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练习题_第1页
琵琶行练习题_第2页
琵琶行练习题_第3页
琵琶行练习题_第4页
琵琶行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琵琶行岳阳楼记练习题阅读琵琶行做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

2、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A 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2.表现歌女羞涩的句子是。3.简要分析“枫叶荻花秋瑟瑟” 、“别时茫茫江浸月”两句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表达作用(分别说明) 解析 4.琵琶女演奏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3、5.下面对描写乐曲演奏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昕上去错杂交织的乐音如同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B. “间关莺语花底滑”描写琵琶声婉转而流利,如同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C.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如同有声之乐。D.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描写曲子终了,琵琶女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划了一下,四根弦同时发声,音响强烈而清脆。6.诗人描写了哪几个有代表性的乐段?每一乐段的旋律和情感有怎样的特点?7.从描写的角度分析,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4、白”属什么描写 ?这种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从课文中再举出一例这样的描写。8下面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时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交错出现。 “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D“间关”“幽咽” 两句将琵琶声同时诉诸听觉与视觉,分别表现出轻快与冷涩的不同感受。9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下列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A 写出了琵琶女腼腆羞涩的神态。B写琵琶女洁身自好,不肯轻易见客人。1 / 7C准确地写出了琵琶女

5、身世变化后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的腼腆羞涩。D写琵琶女深夜与陌生人相见心怀畏惧、被迫演奏时的拘谨神情。10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 ,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11.解

6、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间关: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暗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迸:1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A 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13.这首诗中有许多描绘乐曲声的比喻句,按表现乐曲的不同特点填空:形容乐声粗重的:形容乐声轻细的:形容乐声流畅的:形容乐声冷涩的:14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

7、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C“别有幽愁暗恨生” ,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D“银瓶乍破” “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15.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有几个说几个)(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4)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16.这一部分生动地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作者善于通过一连串形象的比喻,展现乐曲旋律的变化。仔细体会这些比喻的含义,用几个词语概括乐曲旋律的变化。(不超过16字)戛然而止。17.这段文字,通

8、过对琵琶女弹奏的描绘,显示了琵琶女,可谓声情并茂。结尾两句是描写,有的作用。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2 / 7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9、,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B. 南极潇湘 /初极狭C.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D. 而或长烟一空 / 一食或尽粟一石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0.选文抒写了 “迁客骚人 ”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

10、 “”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 字);二是 “,”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填写)2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B.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C.选文中的 “乐 ”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 4 分)(1)百废具兴()( 2)连月不开()(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3.请用现代汉语写

11、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4.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一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 分)25.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介绍性的文字,使游客对岳阳楼有大体的了解。 (4 分)2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 2 分)不以物喜先天下之忧而忧27.翻译下面的句子。 ( 2 分)微斯人,吾谁与归?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 3 分)2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4

12、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2)是进亦忧,退亦忧进:(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30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 / 731.“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32.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两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 3 分)3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

13、)连月不开()( 3)薄暮冥冥()( 4)至若春和景明()3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 4 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35.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 分)迁客骚人的情:古仁人的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36.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 4 分)1 解析 D(“惨”是悲 的意思,而不是悲惨之 。 ) 3 “ 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全 定下了基 最后借江 月影,烘托出主客相

14、 无言,黯然神 的心情4解析可分三 。第一 ( “ 弦先有情” ),写 奏前 弦校音;第二 ( “弦弦掩抑如裂帛” ),写演奏内容;第三 (最后两句)是演奏后的 境描写(演奏效果) 。 5 C 6 解析 三个有代表性的 段。第一 段珠落玉 ,急切愉快;第二 段幽咽凝 ,幽愁暗恨;第三 段 突出, 激越雄壮。 7解析 侧面烘托更加突出了琵琶女 奏的精彩 /忽 水上琵琶声,主人忘 客不 8解析 C 点 C ,“大珠小珠落玉 ”一句是用珠落玉 的温 清脆来比 琵琶的 音,二者都属听 范畴。9解析 C点 “最合理”的理解即根据文章提供的其他方面的信息而形成的一种符合 的 全面的理解。根据全 分析,琵琶

15、女初 的 ,当 既有“不 当年”的犹豫,又有初 4 / 7生人的羞 。在以上列出的几种理解中,当以C 最 合适。10 解析 B (“广 的想像空 ” “悠然不尽的无 韵味”。)12 解析 C(A.“ 托昂 ” 法不当。 B.“ 托成功” 法不当。 D“ 托凄凉” 法不当。 ) 14解析 C (“ 有”句表达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是听众内心的愁思和怨恨。)15解析 ( 1)借代,( 2)比 、 比、 偶,(3) 、比 ,(4)比 、 偶、夸 。 16解析 流 婉 、低沉冷 、 歇停 、激越雄壮。 17解析 高超精湛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情感。 面。烘托出 曲余音 梁, 曲 犹在的 人魄力

16、18D19皎 的月光一泻千里, 浮 的光 着金色, 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20因己而悲心 神怡, 辱偕忘21C22.( 4 分)( 1)具通“俱”,全,皆。 ( 2)开:天气放晴。 (3)以:因 。(4)大 :雄 景象。23(4 分)( 1)( 2 分)看了自然景物而触 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2)( 2 分)在朝廷上做官就 百姓 ;不在朝廷上做官就 君主担 。或: 在高高的 堂上,就 百姓 ; 在偏 的江湖 ,就 君主担 。24.(3 分) ( 1 分),点明主旨( 1 分),表达作者 达的胸襟和 大的政治抱 。 ( 1 分) 25.(4 分)写出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1 分),写出登

17、楼 看到的景物特点(1 分),引出范仲淹的岳阳楼 或名句。 ( 1 分) 言表达流 。26.答案示例:5 / 7因 在 之前。 27.答案示例:(如果)没有 种人,我同 一道呢? 28.答案示例:文天祥国 当 , 危不惧,誓死 国,忠 不渝。 出了“人生自古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 唱。29.(1)居: 在。(2) :居 堂之高。 ( 3) : 依。(4)因 30.( 1)我曾将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的心思,或 不同于(以上) 两种表 的, 什么呢?(2)在天下人 之前先 ,在天下人 之后才 31.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 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 朋友的期望之情 32.开放 , 点明确、言之成理、 句通 即可。33( 4分)(1) 尽(2)放晴(3)迫近(4)日光(各1 分)34(4 分)( 1)政事 利,百姓和 (安居 ), 多已荒 了的事 都 起来了。 (2 分)( 2)离开国都, 念家 ,担心奸人 坏 、害怕坏人的批 指 。(2 分)35(4 分)迁客 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 国 民)。(各 1 分)目的是:通 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