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西服的缝制工艺_第1页
男西服的缝制工艺_第2页
男西服的缝制工艺_第3页
男西服的缝制工艺_第4页
男西服的缝制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男西服的缝制工艺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2010年09月18日第一章 平驳头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一、平驳头男西服的外形概述 平驳头,门襟止口圆角,两粒钮,左、右双嵌线大袋,左胸手巾袋一个,后身做背缝,开背衩,圆装袖,袖口处做假衩,并有三粒装饰钮。见图7-1。 二、平驳头男西装的部件及成品规格 (一)平驳头男西装的部件 1.面料类:前衣片,后衣片,大袖片,小袖片,挂面,领面,大袋盖,嵌线布,手巾袋片,手巾袋袋垫布,领里,耳朵片。 2.里料类:前身里,后身里,大、小袖里,大袋盖里,大袋垫布,里袋嵌线布,里袋垫布。 3.衬聊类: (1) 软衬 大身衬,领衬,手巾袋衬,插角衬。 (2) 黑炭衬 挺胸衬,驳头衬

2、,袋片衬。 (3) 细布衬 盖肩衬,盖驳衬,下脚衬,帮胸衬,袖口衬,背衩衬,袋口衬,牵带布,大袋布,里袋布,手巾袋布,盖领衬。 4其它 绒布滚条,垫肩,各类线,纽扣。 (二)成品规格 单位:cm 衣长 胸围 肩宽 袖长 袖口 驳头宽 手巾袋 大袋 74 110 46 59 14.5 8 10 155 三、平驳头男西服的质量要求 1.西装各部位规格正确,面、里、衬松紧适宜。 2.领头、驳头、串口平服顺直,丝绺正直,左右两格宽窄、高低一致,条格对称。 3胸部饱满,吸腰平服,丝绺顺直。袋盖窝服。止口顺直、薄、挺,长短一致,左右对称。 4后背平服、方登,背缝直顺,腰腋匀服,条格对称。后衩长短相符,不搅

3、不豁。 5肩部前后平挺,肩缝顺直,丝绺正确。 6装袖圆顺,前圆后登,袖子前后适宜,无涟形、无吊紧。 7各部位熨烫平服,无极光、水花、折印。 四、平驳头男西服缝制的重点或难点 男西服以复衬、开袋、装领、装袖及整烫为重点。男西服的衣片、袖片、领等归拔是难点。 五、平驳头男西服工艺流程 检查裁片验片打线片收省推门缉胸衬烫衬复衬扎驳头开手巾袋开大袋修止口敷牵带烫前身开里袋复挂面翻止口归拔后背做背衩合缉摆缝兜翻底边拼肩缝做领、装领做袖装袖做、装垫肩缲夹里、锁眼整烫钉钮检验 六、平驳头男西装的缝制 (一)检查裁片 家查顺序及数量参照西服部件要求 (二)验片 验片是将一些在裁剪过程中因上下层松紧或移动而造成

4、不符合样板规格的裁片,按样板修正确。 (三)打线丁 1打线丁的部位。 前衣片:驳口线,缺嘴线,领圈线,肩缝线,止口线,手巾袋位,前袖窿眼刀位,腰节线,大袋位,钮位,搭门线,胸省线,衣摆缝线,底边线。见图7-2 后衣片:后领线,背缝线,背高线,腰节线,背衩线,底边线。见图7-3 大、小袖片:袖山对刀位,偏袖线,袖肘线,袖衩线,袖口线。见图7-4 2环缝。西服前身在环针前必须先把止口的毛边修齐。环针针距省尖处0.3cm,其他部位0.6cm。环线松度适宜。见图7-5 (四)手省 1剪胸省缝。剪胸省一般以单片剪为好,可保证胸省位两侧衣片的条格对称。男西服胸省线是直丝,所以如果没有条纹的面料,在剪胸省线

5、时要注意丝绺。剪胸省线从大袋口线至省尖点离下3.5或4cm。 2缉胸省缝及腋省缝。西服胸省因有肚省关系,一般都缉丁字省。 (1)缉胸省缝时先把省缝用寨线寨牢,以防止在车缉时移动及上下松紧不一致。缉线时要注意胸省位的造型,省尖处不能有大于0.1cm的条格偏差,胸省不能缉成胖形或平尖形。胸省位大小在腰节处为1.2cm,大袋口处为0.8cm。见图7-6。 (2)缉腋省缝时也必须先用寨线寨牢。寨线一般为2cm一针。要注意腰节线与底边线的线丁对准,大身衣片在袖窿深线下10cm处吃进.3或0.5cm。缉线松紧适宜,缉线顺直,缝头为0.8cm。见图7-7。 (五)推门 推门即推、归、拔工艺,它是高档毛呢服装

6、工艺的重要手段之一。掌握推、归、拔工艺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由反复实践到经验积累的过程。在学习推门工艺时要注意:第一,了解衣片同人体及人体动态的关系,理解推门的作用;第二,要了解面料的性能,掌握熨斗的温度与压力;第三,了解熨烫顺序、熨斗走向、及衣片丝绺的用力程度。 1 分烫省缝。把寨线拆掉,胸省尖线头打结。在腰节处剪开0.3cm刀口,便于分烫省缝。省尖处要用手工针插入分烫,以防省头偏倒一边,影响外观。分烫时在腰节处丝绺向止口边弹出0.6或.8cm,把省尖烫圆,并以腰节线为准向两头略拉伸。分烫腋省时,两边丝绺放直,斜丝处不宜拉还。见图7-8。 2 归拔前片。先归拔门襟格,止口靠身边(里襟格则相

7、反),将止口直丝推弹0.6或0.8cm。熨斗从腰节处向止口方向顺势拔出,然后顺门襟止口向底边方向伸长。要求止口腰节处丝绺推弹烫平、烫挺。熨斗反手向上,在胸围处烫驳口线,丝绺向胸省尖处推归、退顺。见图7-9 3 归烫中腰及袖窿处。把胸省位至胁省的腰吸回势归到腋省至胸省的1/2处。熨烫时一定要归平、归煞,以防回缩。归烫袖窿时要注意:(1)袖窿处直丝要向胸部推弹0.3或0.5cm(肩点下10cm至腰节处);(2)袖窿处直、横丝绺要回直,横丝可以略向上抬高,归烫时熨斗应由袖窿推向胸部。见图7-10。 4 归烫底边、大袋口及摆缝。 (1)把底边弧线归直,胖势向上人体的臀围线处。大袋口的胖势向下归烫。这样

