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高考语文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模拟试题】高考语文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模拟试题】高考语文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模拟试题】高考语文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模拟试题】高考语文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试卷高 考 冲 刺 模 拟 测 试语 文 试 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当代文学史不应无视旧体诗词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传统诗词类电视节目一度在各类媒体上“刷屏”,其高人气可见一斑。诗词类电视节目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生动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传统诗词背后所连接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从人们对诗词类电视节目发自内心的热情来看,旧体诗词的阅读、创作及评论仍然是当代精神文化生活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然而,翻开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却基本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一热一冷,引人深思

2、。传统诗词之“冷”,源自近现代以来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中国从来以“诗国”著称,绵延数千年的诗歌传统定义并深刻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姑且不论诗经楚辞的滥觞、唐诗宋词的辉煌,即使是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逻辑下通常被认为以小说、戏曲为代表文体的明清两代,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然而,这一诗歌传统在近现代出现巨大的断裂。造成断裂的表面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大潮以及白话文的提倡和推广,小说这一文体取代了诗歌成为中国文学新的“正宗”。其潜在原因是“进化论”逻辑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传统诗词因自身“不可避免”的落后与缺陷,“不可避免”地被“科学”

3、“先进”的新诗所淘汰、取代。近几十年,在市场大潮挟裹而来的浮躁气息冲击下,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就愈来愈严重了。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学的兴起,大部分文体逐渐完成了由“文言”向“白话”的转换。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古典诗词不仅失去了文学主流地位,而且逐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其实在20世纪的文艺舞台上,旧体诗词的身影一直未曾消失:从1909年成立的南社,到上世纪40年代延安时期的“怀安诗社”,再到1976年的“天安门诗抄”,乃至如今个性鲜明、自成一家的网络诗词创作,旧体诗词都展现着绵长坚韧的生命力。这些旧体诗词的创作者来自于广泛的社会阶层,郭沫若、鲁迅、郁达夫、毛泽东、程千帆、王季思、齐白石、黄

4、宾虹他们将旧体诗词与自身所长结合起来,开拓了旧体诗词的意境和表现领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旧体诗词”作品并非与现代绝缘。比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些“旧体诗词”的用字、意象、意境,无不透露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它们是中国的,更是现代的,理应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之一,甚至可以说,它们更直观地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再创造。反对“旧体诗词入史”者多从旧体诗词缺少“现代性”这点来立论,可问题在于:倘若用以立论的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暧昧含混、充满歧义的概念,且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近百年复杂的文学生态“水土

5、不服”的话,那么这些反对的声音是否依然有效呢?此外,倘若我们的文学史写作无视旧体诗词创作大量且客观存在着的这一现实的话,我们何谈尊重历史、何谈学术研究的客观中正呢?虽然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如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但是,正如学科规范的确立一样,学科规范的修改以及学界共识的调整还需要漫长的过程。我们目前距离“旧体诗词”真正“入史”似乎依然遥远。(摘编自人民日报,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词类电视节目的大受青睐,可以生动地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b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

6、里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c文学发展到了明清两代,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d诗歌传统断裂,它的根本原因是“进化论”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被取代无可避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在行文过程中兼顾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摆事实举例子。b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从社会热点现象入手,层层推进,条理清晰。c作者列举鲁迅、郁达夫、毛泽东、黄宾虹等人的例子,可证明20世纪时旧体诗词并未消失。d文章末段在上一段的论证基础上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表达出了担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

7、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旧体诗词可以通过意象、意境等来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因此应该被视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b如果没有五四以后,“文言”向“白话”的转换,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失去文学主流的地位,而被排斥在文学外。c无论从“现代性”有无的立论基础看,还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看,反对“旧体诗词入史”的观点都很难站得住脚。d千年来延续的诗歌传统定义并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之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自2019年中国正式解锁5g商用后,5g成为“网红”。进入2020年,5g建设潮不断涌来,各大城

8、市纷纷计划落地5g基站。近日,南都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南都记者:您怎么看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邬贺铨:实际上从3g开始,中国就已经在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上有了突破。4g的时候,中国已经发展了自己的移动通信产业,基本上达到和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水平。进入5g时代,无论是在标准方面,还是在专利方面,又或是在产业方面,中国都走在了全球的前面。南都记者: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5g技术、5g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已处于世界领先位置?邬贺铨:从整个系统技术而言,我国的5g技术确实是走在世界前面,尤其在芯片设计技术上面一点都不落后,甚至是领先的。但也应该看到,5g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我国在基础的芯片生产

