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毕业论文_第1页
山东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毕业论文_第2页
山东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毕业论文_第3页
山东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毕业论文_第4页
山东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目的和要求:课题目的: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基于国际贸易理论,对山东省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导性建议,以提高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课题要求: 根据对外贸易相关理论,运用一定的数据资料分析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以及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对策。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技术要求与数据(或论文主要内容): 本论文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询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国际贸易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本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主要是

2、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分析方法研究山东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首先简述近年来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为后续的论文研究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接着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对影响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然后分析山东省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对促进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图纸、论文、图表、实物等:8000-12000字论文一篇,可辅助相关图表、分析表格和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等4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张庆君,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2) 程

3、桂云,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和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2期.(3) 郭影帆,郭熙,朱焕辉,增强我国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研究j,商业研究,2006,(5).(4) 罗鹏,刘英侠,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问题的几点对策j,现代商业, 2007, 8.(5) 山东外经贸年鉴,2008,4.(6) 黄晓玲.发展加工贸易与产业技术升级探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1).(7) 夏先良.面对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的战略措施j.国际贸易.2007,7.(8) 王向超. 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07 .(9) 杨富贵. 山东制造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

4、优化完善j企业活力, 2007,(10) .(10) 陈良. 浅析山东产业结构现状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31) .(11) 段娟,文余源.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3)(12) 乔翠霞.外资与山东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和对策建议j.山东社会科学,2006(5).(13)徐瑞华,杜德斌.山东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2002(9).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起 迄 日 期工 作 内 容2009年12月01日12月31日2010年01月01日04月10日04月11日04月24

5、日04月25日05月15日05月16日06月05日收集资料,拟订开题报告根据开题报告完成论文初稿,及初稿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及修改,提交论文“自查表”; 完成论文三稿、四稿修改,定稿;提交毕业论文电子版、毕业论文周记;毕业材料袋整理,准备4份打印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装订教研室审查意见:负责人: 年 月 日系部意见: 系主任: 年 月 日摘 要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发展给山东省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对外贸易对山东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应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山东经济的持续发展。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在逐年扩大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在“十五”期间,山东省更是积极克服了人民币升值

6、、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一系列困难,全省出口贸易继续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完善;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取得积极进展;拉动了经济的增长。通过对山东贸易发展的这一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山东贸易发展的因素,对山东省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使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在面临着“入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实现山东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第一,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市场,两种资源;第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全面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发展要求,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第三,提高外

7、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产品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上具有相对优势。关键词:山东省,对外贸易,“走出去”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 trade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 brought great economic vitality and vigor.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marked the role of promoting and stimulating,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foreign trade in or

8、der to promote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export trade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year to expand the scale of the case, the export structure has been optimized. in the 15 period, shandong province is actively overcome the rmb appreciation,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adjustment, inter

9、national trade frictions and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the provinces export trade continued to achieve a sustained,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growing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export mix continuously improved; all-round positive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sha

10、ndong trad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situation, stud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trade, trade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s to promote trade-depth analysis. to shandongs foreign trade in the face of the wto opportunit

11、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environment, seize opportunities, meet challenges, in order to achieve foreign trade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the province to foreign trade changes. first, further deepen the going out strategy, make better use of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arkets and resources; seco

12、nd, change the way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to fully adapt to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needs, 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opening up . thir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o that the product r & d, design, manufacturing, ma

13、rketing, and service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key words:shandong province, external trade, going out strategy目 录1 绪论41.1 研究背景41.2 研究思路42 山东省对外贸易的现状52.1 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52.2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完善62.3 外贸经营主体日趋合理,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力军62.4 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取得积极进展72.5 对外贸易在山东省的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3 影响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93.1 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93.2 新贸易保护主

14、义制约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93.2.1 技术性贸易壁垒因素93.2.2 国际劳工标准因素103.3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103.3.1 短期利润减少对出口增长产生抑制作用103.3.2 成本上升使出口产品竞争力面临更大考验103.3.3 人民币预期升值使招商引资难度进一步加大114 山东省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24.1 外商投资企业在山东省外贸经营主体中占主导地位124.2 进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124.3 出口市场相对集中124.4 对加工贸易过于依赖124.5 外贸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日趋明显134.6 服务业改革进展慢,对外开放程度低135 山东省贸易发展的对策145.1 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14

