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1页
高热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2页
高热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3页
高热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4页
高热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热病人的护理,高热病人的护理,高热病人的护理,定义,发热:是指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症状。(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37.5 (以口温为准)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共同表现;体温升高时常伴有寒战、皮温不均、心率和呼吸加快、以及各组织器官机能和物质代谢的异常变化。,高热病人的护理,分类(发热程度),低热:37.5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低热持续2周以上,则可称之为长期低热; 中等热:38.1 39,多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39.1 41,见于急性感染;高热持续2周以上者,即为长期高热; 过高热:41,如中暑。,高热病人的护理,分类(

2、常见热型),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肺炎。,高热病人的护理,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高热病人的护理,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高热病人的护理,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高热病人的护理,发热的分期,1、体温上升: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皮肤温度降低,病人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 畏寒、颤抖。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体

3、温持 续在较高转状态,因皮肤血管开始扩张,体表血流量增加.病人表现 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心率加快。 3、退热期:其特点是散热增加而产热降至正常水平,体温趋于正常。 此期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引起汗腺分泌增多,病 人大量出汗。,高热病人的护理,发热原因,一、感染性发热 (1)病毒性感染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病毒感染、猫泛 白细胞减少症、猫冠状病毒感染、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等。 (2)立克次氏体感染猫急性血巴尔通氏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等。 (3)寄生虫感染弓形虫病、犬巴贝斯焦虫病、急性血吸虫病等。 (4)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犬莱姆病等。 (5)细菌性感染急性败血症、细菌

4、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菌 痢、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等。 (6)衣原体感染猫衣原体病等。 (7)真菌感染隐球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等。,高热病人的护理,(8)混合感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如细菌与 病毒、寄生虫与细菌等。 二、非感染性发热 (1)组织损伤严重创伤、大手术、无菌性坏死、烧伤、放射、化学性炎症等。 (2)恶性肿瘤 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网状细胞瘤、肉瘤等。 (3)变态反应与过敏性疾病药物热、输血和输液反应、血清病、注射异体蛋白 等。 (4)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血卟啉病、重度脱水等。 (5)中枢神经性疾病脑外伤、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颅内压升高等。 (

5、6)散热障碍外界气温过高或湿度过大时,可使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 或由于广泛性皮炎和广泛性瘢痕组织增生影响散热而形成发热。,高热病人的护理,肿瘤热也称为癌性发热。肿瘤热一般无规律性,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就有发热症状。,其临床表现: 1发热一般以低热为主。呈间歇式持续状态。时间长短不一。 2病人一般无明显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症状(消化系统肿瘤除外)。 3患者常伴有头晕、乏力、体重减轻、盗汗等临床表现。 4肿瘤热在应用有效的抗肿瘤药治疗或手术切除后,可自行消退。 5肿瘤热患者应用抗感染治疗无效,应用非甾体消炎药(这类药物包括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

6、芬酸、布 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 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高热病人的护理,治疗方案,物理降温:冰枕(冰槽、冰帽) 、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冷敷 、灌肠 、降温毯 退热药 :肌肉、静脉、口服、外贴退烧贴、肛塞退热药,高热病人的护理,体温测量,1.根据病情选择测温部位。 2.检查体温计完好性及水银柱是否在35C以下。 3.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4.口腔测温:口表水银端置于病人舌下部位,闭口3分钟,取出。 5.直肠测温:肛表用油剂润滑,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 3分钟取出。 6.腋下测温:先擦干腋窝下汗液,体温计水银端放腋窝深处, 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

7、紧体温计,10分钟取出。 7.检视体温计读数,记录。 8.将水银柱甩至35C以下,放回消毒液容器中。,高热病人的护理,体温测量注意事项,1.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不可自口腔测温。 进食、吸烟、面颊部做热冷敷者,应推迟30分钟后,方可测口腔温度。 2.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及某些心脏病病人(刺激肛门后,迷走 神经兴奋,会引起心律不齐不可由直肠测温。坐浴或灌肠后需待30分钟 后,方可测直肠温度。 3.对极度消瘦的病人,不适腋下测温。沐浴后需待20分钟后再测腋下温度。 4.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应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测量另一部位 对照,以使得到更为准确的体温数值