8、上下反复归烫,直到烫匀。 (2)把腰节线以下摆缝胖势向袋口方向归烫。要求摆缝处丝绺直顺,袋口胖势匀称。见图7-11 5归拔肩头部位。将衣片肩部靠近身体,把腰节线折起,肩胛部位横直丝绺放直。 (1)拔烫前横开领,想外肩方向抹大0.5或0.8cm,同时将横领口斜丝略归; (2)用熨斗将肩头横丝向下推弹,使肩缝呈现凹势,将胖势推向胸部; (3)熨斗由袖窿处向外肩点顺势拔出,使外肩点横丝略微上翘,使肩缝产生0.8或1cm的回势; (4)将胸高处胖势反复熨烫,使胸部横直丝绺归烫顺直,胖势匀活。 见图7-12 衣片经过推门之后,要求两格对称,平放之后,丝绺顺直、平服,腰吸回势、肩胛回势及胸部胖势均匀。 衣

9、片经过归拔之后,必须冷却。如面料结构比较紧的毛织物,必须经过二三次的归拔,才能达到预期的归拔效果。 (六)缉胸衬 西服的胸衬是西服的主要支撑架之一。好的西服衬能使西服挺括、饱满,反之,将直接影响西服的外观质量。 1衬头的缩水。在裁配衬头之前,要先将软衬、黑炭衬、马鬃衬、漂布衬等类的衬布缩水,以防止胸衬走形。衬料裁配见图7-13。 2缉衬。 (1)收省及拼接驳头衬:把大身衬及挺胸衬的胸省收好。收省时要求衬垫过桥牵带。拼接时不重叠,松紧一致,胸部不散。然后喷水烫圆顺。见图7-14。 (2)定衬:用寨线把挺胸衬、下脚衬及盖肩衬定在大身衬上。定衬时注意胸部的胖势及肩头部位的翘势。见图7-15。 (3)

10、缉衬头:缉衬头采取斜缉衬,斜度为肩领点至袖窿凹处。有胸部高点处向两边车缉。车缉时要注意手势,以防止胸部跑散。缉线每行相距0.8cm,缉线要直,行距一致,上、下衬头平服不起皱。下脚衬缉线行距为3cm。帮胸衬与盖驳衬的缉线行距为0.6cm。缉帮胸衬与盖驳衬时在胸部位处适当拉紧,以防胸部胖势瘪落。缉衬还要防止衬头布上先起涟形。见图7-16、图7-17、图7-18。 (七)烫衬 烫衬是西服胸衬定型的关键工艺。烫衬前必须先将两格胸衬复合,以防胸衬因缉衬而造成左右两格走样。如有走样,必须用熨斗喷水熨烫,把两格胸衬调整好,再进行胸衬的熨烫。 1烫胸部。将衬头用水喷湿、喷匀,使水分能完全渗透衬布。然后用高温熨

11、斗在胸部位用力磨烫,使上下衬布能平挺匀合,以加强胸部的弹性。熨斗反复磨烫要达到使缉线陷入衬头布丝里为止,手感光滑,胸部饱满,有弹性。袖窿处帮胸、驳口要归拢收缩烫平,保持胸部胖势圆顺。见图7-19、图7-20。 2烫肩部。 烫肩部时将肩头靠身边,在袖窿处肩点略微拔长,领圈处肩点抹大,保持肩头还势,烫平、烫挺。见图7-21。 3烫腰节及下脚部位。腰节及下脚部位要求平、挺,丝道直顺。见图7-21。 4两格对称熨烫。左、右两格衬头分别烫好后要进行复合,检验两格衬头是否对称,再次进行熨烫,达到两格衬头完全吻合。 注意熨烫时要正、反两面反复磨烫。烫衬完毕后用线吊起,冷却2或3小时后方可进行复衬,以防衬布热

12、胀冷缩。 (八)复衬 复衬是西服造型的关键。在复衬时要特别注意面、衬的松紧、丝道和左右两格条格对称。 1先复里襟格,止口靠身边。在复门襟格,止口朝里。衬头放下面,白布衬向上,面子放在衬头上,摆准胸部位置及驳口线位置,保证前衣片各部位位置同衬头各部位位置相等。 (1)第一根寨线。从肩缝中点下10cm左右起针,约3cm一针,通过胸省到袋角处转弯再到底边。定线时,左手揿住面料与衬头,不使移动。在前胸处寨线略松,腰节处回一针,直丝向止口推弹0.5cm,腰节下直丝要埒挺。见图7-22。 (2)第二根寨线。把摆缝翻转过来,将胸省与大身衬固定,约1cm一针。寨线不宜紧,线结放在衬头下面。见图7-23。 (3

13、)第三根寨线。由胸省腰节处起针,到离止口边2cm,然后沿止口向下寨。要求丝绺顺直,腰节处丝道要推弹,以免腰节起涟。见图7-24。 (4)第四根寨线。把前身调转方向,摆缝朝自己。由胸省腰节处起针至袖窿腋下,然后沿袖窿向肩点方向寨线,至肩外点下10cm左右,想肩颈方向寨线。见图7-24。 (5)第五根寨线。寨线驳口线。按驳口线离进2cm,从领角点起针至腰节线。寨线时要将袖窿处戤起,这样可以使前身略紧于大身衬,使大身的胸部平挺。见图7-25。 (6)第六根寨线。将肩缝与衬头固定。注意肩部的回势。见图7-25。 总之,复衬要求丝道归直,横直丝绺不走样,面要略紧于衬头,左右两格复衬要松紧一致,左右条格对

14、称,胸部饱满,腰节吸势及袋口胖势要匀称。 2两格衬头复好后,把多条衬头修去,正反两面经高温熨斗反复磨烫,直到衬头与大身完全复合、平服。 (九)扎驳头。 按驳头线离进1或1.5cm处先用暗钩针将面料固定。再扎八字形针法,针距长1cm,密度约为0.8cm。按毛缝离进1.5cm,以便修剪止口。见图7-26、图7-27。 (十)开手巾袋 (1)用一层直丝衬布,一层直丝漂布,将两层用浆糊合烫在一起,按手巾袋片净样修正。 (2)然后按手巾袋大身丝绺,对条对格,将衬同手巾袋面料粘合。 (3)四周放止口后刮浆,两侧及上口烫倒,然后接袋布。见图7-28。 2开袋。 (1)先将手巾袋位四周用寨线把面、衬固定,防止

