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莲子不去心,加水共煮,熟后加冰糖,每日空腹服,4、症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或萎黄、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女性可见经量大如崩、或少至点滴而净、或淋漓不尽、或经闭不行等症,舌质胖大娇嫩、舌淡苔白、脉虚弱而促或结代者,多属于阳虚体质中的心阳不振症,经络养生原则:温补心阳,益气定悸。月经不调者加温宫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脾经、心包经、胃经、肾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足三里、命门、关元、神阙、三阴交穴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轻柔、稳重手法,忌大力。 食疗养生方:红参15克生姜10克莲子

5、60克大枣10枚冰糖适量,粳米60克,加水共煮,熟后加冰糖,每晚睡前空腹服,5、症见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女性可见经来腰酸,带下质稀,舌淡胖苔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者,多属于阳虚与痰湿混合体质中的水饮凌心症,经络养生原则:健脾除湿化痰,温阳利水。月经不调者加暖宫化湿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脾经、心包经、胃经、肾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足三里、命门、中脘、关元、神阙、丰隆穴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掌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胡椒2克,生姜15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芡实30克,粳米60克,盐适量,加水煮粥,

6、每日空腹服,6、症见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女性可见痛经、闭经等症,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者,多属于瘀血体质中的心血瘀阻症,经络养生原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月经不调者加养阴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脾经、心包经、肝经、肾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足三里、命门、关元、神阙、三阴交穴与疼痛点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拨筋揉按手法,忌大力。 食疗养生方:全瓜蒌1个薤白15克丹参30葱姜15克,羊肉200克,肉桂5克,盐、白酒适量,加水共炖,每日食肉喝汤,7、症见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时易发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便秘、小便短赤或尿黄、女性可见经期提前、带

7、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而促或结代者,多属于湿热体质中的痰火扰心,经络养生原则:清热利湿。月经不调者加养阴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脾经、心包经、胆经、肝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足三里、命门、关元、神阙、三阴交穴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刮痧与点拨手法,忌大力。 食疗养生方:玉米须100克薏苡仁30冬瓜皮50克白糖适量,加水共煮,熟后加白糖,每日代茶饮,二、便秘与体质辩证养生,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大便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称为便秘。 主要与湿热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有关,1、症见大便干结,腹胀腹痛

8、,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失眠、小便短赤,女性可见月经提前、经血量多,舌红苔黄,脉滑数者,多属于湿热体质中的肠胃积热症,经络养生原则:清热通便。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脾经、心包经、胆经、肝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神阙、三阴交太溪穴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刮痧与点拨,力可偏重。 食疗养生方:生地50克,鲜山药50克、小麦100克、薏苡仁50克、白糖适量,水泡摩浆,加水共煮,每晚代食饮,2、症见大便干结,质如羊粪,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口干咽燥,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女性可见月经提前、色红质稠,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多属于阴虚体质中的阴

9、虚肠燥症,经络养生原则:养阴润肠通便。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神阙、三阴交、太溪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搓擦点揉,节奏偏快。 食疗养生方:地骨皮2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地骨皮水煮15分钟,去渣加蛋搅拌,加糖饮,当早餐食,3、症见大便干结,或不太干但却费劲难解,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女性可见乳腺经前胀痛,乳腺增生,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者,多属于气郁体质中的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调症,经络养生原则:疏肝理气、行气导滞。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

10、命门、关元、背俞穴、期门、日月、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益母草100克,香附15克、白芍30克、鸡蛋2枚、盐适量煮水。当早餐服用,4、症见大便数日一行,虽有便意,临厠则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晄白,神疲体倦,女性可见月经色淡质稀,舌淡胖,有齿痕,苔薄,脉虚无力者,多属于气虚体质中的脾气亏虚症,络经养生原则:补气养血,润肠通便。月经不调者加暖宫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胆经,脾经、心包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背俞穴、足三里、命门、气海、关元、神阙、天枢穴。 操作手法:宜轻手法,忌大力。 食疗养生方:山药100

11、克,红枣20枚,冰糖适量,红枣去核,加水共煮,熟后加冰糖,每日空腹服,5、症见大便干燥,面色无华,神疲体倦,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等症,脉沉细无力者多属于气虚与阴虚相兼体质中的血虚肠燥症,经络养生原则:补气养血,润肠通便。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八髎。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核桃仁20克、黑芝麻30克、党参30克、生姜,红糖适量,煮水代茶饮,6、症见大便干结,或不干但排出困难,小便清长,心悸失眠,面色

12、晄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腰膝酸软发凉,女性可见痛经、月经色淡质稀等症。舌淡胖娇嫩,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或细弱者多属于阳虚体质中的脾肾阳虚症,经络养生原则:温肾通便,健脾理中。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 操作手法:宜揉按,命门神阙关元多灸。 食疗养生方:黄芪30克、当归20克、肉苁蓉30克、生姜50克、葱白20克、羊肉200克、盐、料酒适量,吃肉喝汤,三、失眠与体质辩证养生,失眠是指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并有头晕、健忘等症为主要特征的脑神经疾病。本症轻者入睡困难或睡

