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特医食品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特医食品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泓域咨询 MACRO承诺书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特医食品生产制造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公司法人代表签字:xxx实业发展公司(盖章)xxx年xx月xx日项目概要特医食品全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
2、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全球每年特医食品的消费总额为560亿元至640亿元,市场规模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先前的临床应用实践已明确表明,经过科学研究设计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能有效满足疾病状态人群的营养需求,降低他们的机体组织负担、加快他们的身体康复。同时,该类产品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学效应,对减轻消费者医疗负担,减少国家医药卫生支出等具有积极作用。该特医食品项目计划总投资20784.1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687.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67%;流动资金6096.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33%
3、。达产年营业收入4101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2496.54万元,税金及附加368.56万元,利润总额8517.46万元,利税总额10060.84万元,税后净利润6388.0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672.7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0.98%,投资利税率48.41%,投资回报率30.74%,全部投资回收期4.75年,提供就业职位903个。报告针对项目的特点,分析投资项目能源消费情况,计算能源消费量并提出节能措施;分析项目的环境污染、安全卫生情况,提出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
4、地点、工程方案、产品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与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财务评价等。第一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机构为股东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
5、断为顾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机构为股东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断为顾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车间和班组级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项目承办单位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能源管理工作小组为公司的常设能源
6、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下设的能源管理工作室代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项目承办单位能源管理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本车间内,由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各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为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专(兼)职能源管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新项目的建设及未来产能扩张,将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建设、生产、研发、销售、管理等环节中。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未来公司将通过自我培养和外部引进来壮大公司的高端人才队伍,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注重建设、培养人才梯队,与众多高校建
7、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为企业输入满足不同岗位需求的技术人员,达到企业人才吸收、培养和校企互惠的效果。公司筹建了实习培训基地,帮助学校优化教学科目,并从公司内部选拔优秀员工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工作。在此过程中,公司直接从实习基地选拔优秀人才,为公司长期的业务发展输送稳定可靠的人才队伍。公司的良好人才梯队和人才优势使得本次募投项目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二、所属行业基本情况特医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8、(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类特殊状态下食用的食品,它不具备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但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为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健康提供良好的基础。而根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除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临床试验报告。伴随人们对营养健康需求日益广泛地迫切需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殊食品产值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在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提高国民素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重要的贡献,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重视。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20.65万元
9、,同比增长15.76%(5107.51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特医食品生产及销售收入为32469.0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54%。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7879.3410505.789755.379380.1637520.652主营业务收入6818.499091.338441.958117.2632469.022.1特医食品(A)2250.103000.142785.842678.6910714.782.2特医食品(B)1568.252091.001941.651866.977467.872.3特医食品(C)1159.141545.531
10、435.131379.935519.732.4特医食品(D)818.221090.961013.03974.073896.282.5特医食品(E)545.48727.31675.36649.382597.522.6特医食品(F)340.92454.57422.10405.861623.452.7特医食品(.)136.37181.83168.84162.35649.383其他业务收入1060.841414.461313.421262.915051.63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706.2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01.14万元,增长率32.75%;实现净利润5779.71万元,较去
11、年同期相比增长1128.38万元,增长率24.26%。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37520.65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32469.02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6.54%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15.76%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5107.51利润总额万元7706.28利润总额增长率32.75%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1901.14净利润万元5779.71净利润增长率24.26%净利润增长量万元1128.38投资利润率45.08%投资回报率33.81%财务内部收益率28.96%企业总资产万元51123.33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0.84%流动资产总额万元15767.84资产负债率29.97
