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杏林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 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 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 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熟了得的 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 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 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 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
2、 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 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 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 “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 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 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 代名词。 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 园”或“誉满杏林”等成
3、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管子形势解 墨子节用下 绪论 中世纪的阿维森纳的定义:中世纪的阿维森纳的定义:“医学就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恢复健康的技艺。医学就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恢复健康的技艺。” 英国科学家培根认为医学的任务是英国科学家培根认为医学的任务是“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和延长寿命。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和延长寿命。” 中国古代定义为中国古代定义为“医乃仁术医乃仁术” 现代基本定义为:现代基本定义为:“医学是诊断、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技艺和科学。医学是诊断、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技艺和科学。” 辞海定义为辞海定义为“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
4、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 绪论 什么是中医学?什么是中医学? 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 统医学。统医学。 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象征,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象征,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 大贡献,是当代医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大贡献,是当代医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绪论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中医思维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概要的主要内容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 (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 1.1.先秦、秦、汉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确立阶段先秦、秦、汉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确立阶段 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明确标志了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建立。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明确标志了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建立。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
6、体系。许多内容超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许多内容超 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难经难经 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东汉未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后世流传过程中分为东汉未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后世流传过程中分为伤寒论伤寒论和和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辨证方式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辨证方式 六经辨证。记载了六经辨证。记载了113113方。方
7、。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的辨证方式的辨证方式脏腑辨证。记载了脏腑辨证。记载了4040多种疾病,多种疾病,262262首方剂。首方剂。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记载了中药的分类方法、药性理论、配伍理论、功能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记载了中药的分类方法、药性理论、配伍理论、功能 主治等。如麻黄平喘、常山截疟、黄连止痢、海藻疗瘿、瓜蒂催吐、猪苓利尿、黄芩清热、雷丸杀虫等。主治等。如麻黄平喘、常山截疟、黄连止痢、海藻疗瘿、瓜蒂催吐、猪苓利尿、黄芩清热、雷丸杀虫等。 著作问世 。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 (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
8、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 2. 2.晋、隋、唐时期,为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和兴盛阶段晋、隋、唐时期,为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和兴盛阶段 (1 1)学术特点)学术特点临床各科蓬勃发展;分支学科日趋成熟;融合国外的医学知识,临床各科蓬勃发展;分支学科日趋成熟;融合国外的医学知识, 中中 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系统化。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系统化。 (2 2)代表医著:最早的脉学专著)代表医著:最早的脉学专著晋晋. .王叔和王叔和脉经脉经。 最早的经络针灸学专著最早的经络针灸学专著晋晋. .皇甫谧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 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的产生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的产生隋隋. .巢元方巢元
9、方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 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唐唐. .孙思邈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千金翼千金翼 方方。 (3 3)融合印度、波斯等国外医学知识,成为当时世界医学中心。)融合印度、波斯等国外医学知识,成为当时世界医学中心。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 (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 3. 3.宋、金、元时期,为中医学术的争鸣和创新阶段宋、金、元时期,为中医学术的争鸣和创新阶段 (1 1)学术特点)学术特点: :学派涌现、专科体系相继确立、中医药理论突破阶段。学派涌现、专科体系相继确立、中医药理论突破阶段。 (
10、2 2)代表医著:)代表医著: 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宋代陈无择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开创脏腑论治先河开创脏腑论治先河宋代钱乙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 (3 3)“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刘完素(河间)寒凉派(观点: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寒凉派(观点: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 生火)。生火)。 李杲(东垣)李杲(东垣)补土派(观点: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观点: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张从正(子和)张从正(子和)攻邪派(观点:病由邪生,攻邪已病)。攻邪派(观
11、点: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朱震亨(丹溪)朱震亨(丹溪)养阴派(观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养阴派(观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4 4)开创免疫学先河,达到古代法医学顶峰)开创免疫学先河,达到古代法医学顶峰人痘术、宋慈人痘术、宋慈洗冤录洗冤录。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 (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 4.4.明清时期,为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学科分化阶段明清时期,为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学科分化阶段 (1 1)学术特点)学术特点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提出新学说;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提出新学说;“温病学派温病学派”形成。形成。 (2
