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使用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煤气使用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煤气使用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煤气使用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气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XXXX钢铁公司煤气安全管理,杜绝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等煤气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1、基本要求1.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及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煤气安全各级安全管理制度。1.2 煤气防护站应设“工艺流程简图”并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位置、号码。1.3 各主要煤气设施及各种附属设施如各类切断装置、放散装置等应有明显标识。1.4 各主要煤气区域应设立明显警示标志。1.5 煤气管网所有蒸汽管线,只有在通蒸汽时,才能把蒸汽管与煤气管道连通,停用时必须断开。1.6煤气各主要设施

2、,管网应由煤气管理部门上建立技术检修变更记录档案。1.7 各重点煤气区域所用电器及设施应采取防爆措施。1.8 各煤气操作岗位,操作室要有良好的联系通讯设备。2、重点煤气区域划分2.1 一类煤气区域高炉各层平台, 重力除尘器各层平台、 煤气布袋除尘各平台、 各煤气管道泄3漏点周围区域、各放散阀周围区域、煤气除尘反吹风机室、5 万 m 煤气柜、煤气加压站、大放散塔等。2.2 二类煤气区域热风炉各层平台及周围区域、高炉铁、渣风口附近区域。2.3 三类煤气区域高炉值班室、休息室、配管操作间、热风炉值班室、中心泵房等岗位。3、煤气防护安全管理规定:3.1 防护站职责3.1.1 负责公司煤气安全管理,巡回

3、检查、监测及煤气事故的救护。3.1.2 负责公司范围内煤气区域作业的现场监护。3.1.3 负责各类煤气防护设施、仪器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可使用率。3.1.4 负责办理煤气区域动火许可证。3.1.5 负责煤气事故的救护,分析及现场指挥3.2 监护工作规则3.2.1 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并保持相对安全距离。3.2.2 爱护监护仪器,出现问题及时向车间、安全科和公司反映。3.2.3 严禁凭主观用嗅觉检查煤气。3.2.4 不得在已知高浓度煤气流域测试具体数据。3.2.5 进入高浓度煤气区域监护、检测或抢救时,要佩戴煤气防护设施。3.2.6 有权制止在煤气区域作业而不听从指挥的人工作。3.2.7 检

4、查煤气区域有无人睡觉、聊天、长时间无故逗留等违章现象。3.2.8 认真做好检测监护记录,不得涂改编造具体数据。4、煤气区域作业安全规程4.1 重申煤气区域由防护站和安全科共同设立警示牌。4.2 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各煤气区域。4.3 严禁在煤气区域睡觉、聊天、长时间逗留。4.4 煤气区域安全作业。4.4.1 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通知煤气防护员现场监护,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4.4.2 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应首先观察好风向,在上风头作业,并事先确定好撤离通道。4.4.3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头痛、呕吐等非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到安全地带,由专业人员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工作。4.4.4 佩戴

5、呼吸器作业时,感到不适,应停止工作,连续长时间作业时,应听从煤气防护员指挥,适时予以休息。4.4.5 在煤气区域作业,拒不服从防护员指挥,防护员有权制止其工作,并通知有关部门予以处理。4.4.6 进入煤气区域要确保两人以上,并保持安全距离。4.4.7 煤气区域作业负责人应配备对讲机等现场通讯工具,以便随时和有关人员联系,并及时报告情况。4.5 带煤气作业安全规程4.5.1 原则上夜间不适宜带煤气作业,特殊情况下,要保证夜间照明。4.5.2 作业时,如有大量煤气泄漏,应设立适当警戒区,并在下风向扩大警戒范围。4.5.3 带煤气作业,因压力过高、泄漏过多,威胁到作业人员和附近岗位人员安全时,应立即

6、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带煤气作业时,应有防火、防爆等防范措施。4.5.5 高空带煤气作业点应设平台、围栏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要系好安全带。4.5.6 带煤气作业不准携带引火装置。5、煤气区域动火安全规程5.1.1 在煤气区域动火,动火单位必须提前一天到煤气防护站填写煤气动火许可证。5.1.2 计划检修动火时间和地点有变,应重新办理动火许可证。5.2 动火前的安全检查和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严格检查动火区域及附近易燃、易爆物品和煤气泄漏点的有关防范措施,确保绝对可靠。5.3 准备好灭火、降温工具,当情况出现异常时,立即停止作业。5.4 动火前,要听从煤气防护员指挥,不经允许,严禁

7、动火。5.5 动火现场除操作人员,安全人员、监护人员和有关领导外,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靠近。5.6 停煤气动火5.6.1 必须彻底切断煤气源, 否则必须加盲板, 严禁以阀门或水封代替盲板。5.6.2 煤气切断后,煤气管网必须彻底清扫,清扫过程中要杜绝一切燃烧物和火源,清扫完毕,要进行有代表性的CO采样分析,经专业人员确认合格后方可动火。5.6.3 取样分析确认无危险因素存在,煤气加压站需要三次间隔测试为准。6、登炉顶登记制度6.1 计划休风检修,炉顶点火并经专业人员方可登顶作业。6.2 进入高炉各层平台巡检、检修、取样、清灰等相关工作,必须有煤气防护员现场监护并事先征得高炉工长同意,由作业负责

8、人清点人数,工长登记后,方可进入工作点,工作结束后,应告知工长并再次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可撤离。7、煤气使用7.1严格执行中标( BG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相关要求,严格标准操作。7.2 切、引煤气严格执行相关岗位安全技术规程。7.3 煤气烤罐时,看火工必须坚守岗位,并严格操作规程,防止煤气熄火、回火、脱火及爆炸性混合气体产生,从而引发煤气事故。8、煤气事故处理原则8.1 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和大量煤气泄漏等事故,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安全管理部, 并根据情况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厂部,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立即通知防护站和医院进行现场急救,如发生重大着火事故应立即挂火警电话。8.

9、2 事故发生应迅速了解事故现场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事故人员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严防冒险抢救,扩大事故。确定抢救事故小组成员,视事故性质和波及范围划定危险区域、布置警戒,禁止非抢救人员进入事故区域。8.3 进入煤气危险区域的抢救人员必须佩戴专门防护设备,禁止凭热情或一时冲动,以口罩或其它物品代替防护品险区。8.4 迅速将患者放在空气新鲜、流动性好的区域,解开衣扣、腰带(脱掉湿衣、裤)使患者能自由呼吸新鲜空气,冬季注意保暖,恢复后可适当喝点热茶,使血液循环加快,减轻症状。8.4.2及时输氧可加快CO排除速度,对较重人员要及时送高压氧舱进一步治疗。8.4.3 当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包括举臂压胞法、仰压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体外心脏按摩) 。8.4.4 如呼吸衰竭,应立即注射尼可刹米等。8.5 煤气事故预防8.5.1CO 是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气体,国家卫生标准规定,工作环境中CO最高允许浓度为24ppm,否则将会导致不同程度中毒。8.5.2 在煤气区域作业,应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落实相应安全措施,并有防护人员现场监护。8.5.3 各种煤气防护设施,在使用前应确认其灵敏、可靠。8.5.4 正在使用的煤气设备和不使用的设备间必须用盲板切断,不能用阀门替代。8.5.5 煤气设备动火前,必须吹扫干净,专业人员确认后方可动火。8.5.6 在煤气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