9、加工技术上,还是差得比较远。而且,在移动通信手机的操作系统方面,国产的操作系统还没有什么市场地位,所以在一些核心的、基础的技术上,我们还是存在差距的。南都记者:您提到的芯片技术正是一直被热议的“卡脖子”问题,差距在哪儿?邬贺铨:中国的公司制作出的芯片是14纳米水平的,但国外已经是5纳米的水平,而5g的终端将来还是需要运用5纳米芯片。从目前来讲,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生产5纳米芯片的光刻机。这个技术实际上是工业技术、精密加工和精细化工技术的最集中的表现之一,虽然中国也能做这些化工材料,但在很多化工材料的纯度方面,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我们目前只能做到9.99%的纯度,但芯片加工可能要求9.99%的纯

10、度。南都记者:有观点认为,5g基站等新基建不应一哄而上,而应按需建设,您怎么看?邬贺铨:现在5g基站的建设绝对不存在一哄而上。首先,建5g基站是运营商自己出钱,没有动用国家的钱。其次,目前也没有大规模建设5g基站,今年仅仅是做到地级及其以上城市主城区的覆盖。中国到今年6月底有560万个4g基站,但是到今年底我们预计才能建成65万个5g基站,而未来需要的5g基站数是4g基站的几倍。南都记者:那么我们是否应当鼓励各地加快建设5g基站?邬贺铨:我认为这不是鼓励的问题。建5g基站要按需求、按步骤,对于5g技术需求不那么大,或没有需求的地方,不一定非要建5g基站。而且,这也是个逐步的过程。现在看起来沿海

11、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建得比较多,比较积极,是因为这些地方有运用5g的需求。南都记者:您说的需求是指产业方面的需求吗?邬贺铨:现在5g技术才刚开始,主要还是面向老百姓的应用需求,但最终可能80%的5g收入要靠产业应用获得。对于很多人来说,5g仅仅意味着网速比较快,那还不是刚需。用5g一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用一分钟也不是不行,何况现在不少用户4g流量还用不完。用户选择5g的理由更在于带来新的价值,也就是没有5g就不行。比如我们想看超清视频,4g可能无法满足这个需求,这时我们就需要5g。简单来说,就是5g在一些消费应用上创造了价值,才会大规模推广。(摘编自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政府需协调5g发展生

12、态,南方都市报2020年8月11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邬贺铨认为,从3g时代开始有所突破,到4g时代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发展,再到5g时代领先全球,中国通信技术已走在了全球的前面。b在邬贺铨看来,目前我国芯片技术还不能满足5g发展所需,因5g终端会用到5纳米芯片,但现阶段我国芯片生产仅能达到14纳米水平。c邬贺铨表示,现在并未大规模建设5g基站,2020年也仅是覆盖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主城区,但未来5g的基站需求量将是4g基站的数倍。d当被问及是否应该鼓励各地加快建设5g基站时,邬贺铨认为各地不宜盲目建设,而应该尊重事实,按需求和步骤来推进5g基站的建设

13、。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方都市报作为组织者,立足5g建设正快速发展这一现实,期待通过这次访谈,让广大读者对5g的发展现状有所了解。b南都记者作为采访者,在采访中既关注5g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等情况,也关注了关于5g基站建设和需求等问题。c邬贺铨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对话中既提到有关5g的专业内容,也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数据,这使得文章的可信性增强。d5g技术的价值在于其带来的新应用能有效地刺激老百姓的需求欲望,并让老百姓形成刚需,这也是5g技术推广的前提。6采访者的前期准备与访问过程中“访”的质量往往决定了访谈的效果,请简要分析这篇访谈在“访”的过程

14、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诗魂赵丽宏到三角街心花园了。一片空旷,没有你的身影。听人说,你已经回来了,怎么看不见呢? 从幼年起,诗魂就在胸中燃烧。母亲携着我经过这条林荫路,走进三角街心花园。抬起头,就看见了你。你默默地站在绿荫深处,深邃的眼睛凝视着远方,正在沉思“这是谁?这个鬈头发的外国人?”“普希金,一个诗人。”“外国人为什么站在这里呢?”“哦”母亲笑了,她看着你深思的脸,轻轻地对我说,“等你长大了,等你读了他的诗,你就会认识他的。”我不久就认识了你。你的身边永远是那么宁静。坐在光滑的石头台阶上,翻开你的诗集,耳畔