15、5.1.2 全面提升“走出去”各项业务水平145.1.3 创新对“走出去”的政策支持145.1.4 加强“走出去”风险防范155.1.5 强化对“走出去”的领导155.2 提高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55.2.1 提高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155.2.2 集中精力打造优势领域155.2.3 注重品牌塑造165.2.4 打造企业文化165.3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165.3.1 利用全球智力资源促进自主创新165.3.2 在境外建立可持续发展资源基地165.3.3 发展服务外包,优化产业结构175.3.4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175.4 积极发展民营外贸企业,营造山东外贸的新优势175.4.1

16、 积极利用外资175.4.2 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对外经济合作175.4.3 加强政策指导,做好服务促进工作17结 论19致 谢20参考文献211 绪论1.1 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山东省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拓展,进出口总额迈上千亿美元台阶,累计利用外资941亿美元,设立境外投资企业1480家,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项目遍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累计接待境外游客1500多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累计67.4亿美元,经济外向度达36%以上,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日益呈现自由化趋势,而且在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国外要素已渐成一国(地区)发展

17、经济、增进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引进外资,大力拓展对外贸易,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外贸竞争力显著提升,对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经济发展空间、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世界各国联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均开始有所增长,发展中经济体也出现稳定或适度增长,全球经济终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与此同时,在危机中催生的低碳经济也为新经济的繁荣增添了希望,有望成为新一轮增长的引擎。但2010年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并不十分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大宗物品价格可

18、能震荡上行等等,这些都将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使山东开放型经济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1.2 研究思路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发展给山东省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在出口贸易规模逐年扩大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但是,山东省在发展对外贸易中仍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并制定相应之对策,已经成为今后山东省出口贸易发展的重中之重。本论文通过对山东省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对促进山东省对外贸易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首先,运用相关的理论与数据对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化“走出去

19、”战略、促进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2 山东省对外贸易的现状2.1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据山东省商务厅统计,2010年1到4月份,山东省全省累计进出口贸易完成548亿美元,同比增长43.5%。其中,出口291.4亿美元,进口256.7亿美元。进出口贸易保持持续、较快增长。进出口的持续增长意味着山东省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山东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日益紧密。同时,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其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持续回暖。表2.1 1998-2008山东省对外贸易主要经济指标年份gdp(亿美元

20、) 外贸出口额(亿美元)外贸进口额(亿美元)1998848.1103.562.71999905.2115.866.920001007.1155.394.620011110.9181.3108.320021241.5211.2128.320031459.2265.8180.820041814.9358.7249.120052259.6462.5306.420062768.8586.5366.420073385.3752.4473.720084472.1931.7649.7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一直快速增长,从1998年以来,出口贸易从1

21、998年的103.5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931.7亿美元,是1998年的9倍,进口贸易每年也有大幅度提升,出口和进口增幅在全国主要沿海省市中均居第一位。2.2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完善近年来,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基本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初级产品出口不断减少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则逐渐增加。近两年多来,山东省更是抓住中国加入wto这一契机,在外贸发展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山东省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级外经贸部门主动对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正确引导企业生产加工“低消耗、低排放、少污染、能循环、可回收、再利用”的出口产品,让全省

22、的外贸出口位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从而更好的拉动全省的进出口贸易;另一方面,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导生产企业更新改造陈旧设备和落后的高耗低值的生产加工工艺,利用国外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产品的升级,引导企业制造、加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高卖价的出口产品。2009年以来,山东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对全省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随着国家加大宏观调控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山东省机械设备、游戏机、电话机、汽车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煤炭、生皮及皮革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明显放缓,全省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据统计,在前20大类出口

23、商品中,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类产品、服装居前三位,分别出口83.6、77.8和69.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18.2%和12.4%,合计拉动全省出口增长8.3个百分点,对山东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9%。其中,机械及设备类产品增长较快,从上年第四跃居首位。其它主要出口商品中,首次进入20大类出口商品的分别是游戏机、电话机、汽车零件、电线及电缆、铝及铝材和胶合板,合计出口77.6亿美元,平均增长74.7%,拉动山东省出口增长6个百分点,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0%。退出20大类商品的分别是肉食制品、花生及制品、煤炭、生皮及皮革、医药品和玩具。2.3外贸经营主体日趋合理,外商投资企业成为

