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空间到生存尺度_第1页
从建筑空间到生存尺度_第2页
从建筑空间到生存尺度_第3页
从建筑空间到生存尺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建筑空间到生存尺度如果说原始人穴居时代还徘徊在生命本能阶段,那么折树枝而成窝棚,就是一个伟大的创造。穴居山洞纯属避风遮雨、抵抗野兽与自然伤害之需要,最多也是有情的原始生命对无情的洪荒世界的被动适应;而平地上搭建的同样具有避风遮雨功能的小窝棚,则是人类自觉自为的行为,亦是最初的建筑与大自然对话的见证。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世界的面目开始悄然发生变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技术景观融合共生。在蓝天白云下,在生长花草树木、河流湖泊的广袤大地上,日日生长着带有人类意志的避风遮雨的“窝棚”。至于什么时候,人们把“窝棚”称为房子,抑或建筑,本身的意义并不重要。事实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窝

2、棚越搭越大,越建越复杂,空间变化多了,用途多了。很自然的是,房子的概念承载了安居乐业的农耕文明理想,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也被房屋支撑的家所替代。家成为人们活动空间的核心。家的大小,就是空间的大小,以此推演生存尺度便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亮度之一,考工记里对营国制度做了详尽规定,从其建制中所体现的就是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国力的强弱。 当房子盖到宫殿、教堂、庙宇这样的水平,窝棚也好,房子也罢,均已经超越避风遮雨的本来含义。无论外部轮廓,还是内部空间,强烈张扬着人类的意志,建筑大约在这个时期登堂入室,并迅速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社会功能连起手来,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全面对人类生活施以影响。从这个

3、角度观察,居住改变生活,皆因建筑成了工具。掌握了这种工具,世界在人类面前不在恐慌;攻城掠地的结果是,一批批森林、山峦倒下去,一座座村镇、城市站起来。人类用有形的建筑空间来推度无形生存尺度的努力至此正式开场,无情世界与有情生活的对抗冲突、妥协折衷至此正式上演。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可建筑在住的层面,一直存在着好多缺陷。翻开数千年的建筑史,无非就是宫殿、庙宇的建筑史。说建筑是音乐,建筑是绘画,建筑是艺术,其潜台词是建筑与住房无关,而是一种形而上。在这样的释读中,建筑充其量是为少数统治者服务的工具。因之,历史上有那么多人,为普通百姓的居住权大声疾呼,对代表建筑的高大宏伟的宫殿提出质疑,对

4、劳民伤财的陵墓、庙宇嗤之以鼻,“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声音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可是,当大多数社会成员“不睹皇都壮,安知天子尊”的价值构架下,被奴役者的潜意识里充盈着对皇城圣殿的崇拜,形成社会大众对构建居住空间的无能为力,对追求理想生存尺度的飘忽不定。决定你能够住什么样房子的不是经济实力,而是社会地位,超越于自己的社会身份建高门大屋,犯了僭越之罪是要掉脑袋的。因此,建筑问题和社会问题是分不开的,要获取建筑的空间,把握生存的尺度,首先要使自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成员。 建筑的革命始自上个世纪年代。也许是受到走向新建筑呐喊的启发,长期沉积在人们观念中有关建筑的种种设想,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支撑和出口,一场彻

5、底革命性的建筑运动在全世界迅速展开。科比西埃倡导的现代建筑主张运用几何规则和数学比例来建造,其灵感来自古希腊建筑。他高度赞扬帕提农神殿那些和人体比例相协调的廊柱,是人类至今创造的最美的作品。如果说这些仅仅是从建筑技术层面对建筑的美学思考,那么把建筑的视觉转向大众居住,“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标志。”这样一种果敢的精神,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以贫民化的人文关怀,使普通大众从对建筑的仰慕阴影里走出,投身到新的建筑运动中,成批量地营造住房,这就是建筑与大众真正合流的新时代。 大约是在走向新建筑发表年后,新中国搬用“经济、实用、美观”的现代建筑理论,开始了

6、大规模的营造运动,劳苦大众成为新建筑的真正受益者。然而这一时期的房子还是自建房子自家住,房子还是像油米面一样作为福利分配。形成这种局面,既得益于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又受到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制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或多或少受到了古老而久远的华夏传统居家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我们在农耕文明的圈子里打转,商业文明始终未能登上大雅之堂。皇家的宫殿,官家的府衙宝宅,富人的私宅园子,老百姓的茅屋小院,事事都要自己亲自打理,自给自足的操作方式,完成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清梦。 然而,造房子一经成为群众运动,确也是伤筋动骨的大事情。在下海经商的浪潮中,房子是下海比较晚的。也许是等待得太久,房子被贴上商品的标签,其迅猛态势大出人的意料之外。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解决城市改造和建设创造了新机制;另一方面,猛烈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巨大的建筑市场需要。建筑作为产业蓬勃发展起来,房地产业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行业。这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建筑运动都无法比拟的,改造旧住房和拓展新住宅目的和方法与从前大不相同。成了生产要素的建筑物,被房地产开发商像资金、土地一样有效地组合在市场的链条中,建筑走出绘画艺术羁绊,最后撕掉遮羞布,在商品的快速流动中,增值为一批批高级住宅,一座座花园小区,有了,也在不停喊口号。城市空间的强力扩张相伴生的政治、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