12、%第二章 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一、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选用方向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3、在工艺设备的配置上,依据节能的原则
13、,选用新型节能型设备,根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优先选用环境保护型设备,满足项目所制订的产品方案要求,优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试验及配套等设备,充分显现龙头企业专业化水平,选择高效、合理的生产和物流方式。4、生产工艺设计要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注重生产工艺的总体设计,工艺布局采用最佳物流模式,最有效的仓储模式,最短的物流过程,最便捷的物资流向。5、根据该项目的产品方案,所选用的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产品制造的要求,同时,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严格质量管理,按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产品合格率,努力追求产品的“零缺陷”,以关键生产工序为质量控制点,确保该项目产品质量。6、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
14、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三)工艺技术方案选用原则1、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总的物耗、水耗和能源消费,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工艺技术方案要求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
15、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2、建立完善柔性生产模式;本期工程项目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个性差异化的特点,因此,产品规格品种多样,单批生产数量较小,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特点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及交付周期;益而益(集团)有限公司将建设先进的柔性制造生产线,并将柔性制造技术广泛应用到产品制造各个环节,可以在照顾到客户个性化要求的
16、同时不牺牲生产规模优势和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降低故障率、提高性价比,使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二、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一)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说明项目技术来源为公司的自有技术,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本期工程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资金占用少、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属于技术密集型,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1、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水平上相对其他生产技术性能费用比优越,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功能齐全、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该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高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
17、水平;根据初步测算,利用该技术生产产品,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用电效率,在装备水平上,该技术使用的设备自动控制程度和性能可靠性相对较高。2、本期工程项目采用的技术与国内资源条件适应,具有良好的技术适应性;该技术工艺路线可以适应国内主要原材料特性,技术工艺路线简洁,有利于流程控制和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已经被国内生产实践检验,证明技术成熟,技术支援条件良好,具有较强的可靠性。3、技术设备投资和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本期工程项目采用本技术方案建设其主要设备多数可按通用标准在国内采购。4、节能设施先进并可进行多规格产品转换,项目运行成本较低,应变市场能力很强。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特医食品
18、项目背景分析特医食品全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forSpecialMedicalPurpose,FSMP),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当目标人群无法进食普通膳食
19、或无法用日常膳食满足其营养需求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以作为一种营养补充途径,对其治疗、康复及机体功能维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营养支持作用。此类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产品也不得声称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功能。在20世纪80年代末,市场上对于特医食品的临床需求已经出现,但中国的医疗体系与美国、欧盟等成熟市场相比还未完善。因此,当时特医食品以肠内营养制剂的形式进入了中国,按照化学药品进行监管,经药品注册批准后方可上市销售。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逐渐成熟,为了满足市场与监管需求,我国引入了发达经济体中特医食品的概念。同时为了保持之前已有的肠内营养制剂在市场上的正常流通,我国肠内营养制剂目前依旧
20、作为药品流通。2016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注册办法)正式出台并实施,从此,中国特医食品的生产及市场准入有法可依。在这之后,中国特医食品行业相关政策逐步出台。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开始走向规范之路。自注册办法实施以来,已经有56款产品通过审批并正式面市。2017年后,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针对国民健康与营养作出重要部署。营养事关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重大民生工程。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竞争力的最终体现。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1、与IHME统计显示,2017年死亡原因排名前十中有8席为慢性病,慢病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80%。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与1990-2025年我国高发慢性病的流行趋势及预测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人数近3亿,且其中心血管疾病、脑卒中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年均增速均超过2%。特医食品作为慢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营养支持产品,将会更加受到重视。从国家市场监督局的公布的数据,我国特医食品获批种类从婴儿类逐渐转移向非婴儿类,2020年我国特医食品获批的产品中仅有2个产品是婴儿类,其余均为非婴儿类。从上述分析可知,非婴儿类特医食品的需求正在扩大。在特医食品还未在中国市场被正式定义时,大部分外资企
22、业已经在中国扎根多年,雀巢、雅培、纽迪希亚均有自己的制造工厂。当时,中国处于市场有需求但规范的特医食品少的境况,市场被外资企业及其产品占据,根据雅培中国研发中心(2017年前)统计,市场份额多被大型外资企业占据。在特医食品注册办法实施后,根据注册管理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未经过配方注册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得在我国生产销售。截至2020年11月底,中国目前已有共计56款特医食品获批,其中25款为国产特医食品,其余31款为进口特医食品。目前我国布局特医食品的企业可分为食品制造企业也医药制造企业,多数布局特医食品的医药企业以成立营养品子公司或健康科技子公司的方式,建立新的工厂及新的生产线