13、而易醒、醒后不睡,多梦,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神疲乏力、心神不宁等症状。 主要与阴虚、气郁、阳虚、湿热、气虚、瘀血体质有关,1、症见心烦不寐,烦躁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女性可见经血量多、色红质稠、带下量多、色黄或黄中带血。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者多属于原本湿热或阴虚体质有因情志失调或过食辛燥之品而导致的心火炽盛型失眠症,经络养生原则:清热凉血,排毒通便。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脾经、心包经、胆经、肝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关元、背俞穴、神阙、三阴交太溪穴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刮痧与点拨,力可偏重。 食疗养生方:生地50克,鲜山药50克、小麦100克、薏

14、苡仁50克、白糖适量,水泡摩浆,加水共煮,每晚代食饮,2、症见失眠多梦,甚至彻夜不眠,急躁易怒,精神抑郁,伴有头昏脑胀,目赤耳鸣,胸胁胀痛,口干而苦,便秘,尿黄或尿赤,女性可见月经提前、经前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等症,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多属于气郁体质中的肝郁化火症,经络养生原则:清肝泻火,滋阴养血安神。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期门、日月、命门、关元、背俞穴、神阙、太冲穴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错擦点揉,节奏偏快。 食疗养生方:决明子10茵陈20克青皮15克白芍3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前三味加水煮15分钟,去渣加蛋共煮,每晚空腹食,3、症见胸闷心

15、烦不寐,伴有头重目眩,嗳气,呕恶,口苦发粘,女性可见月经不畅、质稠、黏腻、带黄臭秽难闻等症,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多属于湿热与痰湿体质相混合的痰热内扰症,经络养生原则:清热化痰,消导和胃安神。 选择经络:膀胱经,脾经、心包经、胆经、肝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神阙、中脘、天枢、三阴交。 操作手法:宜刮痧与点拨,力可偏重。 食疗养生方:陈皮20克、法半夏15克、生姜20克、薏苡仁50克、山楂30克,玉米须30克加水共煮,每晚代茶饮,4、症见少寐眩晕,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女性可见经少色红,或黯红,质稠。舌红苔薄,脉弦

16、细者,多属于阴虚体质中的肝肾阴虚症,经络养生原则:补气养血、滋肾调肝。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八髎。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山药30克、熟地30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党参30克、酸枣仁20克、红糖适量,煮水代茶饮,5、症见头晕头痛,痛如针刺,痛点固定,失眠健忘,心悸,精神不振,耳鸣,听力下降,女性可见痛经或闭经等症,口唇紫暗,舌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细涩者,多属于瘀血体质中的瘀血阻窍,经络养生原则:理气活血、祛瘀止痛。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

17、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命门、关元、背俞穴、期门、日月、中脘、神阙、八髎。 操作手法:宜拨筋。神阙关元多灸。 食疗养生方:丹参50克、青皮15克、红糖50克、煮水代茶饮,6、症见头晕目眩,劳则加剧,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女性可见经量大如崩,或少至点滴而净、或淋漓不尽、或经闭不行等症,舌淡胖娇嫩,苔薄白,脉细弱或缓弱者,多属于气虚与阳虚体质相兼的气血两虚症,经络养生原则:补气养血安神。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中脘、神阙、足三里。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多灸。 食疗养生方

18、:黄豆50克、党参30克、生姜20克红糖30克,煎汤代茶饮,气虚体质养生食谱,气虚所导致的失眠。 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甚至彻夜无眠、神疲体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桑葚补气粥配方:鲜桑椹60克 山药60克 粳米100克,姜9片,白糖适量,煮粥。高血糖、高血脂及痰湿重者去糖。 原理:桑葚甘寒,滋补肝肾,养血安神。山药甘平,补中益气。粳米甘平,暖脾胃,补中益气。姜温中散寒解表。白糖健脾补气,气虚或阳虚外感风寒: 恶寒怕冷,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身痛,无汗,鼻流清涕,或鼻塞声重,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弦细。 食谱:虚人外感粥: 葱白9公分,生姜9片,油菜250克,盐适量,玉米面适量煮粥喝

19、。没有玉米面可用粳米代替。 原理:葱白辛温,有发汗解表,通阳利水之功效。生姜辛温,解表散寒,温肺止咳之功效。油菜辛温解毒清热。玉米甘平健脾利湿,四、月经先期与体质辩证养生,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或一月两潮,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相当于西医学之月经频发。主要与湿热、气郁、阴虚、气虚体质有关,1、症见经期提前,经血量多、色紫红、质黏稠、心烦口渴、尿黄便秘、身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者,多属于原本湿热体质又因情志不畅,肝郁化火,与湿热相合或感受风寒外邪、化为热症与湿热相合所致中医也称阳盛实热症,经络养生原则:清热凉血,利湿。养阴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脾经、心包

