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年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9_第1页
七年级历年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9_第2页
七年级历年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9_第3页
七年级历年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9_第4页
七年级历年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9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蔺县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中小学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全卷: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种植水稻的是: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原始居民3、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a、尧b、舜c、禹d、启4、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是:a、商朝b、夏朝c、秦朝d、周朝5、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制度产生的a、奴隶b、禅让c、分封d、世袭6、“卧薪尝胆”的故事出自:a、葵丘之盟b、晋楚争霸c、吴越争霸d、城濮之战7、著名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2、孙武b、孙膑c、张仪d、苏秦8、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次改革运动,它发生在:a、齐国b、楚国c、魏国d、秦国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1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首领是:a、刘邦、项羽b、陈胜、吴广c、刘邦、陈胜d、项羽、吴广11、秦未起义军中,率军最终消灭秦朝的是a、陈胜b、吴广c、项羽d、刘邦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下列哪个提出的:a、孔子b、刘彻c、董仲书d、刘邦13、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是要打击:a、匈奴b、大月氏c、乌孙国d、滇王14“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洛阳b、成都c、徐闻d、长安15“汉委奴国王”金印

3、是中国与下列哪个国家(地区)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物?a、朝鲜b、日本c、大秦d、欧洲16、下列不是三国时代的人物是:a、刘备b、曹操c、孙权d、诸葛亮17、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统一全国的是a、东晋b、西晋c、南朝d、北朝18、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a、由东向西b、由西向东c、由南向北d、由北向南19、北朝时,下列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哪个民族的影响最大?a、匈奴b、氐c、鲜卑d、羌20、考古学家发掘了一批文物,从上面的文字分析它是商代文物。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二、填空21、夏、商、西周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4、)。青铜器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在湖南出土的()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22、战国后期,秦国经济发达,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为了防御强大的匈奴,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23、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领先世界先进水平,西汉时,()改进了造纸术;南朝时,数学家()在计算圆周率上取得更大成就;汉朝至南北朝时期,“医圣”()编著伤寒杂病论,民间医生()发明麻沸散,农学家()撰写齐民要术,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真是人才辈出,硕果累累。2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的学说,是()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都收录在论语一书中。25、“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学名著()的

5、评价,该书的作者是()时期伟大的史学家()用毕生精力写出的不朽著作。26、我国古代艺术已达到很高的成就。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堪称音乐的世界奇迹;()堪称中国古代雕塑的大型陈列馆;“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是我国古代绘画宝库中的珍品。三、简答题:几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一起高谈阔论。正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位老者走过来,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们说,从小学进入初中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于是老者出了几个问题,他们很快就准确无误地作了回答。老者翘起大拇指,连连说:“好!好!”同学,你也来试试看。27、“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些人物?28、“战国七雄”指的是哪

6、些诸候国?29、商鞅变法的有哪些主要内容?30、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三项措施?3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它们的都城分别在今天的哪里?32、北魏孝文帝改革,从哪些方面大力推行汉族文化风俗?33、本期所学的历史人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四、材料解析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秦朝从此一蹶不振。材料二: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材料三: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请回答:材料一、二、三、分别说的是哪次战役?这三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根据材料一流传下来的一句成语是什么?材料二、三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材料三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