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_第1页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_第2页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_第3页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_第4页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2011年7月,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及我市耕地质量状况 三、如何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四、我们能为之做些什么?,1998-2005年历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8年减少了1.14亿亩,平均每年减少0.14亿亩.,2006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从2006-2020年十六年耕地面积只能减少0.26亿亩以内.,保耕地数量压力巨大,18亿亩耕地“红线”屡被挑战,耕地总量逐年减少,从1998年至2005年8年间耕地减少1.14亿亩,年均减少0.14亿亩,从2006-2020年16年耕地面积只能减少0.26亿亩以

2、内.到2020年确保18亿亩耕地的压力巨大。,乱圈乱占耕地现象普遍存在,耕地被破坏场景之一,场景之二,场景之三,耕地被破坏场景之四,耕地被破坏场景之五,耕地被破坏场景之六,耕地被破坏场景之七,新华网,国家土地督察 副总督甘藏春 回答记者专访,甘藏春语,2010年,在77个地级以上城市448个县市区开展例行督察,审核土地卷宗13万件,涉及土地785.79万亩,其中耕地235.75万亩;实地核查2.7万个项目,涉及土地197.17万亩,其中耕地75.44万亩;发现违法违规问题1.8万件,涉及土地122.1万亩。,中央果断决策,“十二五”期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二是加强

3、林草生态建设。 三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行动,保护性耕作,推进农业机械化。 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气、房。,一,加强耕地质量 建设的意义,一是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需要,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以2008年为基数,2009-2020年 全国达到10900亿斤,新增1000亿斤。 安徽省达到800亿斤,新增220亿斤。 宿州市达到100亿斤,新增35亿斤。 照此计算:在耕地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我市平均每年每亩要新增粮食47.3斤。到2020年粮食年产达1353斤/亩。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在人增地减不可逆转形势下,实

4、现纲要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保护耕地, 只在保护数量上做文章没有出路。 提高耕地质量,才能提高耕地的产出和产品的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农业需要有可持续的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作保证,而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又依赖于耕地的生产力和清洁度。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耕地的抗侵蚀能力,缓冲能力、解毒能力等抗逆能力。耕地质量一旦下降,耕地就会发生退化。可见,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素。,四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耕地质量的好坏与农村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如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就能够减少对农业

5、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如果对水土流失,土壤风化、沙化、盐碱化进行综合治理,不仅提高耕地质量,也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耕地质量建设夯实了增产基础。-胡元坤,耕地是粮食生产最 基本的资源保障条件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 化的快速地推进,耕 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 转。保护耕地,数量 是基础,质量是根本。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二,当前我国及我市耕地质量状况,(一)当前我国耕地质量状况,目前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不容乐观,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到70%。 -中国广播网2010-09-27转载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农业部2004年5月颁布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全国耕地以不同气

6、候、土壤类型、地力要素、主导障碍因素及改良主攻方向划分七个类型区。全国耕地等级指标统一划分十个等级,用粮食种植制度的近期正常年份全年粮食产量水平计算:其粮食单产水平在900公斤/亩至100公斤/亩为一到十等,即900公斤以上为一等,800-900公斤/亩为二等 以次类推。我国耕地质量多在四至九级,仅南方少数地区有1-2等地。,国土资源部发布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2009年12月24日国土资源部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综合调查与评定,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 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0等,总体偏低。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

7、、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67%、29.98%、50.64%、16.71%。 我国耕地质量等别呈现总体偏低、分布集中、经济发展区域与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复合等特点。我国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高,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低。 -腾讯网转载人民网农民日报。,人民网,根据2004年新时期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指导全书反映的情况看,我国耕地质量的现状: 一是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不均。全国有95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的耕地磷钾俱缺。二是中低产田面积大。在现有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70%。三是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四是土壤沙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加重。五是耕地

8、退化加剧。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已有40耕地严重退化。 -人民网,中国化肥网,我国耕地质量问题将挑战未来农业发展 没有质量的数量同样令人担忧,-中国化肥网 2010-12-23,中国耕地质量太差-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柯炳生语,耕地面积的下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你总要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都要占用耕地,耕地肯定要减少。” 我们的很多耕地,至少1/3的耕地,拿到欧洲和美国去都不是耕地,因为质量太差。内蒙古、黑龙江据说还有一些可以开垦的耕地,但实际上都是生态条件很脆弱的地方,这些所谓可以开垦的耕地实际上都是湿地或者半干旱的草原。”可以说,在土地方面,我国面临着粮食增产和对生态保

9、护的双重压力,目前全国面临的耕地质量问题是,一是对耕地质量建设认识不够重视,只顾眼前利益。领导重视不够,群众认识不够。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 三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种田整地质量差。 四是耕地土壤沙化、污染甚至人为破坏耕地等现象在加重。 五是对耕地质量都没有明确的指标,领导责任也不明确。,暗道,全国耕地质量总评,全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较低,中低产田面积占70%。 中、东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高,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低,沙化加重,污染加重。,(二)当前我市耕地质量状况,综评: 全市耕地质量在逐年提高,但总体质量偏低,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产田面积仍占69%,耕地质量与当前高产

10、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用地的补充耕地质量堪忧,人为损毁耕地的现象在增加。 (南部砂姜黑土酸化加重。北部土壤沙化、盐碱化程度在快速好转。有机质及养分在提高,地力水平不均衡,但土壤肥力状况已经成为高产或者说继续增产的限制因子, (土壤培肥是个缓慢系统工程,但可以人为地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提速 -个人见解,我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级缺全市平均15.6,灵璧8192个样本平均17.88,安徽省耕地养分等级划分标准.,我市耕地土壤养分全氮- 级缺全市平均0.92,灵璧平均1.15中偏缺,安徽省耕地养分等级划分标准,我市耕地土壤速效磷-级中等全市平均16.7,灵璧平均14.35,安徽