23、,从而研制产品。布局特医食品的食品企业多为不同领域的食品企业,如营养品企业励成生物、乳制品企业圣元、伊利等。与医药企业不同,部分食企在利用已有生产线生产特医食品,例如乳企中圣元和贝因美作为老牌婴幼儿食品企业利用已有生产线获批了多款特医食品。食企在主攻婴儿特医食品市场时,且同时布局非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而药企专注于非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民间投资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约占制造业投资的85%以上,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对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5个相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
24、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围绕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促进民营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释放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民间投资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约占制造业投资的85%以上,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对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5个相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围绕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促进民营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释放
25、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目前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微企业占97.3%。同时,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中小企业所占GDP比重、纳税比例,充分说明在经济建设中不仅要重视发展“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要重视发展“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量大面广、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参与竞争,形成
26、了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为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了条件。中小企业贴近市场,活跃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市场有着本质的联系,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它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发展好的地区,往往也是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的地区,也是率先实现小康的地区。发展中小企业,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实惠,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要按照中央部署,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并与时俱进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狠下功夫,以促进技术变革、提升产业链条为重点,
27、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比重下滑趋势,努力建设制造强国。四、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伴随人们对营养健康需求日益广泛地迫切需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殊食品产值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在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提高国民素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重要的贡献,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重视。食品安全法历史性地明确特殊食品法律地位,为特殊食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法律基础与政策保障:政府部门科学监管,努力作为;行业企业诚信经营,自律发展;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有效监督。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特殊食品管理制度积极完善
28、,安全指数逐年攀升,产业环境日趋向好,消费者信心不断增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特殊食品进入发展快车道,已成为健康产业的大蓝海。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从吃得饱、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向均衡营养摄入、以利于身体健康的方式改变;从有病治病到无病预防、提高健康质量转变,这都将催生特殊食品产业迅猛发展。中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特殊食品消费市场,同时在原料供应、产品加工等方面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健康需求的迫切且多样,中国特殊食品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中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制度已经实行20年,约16000个产品获得批准,并在市场的选择中不断优化。现行注册与备案
29、的双轨管理制度,将为产品准入,市场发展提供更大的活力。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在没有模式可循,没有经验可参的情况下,形成了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组建了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实现了注册管理的平稳过渡,满足了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监管部门陆续发布了注册、生产、经营监管的多项政策法规。中国特色的特殊食品管理制度,以及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监管体系已经建立,并在实践执行中不断完善。作为世界上特殊食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之一,中国特殊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与注意。国内外企业纷纷跨境投资建厂,兼并重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引进来、走出去”,中国特
30、殊食品多领域、多层次、多途径的全球融合与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并逐渐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石。历史上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一定程度上危及了食品行业,伤害了消费者信心。令人欣慰的是,在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下,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的抽验合格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产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尽管行业仍存在阵痛的问题与现象,但中国特殊食品行业正在积极努力,用营养健康、安全有效的产品回应社会的关切,并不断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特殊食品产业在创造利润,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踏实的探索与努力。绝大多数大型特殊食品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运营,紧跟时代发展
31、,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企业社会创新,为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取得丰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直面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欺诈和虚假宣传问题严重,功能科学评价的争议长存,违法营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种种这些,行业不回避、不逃避,勇于承担,努力解决。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特医企业应当通过健全的质量管理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在更加开放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席位,继而赢得持续盈利的能力。五、特医食品行业分析特医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特殊医
