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_第1页
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_第2页
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_第3页
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_第4页
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3.9.1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板厚为 6- 160mm碳素钢、低合金钢制承压 设备用板材的超声检测的质量分级。奥氏体钢板材超声检测 也可参照本规程进行。3.9.2探头探头的选用应符合表 19表19承压设备用板材超声检测探头选用板厚,mm采用探头公称频率,MHz探头晶片尺寸6-20双晶直探头5晶片面积不小于2150mm 20- 40单晶直探头5$ 14mm 20mm40-250单晶直探头2.5$ 20mm$ 25mm3.9.3试块试块应用与被检工件相同或近似声学性能的材料制成3.9.4检测时机3.941板板表面应磨光滑,当钢板表面的氧化层呈致密光 滑不影响检测效果时,

2、可不打磨。3.942 检测应在划定剖口预定线后进行。4.1.2、探头选用4.121、探头选用1 )、板厚为620mm时采用双晶直探头, 公称频率5MHz , 晶片面积不小于150m m2o2)、板厚 2040mm时,采用单晶直探头,公称频率5MHz , 圆晶片直径为 $ 14 $ 20mm。3 )、板厚40250mm时,采用单晶直探头,公称频率 2.5MHz,圆晶片直径为 $ 20 $ 25mm。4.1.2.2、双晶直探头性能应符合JB/T4730.3-2005附录 A的要求。4.1.3、标准试块1)、采用双晶直探头时,采用CBI标准试块。2)、采用单晶直探头时,采用 CBD标准试块。试块厚度

3、应 与被检钢板厚度相近。4.1.4、基准灵敏度1)、超声检测人员收到无损检测申请书后,根据所探钢板 厚度确定探头和试块,并调试检测灵敏度。2)、板厚为620mm时,用CBI试块将工件等厚部位第一次底波高度调整到满刻度的50%,再提高10dB作为基准灵敏度。3)、板厚 20250mm时,用CBH试块将$ 5平底孔第一 次反射波高调整到满刻度的 50%作为基准灵敏度。4)、板厚3倍探头的近场区时,也可取钢板无缺陷完好部位的第一次底面反射波高调整到满刻度的50%作为基准灵敏度。4.1.5、检测方法4.1.5.1、检测面钢板的任一轧制面均可作为检测面进行检测。若 检测人员认为需要或设计上要求时,也可选

4、钢板的上、下两 轧制面分别进行检测。4.1.5.2、扫查方式1)、检测仪和探头调试合格后,按JB/T4730.3中图3探头扫查示意图规定,对钢板进行扫查,要求探头沿垂直于钢板 压延方向,间距为 100mm平行线进行扫查,在钢板剖口预 定线两侧各50mm (当板厚超过100mm时,以板厚的一半为 准)内应作100%扫查,扫查时若发现缺陷反射波,则应在 它的周围继续进行检测,以确定缺陷的延伸。2)、在钢板剖口预定线两侧各50mm (当板厚超过100mm时,以板厚的一半为准)内应作 100%扫查。缺陷的指示长 度大于或等于50mm时,应评为V级。当合同、技术协议书或设计图样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特 殊

5、要求进行其它型式的扫查。4.1.6、缺陷的测定与记录扫查过程中,按JB/T4730.3规定判断缺陷并测定缺陷 的边界范围或指示长度,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应记录下 缺陷的位置及长度或面积。4.1.7、缺陷的评定1)、缺陷的评定方法和评定规则按JB/T4730.3中4.1.7条规定,钢板缺陷等级评定按JB/T4730.3中4.1.8条规定。2)根据检测结果出具超声波探伤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和要求应符合JB/T4730.3中8条规定。4.1.8、横波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对缺陷有疑问或合同双方技术协议中有规定时,可采用横波检测。检测方法按JB/T4730.3附录B。3.9.5检测方法3.9.5.1可选钢板

