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8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选题(共 20 题;共 60 分)1、假如你是距今约 7000 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2、(2017深圳)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a、 b、 c、 d、3、下列关于传说中炎帝的发明的叙述,正确的有( )教民开垦耕种 种植五谷 制作乐器琴瑟 建造宫室 制造船只 创造文字a、b、c、d、4、“华夏儿女政通人和俱兴奔腾三江六川,炎黄子孙国强民盛两旺驰骋五湖四海。”这副对联中暗示 华夏族的主体是( )炎帝部落 蚩尤部落 黄帝部落 尧部落a、 b、 c、

2、 d、5、 (2017怀化)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 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6、 (2017黄石)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 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7、(2017青岛)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 年第 1 版)中写到: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 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 多种野兽化石,还有 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 4

3、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第 1 页 共 4 页会制造石器 会种植粟 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 b、 c、 d、8、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 170 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遗址9、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 切割成若干份( )a、石制工具 b、铁制工具 c、棍棒 d、硬质土块10、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 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

4、a、元谋 b、半坡 c、北京 d、河姆渡11、(2017东营)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 相符的是( )生活在黄河流域 种植水稻 住干栏式房子 挖井饮水a、 b、 c、 d、1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 ) 黄帝 炎帝 蚩尤 三苗a、 b、 c、 d、1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14、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你知道残缺部分是

5、什么吗(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选举制,禅让制;公,家15、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奴隶制1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第 2 页 共 4 页17、“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中这段话所描述的 “宫室”最早应出现在什么时候(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北京人18、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

6、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19、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c、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d、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20、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二、材料分析题(共 3 题;共 40 分)21、阅读下列材料:(14 分)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

7、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 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七千年前的奇迹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 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请回答:(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4 分)第 3 页 共 4 页(2)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4 分)(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 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3 分)(4) 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

8、什么启示?(3 分)22、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1)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4 分)(2) 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4 分)(3) 结合以上材料,说说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 分)23、阅读下列材料:(14 分)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禹父即治水无 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被起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继 续其父未竟的事业。禹受命治水,他发奋治好水患。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 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攆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 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 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不是用人 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请回答:(1))禹生活在什么时期?(2 分)(2) 通过材料的介绍,请你说一说他是用什么办法治水成功的。(2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