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 届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强化训练白色污染 2020 届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强化训练白色污染2020 届高三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白色污染1. 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绚丽缤纷的烟花中可能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某些金属元素的物质B. 回收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替代汽油、柴油,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化石能源C. 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友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 根据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知,硅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硅 单质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常压分馏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轻质油,以及润滑油、石蜡等B. 在制备环氧乙烷时发
2、生下列反应 CH2 = CH2 + Cl2 + Ca(OH) 2 +CaCl2 + H2O,此反应原子利用率达到了 100%C. 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能够实现煤的综合利用,且这三个变化都属于化学 变化D. 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白色污染3. 下列对一些塑料制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塑料凉鞋可以热修补,是因为制作材料是线型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B. 塑料制品废弃后采用的深埋作业,是因为塑料制品易分解C. 聚乙烯塑料是线型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可反复加工多次使用D. 酚醛塑料制品如电木插座不能进行热修补,是因为酚醛塑料是体型高分子,不 具有热塑性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3、是 ( )A. 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 可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漂白性D. 塑料袋在全球“失宠”,有偿使用成为风尚,是因为塑料袋填埋占用土地,且 难以降解5. 人类将在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转换形态 ) 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电池先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属于太阳能文明C.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D. 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
4、温室效应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的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料B. 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一定全部是金属元素C. 漂白粉既可做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和净水剂D.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 2.5微米的颗粒物,入肺影响健康,它具有丁达尔现 象7. 化学与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B. Na2SiO3常用作制木材防火剂C. CO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手机外壳止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8. 下列说法与“绿色思想”不符合的是 ( )A.
5、 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 (PM2.5) 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B. 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C.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质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D. 目前我市的汽油标准已由“国 ”提到“国 ”,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 化物9. 以下做法达不到目的是 ( )A. 蚊虫叮咬时,会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在叮咬处抹些肥皂水(弱碱性 ) ,可减轻痛痒症状B. 多吃海带,可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C. 对生活中的塑料垃圾进行填埋,可防止“白色污染”D. 将碗、筷高温蒸煮,可杀菌消毒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绿色食品就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B.
6、 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的废弃物的污染C. 有机食品是指含有有机物的食品D. 食盐加碘实质是在食盐中加入 KIO311. 最近, 科学家发现一种细菌在两种酶的帮助下, 能够“切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 塑料得到单体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菌“切割” PET 塑料的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B. 细菌“切割” PET 塑料优势是条件温和C. 温度越高细菌“切割” PET 塑料的速度越快D. 处理废弃 PET 塑料的理想方法是“填埋”1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将废弃的塑料袋回收进行露天焚烧,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B. 煤的干馏和石油
7、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C. 用浸泡过的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D. 福尔马林用于保存海鲜产品13. 处理城市垃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下列废弃物中属于白色污染的是A. 废报纸 B. 废塑料 C. 废钢铁 D. 废电池14. 化学与生产、生活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了防止白色污染应回收废旧塑料并加以焚烧B. 手机壳上贴的碳纤维膜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当今雾霾天气频发是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D.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在氯碱工业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15. 每年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2018年第 47届世界环境日主题为“
8、塑战速决”,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人们利用有机化工原料而制得的合成材料B. 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可以得到燃油C. “塑战速决”说明人们已经找到了可以使塑料在自然界中迅速降解的办法,从 而解决塑料产品造成的环境问题D. 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可用作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等16. 雾霾、 PM2.5已经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热词。“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 于 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雾霾有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 雾霾的形成与工业排放的烟气和汽车尾气有关系C. “PM2.5”分散在大气中形成气溶胶, 性质稳定
9、, 没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D. 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7. 2018 年 10 月,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经验交流会在我省举办。下列做法不应该提 倡是 ( )A. 秸秆就地露天焚烧B.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C. 消除农村黑臭水体D.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18. 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以达到减少铅污染B. 聚乙烯制成薄膜用于食品、药品包装材料C. 废荧光灯管放入标有“厨余垃圾”的垃圾桶D. 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19.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的食盐水能杀死 H7N9 禽流感病毒B