15、缉线时丝绺走动。将手巾袋片与袋垫缉在门襟格手巾袋位上。一定要保证袋片丝绺相符。两条缉线之间的距离为0.8或1cm。缉袋垫时应按袋口大两头各缩进0.2cm,以防开袋时袋角毛出。见图7-29。 (2)将过道中间剪开,两头剪三角形。为防止袋角毛出,袋垫角处可以只剪衬布而不剪前身面料。见图7-30。 (3)分烫止口。先袋垫止口,将衬布与面料分烫。再将袋布复上,分缝两侧,压0.1cm缉线。后分烫袋片止口,将衬布与大身面料分烫,把袋布翻转里面。袋布与袋片分缝摆平缝合。两层袋布兜缉一周。 (4)封袋口。封袋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平缉双止口,间距0.6cm。另一种是缲暗针方法。见图7-31。 (5)熨烫手巾袋。

16、将手巾袋放在布馒头上,正反两面进行熨烫。熨烫时要注意手巾袋袋位处的胸部胖势。烫后将袋布定在衬头上。 (十一)开大袋。 1放大袋口衬。画袋口线时要注意左右两格袋口条格的对称。将两格大袋口位处袋口线上下各0.8cm的衬头修去。然后放上袋口衬布。衬布的丝绺一般是斜丝或横丝。定袋口衬布时一定要松于面料,也可以粘合衬布取代。见图7-32。 2做袋盖、烫嵌线牵带。 (1)袋盖布料的条格与大身的条格相符,上口放缝1.2cm,周围放缝0.8cm。把多余的缝头修净。袋盖里布按面再修去0.3cm,作为袋盖的里外匀层势。 (2)把袋盖面和袋盖夹里正面相对车缉,缝头0.8cm。车缉圆角时,袋盖夹里要拉紧,以防袋盖翻出

17、后袋盖角外翘。 (3)将缝合好的袋盖缝头修剪到0.3cm。注意圆角处缝头略微窄些,使袋盖圆角圆顺,不出棱角。然后烫平。要求夹里止口不可外露,止口顺直。 (4)袋盖做好后要将两块袋盖复在一起。检查袋盖的规格大小及丝绺,前后圆角要对称。 (5)烫袋口牵带。一般嵌线的反面都要放牵带,以增强嵌线的厚度。牵带布一般用直丝绺,也可用粘合衬。见图7-33。 3开袋口。 (1)缉、烫嵌线。按袋口大缉嵌线,袋口上下各缉0.4cm。要求两条缉线平行顺直。然后分烫上下嵌线。再用手针将上下嵌线寨牢固定。要求双嵌线条子顺直,上下宽窄一致。见图7-34。 (2)剪、封袋口。先要检验左右两袋口大及条格是否一致。剪袋口三角时

18、不要把嵌线的缉线剪断,以免袋角起毛。嵌线翻转后,袋角要方正、平服,将袋角两头及下嵌线一起封牢。见图7-35。 4装袋盖、兜缉袋布。 (1)装袋盖前将袋垫布及袋盖缉在袋布上。将小袋布接在下嵌线上。见图7-36。 (2)将袋盖塞入袋口嵌线内,袋盖宽窄、条格一致,左右对称。然后用漏落针缉线在上袋口嵌线之中。注意缉线只能漏落在缝道内,不能缉到面子上。袋角两头来回封牢。见图7-37。 5大袋整烫。 (1)烫大袋时要注意将大袋口一半放在布馒头上熨烫,以防止大袋胖势被烫平。 (2)烫大袋盖时,袋盖下要放一层纸板在下面。要注意袋角方正、平服,袋盖院角窝服。 (十二)修止口 西服门里襟止口的质量,直接影响西服的

19、外观效果。 (1)画止口。将门里襟止口烫平。先画门襟格止口。将驳头净样样板及下脚圆角净样板复合在衬头上,画上粉印。因衣片经推、归、拔等工艺处理之后,可能会出现走样现象,故在画样时一定要放正净样位置,并要注意西服衣片规格,保持左右两格绝对对称。 (2)剪止口。按粉印把衬头修净。门襟格由缺嘴向底边修剪衬头,里襟格由底向缺嘴修剪衬头。净样外加放缝头1cm。见图7-38。 (十三)敷牵带 牵带条一般采用白漂布或止口粘合牵带两种。用止口粘合牵带的工艺操作比较简便。这里介绍用白漂布做牵带的敷牵带方法。 1牵带缩水。 白漂布做牵带先要缩水。再把它剪成1.5cm宽的直布条。抽掉牵带0.4cm的直纱,毛边靠近止

20、口这一边。抽纱的作用是为了减少止口的厚度。 2敷牵带。 敷牵带时,串口处平敷,驳头胖势(中段)敷紧,腰节处平敷,圆角处略紧,底边牵带略紧。敷牵带时寨线一遍为2cm一针。敷驳口牵带时,按驳口线偏进1cm处敷一条牵带,驳口牵带在胸部处拉急。这样可以使西服驳口线合乎人体胸部造型。见图7-39。 3缭牵带。缭驳口牵带。用扎线沿驳口牵带四周缭一圈。 缭止口牵带。里襟格从领圈至底边,门襟格则相反,由底边至领圈。底边缭针用配色丝线四周缭一圈。见图7-40。 5 烫牵带。烫牵带是为了防止牵敷紧的部位走动。所以在烫牵带时一定要将拉紧的部位烫平、烫挺。见图7-41。 (十四)烫前身。 因为当前身里子复上之后,前身

21、某些部位不容易烫平、烫挺,所以必须在此之前将前身全面整烫一遍。 整烫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整烫时,要先烫反面,后烫正面。先烫肩部,自上而下。第二,整烫时,要运用衣片的推、归、拔及烫衬工艺的操作方法。见图7-42、7-43、7-44。 整烫步骤: 1烫肩头。熨烫时要将肩头翘势烫匀、烫活。要注意熨烫手势。见图7-45、7-46。 2烫胸部。反面熨烫之后,翻转正面,胸部一半放在布馒头上,上盖湿布,进行熨烫。要注意胸部的丝道,在袖窿处归烫,以保持胸部的胖势。整烫后的胸部饱满、圆顺。见图7-45、图7、46。 3烫腰节位放在布馒头上,上盖湿布,熨烫时将腰节拔上,胸省吸腰处丝绺推弹。见图7-47。

