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技术条件_第1页
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技术条件_第2页
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技术条件_第3页
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技术条件_第4页
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2004-11-15实施2004-11-15发布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技术条件(内部试行)q/cc 1c2004q/cc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产品型式与型号44 整车基本参数55 主要系统、总成的结构型式与技术参数76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147 检验规则258 标志、运输和贮存26图1 旅行车产品型号的构成5表1 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的整车基本参数5表2 长城gw2.4s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型式与主要技术参数7表3 变速器的结构型式与主要技术参数8表4 车轮和轮胎的类型、规格及主要

2、参数9表5 转向系主要技术参数10表6 车身结构型式与参数10表7 电气系统结构与参数11表8 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参数12表9 各工作部位工作剂的牌号规格与加注数量12表10 重要部位螺栓的拧紧力矩13表1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18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满足集团技术、生产、质量管理等部门的需要,保证产品质量,根据国家、行业等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规定,针对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的特点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自2004年11月15日开始实施。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整车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彬

3、。本标准于2004年11月15日首次发布。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部负责解释。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的产品型式与型号、整车基本参数、主要系统总成的结构型式与技术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的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以下简称旅行车)。出口旅行车参照本标准执行,并按照出口旅行车的技术协议执行。在该系列旅行车和底盘的基础上变化发动机、轴距、车身和左、右置方向盘等而派生的其它变型车和底盘或增加专用设备而派生的其它变型车和底

4、盘亦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 3730.120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 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45991994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gb 46601994 汽车前雾灯配光性

5、能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 49701996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gb/t 59021986 汽车平顺性脉冲输入行驶试验方法gb 59201999 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gb/t 6323.1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蛇行试验gb/t 6323.2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gb/t 6323.3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gb/t 6323.4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gb/t 6323.51

6、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轻便性试验gb/t 6323.6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稳态回转试验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4541987 机动车前照灯使用和光束调整技术规定gb 84101994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94171988 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gb 96562003 汽车安全玻璃gb/t 113811989 客车顶部静载试验方法gb 115501995 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115531989 汽车正面碰撞时对燃油泄露的规定gb 115541998 汽车及挂车后雾

7、灯配光性能gb 11555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571998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 115611989 汽车加速器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t 115631995 汽车 h点确定程序gb 115641998 机动车回复反射器gb/t 124781990 客车防尘密封性试验方法gb/t 124801990 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25351990 汽车起动性能

8、试验方法gb/t 125361990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gb/t 125382003 两轴道路车辆重心位置的测定gb/t 125391990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gb/t 12540199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gb/t 125431990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gb/t 1254419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 12545.12001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25461990 汽车隔热通风试验方法gb/t 125471990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gb/t 125481990 汽车速度表、里程表检验校正方法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 126

9、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 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t 1267719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gb/t 1267819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gb/t 126791990 汽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gb/t 127811991 汽车供油系气阻试验方法gb/t 127821991 汽车采暖性能试验方法gb/t 130441991 轻型客车定型试验规程gb 135942003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40232000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41662003 机动车成年

10、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gb 141671993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t 141721993 汽车静侧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gb 150821999 汽车用车速表gb 150831994 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5084199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50851994 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50861994 汽车门锁及门铰链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 152351994 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gb 157411995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 157422001 机动车用喇叭的性能要

11、求和试验方法gb 167352004 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gb/t 17349.21998 道路车辆 汽车诊断系统 图形符号gb 175091998 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 176751999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3052001 质量体系 汽车供方质量体系要求gb 18352.2200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4082001 汽车及挂车后牌照板照明装置配光性能gb 184092001 汽车驻车灯配光性能gb/t 18411200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gb 185652001 营运车

12、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186552002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86972002 声学 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 191512003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gb/t 192332003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92342003 乘用车尺寸代码gb 195782004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qc/t 4151999 汽车用点烟器技术条件qc/t 4741999 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及限值qc/t 4751999 客车防尘密封性限值qc/t 4761999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qc/t 4801999 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qc/t 4

13、841999 汽车 油漆涂层qc/t 5181999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规范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qc/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qc/t 6582000 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qc/t 659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db11/0441999 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cmvdr 294 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3 产品型式与型号3.1 型式cc6460k旅行车的型式为两轴、长头两厢五门五座全金属封闭式硬顶非承载式车身、前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前悬架采用双横臂

