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微量法测定熔点和温度计的校正ppt课件_第1页
实验1 微量法测定熔点和温度计的校正ppt课件_第2页
实验1 微量法测定熔点和温度计的校正ppt课件_第3页
实验1 微量法测定熔点和温度计的校正ppt课件_第4页
实验1 微量法测定熔点和温度计的校正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微量法测定熔点和温度计校正,(计划学时: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 2、掌握熔点测定的操作方法; 3、了解利用对纯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测定校正温度计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晶体化合物的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成平衡时的温度称为该化合物的熔点。纯粹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即在一定的压力下,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熔点范围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1,;.,如果该物质含有杂质,则其熔点往往较纯粹者 为低,且熔程较长。故测定熔点对于鉴定纯粹有机物和定性判断固体化合物的纯度具有很大的价值。 如果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某物质的固液两相

2、置于同一容器中,将可能发生三种情况:固相迅速转化为液相;液相迅速转化为固相;固相液相同时并存。 下图(1)表示该物质固体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曲线; 下图(2)表示该物质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曲线;,2,;.,下图(3)表示(1)与(2)的加合,由于固相的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速率较相应的液相大,最后两曲线相交于M处(只能在此温度时),此时固液两相同时并存,它所对应的温度TM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下图(4)当含杂质时(假定两者不形成固溶体),根据拉乌耳(Raoult)定律可知,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质,导致溶剂蒸气分压降低,固液两相交点M1即代表含有杂质化合物达到熔点时

3、的固液相平衡共存点,TM1为含杂质时的熔点,显然,此时的熔点较纯粹者低 。,3,;.,4,;.,三、实验装置及样品: 1、双浴式 2、样品:苯甲酸、乙酰苯胺及其两者混合物(1:1) 四、实验操作: 1、样品的装入 (1)样品粉末要研细 (2)填装结实,不应留有空隙 (3)填装高度23mm,需反复多次(少量多次) (4)熔点管外的样品粉末要擦干净以免污染热浴液体,5,;.,2、熔点浴的设计及装置(参见P.42,双浴式) 3、熔点测定 (1)升温:先快后慢(每分钟12) (2)记下初熔温度(晶体开始塌落并有液相产生时的温度) (3)记下全熔温度(固体完全消失) 纯化合物的初熔全熔过程一般很短,有时

4、只能读到一个数 (4)至少重复两次(用新的熔点管另装样品) (5)若为未知样品,则先初测一次,找出熔点范围,待浴温将至熔点以下约30左右,再进行精密测定,6,;.,4、介绍用熔点测定仪测定熔点(P.43 5、介绍温度计校正操作方法,温度计读数/oC,0,40,80,120,160,200,240,右图:温度计刻度校正曲线,7,;.,熔点测定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 1、熔点管不洁净。如含有灰尘等,能产生410的误差。 例如,熔点管内壁含有碱性物质,能催化醛或酮的羟醛缩合,或使糖类及其衍生物发生变旋作用,而使熔点降低,熔程变大;故熔点管必须洁净。 2、点管底未封好而产生漏管。检查是否为漏管,不能用吹气的方法, 否则会使熔点管内产生水蒸气及其它杂质。检查的方法为:当装好样品的毛细管浸入浴液后,发现样品变黄或管底渗入液体,说明为漏管,应弃去,另换一根。,8,;.,3、样品粉碎不够细。填装不结实,产生空隙,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4、样品不干燥或含有杂质。根据拉乌耳(Raoult)定律,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5、样品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太少不便观察,产生熔点偏低;太多会造成熔程变大,熔点偏高。 6、升温速度应慢,让热传导有充分的时间。升温速度过快,熔点偏高。 7、熔点管壁太厚,热传导时间长,会产生熔点偏高。,9,;.,归纳上述因素为四个: (1)熔点管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