6、的任一轧制面进行检测,若需要或有要求时,也可对钢板的两面分别进行检测。395.2检测覆盖率需100%佥测的区域,探头的每次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 径的15%3.9.5.3探头的移动速度395.4 双晶探头的检测灵敏度:用阶梯试块将工件等厚度 部位第一次反射波交调整到满刻度的50%再提高10dB。单直探头的检测灵敏度:用$ 5平底孔试块上$ 5孔第一次反射波高调整到满刻度的50%乍为灵敏度。3.9.5.5 扫查方式:a) 探头沿垂直于钢板压延方向,间距不100mm的平行线 进行扫查,在钢板坡口预定线两侧各 50mm内应作100%3查。b)根据合同、技术协议或图样的要求,也可进行其它形 式的扫查。3.

7、9.6缺陷记录3.9.6.1 要检测过程中,发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都即作为缺陷:a)缺陷第一次反射波(F1)波高大于或等于满刻度的 50%即 F1 50%b) 当底面第一次反射波(B1)波高未达到满刻度,此时,缺陷第一次反射波(F1)波高与底面第一次反射波( B1)波高三比大于 或等于50%者。c)当底面第一次反射波(B)v 50%满刻度者。3.962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的测定方法a)检出缺陷后,应在它的周围继续进行检测,以确定缺陷的延伸b)用双晶直探头确定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探头的移动方向应与探头的隔声层相垂直,并使缺陷波下降到检测灵敏度条件下荧光屏满刻度的25%或使缺陷第一次反射波高与底面

8、第一次反射波高之比为50%此时,探头中心的移动距离即为缺陷的指示长度,探头中心即为缺陷的边界点,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以较严重者 为准。c) 用单直探头确定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时,移动探头,使缺陷波第一次反射波高下降到检测灵敏度条件下 荧光屏满刻度的25%或使缺陷第一次反射波与底面第 一次反射波高之比为 50%此时,探头中心移动距离 即为缺陷的指示长度,探头中心即为缺陷和边界,两 种方法测得的结果以较严重者为准。d)确定3.2.6.1C 条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时,移动探头点,使底面第一次反射升高到荧光屏满刻度的50%此时,探头中心移动距离即为缺陷的指示长度,探头 中心点即为缺陷的边界点。e)当采用

9、第二次缺陷波和第二缺陷波和第二次底波来评 定缺陷时,检测灵敏度应以相应的第二次反向波来核 准。3.9.7缺陷评定397.1缺陷指示长度的评定规则一个缺陷按其指示的最大长度作为该缺陷的指示长度。3.9.7.2单个缺陷批示面积的评定规则a) 一个缺陷按其指示的最大面积作为该缺陷的单个指示面积,当其小于表17的规定时,可不作记录。b) 多个缺陷其相邻间距小于100mm或间距小于相邻缺陷的指示长度(取其较大值)时其各 块缺陷面积之和作为单个缺陷指示面积。3.9.7.3缺陷面积占有率和评定规则在任一 1mx 1m检测面积内,按缺陷面积所占的百分比 不确定。3.9.8缺陷等级评定3.9.8.1钢板缺陷条块

10、等级划分见表20表20单个缺陷单个缺陷在任一 1mX 1m检测以下单个缺陷序扌日示长度指示面积面积内存在的缺陷百批示面积不计号mmmm分比%cm 2Iv 80v 25 3v 9nv 100v 50 5v 15出v 120v 100 10v 25IVv 150v 100 10v 253.982 在坡口预定线两侧各 50mm板厚大于lOOmrnfl寸,以板厚的一半为准)内,缺陷的指示长度大于或等于 50mm时,则应判废,不作评级。3.9.8.3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如确认钢板中有白点、裂 纹等危害性缺陷存在时,则应判废,不作评级。3.9.9横波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对缺陷有疑问或需要时,可采用横波检测。3.9.10报告及验收标记检测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a)委托单位、报告编号b)钢板编号、炉批号、材质、热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