22、4烫大袋口。烫袋时要将前袋口与后袋口分别烫。下面要垫布馒头,上盖湿布。熨烫时将袋盖撕绺放直,将袋口烫平、烫挺。见图7-47、7-48。 5烫底边。将底边止口放在布馒头上,上盖湿布熨烫,使底边向内窝服。 6烫驳头。将驳头位放在布馒头上,按驳头线丁折转,喷水熨烫。将驳口线长度的2/3部位烫煞、烫平。烫驳口线时要注意左右两格的驳头大小及位置高低对称。见图7-49。 (十五)开里袋及归拔挂面 男西服里袋通常有滚嵌线、密嵌线及一字嵌线等不同的开袋方法。这里讲密嵌线开袋方法,而滚嵌线方法将在中山服工艺中介绍。 1归拔挂面。先将挂面丝道修直,左右两片条格对称。再把挂面驳头外口直丝拔长、拔弯,使外口造型符合西

23、服前身的驳头造型。然后把挂面里口胸部处归拢,挂面腰节处略微拔开一点,以使衣服成型后,挂面腰节处不会吊紧。见图7-50。 2拼前身夹里。 (1)先把前身夹里的胁省、胸省缝合,后将耳朵片同夹里拼接。拼接时夹里要松。 (2)挂面与夹里想拼接。用手针把夹里与挂面合定在一起。夹里在腰节处要略有吃势。注意夹里不可紧与挂面。然后用熨斗烫平,车缉。 (3)在耳朵片上粘合袋口衬。用白漂布或粘合衬都可以。见图7-51。 3开里袋。 (1)将嵌线布刮少量浆水或烫一层粘合衬。然后把嵌线布烫干、烫平。在嵌线布上用粉印画好袋口大的位置。 (2)缉里袋嵌线。将嵌线布的袋口与耳朵片上的袋口线相对,缉线一周。袋口大14cm,宽

24、0.4cm。两头缉平角。 (3)开密嵌线里袋。剪袋口时要先检验袋口大小,缉线宽窄是否一致。然后用剪刀从袋口缉线中间剪开。把上、下袋口嵌线密进,嵌线宽0.2cm。先将下袋口嵌线固定在耳朵上压0.1cm止口线。见图7-52。 (4)装、缉袋布。先把袋布接到下嵌线上,后把另一块放有袋垫布的袋布放在耳朵片的下面。正面封口缉0.1cm止口线一道。两袋角来回倒针三道。左边里袋钉商标一个。然后将袋布放平兜缉。见图7-53。 (5)整烫里袋口。整烫时下面垫布馒头,上盖湿布。要求袋口平挺,不割口,嵌线宽窄一致,袋角平服。 (十六)复挂面 先对左右两格挂面的外口条格进行检验,一般驳口止口应尽量避开明显条纹。这是因

25、为即使条纹有些偏差,从视觉上也不会太明显。一般认为驳头条纹上段不允许偏差,而在上眼位至驳头5或6cm之间允许偏差0.5cm左右。 1寨挂面时一定要注意从上而下,复里襟格时止口朝里,复门襟格时止口朝自己身边。寨线先从驳口线起针,一般约3cm一针,到上眼位处转弯沿圆角止口寨线。复挂门的松紧程度要分段掌握。见图7-24。、 2复驳头挂面。在上眼位处挂门要有吃势,以备驳头在此折转的余量。驳头外口中段一般要平复。在驳头缺最处横丝要放吃势,以免驳头驳倒后驳角反翘,影响质量。见图7-55。 3烫挂面吃势。烫挂门吃势时在驳头下面垫烫板,熨烫面积不宜过大。不超过驳口线。下段放平熨烫。 (十七)翻止口 1缉止口。

26、门襟格由底边向上缉线,里襟格由上向下缉线。缉线时可采用将纸垫在压脚下面的压缉方法,以防止口缉还。在驳头处缉线离衬头0.1cm,眼位以下至底边离衬头0.2cm。止口缉好后,要先检查,要求两格驳头条格对称,缉线顺直,缺嘴大小一致,吃势符合要求。见图7-56。 2修止口、分烫止口。修止口时里襟格从下到上,门襟格从上到下。先修大身,留缝头0.4cm。再修挂面,留缝头0.7cm。留缝头的多少可根据面料的不同质地而定,如疏松的面料应适当多留一些缝头。然后把驳头缺嘴刀眼剪好,注意不要把缉线剪断,以免起毛。分烫止口时,将驳头上口朝里,摆缝朝自己。喷水后将大身缝头与挂面缝头分烫。这样分烫止口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止口

27、翻出后寨不实。见图7-57。 3缭止口。缭止口时里襟要从上到下缭针,门襟格要从下到上缭疹。缭针时用但根扎线,将挂面缝头向衬头面扳转。驳头出扳进0.1cm,眼位以下扳进0.2cm。缭止口是为了防止止口缝头移动,所以应采用斜形针法,把缝头扳顺、扳实,圆角圆顺。缭止口时要注意缭针不能滴到面料,以免影响外观。见图7-58。 4烫止口缝头。止口缭好后,要用高温熨斗将止口烫薄、烫煞。将止口喷水后,熨斗用力压烫,使止口既平又薄。然后把衣片翻转,将挂面朝上,喷水压烫,把挂面吃势烫匀。 5翻寨止口。将挂面翻转,注意驳角及圆角的左右对称,止口要翻足、翻平。先寨驳头止口,寨线时一般1cm一针,离进止口1cm。注意寨

28、线时挂面虚出大身0.1cm左右,驳头外口丝绺、条格要寨直、寨平。寨门襟格止口应从上眼位至缺嘴,里襟格从缺嘴至上眼位。见图7-59。 6暗拱圆角止口。止口拱针是将西服挂面在上眼位至底边这段距离与村头固定。拱针应用本色丝线。挂面针脚应尽量小,拱针不可拱穿前身面料。拱针离进止口0.6cm,针距0.7cm左右。见图7-60。 7止口定型。将拱好止口的挂面放在桌板上,用湿布盖烫定型。要求止口烫薄、烫煞。防止止口倒吐及大身、驳头丝绺变形。整烫时要将驳角窝势烘烫,使驳角窝服、平挺。见图7-61。 (十八)归拔后背) 后背的归拔与前衣归拔工艺同样重要,它使西服后背更符合人体的背部造型,穿着更合体。因此,我们在