14、式扭杆弹簧充气筒式液力减振器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五连杆螺旋弹簧充气筒式液力减振器非独立悬架。cc6460ky旅行车的型式为两轴、长头两厢五门五座全金属封闭式硬顶非承载式车身、前纵置发动机四轮驱动、前悬架采用双横臂式扭杆弹簧充气筒式液力减振器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五连杆螺旋弹簧充气筒式液力减振器非独立悬架。3.2 型号旅行车产品型号的构成按gb/t 94171988的规定,见图1。cc 6 46 0 k(y) 企业自定代号产品序号主参数代号(车辆长度)车辆类别代号(旅行车)企业名称代号(长城)图1 旅行车产品型号的构成4 整车基本参数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的整车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

15、规定。表1 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的整车基本参数项 目cc6460kcc6460ky尺寸参数(空载)(mm):长4620宽1800高1710(车身)/1775(加装尾翼、行李架)1700(车身)/1765(加装尾翼、行李架)轴距2700轮距:前/后1515/1520前悬850后悬1070质量参数:装载质量(kg)5人65kg/人150kg整备质量(kg)17201830最大总质量(kg)21952305空载轴荷分配:前/后(kg)890/830980/850满载轴荷分配:前/后(kg)980/12151070/1235质心位置(x,y,z)(mm)通过性参数:最小转弯直径(m)

16、13最小离地间隙(mm)200(空载)、160(满载)表1 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的整车基本参数(续)项 目cc6460kcc6460ky接近角()28(空载)离去角()27.5(空载)动力性:直接档最低稳定车速(km/h)25直接档25km/h100km/h加速时间(s)32一档起步换档至100km/h加速时间(s)20最高车速(km/h)160最大爬坡度(%)35经济性:初速度50km/h的滑行距离(m)70090km/h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l/100km)8.8120km/h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l/100km)13.4模拟城市和市郊工况循环下(l/100km)11.912

17、.4制动性:50km/h制动初速度的行车制动距离(m)19(空载)、20(满载)50km/h制动初速度的应急制动距离(m)38坡道驻车制动(%)20(空载)、18(满载)稳定性:空载、静态时最大侧翻稳定角()35操纵稳定性(分)nan60且nz60平顺性: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w(m/s2)0.6883等效均值leq(db)116.5降低舒适界限tcd(h)1.2密封性:防尘密封度m(%)95防雨密封性(分)93噪声:加速行驶车外噪声db(a)7450km/h匀速行驶车内噪声db(a)79驾驶员耳旁噪声db(a)90排放:表1 cc6460k及cc6460ky旅行车的整车基本参数(续)项 目cc6

18、460kcc6460ky满足欧排气排放物co2.2g/km、(hcnox)0.5g/km低怠速污染物排放:(75050)r/minco0.1%、hc50ppm高怠速污染物排放:(200050)r/minco0.07%、hc50ppm5 主要系统、总成的结构型式与技术参数5.1 发动机长城gw2.4s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型式与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表2 长城gw2.4s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型式与主要技术参数序号项 目规格与参数1型号gw2.4s2型式四缸、直列、水冷、单顶置凸轮轴16气门、四冲程、闭环多点电喷汽油机3燃油供给方式电子控制、多点顺序喷射4进气量的测定方式速度密集型5燃烧室型式屋脊形6缸径

19、行程(mm)86.51007总排量(l)2.3508压缩比9.5:19最大功率及相应转速(kw/rpm)95/525010最大转矩及相应转速(nm/rpm)200/3000350011最低燃油消耗率(g/kwh)25812怠速稳定转速(r/min)7505013怠速控制电子闭环控制14活塞平均速度(m/s)17.515平均有效压力(kpa)92016气缸压缩压力:250r/min时 (kpa)117617点火顺序与控制1342;无分电器、电子控制直接点火18火花塞间隙(mm)1.01.119气门间隙(mm)0(液压挺柱)20配气相位:进气门开/进气门关 排气门开/排气门关上止点前18/下止点后

20、53下止点前50/上止点后1821润滑方式压力与飞溅复合式表2 长城gw2.4s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型式与主要技术参数(续)序号项 目规格与参数22主油道机油压力:怠速时/3000rpm时 (kpa)(49)/(245490)23机油最高温度()11024机油消耗率(g/kwh)225机油燃油消耗比(%)0.826冷却方式强制循环水冷27起动方式电起动机28净质量(kg)16329外廓尺寸:长宽高 (mm)73063078630怠速排放:co(%)/hc(ppm)3/60031工况法规排放控制水平带有三元催化转化器,空燃比闭环控制,搭载轻型汽车满足gb 18352.22001标准5.2 进气系统