24、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山东省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有25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总数达到2万多家,外贸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十五”期间,山东省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13亿美元(含外商其他投资),利用外资的层次也有较大提高。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fdi) 339.7亿美元,已从“九五”末的全国第5位,相继超过福建和上海,连续3年列广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3位。外商资金的涌入,不仅带来了较强的生产能力,而且带来了较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因此,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在山东省的不断扩大,对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2.4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取得积极进展山东已经同世界上179个国家和地

25、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全省外贸出口额每年以20左右的幅度增长,2009年达到208.6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第四的名次。外商投资开始向大规模、高层次、纵深化方向发展。2009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5449项,比上年增长8.2;合同利用外资额5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实际利用外资32.6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已达2.9万项,合同外资额31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0.7亿美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2008年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项目880项,合同外资额5.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9亿美元,期末在外人员2335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0

26、.8、34.7、58.3、44。对外投资稳步发展,累计已达1.2亿美元,企业国际化经营初具规模,已兴办海外企业417家。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2006年达到596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山东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回暖、居民消费支出大幅增加,欧洲部分国家债务危机压力相对缓和,韩国信息技术产业复苏使国内设备投资持续增加,日本经济观察家现况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连创新高,拉动了山东出口出现快速回升。山东省一季度对传统市场出口企业共1482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50家。专家分析认为,传统市场经济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考验,预计全省上半年对传统市场出口可能有

27、所回落,但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幅。2010年一季度,山东省外需出现较大回升,对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表2.2 2010年一季度山东省对传统市场的出口情况地区出口额同比增长欧盟37.2亿美元26.7%美国35.7亿美元21.1%日本28.5亿美元17.5%韩国30.5亿美元32.7%合计131.9亿美元24.4%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5对外贸易在山东省的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山东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外贸易在全省国

28、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比1998年增长8.9倍,年平均增长16.4%,其中出口增长12.2倍,年平均增长13.7%。在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山东省的外贸依存度也由1990年的14.1%,上升到2007年的26.62%,其中出口依存度由8.31%上升到16.5.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9.5%,比2002年提高4.6个百分点。涉外税收占全省税收的15%。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就业近230万人。对外贸易对山东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山东经济的持续发展。3影响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3.1山东省的经济

29、发展水平对外贸易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决定着其出口供给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指一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和该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山东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出口产品出口的数量、质量与规模,另一方面改善了出口产品结构,提升了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2009年进出口总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6%,比1978年的6.2%提高近30个百分点。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和进出口的增速高于同期的gdp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山东省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然而,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终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山东省经济复苏基础并不十分

30、稳固,大宗物品价格可能震荡上行等等,这些都将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使山东开放型经济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3.2新贸易保护主义制约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1973一1975年资本主义一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在国际贸易领域形成的一种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措施以保护人类健康、生命和生态环境为理由进行贸易保护,容易为各国消费者所接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新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了各国滥用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使山东省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山东省传统商品出口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受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商品的科技含量、质

31、量较低并且难以迅速使之得到提高,而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及生产者的利益等目的考虑,往往制定较高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性标准限制我国“价廉”商品的进入,这对山东省的商品出口制造了极大的障碍。3.2.1 技术性贸易壁垒因素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增加了山东省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遵循的游戏规则,谁控制了国际技术标准,谁就可以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争取主动,赢得进入国际市场的主动权。山东省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通过制定名目繁多的技术法规和不断提高的技术标准以及规定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使得山东省的产品出口

32、连连受挫,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山东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山东省出口产品成本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某些技术性贸易壁垒虽然不直接对产品的市场准入设限,但却可以通过设置各种环境标准和检测标准,或是提高原有的标准,从而迫使山东省出口企业为了跨越壁垒增加生产与交易成本,以达到削弱山东省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目的。为了达到相关标准而增加原料成本,削弱了产品竞争力。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山东省出口受阻,增加了就业压力。山东省产品目前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因而当其遭遇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该产品所在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有较大下降,增加国内的就业压力。据统计,如果轻工业出口量下降

33、10%,轻工业劳动力的需求将下降2%,相应的服务业劳动力需求将下降8.3%。3.2.2 国际劳工标准因素国际劳工标准成为新的贸易壁垒方式。山东省具有强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许多国家担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的生产会大量流入我国,更担心这进而会影响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甚至是政治稳定,所以他们必须要找出新的贸易壁垒方式,来抑制山东省以及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保护自身的利益。这便影响了山东省企业的出口能力,增加了经营成本,削弱了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对外竞争的难度。3.3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加快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促进出口企业调整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但由于山东省在出口商品