10、. 煤经过分馏和干馏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C. 电镀厂的废水直接用来灌溉农田,可提高水的利用率D. 用 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20.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规定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B. 乙醇是一种易燃烧污染小的可再生能源,但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C. 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 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防止其中的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21.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樟脑丸释放的物质能驱除衣柜里的蟑螂B. 废旧
11、钢材焊接前,可依次用饱和 Na2CO3溶液、饱和 NH4Cl溶液处理焊点C. 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和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都能减少温室效应D. 泉州府志 中有: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其原理是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22.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与光导纤维是同种材料B. 研发煤炭的洁净、高效利用技术,保护生态环境C. 聚氯乙烯可作为包装材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D. “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3. 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
12、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用高效半导体照明灯取代白炽灯,有利于节能减排 研发安全特效药物,有利于抵御人类疾病 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和科学使用,有利于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 源的充分利用 用聚氯乙烯代替乙烯作食品包装袋,有利于节约使用成本A. B. C. D. 24.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压榨菜籽油和浸出菜籽油都利用了萃取原理B. 用碳粉和铁粉制作的“双吸剂”使用时会发生电化学腐蚀C. 绿色化学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原子利用率为 100%D.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2
13、5. 下列做法与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相违背的是 ( )11 / 129 / 12A推广光伏发电BCD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杜绝在湿地、绿地乱搭乱建关停排放严重超标的企业答案和解析1. 【答案】 D【解析】 解: A.烟花中添加含钾、钠、钙、铜等某些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放时发生焰 色反应而呈现绚丽缤纷的颜色,故 A 正确;B. 回收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替代汽、柴油,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化石能源,故 B 正确;C. 电池中含有铅、 镉等重金属,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应积极开友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故 C 正确;D. 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硅,硅在自然界中化合态存在,故D 错误;故选: D
14、。A. 依据焰色反应解答;B. 废塑料通常采用热解油化技术加以回收, 即通过加热或加入一定的催化剂使废塑料分 解,获得新的燃料汽油、燃料油气等;C. 电池中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容易造成环境污染;D. 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硅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 熟悉焰色反应原理、 明确生活中常见环境污染与治理方法、 熟悉炼硅在自然界中存在状态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 【答案】 C【解析】 解: A.石油常压分馏是对石油进行初步加工,以原油为原料,使原油中各物质 在不同温度下分离出来, 主要产品为汽油、 煤油、柴油、重油, 减压分馏以重油为原料, 主要产品为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等,故 A 错
15、误;B. CH2 = CH2 + Cl2 + Ca(OH) 2 +CaCl 2 + H2O,除生成环氧乙烷外还有 CaCl2和H2 O的生成,此反应原子利用率未达到了100% ,故 B错误;C. 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煤 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 、CO 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 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 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均属于煤的综合利用, 且这三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D.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 (多指
16、塑料袋 )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含 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是造成水华、 赤潮等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与白色污染无关, 故 D 错误; 故选 CA. 石油常压分馏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轻质油,减压分馏得到润滑油、石蜡等;B.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 不产生副产物, 实现零排放;C. 煤的综合利用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加工等途径,回收和利用煤中的各种有益组分, 以获得多种产品的方法,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化学变化;D. 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会导致水污染,与白色污染无关本题考查了石油、煤的综合利用、制备环氧乙烷、白色污染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 意
17、煤的气化、液化、干馏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的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注意石油冶炼方 法的识记理解3. 【答案】 B【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塑料的体型和线型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线型结构的塑料有热塑性, 能重复加 热多次使用,而体型塑料有热固性,不能重复加热。【解答】A 、热塑性塑料可以重复加热融化,具有热塑性,而塑料凉鞋能热修补,故是线型高分 子材料,故 A 正确;B、塑料不易降解,故塑料制品废弃后深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故B 错误;C、聚乙烯塑料是线型高分子材料,可以重复加热融化,具有热塑性,可以反复加工, 多次使用,故 C 正确;D 、酚醛树脂是体型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固性,不能反
18、复加热多次使用,故不能进行热 修补,故 D 正确。故选 B。4. 【答案】 C【解析】 解: A.银和空气中硫化氢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导致逐渐变暗,发 生化学腐蚀,故 A 正确;B. 氢氧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 正确;C.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能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非漂白性,故C 错误;D. 塑料袋难以降解, 且填满会对土壤、 地下水等造成污染, 所以塑料袋在全球“失宠”, 故 D 正确; 故选 CA. 银和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B. 氢氧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C.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
19、化剂氧化;D. 塑料袋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环境保护、原电池原理、金属腐蚀、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明 确基本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漂白性和还原性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5. 【答案】 A【解析】 解: A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没有转化为化学能, 故 A 错误;B. 菠菜蛋白质“发电”参照了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原理,属于太阳能文明,故B 正确;C. 煤、石油和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则为碳素燃料,故C 正确;D. 太阳能的利用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故D 正确;故选: A 。A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 对“从菠菜叶中分离出
