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呢? 小平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 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 习,一边学习一边听 MP3 ,美其名日“自我放松”。她暗自发誓要考出 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 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 背就可以了,数学、 物理就很麻烦了。 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 力,不愿意在数学上花费太多时间, 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也不好意 思去问老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 是数学。她很失望, 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 学了。 分析 根据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理论, 可以给出 以下
2、几个建议: 1、在目标定向上,不平缺乏明确学习目标的确定,“暗自发誓要考 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没有一定明确的学习 目标,不能够很好激发学习动机,也是学习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 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2、在学习信念上,不平把学习成绩不理想归因于自己的学习能力, 认为自己的自我效能差, 久而久之,导致习得性无助, 即防御性悲观。 “她很失望, 一说起学习就头疼, 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 这样,小平需要成功体验,需要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在情绪状态,小平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小平应端正学习态度,改 变学习方法。 “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 MP3
3、 ”这样是不会学习好的。 4、在教师变量这个因素上,教师可以对其关注,利用教师的效能使 小平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5、任务变量。为了让小平体验成功,学习任务应从简单开始,循序 渐进。 总之,学习是复杂的活动,影响因素很多,彼此都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所以要把握好自己,即个人因素。这是主要的。 案例 2 林老师教初二的语文课。 一天,刚上课时林老师就很兴奋地宣布: “我 想告诉你们,我们班出了一位诗人。 王哲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 给大家听听。”林老师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林老师注 意到王哲的脸红了, 看上去非常不安。 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 来,林老师问王哲是否愿意再写一首
4、诗去参加全市中学生诗歌比赛, 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 并且也没 有时间写。 王哲为什么有如此表现?如果你是老师, 该如何鼓励他? 分析 王哲的表现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 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 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见不得别 人好,也就是说妒忌心强, 对表现出众的同学往往会表现出排挤的态 度。这种环境(同学之间的关系)给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以致于 王哲不愿承认自己能写好诗。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私下鼓励,或是有 能力帮助他发表, 因为嫉妒只发生在比较微小差距的同伴之间, 差距 悬殊就会变成羡慕。 所以作为老师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同的场合鼓励
5、王 哲,并使周围的同学看到王哲的长处。 案例 3 李辉怎么了?最近变得越来越不想学习! 因为他考试总有几门课不及 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用红 色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 的!”说起从前,李辉也有过辉煌的成绩:小学曾经评为三好生,在 学校征文比赛中得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考的成绩还名列班级的前十 名。然而,升入初中后的几次考试, 他的成绩只排到班级的三十几名, 从此,李辉便丧失自信心, 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 马虎虎 分析 李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多次失败, 陷入了习得性无助 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 不能自拨。习得
6、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 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 无能为力的心 理状态。造成李辉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他自身有 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内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把失败归因于 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的结果,因而出 现个人的无力感。另一方面,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 程中过分重视分数、考试、 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 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 绩不好就使得李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 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 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 自信,更
7、加重了李辉的无助感。 案例 4 某中学的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学习, 认识到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生存的 第一需要,于是, 他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和实践,在班 级大力倡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比单纯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更受 用”的理念,开设专题讲座,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 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书面考试。 一个学期结束了, 这个班的 同学对于各种学习方法, 能够倒背如流, 但整个班级的各门功课的考 试成绩不仅没有提高,而且部分学生在一些事实性知识较多的课程, 比如历史课的学习方面还出现了倒退现象。 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 知识,对王老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 并谈谈自己对这
8、个问题 的做法。 分析 1、班主任王老师认识到并倡导“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给学生 讲述学习方法都是正确的, 但是王老师在学习方法的教学上却存在问 题。 2、学习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它不是光从“理 论”上“教”或通过“考试”就能教会的。 3、对于学习方法这种策略性知识功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在实际教学 中采用学科渗透式教学和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的方式效果可能更好。 案例 5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 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 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 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 摆上了花草、植物,使
9、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 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 但事与愿违, 反而产生 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 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 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 6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 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 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 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 易被人知觉。 (2) 符合感觉的相
10、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 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 7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 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 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 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 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 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 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
11、应教学生进行意义 识记。 案例 8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 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 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 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 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 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 因此仅靠判断、 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 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 9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 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 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 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 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 对进一步 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 10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 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单元试题及答案
- 涂涂画画练鼠标教学课件
- 交通英文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简单的合同终止协议范本
- 2025年橡塑制品采购合同实施细节
- 物流运输管理课件
- 2025医学肿瘤学免疫治疗考试题目及答案
- 车床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物流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中等职业阶段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现代教育研究
- 二战历史教育
- 减盐减糖减油烹饪技巧培训
- 民航英语说课课件
- GB 2894-2025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 教师数字提升培训课件
- 中西医结合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
- 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护理
- 2025-2030年中国少儿期刊出版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开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JG/T 220-2007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
- T/CCAA 39-2022碳管理体系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