32、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类特殊状态下食用的食品,它不具备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但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为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健康提供良好的基础。而根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除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临床试验报告。根据产品的形态、成分以及临床用途,国际上都认为将特医食品纳入食品管理比较恰当。事实上,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就已经在临床上普遍使用这类产品,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应用非常广泛。实践证明,特医食品在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着
33、重要作用。我国制定了严格的专门针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法规标准,以保障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配方的科学性,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并要求按照产品标注的分类,严格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同时我国对这类食品实行更加严格的生产监管。我国同时制定和发布了比欧美等国家更严格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标准,以规范该类产品在国内的生产;同时将与临床专家结合,加强科学宣贯,确保正确使用这类产品。从特医食品现有生产情况来看,我国特医食品生产能力要大于现有市场规模2016年我国特医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27亿,但是实际市场只有8.22亿左右,从目前尚未完全普及的角度来看现有生产能力能完全满足现有市场规模
34、,但是行业未来营销等力度的加大,极有可能改变现有发展格局。营养疗法应该与手术、放疗、化疗及其他治疗并重的另外一种治疗方法,应该成为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法或者一线治疗方法,是一种真正的整合治疗。加强营养科普宣传,强化营养专业教育,落实国家鼓励政策,研发更好的产品,是促进我国特医食品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比率十分低下,在1.4亿住院患者中约有40%50%,即5600万7000万患者需要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疗,而实际接受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疗者却不足1%;数以亿计的慢性非传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营养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而重大疾病如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概率达到70%80%。“恶病质”是一种以脂肪和瘦肉组织
35、丢失为特征的进行性营养恶化,主要表现为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因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等导致的肿瘤、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如何应对当前产业需求和市场冲击,是目前当务之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其相关配套性文件出台,为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从“药品”回归“食品”,监管理念从“严堵”向“有效疏浚”转变,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日趋
36、完善,将更好的指导和规范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促进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未来。随着特医食品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医食品产业有望成为待开发的一片“蓝海”。但我国对其设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企业需要理性投资。此外,还需要医保报销等方面对特医食品的应用加以认可。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以及人们对于临床营养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资本市场将其视为待开发的蓝海,政府管理部门正在对其构建最严格的监管制度。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
37、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特医食品被作为食品管理。2016年7月份颁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特医食品必须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4月份专门成立了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此外,政策还规定,自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生产或向我国境内出口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依法取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截至目前,我国针对特医食品的相关政策文件已达十余件。一系列举措出台,对特医食品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何确保产品在基础研究、配方设计、研发生产、临床试验和流通应用等方面符合法规
38、所要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规范化,成为业内面临的共同问题。按照新的管理制度设计,特医食品中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需通过规范的临床验证才能予以批准注册。全球大多数国家没有对特医食品实施注册管理,更多是实行标准管理,我国特医食品注册管理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需摸着石头过河。据统计,全球每年特医食品的消费总额为560亿元至640亿元,市场规模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仅约占全球的1%,总量约为6亿元;但发展势头迅猛,年平均增速超过30%。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医疗费用和医保压力增大,以及人们对营养知识和营养状况日益关注,越来越多营养学家、医生、临床营养师和患者重视特医食品在临床上的使用,
39、我国特医食品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产品注册管理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对其设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进入该领域的资本方,需要在生产条件、研发能力等多方面认真研究。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应遵守政策法规,加强行业自律,高标准建设生产场所、合理配置设备设施,不打擦边球、不投机取巧。营养疗法应该与手术、放疗、化疗及其他治疗并重,成为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法。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将营养疗法作为治愈慢性疾病的最终解决方案。特医食品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等方面作用越来越被认可,不少国家已将这类产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为此,我国应尽快推动各方达成共识并出台措施,将营养治疗视为一线治疗。六、
40、特医食品市场分析预测全球每年特医食品的消费总额为560亿元至640亿元,市场规模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先前的临床应用实践已明确表明,经过科学研究设计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能有效满足疾病状态人群的营养需求,降低他们的机体组织负担、加快他们的身体康复。同时,该类产品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学效应,对减轻消费者医疗负担,减少国家医药卫生支出等具有积极作用。全球来看,特医食品市场集中度极高,市场份额几乎被雅培、达能、雀巢、费森等瓜分。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针对FSMP的法规和标准,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且这类产品在过去30年内在世界各国