29、归拔时要了解人体后背部位的肩胛部、背沟部及腰、臀的体型特征。 1寨后背缝。按粉印或线丁,从领圈起寨至后背衩位。寨线不宜过紧,但在后背胖势中段可将线抽紧一些。一般为3cm左右一针。寨线时应注意左、右条格从绺的顺直与对称。后背领口中心线必定是在条子的中间或以条子为中线。寨好后车缉一道。车缉后再次检查条格丝绺。见图7-65。 2归拔后背。 (1)后背两格重叠在一起,衣摆缝朝自己,摆平、放正。熨斗从肩部开始,肩胛处拔开,左手拉出腰节丝绺,将腰节点向外拔伸。在拔烫腰节的同时,熨斗反手向上,将袖窿处及袖窿下10cm处归烫,使后背袖窿处产生戤势。熨斗在拔烫腰节的同时,将后腰节线1/2处归平,腰节以下至底边摆

30、缝线归直、归平。见图7-66。 (2)把后背调转方向,后中缝口自己一边。在腰节处向外拔伸的同时,将后腰节1/2处归平。在后背上段胖势处归烫,把丝绺想肩胛方向推,后背下段平烫,把后背缝归直、烫平。将后背反面用同样方法进行归拔,保持后背一致。见图7-67。 (3)在后背中缝喷水分烫,要求背缝烫平、烫煞。在开衩位里襟格剪一刀。然后把领圈、肩缝调转朝自己,把腰节提起进行后背肩部及领圈部位的归拔工艺。将领圈及肩部横丝绺向下归烫,两肩外点略微伸拔,把里肩1/3处的归势推向肩胛位。要求把后背肩胛位烫圆、烫顺,丝绺顺直。然后将后背放在胸架上观察后背造型是否符合胸架要求,如发现问题还可以及时调整。见图7-68。

31、 (十九)做背衩、拉袖陇牵带 为使后背袖窿处平服,防止后背袖窿拉还,在袖窿处拉牵带条。牵带离肩点处4cm至摆缝下1cm左右。 后背衩分为门襟格与里襟格。里襟格牵带与背衩边放齐,然后折转1cm,用三角针绷,正面不露针迹。门襟格按背衩线丁寨上背衩衬,宽约4.5cm,衬头放上衩口3cm。然后再在衬布上靠近背衩止口边寨上牵带。在衩下5cm这段距离牵带要拉紧,下段平敷。背衩衬四周扎暗线。拉线要松,以免正面露出针迹。 按底边线丁,先扣烫门襟格贴边,然后再扣烫里襟格。扣烫时,首先要注意底边的顺直;其次是里襟格背衩不能长过门襟格背衩。烫好后将门襟格止口贴用三角针同大身绷牢。背衩贴边折转缲牢,毛边处锁牢。注意拉

32、线不宜太紧,以免影响外观。背衩做好后翻转正面,上面盖湿布用熨斗压烫。门襟格止口丝绺一定要做直、做平。见图7-69。 (二十)合缉摆缝 1定摆缝。前后身在合缉摆缝时必须先用寨线将前后身摆缝固定。定摆缝时前身在下,后身在上,以腰节线丁为准,分上、下两次定摆缝。腰节至底边平寨。腰节处、后背要略微拉紧一些。在袖窿下10cm这段距离的后背要略松。寨线一般2cm一针,寨线缝头为0.7cm。左右两摆缝定好之后要用熨斗把摆缝烫平,然后再车缉。 2缉摆缝。缉摆缝分为缉面料和缉夹里。缉面料摆缝时,缝头缉0.8cm。缉线时对手势要向前推送,以免摆缝被拉还口。缉夹里时,缝头同样为0.8cm。上下两格要求松紧一致,缉线

33、顺直。见图7-70。 3分烫摆缝。 (1)在摆缝缝头处喷水后,用熨斗将缝头分开烫平、烫煞。注意分烫前一定要将缝头摆直。在腰节处分烫时略微拔开,但不能把前后身摆缝的丝道烫还。 (2)将夹里缝头沿缉线朝后身扣倒烫顺,在吸腰出将夹里烫还。 (3)将后背贴边寨线一道,以便兜缉底边夹里。 见图7-71 4兜缉底边。按照前身底边与夹里的刀眼,将夹里翻转。先缉里襟格,夹里在上,贴边在下。兜缉时在离开挂面边1cm处起针,夹里要略紧,夹里摆缝与面要上下对齐,缉到里襟格背衩位。接着兜缉门襟格,从被衩门襟贴边2cm起至离挂面1cm止。然后用丝线将底边同大身用三角针绷好。 5滴摆缝。将底边夹里坐势定好,烫平。由底边起

34、,离底边10cm开始滴摆缝,到后袖窿高离下10cm止。滴线一般为3cm一针。夹里要放吃势约0.5或0.8cm左右。滴线放松,使面料平挺,有一定伸缩性。见图7-72。 6缉、寨后中夹里。把西装敷平在桌板上,将西服丝绺与夹里丝绺放平、放正。然后画面后背夹里中缝开叉刀眼,一般按后背衩位抬高3cm,车缉0.8cm缝头。将背中缝做势朝里襟格烫平,在背衩至领圈下5cm寨线一道。要求后背夹里松于面料,使后背有一定的松动余地。 7寨后背衩夹里。先寨里襟格夹里。将里襟夹里扣转同后衩里襟格平齐,寨线一道。注意夹里不能太紧,以免后背镲起吊。然后在门襟格夹里上按开衩位高低及进出位置斜剪刀眼,留出门襟格夹里折转缝头2c

35、m左右,把多余的夹里修剪扣转,寨线一道。见图7-73。 8袖窿倒钩针。先将大身翻转,正面朝上,丝绺放平,夹里略松,沿袖窿和后背肩胛处寨八字形针,3cm一针。然后把肩缝、领圈、袖窿多余的夹里修齐。夹里放多少,见图7-74。把夹里修净之后在袖窿门处(前身至帮胸衬,后身至袖窿高4cm)用寨线沿0.5cm寨袖窿倒钩针,以防袖窿拉还。拉线时要略有吃势。见图7-74、图7-75。 (二十一)拼肩缝 肩缝在西服工艺中要求是很高的。他涉及到西服的袖子造型、领子造型、后背戤势和肩头的平服。因此,在拼肩缝之前必须检查前后肩缝的长短、领圈弧线、袖窿高低及丝绺,如发现偏差应立即进行调整。然后将背部朝身边放平,把背里撩