21、干式空气滤清器。5.3 排气系统一级消声器,带两级三元催化装置。5.4 燃料供给系统燃油箱为塑料油箱,容积67l;供油控制为机械踏板式供油控制,踏板行程为155mm,内装式电子燃油泵;燃油蒸发为活性碳碳罐,电子阀控制式。5.5 冷却系统强制循环水冷,硅油风扇离合器,铝制管带式散热器。5.6 离合器摩擦式、盘式单片、干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压式分离液压操纵。摩擦片外径d=225mm,内径d=150mm,材料为f810。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5mm15mm。5.7 变速器变速器的结构型式与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表3 变速器的结构型式与主要技术参数序号项 目cc6460kcc6460ky1型号sc5m2d-

22、csc5m4d-c2型式全同步器的手动机械式有级变速器、五个前进档、一个倒档、直接操纵全同步器带分动器的手动机械式有级变速器、五个前进档、一个倒档、直接操纵3中心距(mm)7272(变速器)、222.25(分动器)4最大输入转矩(nm)200表3 变速器的结构型式与主要技术参数(续)序号项 目cc6460kcc6460ky5最大输入转速(r/min)55006速比档档档档档r档(倒)h档(高)l档(低)3.9672.1361.3601.0000.8563.5781.0001.9257里程表齿轮副8:258总干质量(kg)38689外廓尺寸:长宽高755mm367mm349mm(不含操纵杆高度)

23、1070mm460mm380mm(不含操纵杆高度)5.8 传动轴cc6460k旅行车后传动轴总成为三个十字轴万向节、两根传动轴,带伸缩花键、中间支承的免维护型分段式结构。cc6460ky旅行车前、后传动轴总成分别为两个十字轴万向节、一根传动轴,带伸缩花键的免维护型整体式结构。5.9 前轴/桥cc6460k旅行车为双横臂独立悬架的断开式前转向轴。cc6460ky旅行车为双横臂独立悬架的断开式转向驱动桥,双曲线齿轮单级主减速器,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万向传动半轴,球笼式等速万向节,主减速比i0=4.55,最大输入扭矩900nm。5.10 后桥非断开式驱动桥,整体式冲压焊接桥壳,双曲线齿轮单级主减速器

24、,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半浮式半轴,主减速比i0=4.55,最大输入扭矩900nm。5.11 车轮和轮胎车轮和轮胎的类型、规格及主要参数见表4。表4 车轮和轮胎的类型、规格及主要参数轮胎类型轮胎规格车轮类型轮辋规格偏距轮胎气压轮胎滚动半径子午线轮胎p235/65 r17 104t轻合金内偏距辐板式车轮5深槽轮辋177jj38mm230kpa353mm5.12 悬架前悬架为扭杆弹簧、充气筒式液力减振器、横向稳定杆、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前悬架扭杆弹簧中心距为598mm0.5mm,下臂前轴固定螺母中心距水平地面高度为295mm1mm。后悬架为五连杆、螺旋弹簧、充气筒式液力减振器、横向稳定杆、非独立悬架。

25、5.13 车架周边式梯形结构,由两根箱型断面纵梁和若干根箱型或管型断面横梁焊接而成。5.14 转向系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断开式前置转向梯形机构。四辐式转向盘直径380mm,角度可调,吸能式转向管柱。转向系主要技术参数见表5。表5 转向系主要技术参数序号项 目参数序号项 目参数1车轮外倾角0306转向盘旋转圈数n3.642主销内倾角1230307转向系角传动比i018.23主销后倾角230458转向系力传动比i0p198.04前束(mm)029转向器正效率+75%5内轮转向角()3210转向器逆效率-60%5.15 制动系前轮制动器为通风盘式,后轮制动器为盘鼓式,摩擦材料为半金属