15、就仿佛响起了你的声音。你在吟你的诗篇,声音像山谷里流淌的清泉,清亮而又幽远,又像飘忽在夜空中的小提琴,优雅的旋律里不时闪出金属的音响你还记得那一位白发老人么?他常常拄着拐杖,缓缓地踱过林荫路,走到你的跟前,一站就是半个小时。那天正读着你的三股泉水。你的“卡斯达里的泉水”使我困惑,这是什么样的泉水呢?正好那老人走到了我身边。“老爷爷,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卡斯达里的泉水吗?”老人在我身边坐下来了。那根深褐色的山藤拐杖,轻轻在地面上点着。他的话,竟像诗一样,和着拐杖敲出的节奏,在我耳边响起来:“卡斯达里的泉水不在书本里,而在生活里。假如你热爱生活,假如你真有一颗诗人的心,将来,它也许会涌到你心里的。”

16、梦里也仿佛听到一声巨响,是什么东西倒坍了?有人告诉我,你已经离开三角街心花园再也不会回来了我奔跑着穿过黄叶飘零的林荫路,冲进了街心花园。我永远也忘不了那触目惊心的一幕:你真的消失了!花园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座破裂的岩石的底座,在枯叶和碎石的包围中,孤岛似地兀立着我呆呆地站在秋意萧瑟的街心花园里,像一尊僵硬的塑像。蓦地,我的心颤抖了远处,依稀响起了那熟悉的拐棍叩地声,只是节奏变得更缓慢,更沉重,那一头白发,像一片孤零零的雪花,在秋风中缓缓飘近,飘近是他,是那个老人。我们面对面,默默地站定了,盯着那个空荡荡的破裂的底座,谁也不说话。他好像苍老了许多,额头和眼角的皱纹更深更密了。说什么呢,除了震惊,除

17、了悲哀,只有火辣辣的羞耻。说什么呢咚!咚!那根山藤老拐杖,重重地在地上叩击了两下,像两声闷雷,震撼着我的心。满地枯叶被秋风卷起来,沙沙一片,仿佛这雷声的袅袅余响没有留下一句话,他转身走了。那瘦削的身影佝偻着,在落叶秋风中踽踽而去只有我,只有那个破裂的底座,只有满园秋风,遍地黄叶我再也不走那条林荫路,再也不去那个街心花园,我怕再到那里去。你知道么,我曾经沮丧,曾经心灰意懒,以为一切都已黯淡,一切都已失去,一切儿时的憧憬都是错误的梦幻。没有什么“卡斯达里的泉水”,即使有,也不属于我们这块土地上的这辈人,不属于我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又翻开了你的诗集。哦,你却依然故我,没有任何变化,还是流泉一般

18、清亮而又幽远,还是那么真诚。你那带着金属声的诗篇,优美而又铿锵地在我耳畔响起来。当绿色的原野画卷一般在眼前展开,当坎坷的田埂蛛网一般在我脚下蜿蜒,当飘忽的油灯用可怜的微光照耀着我的茅屋,当寂寥的晨星如期闪烁在我的小窗你,便似乎在我的身边出现了。然而已经不是在街心花园里站着沉默的那个你,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你。一个又潇洒又热情的你,一个又奔放又深沉的你。田野的风清新地吹着,你肩上那件斗篷在风中飘扬,像一叶远帆你为我铺展开一个灿烂的世界,使我在艰苦的跋涉中始终感受生活的暖风。当我消沉悲观的时候,你总是优美地用你那金属之声,一遍又一遍向我呼吁着:心儿永远憧憬着未来!相信吗,快乐的日子就会来临我真的写起诗

19、来了。我在诗中倾吐我的欢乐,我的苦恼。我追求着诗,使我的精神和情感变得丰富而又充实。在缤纷的梦境里,我常常踏上久别的林荫路,你仿佛从来不曾走开过,依然静静地在那里伫立,沉思着遥望远方,似在等待,似在盼望现在,我回来了,怀揣着我的第一本诗集,我忐忑不安地看你来了。然而你没有回来,三角街心花园里,依旧人迹杳然。在你曾经站过的地方,我久久地站着,纷纷扬扬的落叶,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肩膀一位年轻的母亲,携着她的七八岁的女儿,从林荫路走进了街心花园,仿佛来寻找什么。前不久,有消息说你将重返这里,人们大概都知道了吧。母女俩说话了,声音很轻,却异常好听:“妈妈,就是这里吗?就是爷爷以前常来的地方吗?”“是的。这

