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饮食养生常识_第1页
四季饮食养生常识_第2页
四季饮食养生常识_第3页
四季饮食养生常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凉、 都易 四季饮食养生常识 冬去春来, 寒暑易节, 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都应该应天顺时, 而饮食人体摄取营养的 最主要渠道, 更应该顺应天时。 所谓四季饮食养生, 就是说人们的饮食应该紧扣温、 寒的四季特点,根据气候的特点来调整。 一、春季饮食养生 1)春季饮食,养肝为先 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 损伤肝脏, 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此外, 中国近五千年灿烂的医药文化在保健养生方面 5 / 5 早已精辟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等经典思想。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 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 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

2、脏的保健正当其 时。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持人体健康, 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 多食用大蒜类食 物。 2)春季要养阳 养阳就是通过锻炼和饮食来提升人体的阳气。 所谓阳气, 泛指人体的功能, 是人体物质 代谢及生理功能的原动力。阳气不足我们就会经常生病,会有肥胖、手脚冰凉、腰酸背痛, 寒邪内盛有关。 我们人体 甚至会产生癌症。 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说春季要把人体的阳气养好。实 际上, 对我们人体来说, 十之七八的疾病都与我们人体阳气不足, 的阳气就像太阳一样, 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 如果人体阳气失常, 我们就会得病, 甚至死亡。 因此,养护好我们的阳气,对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3、饮食:春季养阳的蔬菜三宝:韭菜、菠菜、莴苣。春天的韭菜最好吃,古人云“韭菜 春食香,夏食臭” ,韭菜性温,最宜人体养阳气。但要注意,春季肝旺而影响脾胃,韭菜不 易消化,故一次不要吃得太多。葱蒜亦为养阳佳品,葱可以补阳散寒,含葱辣素,有较强的 杀菌作用,能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癌能力。蒜性温,有很强的差菌 作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另外,还可吃些荠菜、芹菜、 菊花苗、马蹄、茄子、山药、蘑菇等,这些食物可润肝明目。同时可服一些适时的滋补品, 如银耳能润肺生津, 益阴柔肝, 要少吃酸味多吃甜味的食物, 以滋养肝肾两脏,对防病保健 有好处。 3)春季饮食要

4、清淡 春季饮食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 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 因为油腻的食 物食用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就会产生疲劳现象。春季饮食宜温热, 忌生冷。多喝水可增 加循环血容量, 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 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伤。 补水还有利于腺体 分泌, 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 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 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适量饮茶,还可以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贪冷饮。 4)春季应多食蔬菜 经过冬天之后, 身体都会出现多种维生素、 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 这是 由于新鲜蔬菜吃得少造成的。如春季常发生的口腔炎、舌炎、 夜盲症和某些皮

5、肤病等, 这些 疾病都是因为新鲜蔬菜吃得少而造成的营养失调现象。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 所以人应该 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总的饮食养生原则是: 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 是指主食中除米面杂粮外, 适量加入豆类、 花生等热量较高 的食物。 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是指奶类、蛋类、鱼肉、禽肉、猪牛羊瘦肉等。 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青菜及水果的维生素含量较高, 如西红柿、 青椒等含有较多的维生 素 C ,是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的重要物质。 春季饮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各有特点。 早春: 为冬春交接之时,气温仍然寒冷, 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 所以宜于进食偏于温 热的食物。 饮食

6、除米面杂粮之外,可 饮食原则: 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 早餐:牛奶 1 袋(250毫升左右 ),主食 100 克,小菜适量。 午餐:主食 150克,猪牛羊瘦肉 (或豆制品 )50克,青菜 200 克,蛋汤或肉汤适量。 晚餐:主食 100克,蛋鱼肉类 (或豆制品 )50 克,青菜 200克,豆粥 1碗。 仲春: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 气温骤冷骤热, 变化较大, 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 饮食原则为选择清淡的食 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晚春: 春夏交接之时,气温偏热,所以宜于进食清淡的食物。 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

7、如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青菜。 早餐:豆浆 250毫升,主食 100 克,小菜适量。 午餐:主食 150克,鱼蛋肉类 (或豆制品 )50 克,青菜 250克,菜汤适量。 晚餐:主食 100克,青菜 200克,米粥 1 碗。 二、夏季饮食养生 1)夏季饮食要注意什么? 第一要清淡,少吃荤。经常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会导致脾阳虚衰。 所以无论在哪个季节 都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 尤其是夏季。 只有这样, 才能杜绝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清淡的饮食, 就是平常说的“粗茶淡饭” 。主食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以豆类、蔬菜、水果、菌类为主。 但是, 饮食清淡,不代表完全食用素类。 肉类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 不食用会造成

