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劳动保护科研究所蜂窝板测试报告_第1页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研究所蜂窝板测试报告_第2页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研究所蜂窝板测试报告_第3页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研究所蜂窝板测试报告_第4页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研究所蜂窝板测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劳动保护科研究所蜂窝板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 测试名称: 蜂窝板振动特性测试及分析 测试人员: 刘彦琦、赵中凯、王好奎 完成日期: 2018.10 目录 1. 概述 . 1 1.1 试验对象 . 1 1.2 采用标准 . 1 1.3 试验环境 . 2 1.4 试验系统 . 2 1.5 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 3 1.6 参数设置 . 3 2. 试验数据分析 . 3 2.1 正弦扫频 . 3 2.2 谐波驻留试验 . 4 2.3 冲击试验 . 6 2.4 结论 . 8 3. _. 9 1 1. 概述 1.1 试 试 验对象 边长为 5020cm 的蜂窝板 1 块,边长为 4040cm 的蜂窝板

2、 1 块,蜂窝板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图 1-1 蜂窝板结构正等轴测图 图 1-2 蜂窝板结构俯视图 图 1-3 蜂窝芯基本单元正等轴测图 图 1-4 蜂窝芯基本单元俯视图 说明:本试验的铝蜂窝夹层板由北京万达利源商贸有限公司提供,上下面板厚度为 0.5mm,蜂窝芯厚度为 15mm,胶层厚度为 0.1mm,蜂窝芯基本单元壁厚 0.1mm,蜂窝板四周进行铝包边。 1.2 采用标准 GB/T 2298-91,机械振动与冲击术语; GB/T 10084-88,振动、冲击数据分析和表示方法; GB/T 11349.3-92,进行导纳的试验确定冲击激励法 。 2 1.3 试验环境 温度 15-35,相

3、对湿度 45%,气压 86kPa-106kPa。 1.4 试验 系统 蜂窝板的振动测试系统采用航天希尔振动台试验装置、亿恒振动台控制仪,图 2 为航天希尔 L620M 振动台,图 3 为航天希尔 MPA102 功率放大器、图 4 为亿恒 VT-9002 振动台控制仪 。 图 2 振动台 图 3 功率放大器 图 4 振动控制仪 3 图 5 加速度传感器分布示意图 1.5 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1.6 参数设置 输入通道 类 型 量程(V) 加权系数 耦合方式 传感器类型 灵敏度 极性 分 析 峰值中断 名称 去直流 1 控制 10 1 IEPE 加速度 49.82 mV/(g) 正 滤波器 关 I

4、nput1 开 输出通道 类 型 量程(V) DRIVE 输出 10 2. 试验数据分析 2.1 正弦扫频 调节振动控制器进行正弦扫频试验,扫频频率设定 2Hz2000Hz 的范围内,序号 检验项目 试验条件 技术要求 1 正弦试验 / / 2 定频试验 / / 3 冲击试验 / / 4 往复 2 次,加速度设定为 1g,限制位移为 2mm,进行竖向蜂窝板的振动性能测试。在时域和频域上的振动测试如图 6、图 7 所示。 对于振动响应其中部处最为剧烈,其次为最外侧。 2.2 谐波驻留试验 对蜂窝板 Z 轴向进行俩次在不同频率的谐波驻留试验,记录试件冲击响 5 应曲线。试验选取 25Hz 和 25

5、0Hz 作为定频,时间:30s。限制位移峰值:2mm。通过测量蜂窝板传感器的响应加速度幅频特性曲线,研究不同激励频率情形下,得到蜂窝板的动力学特性曲线。(注:对于不同频率的正弦驻留激励,分析激励和响应的幅频曲线,得到不同频率下的振动传递率。)试验结果如图 8、图 9 所示。 Hz100 200 300加速度(g)g0510测点 1- 靠近激力端测点1-靠近激力端测点2-中部测点3-最外侧测点4-激力端 图 8 25Hz 定频下的频域图 s7 8 9 10 11 12加速度(g)g-20-1001020测点1-靠近激力端测点1-靠近激力端测点2-中部测点3-最外侧测点4-激力端 图 9 25Hz

6、 定频下的时域图 在 250Hz 的定频下的振动特性如图 10、图 11 所示。 2.3 冲击试验 对蜂窝板进行 Z 轴向的多次不同量级下的半正弦冲击试验,记录蜂窝板的冲击响应曲线,确定试件对冲击的缓冲性能;试验条件:脉宽:11ms,加速度:1g,脉冲数:30,量级:50%、70%。采用标准:ISO 标准。 7 试验结果如图 12、图 13 和图 14、图 15 所示。 Hz100 200 300单峰值谱g0.20.40.6测点 1- 靠近激力端测点1-靠近激力端测点2-中部测点3-最外侧测点4-激力端 图 12 50%量级冲击频域图 s2 4 6 8加速度(g)g-4-202测点1-靠近激力端测点1-靠近激力端测点2-中部测点3-最外侧测点4-激力端 图 13 50%量级冲击时域图 2.4 结论 1)蜂窝板的第一阶模态在 25Hz,第二阶模态在 250Hz。 2)蜂窝板在二阶模态共振时,虽然振动幅值要小于第一阶,但在振动采集过程剧烈振动,产生明显的蜂鸣,较为刺耳。 9 3)蜂窝板的中部振动幅度要大于最外侧,且在低频时,振动幅度较大。 4)由冲击试验可得,蜂窝板并没有明显缓冲性能。 3. _ 1刘习军,贾启芬.工程振动理论与测试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xx. 2 杨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