20、蛋白质并制成电池”的研究为生物质能,属于太阳能文明时代范畴;C. 煤、石油和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D. 太阳能的利用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本题考查能源与污染, 注意结合信息中“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 来分析解决问题,注重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题目难度不大。6. 【答案】 A【解析】 解: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 料,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 A 正确;B. 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不一定全部是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如生铁中含有 元素,故 B 错误;C. 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同时也具有漂白性,所以漂白 粉既
21、可做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但是不能净水,故 C 错误;D. PM2.5颗粒物直径接近 2.5微米,不在1nm - 100nm之间,不属于胶体, 不具有丁达尔 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 A 。A.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 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不一定全部是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C. 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且具有漂白性,但是不能净水;D.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1- 100nm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及构成,明确物质的在是解本题关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 性质,知道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
22、用,题目难度不大。7. 【答案】 C【解析】解: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具有制冷作用, 常用作制冷剂, 故 A 正确;B. 硅酸钠不能燃烧,可用作木材防火剂,故B 正确;C.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 故 C 错误;D. 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是无机物,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故选: C。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B. 硅酸钠不能燃烧,可用作木材防火剂;C. 形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D.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
23、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 养,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应用,难度不大。8. 【答案】 D【解析】 解: A、大气中细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源之一,要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来 改善空气质量,与“绿色思想”相符合,故 A 错误;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可以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 量,与“绿色思想”相符合,故 B 错误;C、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质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与“绿色思想”相符合,故C错误;D、汽油标准已由“国 ”提到“国 ”,这意味着汽车排放氮氧化物的含量降低,但 是仍然会排放氮氧化物,与“绿色思想”B 不相符合,故 D 正确;故选 D根据“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
24、污染, 尽可能使原料的利用率提高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的含义, 题目难度不大, 只要抓住题干中所给出的“绿色化学”的要 求,即可顺利作答9. 【答案】 C【解析】 解: A.肥皂水 (弱碱性 )可与酸性物质反应,可减轻痛痒症状,达到目的,故 A 错误;B. 海带中含碘,可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达到目的,故B 错误;C. 对生活中的塑料垃圾进行填埋会污染土壤,达不到目的,故C 正确;D. 病毒、细菌的成分都是蛋白质,高温蒸煮能使蛋白质变性,达到目的,故D 错误。故选: C。A. 肥皂水(弱碱性 )可与酸性物质反应;B.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C.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 (多
25、指塑料袋 ) 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 是指用聚苯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 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 现象;D. 病毒、细菌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本题考查微量元素的作用、白色污染、蛋白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对生活中的塑料 垃圾进行填埋会污染土壤10. 【答案】 D【解析】 A. 绿色食品是没有经过人为添加化学污染的食品,而不是单指颜色, A 错误;B.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 多指塑料袋 ) 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
26、塑料制品使用后被 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 现象, B错误; C.有机食品是目前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任何食品 都含有有机物,但不都是有机食品, C 错误; D.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形式存在,为最 稳定存在状态, D 正确,选 D 。考点:考查生活中的化学。11. 【答案】 B【解析】 解: A.细菌在两种酶的帮助下切割,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为化学变化,故A错误;B. 酶的活性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则可知细菌“切割” PET 塑料优势是条件温和, 故 B 正确;C. 温度升高,酶易发生变性,如酶失去活性,则反应速率降低,故C
27、 错误;D. 填埋易导致土壤污染,故 D 错误。故选: B 。A. 细菌在两种酶的帮助下切割,为化学变化;B. 根据酶的活性判断;C. 温度升高,酶易发生变性;D. 填埋易导致土壤污染 本题综合考查酶的性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 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2. 【答案】 C【解析】 解: A.废塑料焚烧能够引起空气污染,不能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故A错误;B. 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C. 用浸泡过的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28、,故C正确;D. 福尔马林为甲醛的水溶液,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故D 错误;故选: CA. 废塑料焚烧能够引起空气污染;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 乙烯具有催熟效力,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D. 福尔马林为甲醛的水溶液,甲醛有毒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环境污染与治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判断、乙烯、 甲醛的性质,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3. 【答案】 B解析】 白色污染指的是塑料,因为塑料难降解。 B 正确。考点:考查塑料。14. 【答案】 A【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 的关系为
29、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题 目难度不大。【解答】A. 焚烧废旧塑料,会导致大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A 错误;B. 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 正确;C. 汽车尾气为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故C正确;D. 氯碱工业中氯离子放电,阳离子需要移动到阴极,则用阳离子交换膜,故D 正确。故选 A 。15. 【答案】 B【解析】 解:A. 塑料为合成高分子材料,而部分橡胶和纤维可能为天然高分子材料,故A 错误;B. 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可以得到燃油,故B 正确;C. “塑战速决”指减少塑料使用、
