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共4篇)_第1页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共4篇)_第2页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共4篇)_第3页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共4篇)_第4页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共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共4篇) 第1篇: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生物入侵者哈尔滨市116中学张翠凌一、教材分析:生物入侵者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的知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使学生在了解生态环境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由于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所以让学生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要有科学态度。通过学_这篇文章,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他们学_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二、学情分析:说明文这种文体对初三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对于说明文的各种文体知识也基本上融

2、会贯通了。生物入侵者这篇说明文虽然篇幅较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只要能够认真通读几遍全文,就能把握全篇内容。因此要想调动学生学_的热情,必须结合课外的知识,将课内外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从而使学生产生学_的欲望。三、设计思路: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为了调动学生学_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首先运用情境式导语,通过多媒体展示云南滇池遭受“水葫芦”入侵前后的不同画面,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使学生初步认识“生物入侵者”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危害。然后通过阅读全文,初步感知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并且理清全文作者的说明脉络。第三步骤是全文的重点突破阶段,针对3

3、、4、5三个自然段我设计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和“生物入侵者的入侵途径”两个研讨专题,让学生立足于文本并联系课外查找的相关资料展开讨论交流,并就这三个自然段解决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就“如何防止生物入侵者的入侵”这一问题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并通过理清文章基本脉络和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学会分析说明文。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反复研读课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了解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和入侵途径

4、。 指出说明方法并品析作用。难点:让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3、教学方法:学生是学_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_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_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_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_方式。 在本文教学中,我运用情境式导语,通过多媒体展示云南滇池遭受“水葫芦”入侵前后的不同画面,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使学生初步认识“生物入侵者”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危害。然后运用散读、精读、扫读等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并以讨论的形式交流文本、走出文本,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

5、语文素养。4、学法指导: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为了调动学生学_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我让学生们回家以各种途径去查找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并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展示,比一比看谁找得多还准确,这就调动了学生学_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幻灯片显示出几幅优美的画面。)这是我国云南省著名的风景胜地滇池,大家说美不美呀?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学生用一些优美的词语来形容画面,例如:山清水秀、旖旎多姿等。)现在的滇池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幻灯片显示滇池遭到破坏

6、的图片。)你能再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学生答:破败不堪、惨不忍睹。)曾经清澈的湖水早已浑浊不堪,曾经宽阔的水面已经裸露出石头,水中68种鱼38种已不复存在,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怵目惊心。是什么改变了滇池的面貌?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种叫“水葫芦”的水生植物的入侵,它是一种生物入侵者。那么,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_一篇说明文生物入侵者,去认识它、了解它。(二)检查预_:读准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 河蚌扼制附着尽管藩篱归咎 蒲公英 疾病 混杂 (先指定一名同学读,然后一名同学领读,全班齐读。)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本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

7、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2、围绕生物入侵者作者依次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介绍? 提示:抓住语段中的关键句,筛选信息。 明确第一个问题: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成为“生物入侵者”。教师追问: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明确指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不属于生物入侵者,它们也是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它们为什么不属于生物入侵者?学生答:它们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 教师进一步明确:由此可见,“非自然途径”是概念中最关键的词语。 明确第二个问题:第1、2自然段介绍生物入侵者的概念,3、4自然段介绍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第5自然段介绍生物入侵者

8、的入侵途径,6、7自然段介绍学者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第8自然段介绍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的态度。教师追问:文章从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介绍到对生物入侵者的措施属于哪种说明顺序?学生答:逻辑顺序。(四)专题研讨充实文本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初步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希望同学们继续开动脑筋,争当科普小博士。 老师根据文章内容给大家准备了两个以供研讨的专题,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依据文本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任选一个专题,自由组合小组进行研讨。 1、“生物入侵者”的危害。2、“生物入侵者”的入侵途径。 (请两名同学,一名同学读 3、4自然段,一名同学读第5自然段。教师明确讨论的要求:立足于文本

9、,先研讨课内再交流课外。学生开始自由讨论。)讨论后明确回答要求:回答时先说明选择的专题,先解决课内,在交流课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明确:“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斑贝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天牛破坏树木,红蚂蚁传播疾病,棕树蛇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学生交流课外查找的资料。“生物入侵者”的入侵途径: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使许多“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 学生交流课外查找的资料。老师也查找了一些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放映幻灯片:图片并文字说明。)植物杀手:薇甘菊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往日浓阴蔽日、绿树摇曳,一派旖旎的风光,游

