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_第1页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_第2页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_第3页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_第4页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 3一、单项选择题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其( )决定的。A、轴心抗拉强度B、轴心抗压强度C、立方体抗压强度D、三向受力状态下的抗压强度2. 加固窗间墙时,当墙的宽厚比大于 2.5 时,为了有效地约束墙的中部,可 以( )。A、窗间墙两侧增设混凝土柱B、窗间墙中部设扁铁并拉结C、外包角钢加固D、增设扶壁柱3. 对使用合格胶黏剂的粘贴钢板法加固混凝土的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粘结 抗剪实验,还是粘结抗拉实验,破坏都发生在( )。A、粘贴钢板B 、混凝土本体C、钢板与混凝土的胶黏剂D、钢板或胶黏剂4. 下列情形不能应用回弹仪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是( )。A、超过2年龄期

2、的混凝土B、使用安定性不合格水泥的混凝土C、结构承重构件D、预应力混凝土构件5、实验研究表明,外加构造柱对墙体的抗剪强度提高有限,一般不大于( )。A、25%B 、 30%C、35%D、40%6、下列对结构可靠性鉴定评级法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为代表B、达到了近似概率法的深度C、相对来说比较简便、实用D、对结构进行了可靠度数值计算分析7、某非承重墙出现细微裂缝,影响美观,应该用( )方法修补裂缝。A、粘贴钢板B、粉刷石灰膏C、环氧树脂灌注D、粘贴碳纤维8、属于梁斜拉破坏特征的是( )。A、构件斜裂缝出现后,由于箍筋的受力,限制了斜裂缝的开展,使荷载仍能有较大增长B、斜

3、裂缝出现后,受较多箍筋的约束,形成了多条大致平行的斜裂缝C、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会在几条斜裂缝中形成一条主要斜裂缝,即临界斜裂缝,临界斜裂缝形成后,梁还能继续增加荷载D、斜裂缝一旦出现,箍筋立即达到并超过屈服点,产生脆性破坏9、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柱施工错误的是( )。A、采用单面或双面增浇混凝土的方法加固时,应将原柱表面凿毛,凸凹不平度6mmB、当新浇层的混凝土较薄时,用短钢筋将加固的受力钢筋焊接在原柱的受 力钢筋上,短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20mmC、当新浇层混凝土较厚时,应用 U形箍筋固定纵向受力钢筋,U形箍筋与 原柱的连接可用焊接法D、新增混凝土的最小厚度应小于 60mm,用喷射混

4、凝土施工时不应大于 50mm10、 下列粘贴钢板加固混凝土构件粘贴位置错误的是()。A、连续梁支座处负弯矩受拉区承载力不足,可以在上表面粘贴钢板B、梁受压区强度不足,又不宜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时,可采用在梁的受压 区两侧粘贴钢板加固C、梁的抗拉强度不足时,可以在梁底粘贴钢板D、梁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时,可在梁上部两侧粘贴钢板加固11、 关于砌体结构中圈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强结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B、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C、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D、增加房屋的高度12 、用预应力法加固连续板时,预应力筋弯折点的位置宜设置在( )附近。 这样预应力产生的向上托力较为显著,能够起到减

5、小板跨的作用。A 、反弯点B、跨中C、跨两侧各1/3D、应力集中点13. 某墙体裂缝数量较少,且裂缝开展已经稳定,裂缝宽度在 0.5mm 左右,应 该用下列( ) 进行灌浆加固。A、水泥砂浆B、水玻璃砂浆C、稀浆D、稠浆14. 混凝土扶壁柱法的工艺及构造做法错误的是( )。A、当原墙厚度小于240mm时,U形连接筋应穿透墙体,并加以弯折B、U 形箍筋竖向间距不应大于 240mm ,纵筋直径不宜小于 12mmC、销键连接法的销键的纵向间距不应大于 1000mmD、混凝土扶壁柱用C25-C35混凝土,截面宽度不宜大于250mm15. 请为下列检测过程选择合适的仪表组合:量测挠度 ,建筑物倾斜观测,

6、建筑物沉降观测 ,检测裂缝宽度 。( )A、位移计,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B、百分表,经纬仪,水准仪,刻度放大镜C、水准仪,经纬仪,水准仪,直尺D、百分表,水准仪,经纬仪,石膏饼二、多项选择题1. 下面属于比较成熟的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是( )。A、基础隔震B、抗震耗能剪力墙C、层间隔振D、主动控制技术2. 下列属于增补受拉钢筋加固法中增补筋应力滞后的影响因素的是( )A、原筋已经有一定的应力B、焊点处弯曲变形C、后补混凝土的强度D、后补混凝土与原梁的剪切滑移变形3. 非破损方法检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布置情况的方法有多种,下列属于非破 损检测方法的是( )。A、电磁法B、雷达法C、超声法D、抽样检测