20、里以前有一座铜像。”“什么铜像?”“普希金。”“普希金是谁呢?”“一个诗人。以后你会认识他的。”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于上海(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节)(注)赵丽宏:作家、散文家、诗人。出生于上海,小学开始阅读文学经典著作,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初著有诗集。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回忆了作者年幼时初见普希金铜像的情景,铜像触发了作者的诗心,增进了对优美诗篇的领悟。b在插队务农的寂寥生活中,作者沉浸在普希金的诗篇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潇洒奔放、热情深沉。c文章在“现在过去现在”的结构中,展现出作者对“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毁坏

21、铜像行为的反思。d文章将写作的人物称为“你”,显得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读者与人物的距离,易于作者与之倾述交流。8文章写老人和七八岁的女孩,有什么作用?(6分)9赵丽宏认为:“散文应有自传色彩。自传色彩是指人生的片段经验,或者是一段思想感情的真实经历。”文章是怎样表现“自传色彩”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举正统十二年乡试,再上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学。居半载归,读书穷日夜不辍。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久之,复游太学。祭酒邢让试和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篇,惊

22、曰:“龟山不如也。”扬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给事中贺钦听其议论,即日抗疏解官,执弟子礼事献章。献章既归,四方来学者日进。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交荐。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至南安,知府张弼疑其拜官,与与弼不同。对曰:“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自是屡荐,卒不起。献章之学,以静为主。其教学者,但令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或劝之著述,不答。尝自言曰:“吾年二十七,始从吴聘君学,于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

23、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日用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勒也。”其学洒然独得,论者谓有鸢飞鱼跃之乐,而兰溪姜麟至以为“活孟子”云。献章仪干修伟,右颊有七黑子。母年二十四守节,献章事之至孝。母有念,辄心动,即归。弘治十三年卒,年七十三。万历初,从祀孔庙,追谥文恭。门人李承箕,字世卿,嘉鱼人。成化三十二年举乡试,往师献章。献章日与登涉山水,投壶赋诗,纵论古今事,独无一语及道。久之,承箕有所悟,辞归,隐居黄公山,不复仕。与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卒年五十四。(选自明史陈献章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

24、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b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c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d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试,唐宋

25、时称“乡贡”、“解试”。由礼部主持考试,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b祭酒为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c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世给予或褒或贬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始于西周,并非帝王独享。d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献章才学出众,名震京师,以至于贺钦听了陈献章的言论后,向皇帝上奏章请求辞职,以对待弟子的礼仪来对待陈献章。b陈献章淡泊名利,不愿为官。张弼质

26、疑陈献章沽名钓誉,陈献章后来屡次被推荐,但他都未任职,很好的回答了张弼的质疑。c陈献章教学有方,注重个人领悟。他和门人李承箕游山玩水,纵论古今,却从不直接讲“道”,学生渐有所悟,亦成名士。d陈献章侍奉母亲,特别孝顺。母亲年轻时就守寡,陈献章时时牵挂,每当母亲想念他,他的内心就会有感应,马上回家探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2)其教学者,但令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重九赏心亭登高范成大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重把杯。绿鬓风前无几

27、在,黄花雨后不多开。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注: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双旌,镇帅的代称。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c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登高的写法、诗风一致。15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两句

28、诗的精妙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3)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_,_。”三、语言基础与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它的来临,意味着接下来天气会更加炎热。此时,人们需要投入到繁忙的农事活动中去,为之后的丰收打下基础。从农业角

29、度说,“小满”既关涉北方麦粒的饱满,又与南方雨水的有关。这时候,中国北方冬小麦类的夏熟作物进入灌浆期,籽粒渐渐饱满,收割在即。在南方,俗语说“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时节降雨量的增加,使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干旱少雨的年份。所以,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小满时节,蚕开始结茧,意味着养蚕人家要地缫丝。传说称,小满为蚕神生日,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祈蚕节”。养蚕又对气温、湿度、食物要求很高,加之古人并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因素,蚕丝,因此把蚕视作“天物”,格外珍视。俗话说,“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的劳作,意味着人们离丰收又近了一步。这个节气的名字,也正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未

30、来的。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丰满起早贪黑来之不易期盼b丰盈起早贪黑来之不易祈盼c丰盈紧锣密鼓不可多得期盼d丰满紧锣密鼓不可多得祈盼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3分)a小满时节降雨量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遇到了干旱少雨的年份。b小满时节降雨量的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干旱少雨的年份。c小满时节降雨量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变得水势浩大,否则,便是干旱少雨的年份。d小满时节降雨量的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遇到了干旱少雨的年份。19下列句中的引号和例句中的引