10、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90年代,薇甘菊从东南亚传到我国,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20世纪30年代,我国从南美引进水葫芦。人们把水葫芦用作猪饲料,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但水葫芦过多会覆盖水面,降低光线对水体的穿透能力,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并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水产品的产量,因此有学者将之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金合欢 在南非,金合欢的引进本来是用于植树造林,但却消耗了用于供应开普敦的地下水。尼罗河鲈鱼

11、在非洲维多利亚湖,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导致200多种地方鱼种的灭绝,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脊椎动物的灭绝。克氏原螯虾: 克氏原螯虾常常混养在农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种,可实现自我维持,收获后,不需要再投放原种。逃逸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下来。它们能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且食性广泛,建立种群的速度极快,易于扩散。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破坏当地食物链;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对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灾害性破坏;筑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坏;由于螯虾食性很杂,对鱼苗发花和1龄鱼种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飞机草原产中美洲

12、1934年在云南发现,现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危害多种植物和牧场。蔗扁蛾(香蕉蛾)原产非洲,1987年随巴西木进入广州,现传入我国10余个省、直辖市、威胁农作物、果树、名贵花卉等。 紫茎泽兰(解放草、破坏草) 原产中美州,现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台湾,排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和农田;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等 。空心莲子草 (水花生、喜旱莲子草) 原产南美洲,现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 豚草 为一种恶性杂草,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杭州,在我国见于东北、华北、华东和xx 老师还搜集到了许多“生物入侵者”,例如:紫茎泽兰、毒麦 、互花米草 、凤眼莲、假高梁 、湿地

13、松粉蚧 、强大小蠹 、美国白蛾 、非洲大蜗牛、福寿螺 、牛蛙 等。因为时间有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上网继续查找。(五)研读方法深入文本课文的3、4、5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及入侵途径,层次清晰、生动准确,这和恰当的使用说明方法是分不开的。这三个自然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各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六)发表见解献计献策 “生物入侵者”真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面对日益增多的生物入侵者,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持怎样的态度?请同学们快速扫读第7自然段,用笔勾画出表明学者态度的语句。明确:一种是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实现。另一种

14、是人类要干预生物入侵者的入侵,决不能听之任之。你同意哪种态度,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面对来势汹汹的生物入侵者,难道人们真的就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吗?同学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学生自由发言:引进天敌、谨慎引种、严防严守、改造利用)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办法真是非常好,但其中也存在不足,“引进天敌”在消灭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同时会不会引来破坏力更大的新的生物入侵者,“谨慎引种”树种对当地生态的破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出来的,严防严守难免会有疏漏,改造利用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更行之有效的方法等着我们在座的每一名同学去探索。(七)教师寄语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学_,能唤起我们每一名同学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的意识

15、。让我们努力学_,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用我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将这一人类尚未解决的专题进行到底。 教学反思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阅读,即开放性、自主性、综合性阅读,它的阅读渠道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由学生进行自主加工整理,要求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完成阅读,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是一种挑战。根据课标这一要求,我在备生物入侵者这一课中设计了专题研讨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立足文本,联系查阅资料,明确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和入侵途径。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说明这一方法的确存在可行性,学生喜欢、感兴趣,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调动了学生学_的积极性。因

16、此,在将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一方法。虽然授课后收获不少,但其中也存在不足,例如,在整体感知环节中,我让学生利用文中关键句筛选信息,从而理清文章的内容,但后来才发现,直到学生疏通全文内容之后,我也没有提到这些内容是通过哪些句子概括出来的,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知识落实得不够,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学生,不仅要教给他们学_的方法,更要教给他们如何运用这一方法。一节课的设计容易,要想做到每一节都像这样去设计就难了。因此,我要做一名探究型的教师,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点评 这是一堂生动、活泼、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语文课。大家都知道说明文的教学由于说明性太强,教起来往往呆板、

17、枯燥。而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却表现出了积极参与的热情,真正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_,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有对科学产生了探索精神。下面我从三方面对这节课进行点评:首先,这节课有着丰厚的知识含量。张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查阅了丰厚的资料,自己查,也让学生在课前查,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碰撞,使学生在分析文本时有着丰厚的知识底蕴,老师在渗透文本时会更加清晰、透彻。其次,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体现了教师的灵性。新教改强调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老师在课堂之上要对知识进行拓展迁移。这堂课在专题研讨这一环节中,老师让学生立足于文本,先研讨课内知识,再交流课外查

