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以广东乐昌市为例_第1页
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以广东乐昌市为例_第2页
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以广东乐昌市为例_第3页
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以广东乐昌市为例_第4页
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以广东乐昌市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以广东乐昌市为例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以广东乐昌市为例广外大南国商学院08国贸4班刘芳一、摘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迫切需要。能否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不可候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参考大量信息,指出了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并着重以粤北山区的乐昌市为例,简略地分析其经济落后的原因及此地区的发展优势,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解决该市经济落后的方案。二、关键词:县域发展 特色经济三、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地区先行一步发展”和“三个地带梯度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广东依靠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政策扶持,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

2、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伴随着广东省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珠三角相关城市与广东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粤北山区更是经济缺乏增长点,竞争乏力,后劲不足。为了更好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区域发展。四、乐昌市简介(一)历史概况乐昌是历史名城,古称赵佗城、瑶埠,夏、商朝为扬州之域,春秋时属越,战国时属楚,秦朝时属南海郡。公元508年梁朝分曲江县地设置梁化县,距今已有1497年历史,598年(隋朝开皇十八年)改名乐昌县,1994年撤县设市。中国瑶族同胞发祥地之一的大瑶山就坐落在离乐昌市区十

3、五公里处。乐昌境内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物阜民淳,人杰地灵,传统文化积蕴丰厚,历来是粤北的军事要冲和广东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全市面积2400平方公里,2005年末户籍总人口521.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64万人,农业人口26.43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7%,是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山区县级市,现辖16个镇,1个街道,2个办事处,195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乐城街道,市区距离广州250公里,距离韶关45公里。(二)区位条件乐昌交通便利,京广铁路衡广复线贯穿境内南北,有地方铁路9条共185公里。韶关机场距乐昌18公里,公路四通八达,107国道和京(北京)珠(珠海)高速公路途径境内。乐韶一

4、级公路连接韶关,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梅乐公路正在兴建,武江河穿越市区中心,是粤、湘、桂、赣四省(区)交汇中心,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随着韶乐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广乐高速公路即将动工,武广客运专线、梅乐公路建设的推进,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乐昌市的区位条件将大大改善。(三)旅游资源乐昌旅游名胜景点众多。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瑶山隧道(长达14.3公里),省级风景区金鸡岭,中国江河漂流热点九泷十八滩,美不胜收的“地下宫殿”古佛岩和龙山温泉。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瑶山隧道(长达14.3公里),省级风景区金鸡岭,中国江河漂流热点九泷十八滩,美不胜收的“地下宫殿”古佛岩和龙山温泉。待开发的有碧水洞、铜鼓岩

5、、西京古道和龙山草堂等景点。 (四)产业发展境内有银杏、榕树、红豆杉、桂花、兰花、乐昌含笑等珍稀古树名木和花卉1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69.5%,是广东省重点林业县(市)。河流以武江及其支流为主,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4.8万千瓦。矿产主要有煤、锑、钨、铁、锌、萤石等。其中锑的储量居全省首位。农作物以水稻、蔬菜、黄烟、花生、红薯、玉米、豆类为主,土特产有茶叶、香菇、马蹄、香芋、板栗、西瓜、猕猴桃等,其中香芋、马蹄以优良独特的品质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近年来,新引进的优良品种发展很快,尤以奈李、枇杷、水晶梨、黑布朗等较为著名,已发展成为优质果生产基地。五、区域差异研究(一)2008年前三季度县域

6、经济发展概1广东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进展,2008年前三季度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县域占67个县(市)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3.9 %、18.3%、22.7%、25.1%,2007年前三季度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县域占67个县(市)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4 %、18.2%、22.9%、24.9%,东翼和山区发展较好,所占比重有所提高。 从产业结构看,2008年前三季度山区县域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快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珠三角、东翼 、西翼分别也提高了2.1个、2.0个、0.8个百分点。 近年,我省积极推进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和两翼转移,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

7、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西翼及山区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还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见表1、表2)。表1:2008年前三季度分区域县域生产总值及构成 生 产 总 值 ( 亿)构 成 ( % )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三角县域1558.49 233.39 762.37 562.73 100.0 15.0 48.9 36.1 东翼县域841.40 126.42 444.06 270.92 100.0 15.0 52.8 32.2 西翼县域1045.24 341.25 308.47 395.52 100.0 32.7 29.5 37.8 山区县

8、域1153.58 264.25 494.47 394.87 100.0 22.9 42.9 34.2 表2:2007年前三季度分区域县域生产总值及构成 生 产 总 值 ( 亿元 )构 成 ( % )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三角县域1308.20 222.93 611.69 473.57 100.0 17.0 46.8 36.2 东翼县域700.46 116.40 355.76 228.30 100.0 16.6 50.8 32.6 西翼县域882.12 300.54 253.08 328.50 100.0 34.1 28.7 37.2 山区县域956.