26、。行车制动型式为双回路真空助力液压制动作用于前后盘式制动器。驻车制动型式为机械拉索式作用于后轮鼓式制动器。制动踏板自由行程为4mm6mm,踏板行程为150mm。制动手柄工作行程为7.5(3齿)20(8齿)。5.16 车身车身结构型式与参数见表6。表6 车身结构型式与参数序号项 目结构与参数1车身1.1车身型式长头两厢五门五座全金属封闭式硬顶非承载式车身1.2白车身冲压、焊接,全金属封闭式结构1.3车门总成框架式、卡板式门锁、合页式铰链、带侧防撞杆、四侧门向外顺开;后尾门外掀上开。中控门锁、电动玻璃升降器1.4发动机罩向上、向后开启,单臂式铰链2车身内、外饰及附件2.1内饰软化设计,符合人机工程

27、及舒适性要求2.2仪表板注塑式结构,金属骨架2.3a、b、c柱及门内护板注塑成型,门护板上设置杂物盒2.4车内扶手金属骨架、pvc表皮、中间pur发泡层2.5风窗玻璃全景曲面风窗玻璃。前风窗:夹层玻璃,厚4.76mm。后风窗:钢化玻璃,带有电热除霜电阻丝,厚3.5mm。其它车窗:钢化玻璃,厚3.5mm2.6后视镜外后视镜:电动、电加热除霜、防眩式,左右侧均为凸面反射镜,曲率半径1400mm。内后视镜:手动、防眩式,平面内视镜2.7座椅驾驶员、副驾驶员座椅:独立座椅,前后位置、靠背角度及座椅头枕等均可调。后排座椅:独立座椅,靠背角度及座椅头枕等均可调2.8安全带后排中间座椅两点固定式、其它座椅三

28、点固定紧急锁止式机械式安全带表6 车身结构型式与参数(续)序号项 目结构与参数2.9遮阳板豪华型,带照明灯、化妆镜2.10天窗电动天窗2.11前、后保险杠整体式设计,pppe注塑本体5.17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的结构与参数见表7。表7 电气系统结构与参数序号项 目结构与参数1电源、起动及充电系1.1线路单线制、电压直流12v、负极搭铁1.2蓄电池55d26r免维护型,电压12v,20小时率容量60ah,储备容量101min,低温起动电流475a1.3起动机12v、1.2kw1.4发电机内装调节器式发电机。14v、90a2照明及信号系统2.1前照灯白色,远光60w、近光55w,左右各1个。前照灯基

29、准中心高度h:920mm20mm2.2位置灯前位置灯:白色,5w,左右各1个。后位置灯:红色,5w,左右各1个2.3转向灯琥珀色。前、后转向灯:21w,左右各1个。侧转向灯:5w,左右各1个2.4雾灯前雾灯:白色,55w,左右各1个。后雾灯:红色,led,左右各1个2.5制动灯红色,21w,左右各1个2.6牌照灯白色,5w,左右各1个2.7倒车灯白色,21w,左右各1个2.8危险警告信号灯所有转向信号灯,开关控制2.9后回复反射器红色,非三角形,与后雾灯组合形成组合灯2.10室内前、中、后顶灯白色。室内前顶灯:10w,2个。室内中顶灯:10w,1个。室内后顶灯:5w,1个2.11点烟器照明蓝色

30、,3w,1个2.12烟灰盒照明白色,3w,1个3仪表系统3.1组合仪表车速里程表、发动机转速表、水温表、燃油表3.2指示灯参照图纸4辅助电气系统4.1雨刮系统前、后雨刮直流电机。前雨刮:四连杆式,电动三档,2个,55w。后雨刮:单臂式,电动一档,1个,21w4.2除雾、除霜装置前风窗风暖式;后风窗电加热式玻璃,开关控制表7 电气系统结构与参数(续)序号项 目结构与参数4.3电动玻璃升降器司机侧总控制,其它门窗处独立控制4.4中控锁带遥控4.5车载电源12v,2个4.6收放机、cd及扬声器立体声收音机,六碟cd,四声道4.7点烟器12v,1个4.8喇叭高、低音4.9安全气囊电子式主副气囊5.18

31、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参数见表8。表8 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序号项 目结构与参数1结构型式前后冷暖空调,蒸汽压缩式制冷,水暖式加热2性能参数制冷量3.5kw,换热量3.5kw,风量350m3/h3操纵控制板按钮式操纵,温度自动控制,风门微电机驱动,可自动控制车内温度,可对出风位置模式、制热/制冷模式、空气内/外循环模式及风速、温度进行选择和调节4制冷剂r134a5压缩机sd7v16可变排量压缩机,最大排量160ml6冷凝器平行流式结构,扁管厚26mm7蒸发器二箱式结构,层叠式蒸发器,f型膨胀阀,离心式鼓风机8干燥储液器外径60.5mm9制冷管与暖水管制冷管:橡胶制冷软管与铝管的复合式结构。