31、号,作用相同的一项()(3分)例: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a“小满”的劳作,意味着人们离丰收又近了一步。b所以,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c传说称,小满为蚕神生日,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祈蚕节”。d因此把蚕视作“天物”,格外珍视。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几乎所有人都得过流感,出现过呼吸道的病症;但很多人不知道,流感这种病原本跟人没什么关系,它们来自于鸟类,_。怎么回事呢?其实,流感病毒感染的是鸟类的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_。一个鸟类流感病毒,只需要几个简

32、单的突变,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感染人类的新型病毒。而且,人类呼吸道细胞表面受体和鸟类消化道细胞表面受体非常接近。于是,当这些从鸟类身上突变而来的新型病毒传到人身上的时候,_,也就是“流感”。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2020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批准颁布,自2020年12月30日起施行。据了解,新版药典对中药饮片的标准进行了重点修订和完善,对中药种植户、中药原材采集企业、中药加工流通企业等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管理要求,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再加上今年2月起,我国多地

33、相继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中药饮片数千亿市场面临洗牌。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英雄模范形象激励了无数青年,献身祖国建设发展事业;影视明星迷倒了无数青年,他们渴望像明星一样能出名、暴富、光鲜亮丽;比尔盖茨、乔布斯、李嘉诚、马云、俞敏洪、王健林、马化腾等商界精英红极一时,成为青年们津津乐道的焦点人物;更有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也让人们受到深深地触动;2020年中国武汉成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后,无数青年开始以挽救生命的医生、护士为心目中的榜样,崇拜他们的专业、勇气和担当青年人总是存在精神偶像与价值追求,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时代偶像?一个健康

34、的社会应该怎样对待偶像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与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当代文学史不应无视旧体诗词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传统诗词类电视节目一度在各类媒体上“刷屏”,其高人气可见一斑。诗词类电视节目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生动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传统诗词背后所连接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从人们对诗词类电视节目发自内心的热情来看,旧体诗词的阅读、创作及评论仍然

35、是当代精神文化生活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然而,翻开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却基本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一热一冷,引人深思。传统诗词之“冷”,源自近现代以来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中国从来以“诗国”著称,绵延数千年的诗歌传统定义并深刻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姑且不论诗经楚辞的滥觞、唐诗宋词的辉煌,即使是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逻辑下通常被认为以小说、戏曲为代表文体的明清两代,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然而,这一诗歌传统在近现代出现巨大的断裂。造成断裂的表面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大潮以及白话文的提倡和推广,小说这一文体取代了诗歌成为中国文学新

36、的“正宗”。其潜在原因是“进化论”逻辑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传统诗词因自身“不可避免”的落后与缺陷,“不可避免”地被“科学”“先进”的新诗所淘汰、取代。近几十年,在市场大潮挟裹而来的浮躁气息冲击下,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就愈来愈严重了。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学的兴起,大部分文体逐渐完成了由“文言”向“白话”的转换。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古典诗词不仅失去了文学主流地位,而且逐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其实在20世纪的文艺舞台上,旧体诗词的身影一直未曾消失:从1909年成立的南社,到上世纪40年代延安时期的“怀安诗社”,再到1976年的“天安门诗抄”,乃至如今个性鲜明、自成一家的网络诗词创作,旧体诗词

37、都展现着绵长坚韧的生命力。这些旧体诗词的创作者来自于广泛的社会阶层,郭沫若、鲁迅、郁达夫、毛泽东、程千帆、王季思、齐白石、黄宾虹他们将旧体诗词与自身所长结合起来,开拓了旧体诗词的意境和表现领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旧体诗词”作品并非与现代绝缘。比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些“旧体诗词”的用字、意象、意境,无不透露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它们是中国的,更是现代的,理应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之一,甚至可以说,它们更直观地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再创造。反对“旧体诗词入史”者多从旧体诗词缺少“现代性”这点来立论,可问题在于

38、:倘若用以立论的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暧昧含混、充满歧义的概念,且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近百年复杂的文学生态“水土不服”的话,那么这些反对的声音是否依然有效呢?此外,倘若我们的文学史写作无视旧体诗词创作大量且客观存在着的这一现实的话,我们何谈尊重历史、何谈学术研究的客观中正呢?虽然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如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但是,正如学科规范的确立一样,学科规范的修改以及学界共识的调整还需要漫长的过程。我们目前距离“旧体诗词”真正“入史”似乎依然遥远。(摘编自人民日报,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9、3分)a诗词类电视节目的大受青睐,可以生动地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b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里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c文学发展到了明清两代,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d诗歌传统断裂,它的根本原因是“进化论”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被取代无可避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在行文过程中兼顾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摆事实举例子。b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从社会热点现象入手,层层推进,条理清晰。c作者列举鲁迅、郁达夫、毛泽东、黄宾虹等人的例子,可证明20世纪时