9、04 233.75 385.38 336.91 100.0 24.5 40.3 35.2 此外,由于历史、地理以及现行体制等原因,广东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仍比较突出。近两年,珠三角、山区及东翼县域生产总值增速都比西翼快,西翼县域发展明显滞后,出现不协调发展态势,值得高度关注(见表3)。表3:2008年和2007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08年前三季度增长(%)2007年前三季度增长(%)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三角县域14.1 4.2 18.2 12.9 14.8 4.3 19.4 14.5 东翼县域14.6 4.7 17.9 14.0 1

10、6.3 5.0 20.9 15.7 西翼县域10.6 4.5 13.8 13.2 11.7 4.7 14.6 16.2 山区县域12.1 6.5 15.4 11.7 15.8 6.2 22.9 15.4 (二)乐昌经济情况分析 2005年该市工业增加值实现1.35亿元,16月,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3.58亿元;电力行业一直攀新高,完成增加值2.03亿元,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32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7.54亿元,利税总额1.45亿元2。在2005年606个城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排名中,乐昌以3760.2元排到第五百五十位,深圳以136071.3元位居第一,广州以38568.37名列第七

11、,中山排在第三十九名3。由此可见乐昌经济发展水平于我省各大城市存在着巨大差距。在对以上表格和乐昌市实际情况的分析,可得出导致该市经济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历史、地理以及现行体制等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工业作为拉动乐昌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却其多为传统工业,且规模较小,管理机制、技术相对落后,以致产品档次不高。广东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冯灿仪曾说过,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是加快工业化进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3。所以,工业落后是造成该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第二,高素质劳动力短缺,人力资源素质偏低。大量农民被限制在农业上,农业人口比重高,懂高新技术的却为数不多,难以实现新型农业

12、化。第三,未能充分抓住本地区资源优势,使其特色产业成为该市经济增长亮点。(三)解决方案首先,继续实施该市在2004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决定4,确立“坚持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并举、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规模与质量型并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并举,着力培育电力、化工、纺织服装、建材家具、农副产品深加工、耗能型工业等六大支柱产业,打造电力、纺织、锆业、建材四大工业基地,构建一园两区、四城两廊九大工业园区”的工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重点,做强做大电力、化工、建材产业,大力激活培育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耗能型工业,争取令这六大支柱产业成为乐昌市工业的“领头羊”,有力地拉动全市工业的增长

13、。从而提高工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促进该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此外,高新技术发展人才是关键,乐昌市政府要建设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保护外地与外国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规范制度与良好环境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来乐工作生活。最后,充分利用该地区资源特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其他具体解决方案如下:1、产业定位大力提升工业竞争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发展服务业。做强做大电力、化工、有色金属、烟草、制药、旅游、物流、农业、纺织服装、建材家具等十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生物及医药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煤、锑、钨、铁、锌、萤石等产业集群,形成鲜明的经济特色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华

14、南农业大学罗必良教授说,粤北山区有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围绕这些黄金资源做文章5。乐昌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应该大力开发水电产业,同时引进能耗型企业,形成一个市场化的产业链条,将其打造成县域经济的龙头企业、支柱产业,网络化的产业结构,令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区域优势。2、抓住机遇,引进企业以经融危机企业转移为契机,大力招商引资。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推进,广东省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向山区转移加快。区域经济具有很强集聚性,生产、分配、流通方面紧密联系、互相协作,会影响、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合理整合和分工区

15、域内资源、产业链、市场。因此乐昌市应逐步完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凸显区位交通优势,大大提高产业承载力,更大规模地吸纳产业技术转移,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经济发展行列中。3、构建县域特色农业山区生态环境良好,山清水秀空气新,建设生态农业有着良好基础。发展生态农业就必须打造绿色食品优质品牌,只有高品质、高品位的品牌才能占领市场。农产品销售网络也应该建立起来,通过建设连锁批发市场、专卖店,完善流通体系,加速农业产业化建设,通过产业集群方式,打造农业龙头企业6。(1)、转变观念:从封闭走向市场 封闭、保守和消极等待的传统观念,只能适应和满足自然经济发展的

16、需要。当经济发展到了市场经济阶段之后,思想观念也必须随着改变和调整,形成全新的市场观念,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2)、树立农业品牌加大农产品对外推介于市场开拓,努力扩大农产品对外销售。首先,设立产品市场开拓推介专项资金,组织农民代表“走出去”到珠江三角洲去,扩大市场知名度,树立该市农产品品牌。作为乐昌的特色产品,白石板栗、北乡马蹄、张溪香芋 、中华弥猴桃、沿溪山白毛茶等名优土特产,还有九峰种山上的奈李、黑布朗、油桃、水蜜桃、梨、桔子、掽柑、西瓜等50000多亩瓜果,应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特色。 (3)、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7市场条件下,是单个产品的竞争,更是与此相关

17、的整个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竞争。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虽然必须重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更应重视农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第一,引导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实现协调整合,以强化其整体功能。第二,实现产业的多功能性,丰富产业链的内涵。第三,通过支持区域主导产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引导农业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4、营造生态旅游业山区发展旅游业,必须充分发挥山区的优势,并针对其劣势寻找对策,进行改革和建设,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以达到山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科院院士庞雄伟教授在专家会诊粤北县域经济时说到,粤北地区生物多样性明显,有着独特的人文、宗教景观和民族风情,这些人文之美、自

18、然之美都是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8。天然“古堡” 金鸡岭、漂流九泷十八滩、龙王潭生态旅游区、凝固的神话世界古佛岩、龙山温泉如果将其进行开发,并打造成独特的旅游路线和景点,将会提升乐昌旅游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形成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5、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所以政府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具体而言,政府应当承担起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的任务。其次,政府还应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包括市场经济发展的其它外部环境也必须由政府直接参与或提供帮助。再次,进行信息引导,为促进信息畅通做好服务。最后,政府在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而必然进行的产业结构重新调整、资源重新配置和实现股份制企业等方面,必须发挥主导和牵头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和服务的职能。 六、结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在对乐昌市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解决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