34、结构、贸易方式、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人民币升值对山东省外经贸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视,短期影响有可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3.1短期利润减少对出口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人民币升值过快过猛,将造成我国出口的大幅缩减,影响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首先,人民币升值对已出口尚未结汇的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其次,由于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的影响大于加工贸易,而山东省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重相对较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左右,受影响程度普遍较大。人民币汇率的升高摊薄外贸企业的利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7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已整倒了不少出口企业,如果此次人民币升值过大,更多的企业将步履维艰。“如果幅度过大,甚至把企业

35、击垮也不是没有可能。”青岛一家纺织企业的一名副总就曾坦言,人民币升值已经吞噬了企业15%左右的利润。人民币升值将提高山东省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山东省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持续扩大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3.3.2成本上升使出口产品竞争力面临更大考验山东省出口的大宗商品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电器及电子类产品、机械设备、水产品、蔬菜、鞋类、轮胎、钢材等产品,这些产品普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初级产品,以中低档为主。这些行业主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于其产品相比其他国家同类产品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产品之间差异化程度小,相互替代性强

36、,这些行业的产品出口价格弹性较大,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这些行业的出口贸易将产生不利影响。2008年1-7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754.70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7.55%,增幅同比回落约7个百分点,比2006年降低了近20个百分点。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出口退税递减。一旦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将会进一步削弱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这些产业出口复苏的步伐将被打乱甚至中止,从而对山东省整体出口带来不利影响。3.3.3人民币预期升值使招商引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优惠的条件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进入国内,而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除在

37、中国国内销售外,一大部分份额都用于出口到国外。这一期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份额在我国总出口额中的一度保持了较快增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商对华投资成本的增加,受此影响,国外资金可能会转向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影响对我国“三资企业”的资金投入。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外方投资成本增加,对在谈合资项目,如果外方维持原投资比例不变,从理论上讲,需要增加2%的投资。投资成本上升,有可能使一些以美元计价的微利项目和出口导向型项目转向越南、印度等周边国家。目前,一些外商估计人民币仍存在升值空间和升值的可能,如果货币汇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调整,将大大影响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有些在谈项目外商已开始把汇率风险计算在内,以便

38、确定投资成本。因此,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对山东省以及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4山东省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4.1外商投资企业在山东省外贸经营主体中占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外商投资企业均是主要经营主体。这样的外贸经营主体结构及外商对山东投资规模的扩大,虽然能保证山东外贸规模扩张的势头,但也使山东外贸自主发展的能力存在潜在危机,一旦外商投资收缩或国际产业结构出现波动,山东外贸发展很可能会受到影响。4.2进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山东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是由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引起的,出口商品结构并未得到优化,出口创汇能力较低,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是影响外贸

39、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山东省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其工业制成品大部分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较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山东省出口产品结构仍然是低层次的,进口商品结构优化但程度仍然较低。4.3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市场的过分集中,一方面,使出口企业的出口业绩极易受到进口国家和地区经济因素和政治、军事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不利于企业规避风验,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例如,2008年4月,由于美国、欧盟对我国农产品设置技术 壁垒和实行最高限额管制,导致山东省大量农产品不能及时出口,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另

40、一方面,也容易引发出口企业的低价竞销,使得出口产品很容易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据青岛海关统计,2009年1-4月,山东省出口蔬菜19.2吨,比1999年同期增长78.9%,但出口量 78.9%的增幅只换来价值33%的增长,平均每吨比1999年下降198.5美元。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不仅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导致出口产品经常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近年来,虽然山东省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但出口市场仍然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香港、东南亚及欧盟。2008年,山东省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占到了全部出口总额的85.1%,

41、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仅占全部出口总额的14.9%,特别是对亚洲地区出口近几年来都占到了其出口总额的 60%左右。4.4 对加工贸易过于依赖尽管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功不可没,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有助于保障山东省的进出口规模,但是目前的加工贸易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无法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使企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项目涉及的产品档次偏低,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产品,资源和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同时还会因为加工贸易与所在地产业结构的联系松散, 产品出口市场仍过于集中而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自身营销能力较弱,对特定市场依存度过高,易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抗风险能力弱。加工贸易方式的特点决定