8、。,高热病人的护理,、,5.为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病人测温时,护士须守候在旁或用于托扶 体温计以免发生意外。 6.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可碰及他物,以防碰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 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7.如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 汞的吸收。病情允许者可服用纤维丰富的食物促使汞排泄。 8.肛门、腋表、口表分别清洁消毒。,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护理,(一)酌情减少活动。高热绝对卧床,因高热时,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过 多,进食少,体弱,要保证休息环境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 (二)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三)入院后尽早留取大、小便

9、标本及血培养送检。 (四)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可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时鼓 励病人每日饮水3000ml以上;对不能进食可按医嘱静脉补液,纠正水电 解质紊乱;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五)测量T、P、R:一般为3-4次/日,38.5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 复正常后可改可为每日测量1-2次。,高热病人的护理,(六)体温达38以上时行头部冷敷,体温达39时给予物理降温, 行温水或酒精擦浴,降温后30分钟测量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七)体温骤退者,注意保暖,防出汗过多而导致虚脱。 (八)口腔护理:因发热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内食物 残渣易发酵致口腔溃疡。故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病

10、人行口腔护理 日三次。 (九)皮肤护理: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 防褥疮发生。 (十)高热出现谵亡,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出现昏迷时,按昏迷病 人护理常规护理。,高热病人的护理,分期护理,体温上升:此期应注意给病人保暖,加盖被子,同时给服热饮料,而 使肌肉剧烈活动产生的热量减少,使体温升高幅度减少,从而缩短畏 寒、颤抖的时间。 高热持续期:此时应给病人退热,补充水分,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退热期:应更换汗湿的衣服、被单、适当减少病人的盖被。以防止病 人出汗较多引起虚脱。,高热病人的护理,护理要点,降温灌肠:可用2832C温水或4C等渗盐水,保留15-30分钟。 冰袋使用:装冰

11、块于冰袋内约2/3,可放在病人前额、头顶部及侧面、颈 部、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 酒精擦浴:治疗碗或面盆内盛25%30%酒精300500ml,温度约30 。,高热病人的护理,冰袋使用注意事项: 1.局部勿冻伤。 2.及时补充袋内冰块。注意随时观察冰袋有无漏水。 3.保持冰袋放置部位正确。 4.冰袋压力不宜太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 5.如为降温,冰袋使用后30分钟需测体温,作好记录。当体温降至38 以下时,可取下冰袋。 6.聚乙烯醇冰袋的使用存放于冰箱中,需要时可取用,降温效果达到2小 时左右,用后进行消毒,再置于冰箱中4小时,可重复使用。,高热病人的护理,酒精擦浴注意事项: 1.擦浴过

12、程中,观察病人情况,发现病人有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及呼吸异常时, 应停止进行并通知医师。 2.在腋窝、肘部、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地方,要使湿毛巾停留的时间长 一些,促使热蒸发。擦浴时,不用按摩方式,因按摩方式易生热。 3.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擦拭腋下、掌心、腹股沟、腘窝等部位用 力可略大,时间可稍长,有利降温。 4.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 温水擦浴:擦浴水温为27 37,冷水擦浴水温4。还可根据病人体温,配制 较病人体温低2 左右的水进行擦浴。这样可以防止因水温过低引起病人皮肤 毛细血管收缩,诱发病人发冷甚至寒战。同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体表散热起 到促成作用。,高热病人的护理

13、,饮食护理,发热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也增加,体温每升高1, 基础代谢增高13。肌肉兴奋性减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 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发热病人除用药物治疗 外,合理补充营养,对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促进病体康复具有重要作用。,高热病人的护理,饮食安排原则: (1)供给高热能、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饮 食。根据病情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或软饭。流质饮食可选用牛奶、豆浆、蛋花汤、稠米汤、绿豆汤、藕粉、鲜果汁、去油鸡汤等,半流质饮食可选用大米粥、肉末菜末粥、面片汤甩鸡蛋、肉末菜末面条、馄饨、豆腐脑、银耳羹等,软饭可选用馒头、面包、软米饭、包子、瘦肉类、鱼、虾、蛋、瓜茄类、嫩菜叶、水果等食品。 2)供给充足液体,有利于体内的毒素稀释和排出,还可补充由于体温增高丧失的水分,可饮开水、鲜果汁、菜汁、米汤、绿豆汤等。 (3)忌用浓茶、咖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