7、法4. 混凝土扶壁柱法加固砖墙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采用(A、C15B、C20C、C30D、C405. 下列关于扶壁柱法加固砖墙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地增加墙体的折算厚度和墙体截面B、减少墙体的计算高度C、有效地提高墙体的受压承载力D、有效地提高墙体的高宽比6. 下列属于粘贴钢板加固梁破坏时钢板撕脱的原因的是( )。A、粘贴钢板的应力滞后B、钢板的合力与粘结应力不在一条线上C 、钢板端头缺少与混凝土的锚固措施D、胶粘剂质量和施工工艺影响粘结效果7. 采用增补受拉钢筋法加固受弯构件,如下的构造要求正确的是( )。A、 增补受力钢筋与梁中原筋的净距不应大于20mm,当用短筋焊接时,短 筋的直径

8、不应大于 20mmB、 当采用全焊接法锚固增补筋时,增补筋直径d,应较原筋中被焊接的钢 筋直径小 4mmC、当增补筋的应力靠后浇混凝土的粘结来传递时,还应将原构件表面凿毛D、增补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 12mm,最大直径不宜大于25mm、判断题1. 在受力钢筋上施焊前应采取卸荷或支撑措施,并应逐根分区分段分层进行 焊接,以尽量减少焊接热量对钢筋的影响。( )2. 构件混凝土的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大于其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弯 曲受压极限压应变也大于轴心受压极限压应变。( )3. 建筑物的阳角可作为倾斜的观测点 ,一般不需要对建筑物的四个阳角均进行倾斜观 测。( )4. 实验研究表明,外加构造

9、柱对墙体的抗剪强度提高有限,一般不大于30。( )5. 耐久性是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预定使用功能的能力。( )6. 箍筋配置的数量对梁的剪切破换形态和抗剪承载力影响不大。( )7. 孔径大于 15mm 的空心砖墙宜于采用钢筋网面层的方法进行加固。( )8. 评定单元的综合鉴定评级时,当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围护结构系统与承 重结构系统的评定等级相差不大于一级时,可以以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的 等级作为该评定单元的评定等级。( )9. 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柱,新增混凝土的最小厚度应 60mm。()10. 外包角钢加固后的砖柱不再是组合砖柱。( )11. 对于超筋梁,在拉区进行加筋补强可起很大作用

10、。( )12. 连续板预应力筋的张拉宜采用两端张拉,以减小预应力摩擦损失。( )四、简答题对现有建筑物进行现场检测可以为解决哪些问题提供基本的依据 ?五综合题1、鞍钢中板厂25、50吨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分 A、B列,全长185m,因使用年久,损坏严重,需进行加固。经检查发现:吊车梁的碳化深度达1060mm,侧面密布50余条0.510mm宽、1501200mm长的裂缝(裂纹)。有四处梁底保护层剥落,主筋锈蚀,甚至锈断。有17处面积为50600cm2、高10150mm的空鼓。试选择加固方法及并简述步骤。2、 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计算跨度lo=3m,截面为150mm X300mm,原梁纵筋2 16,箍

11、筋巾6150,承受恒载标准值为15.6kN/m,活载标准值为4.4kN/m。因改变使用功能增加活载6kN/m,实验算截面承载力。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习题 3答案、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DBBCCDDD题号1112131415答案DACDB、多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答案ABCDABDABCABABCBCDBCD、判断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TTFTFFFFTFFT四、简答题对现有建筑物进行现场检测主要为解决下列问题提供基本的依据a)修复使用不当、年久失修、结构有损伤破坏、不能满足目前使用要求或安全度不足时的建筑;b)因设计或施工中发生差错引起工程质量事故,

12、需对原结构进行鉴定或加固时;c)修复因灾害性事件的影响结构产生开裂和破坏的建筑时;d)对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或加层时;e)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性建筑、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进行保护时;f)在进行装修时,对结构构件布置有重大改变而影响结构受力体系时候;g)在已有建筑物附近有深大基坑开挖时,并且这种开挖会引起土体移位,进而对基坑周围建已有建筑物产生有害影响时。五、综合题1、采用粘贴钢板法对吊车梁进行承载力加固,并用环氧树脂灌注法修补其裂缝。具体作法是:对有锈断钢筋的梁粘贴厚23mm、宽800mm、长 6600mm( 或 3000mm) 的 A3 钢板。在钢板端点靠支座处粘贴 4 层宽 900mm 环 氧玻璃钢,以加强钢板端部及提高斜截面承载力。加固工艺为:混凝土凿毛 用钢刷对外露的钢筋除锈 用压缩空气清除表面浮灰 涂刷 YJ-302 混凝土 界面处理剂一压抹M15级高强快硬砂浆 一养护至10MPa时,用丙酮擦抹表 面 在混凝土上及已处理过的钢板上,同时涂刷结构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