42、长期采用这种模式会使企业自身缺乏自主品牌和创新研发能力,难以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无助于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提升与优化。4.5 外贸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日趋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实施非均衡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山东省也实施了向东部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30多年间,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山东省完成gdp15896.91亿,仅次于广东,跃居全国第二位。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协调,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明显。2009年东部地区8地市的总人口占全省43%,而gdp占全省gdp的64%,西部地区57%的人口只创造了全省36%的gdp。东部地区人均gdp分别为25827元和87

43、73元,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近3倍。这种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损害到社会公平,不利于实现社会稳定,从长期来看也不利于山东省经济的全面发展。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第一大港口城市,具有区位优势,对外开放程度高,总体发展水平居于山东省首位。而枣庄、聊城位于山东省的西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居山东省倒数第一和第二位。因此,虽然山东省的对外贸易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4.6 服务业改革进展慢,对外开放程度低山东省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省市和山东省经济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着

44、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服务业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低,且总量偏小、层次偏低、增长偏慢,目前对外开放程度低的领域,基本都集中在服务业,导致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难以提高。近年来山东省外经贸事业快速发展,利用外资规模迅速扩大,但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利用外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总体规模不大,领域不宽,项目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领域。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利用外资仅占全省的13.3%,是利用外资的一个薄弱环节。充分反映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意识不强,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相对滞后,已成为繁荣和发展服务业的制约因素,与山东省近年来利用外资快速发展的

45、形势不相适应。5山东省贸易发展的对策5.1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5.1.2全面提升“走出去”各项业务水平一要加快推进境外战略资源基地建设。重点推动铁矿、铝土矿、橡胶、林纸浆一体化等一批在谈、在建重大资源合作开发项目加快进程,同时积极寻求新的重要资源合作开发项目。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实现资源回运;已签约项目完善可行性方案,加快立项核准手续;在谈项目加快进度,力争早签约、早见效。二要支持鼓励有实力有影响的大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创立国际品牌,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统筹规划和市场布局,加大对“走出去”领军企业的培养和扶持,提高优势企业跨国整合资源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山东省

46、的跨国经营集团。鼓励有条件企业收购境外优质资产、股权,获取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营销网络,提升企业跨国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鼓励企业到目标市场设立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要全力争取扩大境外承包工程市场份额。深入研究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动态,帮助工程建设企业开拓重点目标市场。创新承包工程发展模式,支持工程企业采取与国内投资机构合作、承揽epc总承包项目、与国内外工程大企业合作分包等方式,拓展拉美、中东、中亚及非洲产油国工程市场。积极争取国家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和保函风险专项资金,争取国家对外援助工程项目和工程换资源项目。四要推动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指导企业用好东道国鼓励外资优惠政策,把优势产

47、能和贴近市场、贴近原料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最适宜的国家和地区,优化跨国经营链条。推动纺织、橡胶轮胎、水泥、钢管等贸易摩擦频发的行业“走出去”发展,规避贸易壁垒。五要积极有序推进劳务输出。制定全省外派劳务发展规划,指导外派劳务规范有序发展。大力培育外派劳务龙头企业,深度开拓日韩新劳务市场,积极推进工程带劳务、援外带劳务,扩大外派劳务规模,提升外派劳务层次。完善由政府牵头的境外劳务纠纷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妥善处理纠纷和突发事件。5.1.3创新对“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一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目前,省里和大部分市已制定出台支持企业“走出去”相关扶持政策,尚未出台政策的要尽快研究制定。各级政府要通过

48、加大对企业的保费补贴,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把“走出去”专项资金和省内其他相关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支持一批重大战略资源开发和承包工程项目。二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利用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使用中非合作基金、中委合作基金及双边援外优惠贷款。财政部门要与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共同研究创新融资担保方式,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三要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和管理。继续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简化项目核准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规范企业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外派劳务等跨国经营活动。5.1.4加强“走出去”风险防范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树立科学的风险防范理念。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强

49、化对东道国的研究。主要加强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宗教、金融、外汇管制等多层面、多领域的研究,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目标地“走出去”。加强项目前期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论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二是要充分利用好各类金融性政策工具。充分利用保险手段,通过海外投资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特定合同保险等产品,有效规避“走出去”的信用风险,化解收汇风险,获得融资便利,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三要善于借力出击。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的联系与沟通,发挥友好省州、海外华人华侨等的影响力,解决企业在海外经营中遇到的经济、法律、劳务等纠纷。四要搞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管跟踪。做好境外企业绩效考核和联合年检