30、研发易降解的塑料, 目前尚未找到使塑料在自然界中 迅速降解的办法,故 C 错误;D. 聚氯乙烯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气体,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故D 错误;故选: B 。本题考查塑料有关知识,掌握塑料的成分、性质是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6. 【答案】 C【解析】 解:A 、“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若直径 在 1 100nm 之间也能形成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则雾霾有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 A 正确;B 、工业排放的烟气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故B 正确;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燃烧
31、产生有害气体,能影响空气质量,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故C 错误;D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有害气体,能影响空气质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 D 正确; 故选: C。A 、根据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胶体为分散质的直径在1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B、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C、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能影响空气质量;D、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本题主要考查了雾霾的有关知识,通过本题的练习能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17. 【答案】 A【解析】 解:
32、 A.秸秆就地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烟尘颗粒,引起空气污染,不应提倡,故A 选;B.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既能处理垃圾,又能使废旧资源再利用,应提倡,故B 不选;C. 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有利于减少水体污染,应提倡,故C 不选;D.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应提倡,故D 不选;故选: A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要想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能减排,据此分 析解答。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与治理, 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源, 明确题干含义是解题关键, 题目难度不大。18. 【答案】 C【解析】 解: A.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可以减少铅在空气中排放,以达到减少铅污染,故A正确;B. 聚
33、乙烯无毒,用于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故B 正确;C. 废荧光灯管中含有重金属有毒, 属于有害垃圾, 不能放入厨余垃圾的垃圾桶, 故 C 错 误;D. 乙醇在贮存过程中酒精被氧化而成为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生成醋酸, 醋酸进一步与酒精作用生成醋酸乙酯和高级酯;,香味是酯的气味,和酯化反应有关,故 D 正确; 故选: C。A. 铅为重金属,大量排放能引起空气重金属污染;B. 聚乙烯无毒,可以用于包装食品;C. 废荧光灯管中含有重金属有毒;D. 乙醇在贮存过程中,一部分酒精被氧化而成为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生成醋酸,醋酸 进一步与酒精作用生成醋酸乙酯和高级酯。本题考查常见有机化合物性质和用途, 熟悉常见环
34、境污染与食品添加剂是解题关键, 题 目难度不大,注意对相关知识的积累。19. 【答案】 D【解析】 解: A.稀的食盐水只能够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稀的 食盐水不能杀死 H7N9 禽流感病毒,故 A 错误;B. 煤的干馏是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生成了新物质,为化学变化, 故B 错误;C. 用电镀厂的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引起环境污染,不利用食品的安全,故C 错误;D. 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聚乙烯材料, 难以降解, 但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 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 D 正确故选: D A. 病毒是一种蛋白质,要想杀死病毒,应使其失去生理活性,
35、发生变性;B. 根据煤的干馏为化学变化分析;C. 电镀厂的废水中含重金属离子,污染环境,不利用食品安全;D. 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聚乙烯材料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变性与盐析、煤的干馏、白色污染、环境污染与保护,涉及的知 识点较多,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蛋白质变性与盐析的区别以及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20. 【答案】 B2020 届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强化训练白色污染 2020 届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强化训练白色污染【解析】 解: A.聚乙烯材料难以降解,易导致白色污染,故A 正确;B、因乙醇除了在实验室内作燃料外,可以用于乙醇汽油等,故B 错误;C、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 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36、有利于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故 C 正确;D、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可防止其中的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故D 正确; 故选: B 。A. 聚乙烯材料为导致白色污染的主要污染物;B、根据乙醇的用途;C、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D 、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废电池要集中处理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学习中要全面掌握相 关基础知识21. 【答案】 C【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 现象,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A. 用
37、樟脑丸驱除衣柜里的蟑螂,与樟脑丸的气味有关,故A 正确;B. 饱和 Na2CO3、NH4Cl溶液水解后,溶液分别显碱性、酸性,碱性可以去除油脂,酸性 可以腐蚀金属氧化物,所以可处理金属表面焊点,故 B 正确;C. 提倡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减 少温室效应,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使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 减少二氧化 硫的排放,但是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减少温室效应,故C 错误;D:“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蔗糖变白的原因是利用黄泥的吸附作 用,故 D 正确; 故选 C。22. 【答案】 B【解析】 解: A.硅为良好的半导体,用作芯片,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绝缘 体,故 A 错误;B.煤炭汽化、液化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所以有利于保护生态 环境,故 B 正确;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既有线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教师从业资格证等级考试及答案解析
- 安全培训题库三类及答案解析
- 2025企业合作伙伴的权益冲突及合同设计
- 投资类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太原医疗实验室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混凝土浇筑工程承包合同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烟台及答案解析
- 物资从业人员考试及答案解析
- 东方证劵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苏少版(五线谱)(2024)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发改委考试题目及答案
- 细胞培养实验课件
- 线上权益充值合同范本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实验室准入教育)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北京成人本科学位英语统考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3年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法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卫生院尘肺病康复站差错事故预防及突发事件处理制度
- 石材清洗工程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