12、 2)代表医著:对宋、金、元、明以来医学各领域众多进展的归纳)代表医著:对宋、金、元、明以来医学各领域众多进展的归纳大批集成性著作大批集成性著作 产生,如产生,如医学纲目医学纲目 证治准绳证治准绳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医宗金鉴医宗金鉴等。等。 药物学研究成就辉煌药物学研究成就辉煌李时珍李时珍本草纲目本草纲目。 确立确立“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之论;总结命门学说。之论;总结命门学说。 “温病学派温病学派”形成形成“温病四大医家温病四大医家”。 明代吴又可明代吴又可著著温疫论温疫论,提出,提出“异气说异气说”。 清代叶天士清代叶天士著著温热病篇温热病篇,创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13、。,创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清代薛生白清代薛生白著著湿热病篇湿热病篇,提出湿热病的因、机、证、治。,提出湿热病的因、机、证、治。 清代吴鞠通清代吴鞠通著著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纲领。,创三焦辨证纲领。 清代王清任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医林改错纠正古书解剖错误,创瘀血致病理论。纠正古书解剖错误,创瘀血致病理论。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 (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 5.5.近代和现代,为中医学理论的整理和提高阶段近代和现代,为中医学理论的整理和提高阶段 (1 1)学术特点)学术特点继续集古代医学之大成;中西汇通;中医基础
14、理论的研究。(继续集古代医学之大成;中西汇通;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2 2)代表医著:)代表医著: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唐宗海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唐宗海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 沛文沛文 中西脏腑图象合纂、恽铁樵药庵医学丛书、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脏腑图象合纂、恽铁樵药庵医学丛书、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当前,中医学术蓬勃发展,围绕着中医学基础理论,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藏象理论、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理论、防治原则等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当前,中医学术蓬勃发展,围绕着中医学基
15、础理论,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藏象理论、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理论、防治原则等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二)中国医药学对世界医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1.人豆接种法是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 2.李时珍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3.宋代宋慈洗冤集录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名著 4.东汉末年 华佗 麻沸散 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外科手术记录 5.针灸 6.药学: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李时珍 http:/ 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一)唯物论 1
16、.气是够成人体和推动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2.阴阳五行学说是世界物质关系的高度概括 3.形神合一的观点是精神与物质关系的具体体现 (二)辩证观 1.辩证求因是中医学特有的认识病因的方法 2.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辩证的 3.辩证观点指导下的中医治疗学灵活多样 (1)标本缓急(2)正治反治(3)已法方宜(4)病治异同 中医思维 (一)中医思维的内容 1.宏观的角度 2.哲学的把握 3.整体的研究 4.动态的观察 5.抽象的分析 6.感觉的提示 7.奇恒的对比 8.力量的平衡 中医思维 (二)中医思维的方式 1.比较 2.演绎 3.类比 4.以表知里 5.试探和反证 整 体 观 念 辨 证
17、 论 治 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 认为人体是一 个有机的整体 ;二是认为人 与环境之间有 密切的联系.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疾 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通过四诊收集患者 的病史、症状等临床 资料,根据中医理论 进行综合分析,分辨 出证候,并拟定治疗 方法。也包括中医理 论贯穿在预防与养生 实践中的过程.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1)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2)人和社会是一个整体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一)整体观念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二)辩证论治 1、病、证、症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1)概念。 病是指有特定
18、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反映了某种疾病 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感冒、痢疾、疟疾、麻疹、哮喘、中风等。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包括异常主观感觉和异常体征,总称症状。如发热、咳嗽、头 痛、眩晕及舌红、苔腻、脉数等。 证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 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二)辩证论治 1、病、证、症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 关系。 证与病病,是人体内某病变的全过程,该病的本质变化贯穿于疾 病整个过程的始终。病在其发展变化过
19、程中,可以分为若干阶段,形成若 干不同的证,这些证的证候反映出病在不同阶段的本质变化。故证是反映 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是此阶段各种相关因素对病的影响 的汇集点。可见病重在全过程,证重在阶段性,而证比病更具体,更具可 操作性。 症与病、证症是病和证的现象,是病和证的外在标志,是辨识病 或证的依据和出发点。病和证都是通过症反映出来的,由症的不同组合, 形成不同的病候或证候。临床辨识病和证,主要是从症入手,抓住症的不 同组合及其相互关系,辨清病候或证候。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二)辩证论治 2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 内容:内容: 辨病因辨病因分析发病的原因及机理。分析发病的
20、原因及机理。 辨病位辨病位确定病证的所在部位。确定病证的所在部位。 辨病性辨病性分清疾病的虚实寒热。分清疾病的虚实寒热。 辨病势辨病势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 论治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 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内容:内容: 因证立法因证立法依据证候,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依据证候,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 随法选方随法选方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或措施。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或措施。 据方施治据方施治按处方实施治疗。按处方
21、实施治疗。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二)辩证论治 辩证和论治的关系 辨证和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两个步骤。 辨证是认识疾病,确立证候的过程;论治是依据辨证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的过程。 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并可以通过论治的效果,检验辨证是否正确。 所以,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前后衔接、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 结合,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概要的主要内容 (一)三大学说 1.中医的哲学阴阳五行学说 2.中医生理学脏腑经络学说 3.中医病理学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学概要的主要内容 (二)三大技
22、能 1.四诊诊察技能诊法 2.辩证分析技能辩证 3.养生、预防、治疗中的综合应用技能养生与防治原则 绪论 什么是中医学?什么是中医学? 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 统医学。统医学。 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象征,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象征,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 大贡献,是当代医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贡献,是当代医学体系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150.2-2025锅炉和压力容器第2部分:GB/T 46150.1的符合性检查程序要求
- 天津水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供应室消毒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广西发展新机遇考题及答案
- 可持续服务全球化-洞察及研究
- 紧缺性资产管理办法
- 人防设备维护管理办法
- 专业券商资产管理办法
- 蜂鸣器生产管理办法
- 衢州民工工资管理办法
- UPS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乡镇残联招聘残疾人专职工作者试题集及参考答案解析
- 第13课 美丽中国我的家(教学课件)小学二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
- 2025年铜陵枞阳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8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生物结业考试卷及答案
- 塔吊出租安全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 绿色矿山培训课件
- 2025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旗下环球集团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纪念抗美援朝队会课件
- 2025广东茂名市信宜市供销合作联社招聘基层供销社负责人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