32、暖水管:橡胶成型管10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11压力开关三态压力开关5.19 工作剂的加注旅行车各工作部位工作剂的牌号规格与加注数量见表9。表9 各工作部位工作剂的牌号规格与加注数量序号工作部位数 量规 格1发动机燃油(ron)74l93号以上优质无铅汽油(gb 179301999)2发动机润滑油4.5lsl级,粘度为10w-40级润滑油3冷却液8.0l乙烯乙二醇基-35防冻液4离合器液0.15ldot4合成制动液5变速器2.2lapi gl-4级双曲线齿轮油表9 各工作部位工作剂的牌号规格与加注数量(续)序号工作部位数 量规 格6分动器2.6lapi gl-4

33、级双曲线齿轮油7前驱动桥3.0lapi gl-5级双曲线齿轮油8后驱动桥3.0lapi gl-5级双曲线齿轮油9动力转向液0.7latf dexron液力传动油10制动液0.9ldot4合成制动液11蓄电池电极1.0g工业凡士林12风窗玻璃洗涤液3.7l常温:用硬度小于205g/1000kg的清洁水。低温(-183):用浓度为50%的甲醇水溶液13空调制冷剂750g50gr134a14其它运动摩檫副按图样、文件规定2号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5.20 重要工作部位螺栓的拧紧力矩旅行车重要工作部位螺栓的拧紧力矩见表10。表10 重要工作部位螺栓的拧紧力矩序号工作部位及规格力 矩 nm序号工作部位及规格

34、力 矩 nm1上臂轴固定螺栓m141.5-10.91901025发动机悬置连接螺栓m101.25-10.978102下臂前轴连接螺栓m161.5-10.92702526变速器悬置连接螺栓m101.25-10.978103下臂后轴连接螺栓m181.5-10.93203027变速器-发动机连接螺栓m101.25-10.95054下臂限位块固定螺栓m101.25-8.865528传动轴连接螺栓m101.25-10.97855上臂球销座连接螺栓m101.25-10.9781029传动轴支承固定螺栓m101.25-8.86556下臂球销座连接螺栓m121.25-10.91401030车轮螺母m121.2

35、5135157前扭杆支座连接螺栓m121.25-10.91401031转向盘锁紧螺母m121.25-890108上臂球销槽型固定螺母m161.5-101101032转向器-车架固定螺母m121.25-890109下臂球销槽型固定螺母m181.5-101751533转向角传动副-车架螺栓m101.25-9.8701010前减振器上端固定螺母m101.25-830534转向系万向节锁紧螺栓m81.25-8.825311前减振器下端连接螺栓m121.25-8.8901035转向拉杆球头固定螺母m141.5-81701512后减振器上端固定螺母m101.25-830536转向拉杆调整锁紧螺母m141.

36、5-81001013后减振器下端固定螺母m141.5-81801537前桥前吊耳连接螺栓m141.5-10.92002014前横稳杆-车架固定螺栓m81.25-8.825338前桥后吊耳连接螺栓m141.5-10.92002015前横稳杆-连接杆-下臂螺母m101.25-865539制动油管接头m101.25121616长纵拉杆连接螺栓m141.5-10.92002040安全带-车身连接螺栓7/16-8.8435517短纵拉杆前连接螺栓m141.5-10.91801541安全带-座椅连接螺栓7/16-8.84355表10 重要工作部位螺栓的拧紧力矩(续)序号工作部位及规格力 矩 nm序号工作部

37、位及规格力 矩 nm18短纵拉杆后连接螺栓m141.5-10.92002042车身悬置连接螺栓m101.25-9.865519横拉杆-车架连接螺栓m141.5-10.92002043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40520横拉杆-后桥固定螺母m141.5-81801544变速器/分动器加/放油螺塞303521后横稳杆-后桥固定螺栓m81.25-8.825345前驱动桥加油螺塞m201.5145522后横稳杆-连接杆-车架螺母m101.25-865546前驱动桥放油螺塞rc1/2303523备胎架固定螺栓m101.25-8.865547后驱动桥加/放油螺塞m201.5145524备胎升降器固定螺栓m81.