18、阅的资料,最后展示交流的成果,做到了既不脱离文本又向课外迁移延伸,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教学设计主次分明。张老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把教学重点确立在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以及入侵途径上,学生对此发表了大量的见解,对于其它方面的内容蜻蜓点水,在处理教材上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是值得每一位老师借鉴的。 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蕾第2篇: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龙山初中张举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词语2、了解说明内容3、理清说明顺序4、掌握说明方法重点难点:目标1、2、3、4都是重点,目标3又是难点。教具准备:投影仪、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学_目标1、解题:人类才会有侵略行为,生物的“入侵”

19、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2、幻灯片展示文中提到的几种“生物入侵者”。 (幻灯片)3、学生齐读学_目标。(幻灯片)二、预_交流请两位小组代表展示小组采集的重要词语,并讲解部分词语的重要之处,其他小组的同学补充、纠正。教师强调如下词语:始料不及为所欲为啸聚山林五彩斑斓归咎三、预_展示1、幻灯片出示展示活动:简说内容梳理顺序掌握方法(幻灯片)2、展示活动一:简说内容(幻灯片)预_指导:说明文有一个特点,它往往会在段落中安排一个句子,用来概括这个段落的内容,这样的句子便是中心句,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抓住了说明文的主要内容。极少数段落虽然没有中心句,但是根据段落的层次变化,读者也能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中心句。(幻

20、灯片)预_: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或提炼关键句。展示:小组讨论交流所找的关键句,请一位小组代表联读关键句,其他小组的同学评论、补充。反馈小结:学生续说句子“课文依次介绍了”(此处力争引发竞赛:看谁说得更简练!)教师小结“课文依次介绍了生物入侵的现象、危害、原因,以及人类的态度和对策”。(幻灯片)3、展示活动二:梳理顺序(幻灯片)预_指导:写介绍科学道理的说明文,一定要按照人的认识规律 1和思维规律来安排内容的先后,这就是逻辑顺序。(幻灯片)预_:学生跳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行文思路。学生小组讨论问题“课文的第3、4段能否与第5、6段调换位置”。展示:请两位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评论、补充。反馈小

21、结:教师发表看法“课文先引出问题,接着摆出危害,再探讨原因,最后讨论对策,这种思路体现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是一种逻辑顺序,不可调换。”(幻灯片)2、展示活动三:掌握方法(幻灯片)预_指导:学生回顾常用的说明方法。预_: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文中有代表性的说明方法,并试着说出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学生点评、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打比方的生动和幽默,读出数字的强调语气,读出例子的说服力。(此处的读,要把关键句和体现说明方法的句子连起来读,力争读出精彩)反馈小结:举例子使观点更具说服力,列数字有强调作用,打比方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板书)四、课堂总结让学生畅谈本节

22、课的收获,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总结。提取关键句是把握说明文内容的一种重要方法。介绍科学道理的说明文要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内容的先后,也就是按照逻辑顺序行文。恰当的说明方法能够使要说明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清楚明白、有说服力。板书设计生物入侵者 梅涛举例子有说服力列数字强调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预_提示:1、认真地把课文读4遍。2、采集文中的重要词语,包括:需要注音的词语、意思生疏的词语以及自己喜爱的词语。3、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生物入侵者”的?5、试着找出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第3篇: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合肥46中 李德水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

23、告诉我们,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生物入侵者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我们学_这篇课文不仅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本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得当。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学_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文中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教学难点:学_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讨论探究法、点拨

24、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水葫芦”的图片,介绍它给昆明滇池带来的危害。再出1 示“食人鱼”的图片,介绍它给当地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是生物入侵啊!这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板书课题、作者,并简介作者的有关情况。)二、带着发现的眼光跳读课文:1、发现好的词语。(提示一:从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找; 提示二:找出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提示三:找出文中仿拟成语的词语) 2、发现关键句。( 如:能体现生物入侵者本质特征的句子。)三、带着思辨的勇气研读课文:1、用“从段中,我了解到了_”的句式,来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知识?2、面对生