40、旧体诗词并未消失。d文章末段在上一段的论证基础上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表达出了担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旧体诗词可以通过意象、意境等来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因此应该被视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b如果没有五四以后,“文言”向“白话”的转换,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失去文学主流的地位,而被排斥在文学外。c无论从“现代性”有无的立论基础看,还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看,反对“旧体诗词入史”的观点都很难站得住脚。d千年来延续的诗歌传统定义并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之一。【答案】1a2d3b【分析】1b项,以偏概全,

41、“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错,原文第一自然段中是“却基本见不到”;c项,扩大范围,“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错,原文第二自然段中是“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读书人”和“人们”不是一个概念;d项,偷换概念,“它的根本原因是”错,原文第二自然段中是“其潜在原因是”,根本原因不能等同于潜在原因;故选a。2d项,“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错,原文最后一自然段强调“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真正入史”,“入史”和“真正入史”不是一个概念。故选d。3b项,曲解文意,“被排斥在文学外”错,原文第三自然段中是“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文学”

42、和“现代文学”概念不同。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自2019年中国正式解锁5g商用后,5g成为“网红”。进入2020年,5g建设潮不断涌来,各大城市纷纷计划落地5g基站。近日,南都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南都记者:您怎么看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邬贺铨:实际上从3g开始,中国就已经在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上有了突破。4g的时候,中国已经发展了自己的移动通信产业,基本上达到和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水平。进入5g时代,无论是在标准方面,还是在专利方面,又或是在产业方面,中国都走在了全球的前面。南都记者: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5g技术、5g相关产业的

43、发展也已处于世界领先位置?邬贺铨:从整个系统技术而言,我国的5g技术确实是走在世界前面,尤其在芯片设计技术上面一点都不落后,甚至是领先的。但也应该看到,5g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我国在基础的芯片生产加工技术上,还是差得比较远。而且,在移动通信手机的操作系统方面,国产的操作系统还没有什么市场地位,所以在一些核心的、基础的技术上,我们还是存在差距的。南都记者:您提到的芯片技术正是一直被热议的“卡脖子”问题,差距在哪儿?邬贺铨:中国的公司制作出的芯片是14纳米水平的,但国外已经是5纳米的水平,而5g的终端将来还是需要运用5纳米芯片。从目前来讲,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生产5纳米芯片的光刻机。这个技术实际

44、上是工业技术、精密加工和精细化工技术的最集中的表现之一,虽然中国也能做这些化工材料,但在很多化工材料的纯度方面,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我们目前只能做到9.99%的纯度,但芯片加工可能要求9.99%的纯度。南都记者:有观点认为,5g基站等新基建不应一哄而上,而应按需建设,您怎么看?邬贺铨:现在5g基站的建设绝对不存在一哄而上。首先,建5g基站是运营商自己出钱,没有动用国家的钱。其次,目前也没有大规模建设5g基站,今年仅仅是做到地级及其以上城市主城区的覆盖。中国到今年6月底有560万个4g基站,但是到今年底我们预计才能建成65万个5g基站,而未来需要的5g基站数是4g基站的几倍。南都记者:那么我

45、们是否应当鼓励各地加快建设5g基站?邬贺铨:我认为这不是鼓励的问题。建5g基站要按需求、按步骤,对于5g技术需求不那么大,或没有需求的地方,不一定非要建5g基站。而且,这也是个逐步的过程。现在看起来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建得比较多,比较积极,是因为这些地方有运用5g的需求。南都记者:您说的需求是指产业方面的需求吗?邬贺铨:现在5g技术才刚开始,主要还是面向老百姓的应用需求,但最终可能80%的5g收入要靠产业应用获得。对于很多人来说,5g仅仅意味着网速比较快,那还不是刚需。用5g一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用一分钟也不是不行,何况现在不少用户4g流量还用不完。用户选择5g的理由更在于带来新的价值,

46、也就是没有5g就不行。比如我们想看超清视频,4g可能无法满足这个需求,这时我们就需要5g。简单来说,就是5g在一些消费应用上创造了价值,才会大规模推广。(摘编自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政府需协调5g发展生态,南方都市报2020年8月11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邬贺铨认为,从3g时代开始有所突破,到4g时代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发展,再到5g时代领先全球,中国通信技术已走在了全球的前面。b在邬贺铨看来,目前我国芯片技术还不能满足5g发展所需,因5g终端会用到5纳米芯片,但现阶段我国芯片生产仅能达到14纳米水平。c邬贺铨表示,现在并未大规模建设5g基站,2020