38、25-8.82536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6.1 整车6.1.1 旅行车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及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6.1.2 旅行车的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设计应符合cmvdr 294和gb 115512003的规定。6.1.3 旅行车的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外廓尺寸(长、宽、高)参数的公差不应大于1%,质量参数(整备质量、总质量、轴荷)的公差不应大于3%。6.1.4 旅行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参数应符合gb 15892004的规定,后悬不应大于轴距的65%,且不应大于3.5m;整备质量和总质量应在各轴之间合理分配,轴荷应在左右车轮之间均衡分配

39、;最大允许总质量依据发动机功率、最大设计轴荷、轮胎的承载能力及正式批准的技术文件进行核算后,从中取最小值核定;空载和满载状态下,转向轴轴荷(或转向轮轮荷)与整备质量和最大允许总质量的比值不应小于30%;驱动轴的轴荷不应小于最大允许总质量的25%。6.1.5 旅行车乘坐人数的核定应符合gb 72582004的规定,前排座位按乘客舱内部宽度(系指驾驶员两侧门窗下缘,并在车门后支柱内侧量取)不小于1200mm时核定2人,不小于1650mm时核定3人;其它排座位按座垫中间位置测量的乘客舱内部宽度,在能保证与前一排座位的间距不小于650mm且座垫深度不小于400mm时,每400mm核定1人。6.1.6

40、燃油箱容量应能满足不小于500km续驶里程的燃油消耗量。6.1.7 旅行车应按照gb 40941999的规定设置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和文字标志。标志用操作符号应与背景有明显的色差。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应给出所有操纵机构的浅显易懂且详细的操作说明。警告性文字均应有中文标注。6.1.8 旅行车零部件应装配完整、正确、可靠,无错装及漏装,旅行车各总成、油路、水路皆应密封良好,不允许有任何渗漏现象,车身内外部应整洁,不得有泥污、赃物、油迹、锈斑等现象。6.1.9 旅行车各工作部位应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加注工作剂。6.1.10 凡在产品图样、技术文件中,对紧固件连接有拧紧力矩要求的部位,应全

41、部按要求进行紧固;没有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其拧紧力矩应符合qc/t 5181999的规定。6.1.11 用开口销、销钉、钢丝等措施防松的螺纹紧固连接,紧固时应用拧紧的方式保证孔、槽对正,然后穿销锁紧;而不允许用拧松的方式对正孔、槽,穿销锁紧。6.1.12 用铆钉铆紧后的零部件应铆实,在铆钉头圆周1/5范围内,用0.02mm的塞规不应塞进。铆钉头外边缘破裂不应超过铆钉头周长1/16,深不应大于0.5mm。6.1.13 车体应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离地高度差(整备质量时)不应大于10mm。6.1.14 车速表指示车速v1(单位:km/h)与实际车速v2(单位:km/h)之间应符合关系式:0v

42、1v2(v2/10)4的规定,车速表指示误差的检查方法按gb 72582004附录a的规定。6.1.15 旅行车直线行驶时,其前后轴中心的连线与行驶轨迹的中心线应一致。6.1.16 发动机在下列工作条件下,机油压力不应低于245kpa。a) 发动机按规定用油;b) 变速器置于直接档,尽可能保持90km/h的车速匀速行驶;c) 机油温度为8095。6.1.17 在30气温下车辆满载,以平均不低于90km/h的车速,在纵坡度不大于3%的干燥、良好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尽可能保持匀速行驶时,各总成的水和油的平均温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不高于95;b) 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不高于95;c

43、) 变速器内的润滑油温度不高于90;d) 驱动桥内的润滑油温度不高于90;e) 动力转向油罐内的液压油温度不高于80;6.1.18 旅行车以初速度为50km/h的滑行距离不小于700m,试验方法按gb/t 125361990的规定。6.1.19 动力性6.1.19.1 直接档最低稳定车速不高于25km/h,试验方法按gb/t 125471990的规定。6.1.19.2 直接档以25km/h加速到100km/h的时间不大于32s,试验方法按gb/t 125431990的规定。6.1.19.3 一档起步连续换档加速到100km/h的时间不大于20s,试验方法按gb/t 125431990的规定。6

44、.1.19.4 最高车速不低于160km/h,试验方法按gb/t 125441990的规定。6.1.19.5 最大爬坡度不小于35%,试验方法按gb/t 125391990的规定。6.1.20 燃料经济性及机油消耗量限值6.1.20.1 90km/h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不大于8.8l/100km,试验方法按gb/t 12545.12001的规定。6.1.20.2 120km/h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不大于13.4l/100km,试验方法按gb/t 12545.12001的规定。6.1.20.3 模拟城市和市郊工况循环下的燃料消耗量应符合gb 195782004的规定,cc6460k旅行车不大于11.

