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1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2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3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4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及练习题知识梳理:1. 温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只有高低,没有“有、无”之分。测量工具是温度计。2. 温度计(1)工作原理:根据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种类:按用途分: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35 C至42 C,每- 小格是0.1C)、寒暑表。体温计做成棱柱状类似放大镜,对极细液柱放大便于观察 读数。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3)使用方法选: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便于准确读数。 中: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 候

2、: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留: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平:视线与管内液柱凹面(酒精、煤油的凹面)最低点或凸面(水银的凸面) 最咼点相平。不能仰、俯视。记:准确记录数据和单位(a零上零下区分开b最后一位是最小分度值,是准确值 不估读)。3. 摄氏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符号C ,读作“摄氏度”。(1)0 C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 (2)100 C的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C.C的规定:把0 C到100 C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为C.4. 物态变化固、液、气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三者可相互变化。5. 熔

3、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 度叫凝固点。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晶体熔点 (凝固点)不同。晶体中如 果有杂质也会使它的熔点(凝固点)降低。例如冬天下雪后,在大桥桥面上的雪上洒些 盐,盐可以使雪水的凝固点降低,防止桥面结冰,保证行车安全。(3) 熔点和凝固点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时的温度。(4) 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最重要的区别: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非晶体物质举例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矶、松香、

4、玻璃、蜂蜡、沥青萘、各种金属熔点和凝固点有无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凝固条件温度到达凝固点,继续放热放出热量图像/ 尸一 1t/wnrmit畑社(5)熔化和凝固曲线图: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 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用来完成熔化),但温 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 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 处于固态。6.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5、。(1)蒸发(吸热过程)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蒸发,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 快慢。 制冷作用: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和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和自身温度 降低。(2)沸腾 特点: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随气压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蒸发狒腾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不 同 点讽化的錚位液面

6、表面利内部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一定的溫度(沸点)剧烈程度缓慢1剧烈液体温度变化降低(制冷作用不变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1)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压缩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2)液化现象(白气、雾露等)是热气体遇冷形成的。例如烧水做饭时会看到盖子 上方冒出大量“白气”,有人误认为这是水蒸气,其实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 不到的无色透明气体,我们看到的“白气”是热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冬天镜片模糊、水管外壁的小水珠、从冰箱取出的杯上出现的水珠都是水蒸气遇 冷液化成的小水滴。8. 升华物质直接

7、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干冰制冷)常见的升华现象: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固 态碘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汽;放在衣服里的樟脑球不见了;用久的灯泡的灯 丝变细了。9.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是放热过程。下雪不冷(水蒸气雪放热) 化雪(熔化吸热)冷常见的凝华现象: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的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冰花的形成。10示意图d烟代巫瀟.丸址展捺 1 1聲固慰酪掃比敝建1:&华啟站11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水的各种形态名称状态形成过程雨液态液化熔化雾液态液化露液态液化冰

8、固态凝固木目固态凝华雪固态凝华凝固雹固态凝华凝固云: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 起,从而形成云故云的形成既包括了液化又包括了凝华这两个过程放热.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浮尘颗粒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雨: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冰晶就熔化形成雨所以雨是冰晶熔化形成的熔化吸热.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雹:是雨在下落的过程中遇冷凝固而成(凝固)冰雹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冰:是由

9、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物态变化练习题0 6 12 18It i/m in-、单项选择题()1.关于0 C的水和0 C的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 C的水比0 C的冰热B. 0 C的冰比0 C的水冷C. 0 C的水和0 C的冰冷热程度一样D.无法比较水和冰的冷热程度()2. 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C。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 39.5 CB.甲的体温一定是 39.5 C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C 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C(

10、)3.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在CD段是固态B.海波的熔点是48 CC.海波在BC段不吸收热量 D.海波熔化经历了 12 min()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C.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D.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5.玻璃在200 C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 C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A.玻璃难熔化 B.玻璃太大了 C.玻璃是晶体D.玻璃是非晶体7 / 11()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多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B.全

11、部熔化C. 一点儿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7.关于沸腾和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时不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有关C.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升高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8.许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C. “水雾”在甲房间外表面,在乙房间内表面 D. “水雾”在甲房间内表面,在乙房间外表面()9.在卫生间里洗

12、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餐常常吃鸡蛋和牛奶。小明同学在家煮鸡蛋时,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 续用急火煮直到鸡蛋被煮熟;第二次在与第一次相同的情况下当水沸腾时即将炉火调小(仍保持水处于沸腾)直到鸡蛋被煮熟。两次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又省时间B.第一次比第二次费燃料但省时间C.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但费时间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两次所用时间相同()11.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

13、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升华C.凝华D.汽化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D. 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二、填空题14.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15. 北京元月份的平均气温为“-4.7 C” ,读作或16. 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 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C,该晶体加热 m

14、in后开始熔化。17. 夏天吃冰淇淋是利用冰 时 降温解暑的;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 时 使菜窖里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18. 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 ,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 。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 ,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打开电风扇加快了人体表面的 ,从而加快了人体上汗水的,也就加快了从人体 热,而没有改变室内空气的 。19. 水沸腾时的特征是水中形成大量的 ,上升并变,到水面,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21. 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开水

15、变凉 ,这是因为“吹气”力口速了水上方空气的流动,使水蒸发 热加快,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11 / 11因为水蒸气液化 热,使手表面温度升高。22. “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夜间温度 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雪后天晴,由于雪吸热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三、探究与创新题23. ( 4分)下面是小阳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几个实验步骤:A.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B.选取一支适当的温度计C.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D.取出温度计F.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E. 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分度

16、值请你按正确的顺序依次排列起来:24. 如图所示 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C。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_丙25.小刚同学在研究“冰的熔化规律”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 min0l234567891011121314温度/ c-54-3-2-10000001357(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冰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是 min。(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壬物质准大气压下几种卞水水银酒精甲苯凝固点/C3280-39-117-95勺和沸点/0如果艮你是一家0035778111表制作温度计的厂家的技术员,要求用水银、酒精、甲苯制作温度计,水银价格

17、较高,酒精、甲苯价格较低。为了制作出既实用且成本又低的温度计,你认为测铅的熔点应选制作温度计测g沸水的温度应选 制作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最低约-88 C)应选 或制作温度计。27. 如图所示,甲、乙是小芳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看到的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丙图是她利用此实验中观察记录的数据作出的 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从图象可看出: 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猜想到:水面气压( )1标准大气压。28.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 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 C,则

18、他们选择的是(填“ A”或“ B”)套装置。(2 )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13 / 11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不同。(3)通过分析图象 C,可得到的信息有: 。29. 保留水份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份散失快慢的因素,有甲、乙、丙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 料是均匀剖成两半的胡萝卜),回答下列问题:胡夢卜乙= 胡萝卜 丙15 / 11(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有、两组。(2 )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能分别得到什么结论? (3)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30.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萘粉等。(1 )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高度固定的。(2 )实验中观察的主要对象是锥形瓶内的 (3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 实验中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CBBADCDCADBDC二、填空题14 .温度,液体热胀冷缩。 15 .负4.7摄氏度,零下4.7摄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