25、物入侵,你的态度如何? 3、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呢?(教师适当点拨)四、带着探究的精神品读课文: 1、开展活动,分组讨论。请用“文中_处说明方法用得好,好在_”的句式说一段话,来体会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2 2、竞选活动:我来当生物入侵监控局长活动内容:分组展开活动,组内提出建议再表达,面对日益严重的生物入侵,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防范?五、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生物入侵者,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在我们的耳畔敲响。谈到环保,我们不再局限于治理污染,我们要为抵御和防止生物入侵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像一些论坛网友所说的那样,“生物入侵是一个比化学污染更具有威胁性、更有长远效应的浪潮”,“要像防止军事入

26、侵那样防止有害生物入侵”。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让我们用心关爱我们的大自然!六、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有关“生物污染”的信息,并加以整理。附: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梅涛本质特征逻辑顺序危害、原因、态度采取措施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3第4篇: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字词。掌握“劫掠、栖息、失衡、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速读、默读科普文,从文中按要求检索筛选信息的能力。4、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27、,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2、合作探究法。学生合作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3、语文活动法。组织课堂辩论,探讨对待生物入侵者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生物入侵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为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美丽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从文中检索、筛选关键信息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1、教具:

28、多媒体课件2、学生提前搜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准备辩论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设疑导入老师展示“小龙虾”和“水葫芦”图片,介绍他们的相关信息。1、小龙虾:最早由日本引进,出于它适应性强,在强烈污染水质中能生存, 日本人将它用于吸收污水中的 重金属元素。20世纪30年代小龙虾作为生物实验品,随同侵华日军一起入侵到中国并很快繁殖起来。钳子般的鳌足,给了小龙虾超强的破坏力。它能将鱼虾撕成碎片 ,能把坚固的堤坝打穿。如今在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的诸省市都能见到,可是长江及其支流的大堤一般都是土堤,在取土筑堤时往往在背水面形成水坑、池塘和低洼地,成为螯虾生长和繁殖的适宜场所,而小龙虾对

29、于堤坝的危害可能比白蚁的危害更大,实在让人忧心!而小龙虾造成的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它“荣登”我国最有危害的入侵物种之榜首。2、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原产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水葫 芦繁殖快,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是水体的丰富营养化又促成了水葫芦的疯狂繁殖,滇池、太湖、黄浦江及xx东湖等著名水体,均出现过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耗费巨资也无法根治。“绿岛”样的水葫芦致使昆明大观河滇池西山这条理想水上旅游路线被迫取消,在大观河两岸兴建的配套旅游设施只好废弃或改做其他用途,大观河也改建成地下河。目前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光是打捞费用就高达5至10亿元。这些只是直接的经济

30、损失,由水葫芦造成的生态损失却很难估量。同学们,这些入侵者日益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损害着我们家园的美丽容颜,那么,面对入侵者,我们该如何应对?让我们走进课文生物入侵者,一探究竟。二、以发现的眼光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以发现的眼光速读课文,勾画你认为难认读或难理解的字词,结合具体语境猜测它的含义。 幻灯片投影:(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劫掠(l) 栖息(q) 失衡(hng) 藩篱(fn) 归咎(ji) (2)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 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的祸害,逃也逃不脱。现在借指

31、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也避不了。文中指夏威夷岛上的鸟类因棕树蛇的入侵躲避不了灭亡的命运。 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 见诸报端。五彩斑斓:灿烂多彩,文中用来形容观赏鱼的美丽外观。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 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啸聚山林:旧指盗贼盘踞山林。“啸聚”,形容互相呼叫,拉帮结伙。这里指蛇、蜥蜴、山猫等迅速繁衍、数量增多后汇聚一起。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这里指人们没有办法应对对适应能力和繁

32、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物竞天择:指自然界生物竞相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文中指人们无法对“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置之不理。2、请学生以发现的眼光默读课文,答疑解惑: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请迅速从文中检索信息,用“是生物入侵者”或“叫生物入侵者”的句式给它下定义。 幻灯投影: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

33、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 是的(属概念)”,或“叫”。例如: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就是“生物入侵者”。三、以探究的精神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探究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1、请学生浏览课文,用 “从文中我了解了”的句式搜集筛选信息。(教师提示:在找出各段中心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学生可以搜集到的信息有(学生发言,教师幻灯投影呈现): (1)什么叫“生物入侵者”(2)“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3)“生物入侵者”入侵的途径和增多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