45、9l/100km,cc6460ky旅行车不大于12.4l/100km, 试验方法按gb/t 192332003的规定。6.1.20.4 机油燃油消耗比不大于0.8%。6.1.21 制动性能6.1.21.1 行车制动性能路试检验旅行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制动踏板力分别不应大于400n和500n,以50km/h的制动初速度制动时,制动距离分别不应大于19.0m和20.0m;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分别不应小于6.2m/s2和5.9 m/s2,且制动协调时间不应大于0.35s;制动稳定性要求制动过程中车辆的任何部位(不计入车宽的部位除外)不应超出宽度为2.5m的试验通道。6.1.21.2 应急制

46、动性能路试检验旅行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以50km/h的制动初速度制动时,制动距离不应大于38.0m,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不应小于2.9 m/s2, 同时允许施加的手操纵力不应大于400n、脚操纵力不应大于500n。6.1.21.3 驻车制动性能路试检验旅行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车辆在坡度分别为20%和18%、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应少于5min,检验时允许施加的手操纵力不应大于400n。6.1.21.4 行车制动性能台试检验6.1.21.4.1 旅行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制动踏板力分别不应大于400n和500

47、n,台试检验测出的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分别不应小于60%和50%;前、后轴制动力与轴荷(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乘用车时按动态轴荷计算)的百分比分别不应小于60%和20%。6.1.21.4.2 制动力平衡要求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对前轴不应大于20%,对后轴在轴制动力不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不应大于24%;当后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应大于该轴轴荷的8%。6.1.21.4.3 旅行车的制动协调时间不应大于0.35s。6.1.21.4.4 进行制动力检

48、验时旅行车各车轮的阻滞力均不应大于车轮所在轴轴荷的5%。6.1.21.5 驻车制动性能台试检验旅行车在空载状态下,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的总和不应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6.1.21.6 当旅行车经台试检验后对其制动性能有质疑时,可用规定的路试检验进行复检,并以满载路试的检验结果为准。6.1.21.7 旅行车制动性能检验方法按gb 72582004附录c的规定进行。6.1.21.8 旅行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不应大于0.80s。6.1.21.9 旅行车制动系统的其它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gb 126761999的规

49、定。6.1.22 稳定性6.1.22.1 旅行车在空载、静态状态下,向左侧和右侧倾斜最大侧翻稳定角不应小于35,试验方法按gb/t 141721993的规定。6.1.22.2 旅行车在最大总质量状态时,以0.4g的侧向加速度做定圆等速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不应大于3,并应具有不足转向特性。6.1.22.3 蛇行试验:在65km/h基准车速下的平均横摆角速度峰值应为10/sr25/s,平均转向盘转角峰值应为60180,试验方法按gb/t 6323.11994的规定。6.1.22.4 转向瞬态响应(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侧向加速度为2m/s2时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响应时间应为0.1st0.3s,试验方法

50、按gb/t 6323.21994的规定。6.1.22.5 转向瞬态响应(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谐振频率应为0.6hzf1.0 hz,谐振峰水平应为2dbd5db,相位滞后角应为4080, 试验方法按gb/t 6323.31994的规定。6.1.22.6 转向回正性:侧向加速度为4m/s2,松开转向盘3s时的残留横摆角速度绝对值应为0/sr2/s,横摆角速度总方差应为0.3ser0.6s,试验方法按gb/t 6323.41994的规定。6.1.22.7 转向轻便性:汽车转向行驶时, 转向盘平均操舵力应为15nfs50n, 转向盘最大操舵力应为30nfm80n,试验方法按gb/t 6323.51994的规定。6.1.22.8 稳态回转性: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应为5m/s2n9.8m/s2,不足转向度应为0.24/(m/s2)u0.6/(m/s2),车身侧倾度应为0.7/(m/s2)k1.2/(m/s2), 试验方法按gb/t 6323.61994的规定。6.1.22.9 旅行车操纵稳定性的优劣,按总评价计分值nz的大小衡量,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