47、年也仅是覆盖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主城区,但未来5g的基站需求量将是4g基站的数倍。d当被问及是否应该鼓励各地加快建设5g基站时,邬贺铨认为各地不宜盲目建设,而应该尊重事实,按需求和步骤来推进5g基站的建设。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方都市报作为组织者,立足5g建设正快速发展这一现实,期待通过这次访谈,让广大读者对5g的发展现状有所了解。b南都记者作为采访者,在采访中既关注5g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等情况,也关注了关于5g基站建设和需求等问题。c邬贺铨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对话中既提到有关5g的专业内容,也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数据,这使得文章的可信性增强。d5

48、g技术的价值在于其带来的新应用能有效地刺激老百姓的需求欲望,并让老百姓形成刚需,这也是5g技术推广的前提。6采访者的前期准备与访问过程中“访”的质量往往决定了访谈的效果,请简要分析这篇访谈在“访”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6分)【答案】4a 5d6紧扣主题,记者紧扣5g 这一话题相关的内容提问,问题指向清晰。善用追问,记者能针对邬院士的回答适时追问,挖掘更多有效信息。回应热点问题,记者在访谈中结合热点问题发问,扩展了谈话的社会意义。注重访谈礼仪,记者用“您”敬称邬贺铨院士,使访谈流畅且氛围融洽。(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分析】4a项,“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发展”错误,原文为“基本上达到和

49、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水平”故选a。5d项,“价值在于其带来的新应用能有效地刺激老百姓的需求欲望”“也是5技术推广的前提”错误。原文是“比如我们想看超清视频,4g可能无法满足这个需求,这时我们就需要5g。简单来说,就是5g在一些消费应用上创造了价值,才会大规模推广”。可见,并非5g的应用能刺激老百姓的需求欲望,而是首先需要5g创造价值,然后才能大规模推广。故选d。6由“您怎么看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5g技术、5g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已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您提到的芯片技术正是一直被热议的卡脖子问题,差距在哪儿”“有观点认为,5g基站等新基建不应一哄而上,而应按需建设,您怎么看”等可

50、知,采访紧扣主题,记者紧扣5g 这一话题相关的内容提问,问题指向清晰。由“所以在一些核心的、基础的技术上,我们还是存在差距的”“您提到的芯片技术正是一直被热议的卡脖子问题,差距在哪儿”可知,采访善用追问,记者能针对邬院士的回答适时追问,挖掘更多有效信息。由“那么我们是否应当鼓励各地加快建设5g基站”可知,记者回应热点问题,记者在访谈中结合热点问题发问,扩展了谈话的社会意义。由“您怎么看”“您提到的芯片技术”“您说的需求”等可知,采访注重访谈礼仪,记者用“您”敬称邬贺铨院士,使访谈流畅且氛围融洽。(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诗魂赵丽宏到三角街心花园了

51、。一片空旷,没有你的身影。听人说,你已经回来了,怎么看不见呢? 从幼年起,诗魂就在胸中燃烧。母亲携着我经过这条林荫路,走进三角街心花园。抬起头,就看见了你。你默默地站在绿荫深处,深邃的眼睛凝视着远方,正在沉思“这是谁?这个鬈头发的外国人?”“普希金,一个诗人。”“外国人为什么站在这里呢?”“哦”母亲笑了,她看着你深思的脸,轻轻地对我说,“等你长大了,等你读了他的诗,你就会认识他的。”我不久就认识了你。你的身边永远是那么宁静。坐在光滑的石头台阶上,翻开你的诗集,耳畔就仿佛响起了你的声音。你在吟你的诗篇,声音像山谷里流淌的清泉,清亮而又幽远,又像飘忽在夜空中的小提琴,优雅的旋律里不时闪出金属的音响

52、你还记得那一位白发老人么?他常常拄着拐杖,缓缓地踱过林荫路,走到你的跟前,一站就是半个小时。那天正读着你的三股泉水。你的“卡斯达里的泉水”使我困惑,这是什么样的泉水呢?正好那老人走到了我身边。“老爷爷,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卡斯达里的泉水吗?”老人在我身边坐下来了。那根深褐色的山藤拐杖,轻轻在地面上点着。他的话,竟像诗一样,和着拐杖敲出的节奏,在我耳边响起来:“卡斯达里的泉水不在书本里,而在生活里。假如你热爱生活,假如你真有一颗诗人的心,将来,它也许会涌到你心里的。”梦里也仿佛听到一声巨响,是什么东西倒坍了?有人告诉我,你已经离开三角街心花园再也不会回来了我奔跑着穿过黄叶飘零的林荫路,冲进了街心花