41、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20年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针对“特医食品”相关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介绍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经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特医食品“营养支持”作用在临床上不可或缺,但不能替代药物。特医食品需经国家注册,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指导下食用。食品企业应按照注册配方生产特医食品,而且产品的标签、说明书、广告等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不能在未取得注册配方
42、和生产许可的情况下生产特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一些特殊症状病人的营养摄入问题。然而,2019年5月,一则“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潜入医院商店”的消息引发媒体关注。中国经济网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共监测到特医食品相关纸媒报道1974条,新闻网站文章7488篇,移动端文章3464篇,微信公众号文章7759篇,微博原发、转发2.2万余条,博客69篇,论坛发帖286条。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河北、江苏等地区相关舆情热度较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指出慢性病占86.6%,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占3/4。而特医食品可以在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
43、、增加病床周转率、再入院率降低等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特医食品国家实行严格监督管理,特医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特医食品的配方应以医学和(或)营养学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效果)均需要经过科学证实。对此,固体饮料等普通食品未取得特医食品注册资质,却宣称且冒充特医食品、暗示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属于虚假宣传。特医食品的概念近几年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未来特医食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市场乱象隐现,需要正本清源,避免鱼目混珠。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特医食品具有特殊性,并非适用于任何人,且不同特殊人群所需不同。应加强特医食品科普宣传,让消费者了解其特殊性,并遵医嘱食用。第四章 项
44、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一)用地规模该项目总征地面积56895.10平方米(折合约85.30亩),其中:净用地面积56895.1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85.30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92170.0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71129.37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92170.06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6784.35万元。(二)设备购置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73台(套),设备购置费6071.93万元。二、产值规模项目计划总投资20784.17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41014.00万元。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一、特医食品项目建设选址原则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
45、特医食品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特医食品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1、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2、与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3、地理条件较好,并有足够的发展潜力。4、城市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5、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6、兼顾环境因素影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二、特医食品项目选址方案及土地权属(一)特医食品项目选址方案1、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对特医食品项目拟建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特医食品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
46、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2、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后选定的特医食品项目最佳建设地点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地,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特医食品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二)工程地质条件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标准要求,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地无活动断裂性通过,无液化土层及可能震陷的土层分布,地层均匀性密实较好,因此,本期工程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区处于地质构造运动相对良好的地带,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各土层分布稳定、均匀而适宜建筑。2、拟建场地目前尚未进行地质勘探,参考临近建筑物的地质资料,地基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Q4)杂填土、粉质粘
47、土、淤泥质粉土、圆砾卵石层组成,圆砾卵石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Pk=300.00Kpa;建设区域地质抗风化能力较强,地层承载力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会受到滑坡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影响,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壳处于稳定状态,场地地貌简单适应本期工程特医食品项目建设。三、特医食品项目用地总体要求(一)特医食品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分析1、“特医食品项目”均按照项目建设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同时,严格按照建设规划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界址点坐标及用地方案图布置场区总平面图。2、建设特医食品项目平面布置符合轻工产品制造行业、重点产品的厂房建设和单位面积产能设计规定标准,达到工
48、业特医食品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二)特医食品项目建设条件比选方案1、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缜密比选后,充分考虑了特医食品项目拟建区域的交通条件、土地取得成本及职工交通便利条件,特医食品项目经营期所需的内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等,通过建设条件比选最终选定的特医食品项目最佳建设地点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地,本期工程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区域供电、供水、道路、照明、供汽、供气、通讯网络、施工环境等条件均较好,可保证特医食品项目的建设和正常经营,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
