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

2、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6诗三首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指感情深厚)b但为君故(但是)c桃李罗堂前(罗列)d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解析】b项,但:只。【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08332059】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解析】d项,“自然”这里指田园,又指天然本性;今指大自然。【答案】d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

3、际c何以解忧d狗吠深巷中【解析】a、b、d三项均为省略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答案】c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互文”手法的一句是()【导学号:08332060】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解析】要注意从互文特点的角度来分析。【答案】d5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导学号:08332061】(1)汉乐府民歌野望诗中“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_,_。_,_”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2)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几句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3)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

4、辞劳苦的句子是_,_。(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答案】(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行行重行行无名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6这首诗的开头,连叠四个“行”字,只用一“重”字绾结。这样的句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句的鉴赏能力.“行行重行行”,这

5、种写法别具一格,复沓重叠的声调中传达出来的是沉重的情感。【答案】重叠使用四个“行”字,极言行程之远,兼有分离长久之意.用复沓重叠的声调、弛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感情的沉重感,使痛苦伤感的氛围笼罩全诗。7古人常有“诗眼”之说.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凝练传神的一个字.请指出“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中的“诗眼各是什么,并简要解说。【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语句的炼字能力。两句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是“老和“晚”,这正是诗歌的诗眼。答题时,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答案】“老”和“晚”.“老”并非只言年龄,更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身心憔悴、精神衰老之感;“晚指行人未

6、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已逝、红颜已老的迟暮之感。(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导学号:08332062】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8怎样理解“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这两句诗?【解析】解答时,先从形式上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再从内容和中心上作答。【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精卫衔微木以填沧海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不移的决心的歌颂和赞扬,表达了诗人相信终有成功到来的一天的思想感情。9有人说这首诗实际上是诗人的自白之语,借精卫、刑天来反映

7、自己的遭遇,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解析】解答本题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答案】有道理。从最后两句“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中就可以看出来,诗人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有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无法等到,实际上是慨叹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10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与前后语句顺畅连接,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导学号:08332063】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_的潇洒,有_的潇洒他们的潇洒_

8、,_,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解析】本题考查续写能力。处句式的结构较为简单(人物诗句),关键在于所选诗句必须体现一种“潇洒”.处为结句,注意总结以上分述的共同特点。【答案】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11请以“社会承传”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赵孟頫的墨迹显露出多重人格结构的聚合,这种现象虽然与“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观点相悖,却清楚地显示了个体人格受制于社会承传这一文化特征。【解析】重组这个句子,需要弄清楚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弄清楚“社会承传所在的位置及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以此作为切入点。“个体人格受制于社会承传这一文化特征”可以转化为“社会承传制约着个体人格这一文化特征”;“清楚地显示”与“赵孟頫的墨迹显露出多重人格结构的聚合”有紧密关系,可以整合在一起;“虽然相悖”可放在最后。【答案】社会承传制约着个体人格这一文化特征,清楚地显示在赵孟頫的墨迹显露出多重人格结构聚合的现象中,虽然这种现象与“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观点相悖。12下面是某中学转出团关系的流程图.请根据这个流程图写一段介绍转出团关系的程序的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导学号:08332064】【解析】解题时要先由上到下把图看清楚,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