53、园。我永远也忘不了那触目惊心的一幕:你真的消失了!花园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座破裂的岩石的底座,在枯叶和碎石的包围中,孤岛似地兀立着我呆呆地站在秋意萧瑟的街心花园里,像一尊僵硬的塑像。蓦地,我的心颤抖了远处,依稀响起了那熟悉的拐棍叩地声,只是节奏变得更缓慢,更沉重,那一头白发,像一片孤零零的雪花,在秋风中缓缓飘近,飘近是他,是那个老人。我们面对面,默默地站定了,盯着那个空荡荡的破裂的底座,谁也不说话。他好像苍老了许多,额头和眼角的皱纹更深更密了。说什么呢,除了震惊,除了悲哀,只有火辣辣的羞耻。说什么呢咚!咚!那根山藤老拐杖,重重地在地上叩击了两下,像两声闷雷,震撼着我的心。满地枯叶被秋风卷起来,沙

54、沙一片,仿佛这雷声的袅袅余响没有留下一句话,他转身走了。那瘦削的身影佝偻着,在落叶秋风中踽踽而去只有我,只有那个破裂的底座,只有满园秋风,遍地黄叶我再也不走那条林荫路,再也不去那个街心花园,我怕再到那里去。你知道么,我曾经沮丧,曾经心灰意懒,以为一切都已黯淡,一切都已失去,一切儿时的憧憬都是错误的梦幻。没有什么“卡斯达里的泉水”,即使有,也不属于我们这块土地上的这辈人,不属于我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又翻开了你的诗集。哦,你却依然故我,没有任何变化,还是流泉一般清亮而又幽远,还是那么真诚。你那带着金属声的诗篇,优美而又铿锵地在我耳畔响起来。当绿色的原野画卷一般在眼前展开,当坎坷的田埂蛛网一般

55、在我脚下蜿蜒,当飘忽的油灯用可怜的微光照耀着我的茅屋,当寂寥的晨星如期闪烁在我的小窗你,便似乎在我的身边出现了。然而已经不是在街心花园里站着沉默的那个你,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你。一个又潇洒又热情的你,一个又奔放又深沉的你。田野的风清新地吹着,你肩上那件斗篷在风中飘扬,像一叶远帆你为我铺展开一个灿烂的世界,使我在艰苦的跋涉中始终感受生活的暖风。当我消沉悲观的时候,你总是优美地用你那金属之声,一遍又一遍向我呼吁着:心儿永远憧憬着未来!相信吗,快乐的日子就会来临我真的写起诗来了。我在诗中倾吐我的欢乐,我的苦恼。我追求着诗,使我的精神和情感变得丰富而又充实。在缤纷的梦境里,我常常踏上久别的林荫路,你仿佛从

56、来不曾走开过,依然静静地在那里伫立,沉思着遥望远方,似在等待,似在盼望现在,我回来了,怀揣着我的第一本诗集,我忐忑不安地看你来了。然而你没有回来,三角街心花园里,依旧人迹杳然。在你曾经站过的地方,我久久地站着,纷纷扬扬的落叶,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肩膀一位年轻的母亲,携着她的七八岁的女儿,从林荫路走进了街心花园,仿佛来寻找什么。前不久,有消息说你将重返这里,人们大概都知道了吧。母女俩说话了,声音很轻,却异常好听:“妈妈,就是这里吗?就是爷爷以前常来的地方吗?”“是的。这里以前有一座铜像。”“什么铜像?”“普希金。”“普希金是谁呢?”“一个诗人。以后你会认识他的。”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于上海(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节)(注)赵丽宏:作家、散文家、诗人。出生于上海,小学开始阅读文学经典著作,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初著有诗集。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回忆了作者年幼时初见普希金铜像的情景,铜像触发了作者的诗心,增进了对优美诗篇的领悟。b在插队务农的寂寥生活中,作者沉浸在普希金的诗篇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潇洒奔放、热情深沉。c文章在“现在过去现在”的结构中,展现出作者对“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毁坏铜像行为的反思。d文章将写作的人物称为“你”,显得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读者与人物的距离,易于作者与之倾述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