49、套的生活设施为特医食品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2、由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单位承办的“特医食品项目”,拟选址在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地,所选区域土地资源充裕,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土地平整、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符合特医食品项目选址要求。(三)特医食品项目用地总体规划方案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73.58%,建筑容积率1.6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0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2.19万元/亩。(四)特医食品项目节约用地措施1、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单位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用地指标,根据
50、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要求,合理利用土地。2、在特医食品项目建设过程中,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单位根据总体规划以及项目建设地期对本期工程特医食品项目地块的控制性指标,本着“经济适宜、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第六章 工程方案一、工程设计条件特医食品项目建设地属于建设用地,其地形地貌类型简单,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优良,水文地质条件良好,适宜本期工程特医食品项目建设。二、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1、)。三、主要材料选用标准要求(一)混凝土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之规定,确定构筑物结构构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本工程上部主体结构采用C30混凝土,上部结构构造柱、圈梁、过梁、基础采用C25混凝土,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级,基础混凝土垫层为C15级,基础垫层混凝土为C15级。(二)钢筋及建筑构件选用标准要求1、本工程建筑用钢筋采用国家标准热轧钢筋:基础受力主筋均采用HRB400,箍筋及其他次要构件为HPB300。2、HPB300级钢筋选用E43系列焊条,HRB400级钢筋选用E50系列焊条。四、土建工程建设指标本期工程项目预
52、计总建筑面积92170.06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92170.06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6784.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64%。第七章 设备选型分析一、设备选型(一)设备选型的原则1、选用的设备必须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能降低劳动强度,满足生产规模的要求,2、为满足产品生产的质量要求,关键设备为知名厂家生产的品牌产品,3、按经济规律办事,讲求投资经济效益,在充分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同时,综合考虑各设备的性价比和寿命年限。(二)设备选型方向1、以“比质、比价、比先进”为原则。选择设备时,要着眼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53、,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2、主要设备的配置应与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及生产规模相适应,同时应具备“先进、适用、经济、配套、平衡”的特性,能够达到节能和清洁生产的各项要求。该项目所选设备必须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达到目前国内外先进水平,经生产厂家使用证明运转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要求。3、设备性能价格比合理,使投资方能够以合理的投资获得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类设备的最佳技术水平。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充分考虑设备的正常运转费用,以保证在生产本行业相同产品时,能够保持最低的生产成本。4、以甄选优质
54、供应商为原则。选择设备交货期应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售后服务好、安装调试及时、可靠并能及时提供备品备件的设备生产厂家。根据生产经验和技术力量,该项目主要工艺设备及仪器基本上采用国产设备,选用生产设备厂家具有国内一流技术装备,企业管理科学达到国际认证标准要求。(三)设备配置方案该项目的生产及检测设备以工艺需要为依据,满足工艺要求为原则,并尽量体现其技术先进性、生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及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的节能和环保要求。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关键工艺设备必须选择国内外著名生产厂商的产品,并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国产的名牌节能环保型产品。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
55、的要求,本着“先进、合理、科学、节能、高效”的原则,该项目对比考察了多个生产设备制造企业,优选了产品生产专用设备和检测仪器等国内先进的环保节能型设备,确保该项目生产及产品检验的需要。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73台(套),设备购置费6071.93万元。第八章 节能分析一、节能概述推行节能低碳、环保电力调度,建设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推广电能服务,总结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经验,实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引导电网企业支持和配合平台建设及试点工作,鼓励电力用户积极采用节电技术产品,优化用电方式。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扩大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实施范围。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增强电
56、网调峰和需求侧响应能力。二、节能法规及标准(一)节能法律及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二)节能标准依据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2、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4、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6、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7、企业节能量
57、计算方法(GB/T13234-2009)三、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能源供应条件1、供水条件:本期工程项目供水由某某科技园自来水管网供应,能够保证项目用水需要。2、供电条件:本期工程项目电源由某某科技园变配(供)电系统供应,可满足项目用电需要。四、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一)项目用电量测算1、本期工程项目电力消耗主要包括生产用电及照明辅助用电,生产用电主要包括生产设备用电和公用辅助工程设备用电。608861.78千瓦时,折合74.83标准煤。2、本期工程项目用电量由生产设备电耗、公用辅助设备电耗、工业照明电耗以及变压器及线路损耗构成,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用电和办公及生活用电情况测算该项目全年用电量608861.78千瓦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VT测量腿围方法
- 婴幼儿运动训练
- 音响产品设计介绍
- 精神残疾康复评估
- 工程分包安全协议书
- 商业代理协议书
- 赔偿协议书谅解书
- 自拟保修协议书
- 橄榄球规则介绍
- 2025版阑尾炎常见症状及护理要点指导
- 销售费用培训课件
- 配网线路倒闸操作培训
- 精神科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
- 天水市万荣商贸有限公司甘肃省西和县乱石山金矿矿产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专家组审查意见
- 2025年中陆集团兰州中凯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江西赣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 结核筛查委托协议书
- 《细胞培养技术》课件
- 广西《甘薯小象甲性信息素诱集测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