50、,定期对山东省援外项目进行巡视检查。规范境外投资行为,从资金筹措、项目实施、债务偿还、安全施工、风险防范等各方面落实责任制。5.1.5强化对“走出去”的领导“走出去”事关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大局,有些工作涉及到国家政治和双边经贸关系,特别是现阶段贸易与投资、资源开发与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济与政治紧密结合,还涉及国家援外政策、国别政策,各级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中央的大政方针。商务、外事以及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按照分工,恪守职责,统一对外,牢牢掌握对外合作的主动权,形成支持“走出去”的整体合力。对于境外资源合作开发,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持内外有别,多做少说,避免授人以柄。省政府“走出去”协

51、调领导小组要加大对防范风险的研究力度,建立健全各类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提醒企业规避风险,推动“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各市也要健全完善境外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推动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5.2提高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2.1提高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山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量少、外贸竞争力低,这种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贸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造成的。要提高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的r&d投入、降低r&d风险、促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大型企业应与对口的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中心,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

52、品并促进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5.2.2集中精力打造优势领域很多企业往往在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之后,就强调多元化经营,无形中忽视了主业的发展。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企业最具决定性的核心能力的建设上,企业才能确立起在某一方面的持久竞争优势。在空前激烈的全球竞争情况下,企业建立多种核心能力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选定一个较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一步加强此优势,通过在这一独特领域中的经营,慢慢的建立进入壁垒,从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立在此领域竞争优势。山东省外贸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低成本优势,结合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境外公司产业价

53、值链上的生产环节,打造自己的企业价值链,奠定制造业大省地位。5.2.3注重品牌塑造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调查表明,名牌在整个产品品牌中不足3%,但其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以上,销售额超过50%,个别行业超过90%。山东省的许多出口产品之所以缺乏外贸竞争力,主要是缺少国际市场上有知名度的品牌。就拿山东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纺织服装来说,山东省缺少名牌服装,出口档次低,创汇能力差,不仅贸易利益受损,而且还易遭到国外反倾销壁垒。所以提升山东出口产品的外贸竞争力,关键是创立山东名牌商品5.2.4打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精髓在于充分调动企业中的文化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的文化动力。塑造企业文化,建立具有本企业特

54、色的治理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的经济文化融合为一体,文化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外贸企业面对的是国际市场,企业文化建设就更为重要。在自身建设中应更加注重文化因素,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5.3转变外贸发展方式5.3.1利用全球智力资源促进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少,是制约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目前,山东省出口企业只有20拥有自主品牌,出口额仅占全省的10。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自主创新必须确立鲜明的开放导向,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技术创新为主线、机制创新为保障、管理创

55、新为基础,充分利用境外智力资源和创新资源,大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有效利用外资,走开放式自主创新之路。5.3.2在境外建立可持续发展资源基地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目前,山东省重要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铁矿砂依赖度达80、木浆85、大豆60、棉花45、铝土矿和天然橡胶新建项目几乎100。20002007年,全省进口铁矿石吨位增长了7.3倍、木浆增长4.5倍、大豆增长2.7倍、棉花增长115倍、铝土矿增长56.8倍,天然橡胶已占世界产量的10以上。在进口吨位成倍增长的同时,进口价格也逐年大幅提高,即使考虑汇率因素,全省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也过大,资源约束已经成为山

56、东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5.3.3发展服务外包,优化产业结构山东省三大产业中服务业比重偏低,服务业中服务贸易比重偏低,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是加快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以服务业转移和外包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快,全球每年流向服务业的跨国投资近1万亿美元,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达到1万亿美元。中国服务外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份额微乎其微,近一两年,发展服务外包已经在国内引起高度关注,无论是沿海先进省市还是中西部地区,都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要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提高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举措来抓,像承接制造业转移那样,强力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5.3.4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目前,全球6.4万家跨国公司占据着跨国直接投资的90、世界贸易的65、国际技术转让的80、控制全球高新技术的95以上。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大企业多,产业基础好,具有培育跨国公司的有利条件。要把培育山东的跨国公司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同时,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做到全球人力资源为我所用。5.4积极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