11、省耕地养分等级划分标准,我市耕地土壤速效钾- 级中等全市平均129,灵璧平均146,安徽省耕地养分等级划分标准,我市土壤微量元素锌、硼缺乏,锰中等偏上,铜、铁丰富。钼未测定.,安徽省耕地养分等级划分标准 全市平均:硼0.63、锌0.84 、锰14.9、铜2.8、铁20.0 灵璧平均 :硼0.23极缺、锌0.86缺、锰16.8丰富、铜1.88很丰、 铁19.4很丰,我市耕地土壤中量元素硫中等、钙丰富、镁未测定 硫全市平均27,灵璧21.6-中,安徽省耕地养分等级划分标准,ph:北碱南酸灵璧各乡镇情况,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已刻不容缓 -洪绂曾,洪绂fu曾-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农业部原副部长 政

12、协十届二次会议讲话,三,如何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构建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政府牵头,国土、农业、水利、农机、林业、财政等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完成耕地保护工作。,(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构建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健全机制。建议各级政府把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纳入“十二五”规划,并作为一个重要考核目标,认真落实行政首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政府成立“耕地质量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整合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和资金,科学制定的耕地质量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各级各部门的职责。,2009年在湖北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土地副督察鹿心社,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参加会议并分别讲话,20

13、09年12月两部委联合下文,2010年初农业部成立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及专家指导组,2010年3月17日省两部门联合下文,市农委文件,(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鼓励企业投资,并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是每年从土地出让金安排10%的资金,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专项基金。二是全面实施耕地有机肥增补工程。加大补贴力度,大力推广秸杆直接还田,适当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扶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三是进一步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2

14、004-2008年,国家统筹安排资金123亿元,建设标准粮田6000多万亩。2008年底,中央从“拉内需、促增长”投资中追加安排8亿元用于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当年安排投资65亿元,用于规划的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同时,各地也加大了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还通过补贴项目形式,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培肥土壤,提升地力。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五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亿元,其中我市1400万左右,墉桥区近300万元,项目县(场)从2005年的200个扩大到2009年的2498个。2006年启动实施的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

15、目,投入规模从1700万元扩大到2010年的5.5亿元,10多个省市出台商品有机肥补贴、鼓励利用冬闲田恢复绿肥种植的政策. 再投资金用于修兴水利、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行动、农业机械化,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利设施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有效治理沟、渠、河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三)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实行耕地质量数字化的动态管理,建立地力数据库和监测点,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以及现代测试技术,了解各地地力变化情况,密切关注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建立耕地质量评价制度和预测预警系统,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耕地地力培肥措施、耕地质量管理提供资

16、料,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指导和服务,耕地质量监测工作逐步推进,全国已建国家级监测点365个,省、市、县级监测点1.4万个。 我市国家级监测点20个,县级各20个。 初步形成了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灵璧已经完成了耕地地力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实行了数字化动态管理,(四)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等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但在规范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方面,至今没有出台一部专门法规。 建议加快出台耕地质量保护法,并抓紧修订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加强质量管理的原则,严格规范土地

17、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行为,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五)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耕地质量建设中的作用,即:我们要为耕地质量的建设做哪些工作?,四,我们能为之 做些什么?,(一)改良土壤,防止退化,改良各类土壤: 土壤本身结构问题:过砂、过粘、紧实等 土壤酸化的改良及防止继续酸化 土壤碱化的改良 污染及被破坏土壤的修复(用改种法如种植林木,抑制吸收法如增施有机肥及提高ph降低对其吸收、改造土壤法如深翻及客土、生物改良法如种植蜈蚣草等。 因耕作技术问题造成的质量问题的改良等。,吸砷最佳植物-蜈蚣草,(二)培肥土壤,增加产出,科学施肥: 继续实施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减少过量化

18、肥的投入,节本增效,减少污染。提高耕地质量。,测土配方施肥,做到科学施肥,施用配方肥料,防止化肥滥用,减少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是培肥土壤的最佳最快途径,也是必要手段。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增施有机肥的方法:秸秆还田(堆沤、过腹、直接还田)、种绿肥、施商品有机及有机无机肥料等。,一是秸秆还田-玉米秸秆的直接还田,粉碎的玉米秸秆,秸秆还田技术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的契机,鼓励和引导农户利用机械化实施机械化收割留短茬粉碎还田。收获视频2_自定义转码_1280 x720.avi,严禁焚烧秸秆,烟雾弥漫城市夜空,城市上空被烟雾笼罩,二是鼓励种植绿肥,苕子、苜蓿、紫云英等,三是多施土杂肥、厩肥等有机肥,重视有机肥资源的利用,四是使用商品优质有机肥料或使用优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工厂化生产的优质有机肥,(三)保护性耕作,免耕、深松、碎土、耙平等,精耕细作与机械化耕作相结合。,机械化深耕,机械化整地,机械化施肥播种,机械化开沟,(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做好: 旱地温棚、秸秆覆盖保墒、地膜覆盖、种植结构调整、沟垄耕作、机械化深松耕、使用耐旱品种、灌溉施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喷灌等节水灌溉设备应用与技术推广。,秸秆覆盖保墒,喷灌,土法管流,(五)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及预警机制研究,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尤其是加强补充耕地质量的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