20、经、胆经、肝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神阙、三阴交太溪穴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刮痧与点拨,力可偏重。 食疗养生方:生地50克,鲜山药50克、小麦100克、薏苡仁50克、白糖适量,水泡摩浆,加水共煮,每晚代食饮,2、症见经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红,质稠有块。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多属于气郁体质中的肝郁血热症,经络养生原则:清肝解郁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期门、日月、命门、关元、背俞穴、神阙、太冲穴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错擦点揉,节奏偏快。 食疗养生方

21、:益母草60克丹参20克白芍3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前三味加水煮15分钟,去渣加蛋共煮,经前每晚食,3、症见经期提前,经血量少,色红质稠,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多属于阴虚体质中的阴虚内热症,经络养生原则:养阴清热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神阙、三阴交、太溪应多做。 操作手法:宜搓擦点揉,节奏偏快。 食疗养生方:地骨皮2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地骨皮水煮15分钟,去渣加蛋搅拌,加糖饮,经前每早食,4、症见月经提前,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少气懒言,脘闷纳呆,食少便溏,舌淡胖,苔薄,脉细弱或

22、缓弱者,多属于气虚体质中的中气不足症,经络养生原则:补气摄血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中脘、神阙、足三里。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黄豆30克、党参30克、红糖30克,煎汤代茶饮,五、月经后期与体质辩证养生,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2-5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月经稀发。 主要与阳虚、瘀血、气虚、痰湿、气郁有关,1、症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绵绵作痛,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胖苔白,脉细弱者,多属于气虚体质中的气血两虚症,经

23、络养生原则:补气活血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黄芪30克、当归15克、大枣6枚(去核),生姜15克、红糖30克煮水代茶饮,2、症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性欲淡漠,小便清长,面色晄白,舌淡胖苔白,脉沉迟而弱者,多属于阳虚体质中的虚寒症,经络养生原则:温经散寒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

24、阙、足三里。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大枣60克、党参3克、生姜30克、红糖30克、黄酒50克煮汤,吃枣喝汤,3、症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经行时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或面色青白,舌紫暗,苔白,脉沉紧者多属于瘀血体质复感寒邪而导致的实寒症,经络养生原则: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艾叶30克、生姜30克、丹参3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鸡蛋2枚、红糖30克、煮水加鸡蛋,4、

25、症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暗有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胁、乳房胀痛,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涩者,多属于气郁体质中的气滞血瘀症,经络养生原则: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益母草100克,香附15克、白芍30克、鸡蛋2枚、盐适量煮水。经前服用,5、症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形体肥胖,心悸气短,健忘,胸闷呕恶,带下量多,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滑者,多属于痰湿与气虚体质中的痰湿中阻,经络养生原则:健

26、脾化痰、除湿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芡实30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生姜30克、煮水代茶饮,六、闭经与体质辩证养生,闭经是指女子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行经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 主要与气虚、阳虚、气郁、阴虚、痰湿体质有关,1、症见年逾16岁尚未行径,或月经周期延后,经量过少,渐至闭经,兼见形体瘦弱,面色憔悴,肌肤不容,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阴中干涩,阴毛、腋毛枯黄,稀

27、疏脱落,舌淡红,苔少,脉沉细或细数者多属于阴虚与气虚体质中的肝肾气阴两虚症,经络养生原则:补气养血、滋肾调肝。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八髎。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山药30克、熟地30克、当归15克、党参30克、益母草30克、红糖适量,煮水代茶饮,2、症见月经周期延迟,色淡质稀,经血量少,终至经闭不行,兼见面色萎黄,神疲体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手足冰冷,舌胖淡娇嫩,苔薄,脉细弱者,多属于阳虚体质中的气血两虚症,经络养生原则:补气养血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

28、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八髎。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黄芪30克、当归20克、生姜50克、葱白20克、羊肉200克、盐、料酒适量,吃肉喝汤,3、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红,质稠,渐至经闭不行,五心烦热,颧红唇干,夜间盗汗,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多属于阴虚体质中的阴虚血燥症,经络养生原则:养阴清热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关元、背俞穴、中脘、神阙、太溪、委中、足三里八髎。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

29、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地骨皮20克、丹皮15克、生地20克、山药60克,煮水代茶饮,4、症见月经数月不行,少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弦涩者,多属于气郁体质中的气滞血瘀症,经络养生原则: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命门、关元、背俞穴、期门、日月、中脘、神阙、八髎。 操作手法:宜拨筋。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益母草100克、青皮15克、红糖50克、煮水代茶饮,5、症见月经稀发,量少色淡,渐至闭经,形体肥胖,胸胁满闷,呕恶痰多,神疲倦怠,纳少便溏,带下量多,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滑者,多属于痰湿与气虚体质中的痰湿阻滞症,经络养生原则:化痰除湿、活血调经。 选择经络:督脉、膀胱经,心包经、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冲脉与任脉。 主要穴位:膻中穴、命门、关元、背俞穴、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丰隆。 操作手法:宜揉按。神阙关元八髎多灸。 食疗养生方:芡实30克、薏苡仁60克、陈皮60克、山楂15克、生姜30克,红糖20克、煮水代茶饮,七、月经过少与体质辩证养生,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不足两天,经量亦不多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