36、起,按后背领圈及肩部归拔之要求再进行归烫。 1寨肩缝。寨肩缝时后身缝放在上面,从领圈处起针向外肩点寨线。要求在领圈点肩逢长1/3处放吃势0。6cm左右,寨线离进缝头0.7cm,针脚为1cm,后肩缝要松于前肩。见图7-76。 2缉肩缝。先将肩缝吃势烫平、烫匀。缉线时要求前肩放在上面,注意不可将肩缝横丝、斜丝缉还,缉线顺直,缝头大小一致,缝头大约0.9cm。肩缝缉好后将寨线拆掉。 3定肩缝。将肩缝放在铁凳上烫分开缝,烫时不可将肩缝烫还、烫黄。定肩缝时,把大身翻转正面,在肩缝拼缝寨线一道。寨线时将领圈肩点直丝抹大0.6cm,注意左、右肩寨线一定要从领圈到外肩点,直、横丝绺要捋挺,肩头横丝略有弧度,外

37、肩点略朝后偏移,寨线松紧适宜,针距1cm。然后,翻过来,将肩缝分开缝沿缉线与衬头固定,拉线不宜紧,针距1cm。见图7-77、图7-78。 4滴领圈、滴肩头。 (1)滴领圈。把肩缝放在铁凳上,外肩点拎起,使肩部产生凹势,在领圈前直领口处把横丝捋出,然后用倒钩针法把面衬固定。要求前领圈处,丝绺顺直,面略紧过衬头。见图7-77、图7-78。 (2)滴肩点。滴领圈之后,把肩缝调转方向,将领圈朝自己身体,并把领圈拎起,用手掌将肩头托起,使肩部产生凹势。然后在前肩袖窿处,边扎倒钩针边捋挺丝绺,使前肩袖窿边与衬头固定。要求肩头横、直丝绺捋挺、捋顺,前袖窿外肩点处斜势略还,肩点处面子丝绺要紧于衬头,以使肩头平

38、挺。滴肩头之后为防后领圈被拉还口,必须在后领圈用倒钩针扎线一道。见图7-79。 (二十二)做领、装领 西服领头工艺在西服工艺操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领子的造型将直接影响整件西服的外观效果,在工艺操作中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特别注意西服领子的条格左右对称,线条是否优美和驳头是否窝服等。 西服做领、装领工艺在传统工艺中常见的有几种方法。我们以下重点介绍一种工艺方法。在做领、装领之前我们先要首席各种做领、装领的样板,如领头净样版、领里样板、归拔样板、画领串口样板等,并且把做领的面辅料准备好。 1 做领里(领侧面) (1)寨领衬。将领里和领衬的后中缝拼好。拼接时注意后中缉线一定要同领底弧线呈直角,以免影

39、响领底弧线的顺直而使领头后中不平服。再将领里和领衬烫分缝。接着把细布衬与领衬复在领里上,注意细布衬要比领四周各少0.5cm。然后在领脚宽处寨线一道,领脚宽一般为2.8cm,寨线时注意后中缝、领衬、领里一定要对准,领串口与领底各留出1cm缝头。见图7-80。 (2)缉领里。将领里翻转,面朝上,按领脚弧线车缉领脚线,一般车缉七道,间距0.4cm左右。然后车缉外口斜三角,间距0.8cm。车缉时领里放在上面,要把两头拎起缉线,使领里紧过领衬,这样保证领里有足够的窝势。三角缉好之后将领里领底缝头翻上与衬头寨牢。见图7-81(1)。 (3)归拔领里。归拔领里很重要,如果归拔不符合要求,装好领子之后会出现荡

40、领、爬领、领角起翘等现象。先在领里上喷水花,将肩点转弯处的领脚驳口线归烫,把领底弧线烫直。再按领头的归拔样板,将领里归烫成型。然后将多余衬头修净。注意领脚折转线一定要同归拔样板相同,要求左右两领角对称,大小、宽窄一致。见图7-81(1)(2)。 2配领面。 (1)归拔领面。归拔领面比较简单,只要把领面的领底拔开一些,这样可以使领面贴近领里,领面不会扳牢。将领底弧线向上,喷水后把弧线拔开,拔至领脚折转线为止。在领面外口肩胛转弯处侧略微归拢一些。注意横直丝绺要放正,领底边呈波浪形。见图7-82。 (2)画领面。 把归拔好的领里复在领面之上。注意领面后中缝要同大身后背中缝条格相对,领面丝绺放直。 将

41、领里净样用画粉画到领面上去,领脚串口点一定要画准。注意领角两头丝绺及条格的对称。 在领脚串口处领面退进0.8cm(错缝),同领缺嘴点连接,画线直顺。两串口放缝0.8cm,上口放1.5或2cm缝头,两领角各放缝3cm,领底按领脚折转线放出3cm,线条连顺。见图7-83。 (3)面前身挂面串口。面前身挂面串口之前,先将丝道烫平、烫直。然后按领串口画样样板,把多余的布料修剪。注意在放串口画样样板时,一定要上下、左右对齐大身,这样可以保持左右两格串口的对称与准确。 3装领。 (1)装领面、领侧底。先将领面与挂面的串口用寨线固定,寨线时领面放在上面。要注意两领角丝绺的进出位置及上下的松紧。然后车缉串口,

42、缉线时挂面在上。注意领子处丝绺放正,串口缉线一定要顺直,上下松紧一致。见图7-84、图7-85。 领面串口缉上之后,装领里串口。装领时要将领里串口放在大身上面,注意驳口线刀眼一定要对准,以免影响领驳头外观效果。,缉线直顺,松紧一致。见图7-86。 压后领底线。压后领低线之前,先用寨线把领里定到领圈上。注意两肩胛位领里要略放层势,后中缝对齐。再把西服挂在衣架上看看领子的效果,如果有问题还可以及时调整。然后车缉一道,压线为0.15cm。见图7-87。 (2)分串口、定串口、寨领转弯角处分别把挂面及大身剪上刀眼,把大身的串口衬头修去,以减小串口的厚度。然后将串口放在铁凳上,喷水后烫分开缝。 将大身与

