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的全部内容。9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
2、静悠闲生活的向往。人们把以此为内容创作的诗歌称为山水田园诗。写隐士远离尘世的山居生活的诗歌是隐逸诗。按照诗人抒发的主题感情,山水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用饱蘸热情的笔表达对山水的歌颂和对田园的热爱.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 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对官场名利的厌恶和不屑、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渭川田
3、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雉雊(gu):野鸡鸣叫.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前面写了那么多“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归隐田园的心情. (三) 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一种远离尘世的高洁志趣。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
4、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诗人为我们 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诗作一方面通过首联、颔联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点明作者造访的时间是清爽的秋天同时也暗示了陆鸿渐的身份. 另一方面通过颈联尾联西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其潇洒疏放。“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的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鸿渐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的神态,从侧面烘托出其不以尘
5、世为念的高人逸士的风度. (四) 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诗歌中作者常常营造清幽、静谧、温馨的环境,表达对所居环境的喜爱和生活的闲适、恬淡。 夏谷云泉 高 棅云影荡山翠,泉声乱溪端。长林无六月,萝薜生秋寒。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在诗中,赞美夏日的山谷云泉。绿色的山岭飘荡着云影,溪流发出悦耳动听的泉声,茂密的林里没有六月的酷热,垂挂于树上的菠萝和薜荔散发出秋天的寒气。作者通过夏日山谷树林中的描写,表现了与世无争、闲适自得的高雅情趣。 (五) 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诗人官场失意后或人生受挫后常常向往山林田野,,即让身心休息,悠闲度日,又对现实不满,深感寂寞,有岁月流逝、报
6、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感情并存。代表作品:孟浩然过故人庄夜归鹿门歌杜甫绝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饮酒王维鹿柴、竹里篁、鸟鸣涧、草荑坞:汉江临泛储光羲钓鱼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寺桃花翁卷乡村四月,辛弃疾清平乐西江月陆游游山西村 【鉴赏要点】:1、意境是诗的核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等。 2、领
7、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观察角度,高、低、远、近的变化及虚实。 b、描写景物的方法:多色彩,多感官、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及比喻、拟人、借代、
8、夸张等修辞。 c、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琅琊溪【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
9、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强化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预报 金王 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亭皋:水边的
10、平地.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这首诗题为“访城西友人别墅”,但诗中却并未涉及友人和他的别墅,这说明作者在写人方面不落俗套。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
11、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余杭四月 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 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5、阅读
12、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鹊桥仙 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
13、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一、8。(4分)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9。(4分)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二、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解释字义并描述所在句子的内容)两
14、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描绘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衬出作者禅寂的心境.(感情)三、答:(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答: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练习答案 1、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2)答案示例: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在钓鱼所以说荒废了旧钓矶。 2、 答: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以境写
15、人的烘托手法,诗人并没有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友人居处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然而,单从这个自然、优美、脱俗的村野风光中,读者也不难想象到这位友人恬静自适的高雅情怀。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只要意思答对就可以酌情得分) 3、(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示例: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
16、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4【答案】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答案】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答案】8.全联视听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9。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寻常痤疮的临床护理
- 生涯发展指导课:《规划的人生更精彩》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 买卖房过渡合同范例
- 人防工程租赁合同范例
- 2025年餐饮服务员年度工作总结模版
- 个人月度工作总结模版
- 2024年太阳能组件生产装备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总结模版
- 保险推广合同范例
- 个人桑蚕养殖合同范例
- 2022年贵州贵阳市中考英语真题
- FZ/T 32001-2018亚麻纱
- 《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探讨(论文)8000字》
-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4课《生物生存的环境》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典籍里的中国》课件33张
- 2022年道路交通安全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 (完整)《神经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边坡支护之锚杆施工技术ppt版(共35页)
-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6篇
- GB∕T 25119-2021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 电池PCBA规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