8、营养不 良,所以应食用少量烹饪清淡的肉类。最好是蛋、奶、鱼虾等低脂肪优质蛋白。 第二五味全,要少甜。饮食文化强调五味,而五味俱全能促进人的食欲。夏季是人容易 出现食欲不振的季节, 所以我们在食用时也可以巧妙使用这个原则来开胃。 夏季气候炎热而 潮湿,苦味食物如苦瓜、莴笋、芦笋等可以清热泻火,还可以健脾气、除潮湿。夏天出汗过 多,尤其是从事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盐分, 而夏天的饮食比较清淡, 佐以少量 咸菜,又可以增进食欲。另外,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喝水较多会冲淡胃液,适当吃 些水果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等能敛汗生津,健胃消食,可预防流汗过多 而耗气伤阴。 而若在菜肴

9、中加点醋还可以杀菌消毒, 又能防止夏季胃肠道疾病发生。 但甜味 摄入过多会生湿生痰并且影响食欲, 夏季气候潮湿闷热, 人体本来就容易生湿, 过食甜味更 助湿热,导致胃胀不想吃东西,所以夏季不宜过食甜味。 第三吃得少,安排好。饮食节制首先要防止暴饮暴食。尤其要注意晚饭。因为晚饭吃得 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并影响睡眠。特别是老人、小孩消化能 力本来就不强,夏季就更差,吃得过饱,难以消化,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食物本来 是营养人体的,切不要因为饮食不节制,使其适得其反,伤害人体的正气。 此外,还要注意三餐的时间及分配。早饭要在 7 点左右,午饭在 12点左右,晚饭在 18

10、 点左右。 2)夏季饮食要注意补充热量 人们一般都认为, 冬天气候寒冷, 人体需要较多的热量来保护, 但是据有关的研究实验 证明,一个人在冬天所需要的热量远没有在夏天多。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 40C禾口 -40 C的环境中,人体在一昼夜所消耗的热量,热天比在冬天要多出 1675 焦耳。因此,人在 夏天要比在冬天更需要多摄取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弥补体能的消耗。 三、秋季饮食养生 1)秋季应多吃滋润清肝的东西 秋天天气逐渐变凉,秋风一起,雨水减少,温度下降,气候变燥,人体会法神一些“秋 燥”反应,此时,宜多吃具有清淡,滋润清肝作用的食物。 主食可以吃大米、 小麦、糯米, 可以预防秋季肺燥咳

11、嗽、 肠燥便秘; 副食可以选食鱼肉、 牛肉、乌骨鸡、鸡蛋、豆制品等;蔬菜可以吃芹菜、豆芽菜、萝卜、冬瓜、西红柿、藕、菠 菜等;水果可吃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香蕉、菠萝、梨等;饮料牛 奶及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燥,邪火上侵。 2)秋季饮食要注意膳食平衡,少吃辛辣刺激之物 秋季的饮食很重要, 因为它既要补充夏季的消耗, 又要为越冬做好准备, 但也不能大吃 大喝,要防止摄入过多热量,应合理安排,做到膳食平衡。 另外, 秋季饮食中应少吃辛辣刺激、 油炸、 烧烤食物, 这些食物包括辣椒、 花椒、桂皮、 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物属于热性食物,在烹饪中又失去不少水分

12、,食用容 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不大,但 是不要常吃,多吃。 四、冬季饮食养生 1)冬季饮食要注意防“燥” 冬季在抵御寒气的同时也要注意, 散寒助阳的温性食物往往含热量偏高, 食用后体内容 易积热, 常吃会导致肺火旺盛, 其表现为口干舌燥等。 如何才能压住 “燥气” 呢?中医认为, 最好选择一一些“甘寒”的食物,也就是属性偏凉的食物来制约。 冬天可选择的“甘寒”食物比较多,比如,可在进补的热性食物中添加点甘草、茯苓等 凉性药材来减少热性,避免金进补后体质过于燥热。平时的饮食中,也可以选用凉性食物, 如龟、鳖、兔肉、鸭肉、鹅肉、鸡肉、鸡蛋、海带、海参、蜂蜜、芝麻、银耳、莲子、百合、 白萝卜、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笋、香蕉、生梨、苹果等。 2)冬季炖牛肉最好加点白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用医生 冬季很多人喜欢炖牛肉,最好在其中加点白萝卜。民间有 开药方”的说法。这是因为白萝卜味辛、甘、性平,有下气、消积、化痰的功效,它和牛肉 的“温燥”调剂平衡,不仅补气,还能消食。 3)脾胃虚寒之人不宜多进食“甘寒”食物 凉性食物虽然有镇静和清凉消炎的作用, 但它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人。 平常有燥热、 手 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