43、挂面串口丝绺放平正,在挂面串口拼缝内寨线一道,以固定上下串口的位置。注意挂面串口线的顺直及松紧要适度。然后把领面翻转,在领面拼缝内定线一道,一般约1cm一针。盖湿布烫平。见图7-88、图7-89。 两头串口定好之后,把西服摊在桌板上,领面与领里丝道放平,把领里的领脚线同领面的领脚线对准寨线一道。然后在领里外口离进0.5cm处寨线一道,1cm一针。注意领里后中缝同领面后中缝同领面后中缝相对,定线时领面略松,丝绺不要拉还口。见图7-90。 用本色丝线,把领里外口同领面缭穿,针脚1cm左右一针。注意抽线不宜紧,领面只能吃到1或2根布丝,然后修剪领面外口留缝头1.5cm,两领角留缝头3cm,把缝头包转

44、寨牢。注意外口止口一定要包实,两领角大小一致,条格对称,上下缺嘴协调。见图7-91、图7-92。 寨肩头、领圈夹里。将西服穿在衣架上或放在布馒头上,夹里放平,将肩头近领圈3cm处和领圈夹里与领衬寨牢。注意领圈夹里后中央要同面料背缝相对,同时夹里不能超过领脚线。 寨领面、领底线,将领底线按领脚宽2cm把多余缝头扣转,同领里寨牢。见图7-93。 整烫领头。将西服领驳头放在布馒头上,盖湿布进行熨烫,熨烫时注意驳头的大小及领头的窝势,特别要注意驳口线与领脚线的顺直,领脚线在肩胛转弯处要归煞、烫平。见图7-94。 (二十三) 西服袖子的外观造型不仅同裁剪有关,而且同做、装袖子工艺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我

45、们一定要重视做袖的操作要求。 1 归拔大、小袖片。 归拔时上、下两层可放在一起归拔。 (1)将前袖缝朝自己,喷水后把前袖缝、袖肘线处凹势把烫。在拔烫的同时把袖肘线处的吸势归向偏袖线。注意归拔时熨斗不宜超过偏袖线。 (2)前袖缝、袖山深线向下10cm处略归烫。 (3)把后袖山高处向下10cm处略归烫。 (4)把大袖片上下翻转,用同样的操作方法进行归拔保持上下一致。 见图7-95。 归拔小袖片: 小袖片归拔比较方便一些,只需喷水后将袖片弯势略加拔弯一些即可。见图7-96。 2 前袖缝、袖夹里缝。 (1)缉烫前袖缝。将大、小袖片正面相对,大袖片在上,寨线时大袖片袖肘线处要拔开些。缉线时小袖片在上,缝

46、头为0.8cm。然后喷水烫分开缝。分烫时注意一定要将小袖片丝绺放直,在大袖片袖肘线处略归。见图7-97。 (2)缉烫袖夹里缝。将大小袖片夹里正面相对,缉线顺直,缝头为0.8cm。缉好之后把缝头朝袖片一面扣转烫做倒缝。见图7-98。 3敷袖口衬、缉烫后袖缝。 (1)按袖口线丁将袖贴边扣转烫平。然后敷袖口衬。袖口衬一般可用横丝或斜丝漂布,也可用粘合衬。这里介绍用漂布做袖口衬的方法。将袖口衬敷在袖口上寨牢。然后在袖口衬的四周用本色丝县倒勾针法将衬头与袖片固定。注意倒勾针要松,针脚不外露,以免影响袖口的外观要求。袖口的外观要求。袖口衬敷好之后用湿布将袖口烫煞。见图7-99。 (2)拼缉后袖缝。先将大、

47、小袖片后袖缝正面相对,大袖片在上,寨线一道。寨线时将袖衩处小袖片贴边摊平,在后袖缝上部大片略放层势。缉线时小片在上,缝头0.8cm,缉线顺直。分烫后袖缝时,先在小袖片袖衩转弯处剪刀眼,然后下垫布馒头喷水烫平。注意熨烫时不能将丝绺拉还。见图7-100。 4缲袖衩、装袖夹里、定袖夹里。 (1)缲袖衩。将小袖片袖贴边翻上,按袖口大把袖衩烫煞。注意左右袖口大小一致。然后用本色丝线按锁眼方法将毛边同袖贴边锁牢。同时,把袖衩洞缲牢。见图7-100。 (2)装袖夹里。装袖夹里时,要防止左右袖夹里装反。要求袖子与夹里相对,前袖缝与后袖缝相对。然后将抽夹里兜缉到袖子贴边上去,缉缝0.8cm。缉好之后,将袖贴边与

48、袖口衬用三角针绷牢,拉线要松,以防袖口正面露出针迹。见图7-101。 (3)定袖夹里。袖夹里缉上之后,将袖夹里翻出,在袖口处的袖夹里要预留1cm坐势,寨线一圈,再将袖夹里做势烫平服。然后把袖子前、后袖缝同夹里前、后袖缝相对,用寨线寨牢,针脚2cm一针,针脚要松。寨线至袖底弧线及袖山弧线以下10cm处止。见图7-102。 5修剪袖山夹里、烫袖子及抽袖山层势。 (1)修剪袖山夹里时把袖子翻出,袖面朝外,袖子山头部位的夹里按裁剪时的要求用画粉将尖里画圆顺,然后修剪。见图7-102。 (2)整烫袖子。因为西服做好之后在进行袖子整烫,操作不方便,所以在装袖之前先将袖子烫好。把前后袖缝及袖口放在布馒头上烫

49、平、烫煞。要求袖子放平后,弯势正确,袖夹里不起皱、不起涟。袖山头一圈夹里扣烫0.8cm缝头。 (3)纳袖山吃势。用寨纱线离进缝头0.6cm,从前袖缝处起针,纳针至小袖片横丝处止,针脚为.3cm一针。注意中间不能结线。一般西服袖山头的层势大小是根据不同的面料而定的,厚花呢、粗花呢之类的面料,一般吃势在4.5至5cm之间;薄料华达呢、花呢之类的面料,一般吃势在4至4.5cm之间。具体的吃势分配比例见图7-103所示。为防止袖山吃势走动,可将袖山吃势放在铁凳上用熨斗归烫,归烫之后按原针脚线再纳线一道。这样,装袖时袖山吃势就不会走动了。 (二十四)装袖 袖工艺是西服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装袖的工艺是否

50、符合要求将直接影响整件西服的外观质量。装袖工艺要求做到袖子丝绺顺直,弯势自然,袖山头饱满,前圆后登,袖子不搅不涟,左右对称。 1画装袖刀眼。一般装袖刀眼为三个点:(1)前袖缝对前袖窿凹势处;(2)袖山头刀眼对前、后肩缝刀眼;(3)后袖缝对后背高线刀眼。在实际装袖时,刀眼都会产生偏移,因此还要按照装袖的要求对刀眼位置适当进行调整。见图7-104。 2寨袖子。寨袖一般要求先寨门襟格袖子,然后按照门襟格寨袖的要求再进行里襟格的寨袖工艺。 (1)将前袖底缝对准前袖窿凹势刀眼,前袖窿凹势同袖底处的凹势要吻合,由袖底凹势向袖山头寨线。注意在袖底至袖山头这段距离要求大身翻转正面,在袖山头至后袖窿这段距离要求

51、大身翻转反面。寨线时要注意手势,要将袖窿弹起,袖山吃势不能移动,袖山各部位吃势要按照袖吃势的要求来分配。寨线要圆顺,针脚一般要求0.7cm一针。装袖时如发现袖子吃势出现偏多或偏少现象,应在袖底处进行调整。如袖山吃势偏多,可适当把袖窿挖深一些;如袖山吃势偏少,则适当把袖子的袖底挖深一些。千万不可以硬行装配,以免影响装袖的质量。见图7-105。 (2)袖子装好之后,将袖子翻转,用左手托肩头部位或挂在胸架上,检查装袖是否符合要求,首先,检查袖子前后是否正确,一般以袖子遮去大袋口1/2为标准,或以袖子丝绺顺直与大身丝绺对应为标准,其次,检查袖山头及袖底是否圆顺,吃势是否匀称,袖山头横、直丝绺应不紧不吊

52、。再次,检查后背戤势是否方登,腰吸及后背是否有下沉现象。另外,检查袖底小袖片是否涌起或有牵串现象。经检验后,认为符合装袖质量要求,再寨里襟格袖子,寨里襟格袖子。寨里襟格时从背后装袖刀眼向袖山头起针,具体方法与门襟格相同。袖子寨好以后以同样的方法检查一遍,保持左右袖子对称。见图7-106。 3缉袖子,先将装袖吃势放在铁凳上轧匀,然后缉线,缉线时袖子放在上面,缝头为0.7cm,将寨线里侧缉圆顺。门襟格袖子按底处起针,里襟格按后背刀眼处起针,兜缉一周。缉时用镊子钳压牢袖圈,顺袖窿弯势朝前送,以免袖子吃势移动。缉到肩缝时垫袖山头衬,用斜丝黑炭衬,长6cm,宽2.5cm。缉好之后将寨线抽掉,然后在袖山头

53、吃势处喷水轧烫。见图7-107。 (二十五)做、装垫肩 1.扎垫肩。现在一般都采用成品腈纶棉垫,由于质量等原因,这种垫肩还需再进行加工。在垫肩下衬一块斜丝的黄布衬,然后在中间用双线扎一条直线,两边则用八字针法扎牢。扎好的垫肩外口应呈自然翘势,符合肩头造型。把垫肩反面有衬布的一面,用熨斗磨平,并把衬布丝绺向外烫平,烫成自然窝势。见图7-108。 2.装垫肩 (1)将垫肩对折,按肩缝偏后1cm居中,把垫肩正面对准肩缝,垫肩在肩头处离出缉线1.5cm,在背后处离进1.5cm,用双股扎线把垫肩同肩缝衬头固定。离进的作用是使背部产生戤势。 (2)将袖窿翻转上面,垫肩放在下面,使垫肩保持窝势,然后把垫肩同

54、袖窿衬头扎牢。注意扎线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肩头翘势,或正面袖窿出现针花痕迹。见图7-109、图7-110。 (3)装绒布条。将绒线剪成斜丝条,长约25cm,中间宽为5cm,两头宽3cm,对折烫平。然后用手工扎到袖窿上去。从袖标处起针到后袖以下2cm,沿袖山缉线外侧扎牢。扎时绒布条略微紧些,呈里外匀。袖子翻出后袖山头外观饱满、圆顺。装绒布条也可用车缉。见图7-111。 3定肩头袖窿夹里,缲袖里。将大身翻转挂在衣架上定袖窿及肩头夹里。寨线时适当把夹里带紧一些,夹里袖窿寨线不宜太紧,针脚为1cm。 缲袖里使先将袖里山头用熨斗扣倒,缝一圈,缝头为0.8cm。然后用寨线把袖里山头按面子对档寨到袖窿上去。要

55、求袖里山头圆顺,寨线吃势匀称。袖里定好之后,翻转正面,用手托起检查袖里是否有起吊现象。然后再用本色丝线缲袖夹里,从袖底起针缲暗针,针脚为0.3cm一针。不可将面子缲牢,以免影响外观效果。见图7-112。 (二十六)锁眼、缲夹里 锁眼。西服的眼位在门襟格,眼位按照线钉确定。眼位的进出按照叠门线朝止口方向移出0.3cm。钮眼大一般为2.3cm。见图7-113。 2、插花眼。插花眼是西服驳头的装饰眼。插花眼一般应在驳头的左面,离上3.5cm,进出约1.5cm,眼大约1.8cm。 插花眼工艺一般可有三种方法: (1)锁眼机锁眼。这种方法是钮眼不剪开,纯装饰之用。 (2)用打线拌方法。 (3)用手工锁眼方法。钮眼上部按锁眼方法,锁牢驳头;下半部腾空锁钮,不带牢驳头。见图7-113 3、缲夹里。西装缲夹里主要有以下一些部位: (1)缲领面、领底线。(2)绷领面外口的三角针。三角针大约0.4cm一针。(3)缲夹里袖窿、肩缝、后背叉、以及背叉上的三角针。 (4)底边圆角处的缲洞。 以上手针部位要求再缲针时,拉线要松,要顺直,针迹印不能外露。 (二十七)整烫 俗话说西服的质量是:“三分做工,七分烫工”。此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整烫工艺在西服制作工艺过程中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