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把握儿童识字规律提高低段识字效率_第1页
小学教学论文:把握儿童识字规律提高低段识字效率_第2页
小学教学论文:把握儿童识字规律提高低段识字效率_第3页
小学教学论文:把握儿童识字规律提高低段识字效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把握儿童识字规律,提高低段识字效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掌握了良好的识字方法,养成了较好的识字习惯,对识字有着浓厚的兴趣,又能在生活中主动识字,那我们的教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虽然老师花大量的时间教学,学生花大量的时间抄写,生字的回生率和错误率仍居高不下。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思路:“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已有的识字

2、教学经验和成果,就如何优化低段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进行新的探索。一、遵循儿童识字规律,把握课程标准理念儿童在入学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言语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的学习中通过口头语言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语汇和简单的生活用语,为学习汉字和阅读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低段儿童的年龄在67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记忆力强,但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就容易理解和记忆。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不均衡,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所以,识字教学的巩固还要充分运用遗

3、忘规律,在新认识的生字尚未遗忘时就开始巩固练习,使新知识在大脑中的痕迹得到加深,建立起牢固的神经联系。掌握了儿童的心理特征,我们就能把握儿童的识字规律,儿童对于一个汉字,对其形状的辨认经历和认知过程是:先整体后局部,即识字总是先感知字的整体,然后辨认个别笔画;先轮廓后内涵,即低年级儿童往往对字形的轮廓容易掌握,对内部细节难以牢记;先上部后下部;先左后右;先熟悉后生疏。由此可见,认清字形、记忆字形是儿童识字的难点和关键。把握了儿童的这些识字规律,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就要从内容、形式、方法、途径等方面来考虑,为提高儿童识字效率提供可能。内容上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教学形式上要生动活泼,

4、教学难点要分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记忆,识字途径要丰富多彩,从而促使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二、创新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识字效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占六年识字总量的50%还多。而对于一个低年级学生来说,大量的生字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来掌握的。因此提高课堂识字效率是保证儿童识字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1、简笔画识字法低年级学生对于简笔画有特殊的兴趣,这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如第一册教材的第二课口、耳、目安排了一组象形字的教学,在教学中我先找出“口”、“日”、“月

5、”等形象突出,图画感强又易画的独体象形字,让学生画一画。然后在学生的画上直接演变成象形字,再演变成楷书字。在学生惊喜的小脸上,看出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些字,也明白了汉字的起源,对汉字更是充满了热爱。对于另外的象形字,为了省时以及更准确的表现汉字演变的过程,利用了课件进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样在课后的拓展练习中,学生很自然地能利用象形字的特点,通过看图观察,猜读认识了“鱼”、“石”、“网”、“刀”。2、直观演示法直观演示多用于一些抽象难懂、又不便于解释的字的教学。运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形象的语言、动作,当堂进行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变难为易,这对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识字的好办

6、法。如我在教小小的船中的生字“看”时,我故意把一只手搭在额头处,放在眼睛上方,向远处张望,然后问学生:“老师在干什么?”学生纷纷说:“老师在学孙悟空看远方呢。”接着,我就拿出生字卡片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看字,字的上边一个手,下边是一个目字。”这样身体力行直观表演,集趣味性与形象性于教学之中,孩子们不禁准确、形象、牢固地地掌握了字形,而且理解了字义。又如“鸟”字,“”是嘴,“”是头,“丶”是眼睛,“”是身子,“一”是脚。这样学生很容易掌握“鸟”的音形义。3、谜语识字法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因为谜语常常用押韵顺口的形式来描述某个汉字的特点

7、,易读易懂,而且符合儿童的好奇、喜猜的特点。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形,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教“午”字:“远看像偷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子,看看日当头。”这样,学生不但记清了“午”的形、义,而且把它和“牛”字区别开来了。再如教“鲁”字:“刀字头,日字脸,腰里横着一条线;压着日字成一姓,都说它是山东汉。”学生可以从前半句中掌握正确的字形,从后半句中了解它的字义,是姓,也是山东的简称。4、顺口溜识字法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儿歌或顺口溜,在教学中让学生诵读,便于学生对字的理解和记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坐,两个小人坐土上。天,大加一横就是天。如给“帆”字编为“巾字在一旁,几中

8、一点藏,帆船有了它,乘风又破浪。”再如给“喜”这个抽象难懂的字编为“十颗豆子口里掉,娃娃乐得哈哈笑。”既有字形,又有字义。5、比较识字法把两个形近、音近的字放在一起,比较异同,以便区分,防止混淆。这也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如“上、下”“玉、王”“大、太”等的比较。又如给“未、末”两字编儿歌区别:粗看两字很相像,细细分辨不一样,“未”下长上横短,“末”字上长下横短,祖国“未”来多美好,敌人“末”日快来到。再如:青、蜻、请、晴、清、情、睛,这些字分别在二三册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易记住了。6、编故事识字法小学生爱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让

9、他们感到亲切,自然就印象深刻。如在教学“鼠”字时,我临时编了个小故事:小老鼠最爱干坏事了,(师指字)看,他用尖尖的爪子偷了四粒大米正往窝里跑呢!也许并不是很恰当,但课后一抽查,连平时识字最困难的小朋友也记住了,看来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还是很符合低段孩子的认知心理的。又如“四”的故事:有个淘气的儿子,整天喜欢爬高又爬低。有一天他的右脚受伤了,爸爸把他带到医院,医生把他的右脚用厚厚地纱布包扎起来,并要他好好休息,不准再到外面去玩。所以,“四”里面的“儿”字的竖弯钩就变成了“竖弯”。于是,他爸爸就把他关在了屋子里。外面的大口框就是大大的屋子。再如“拔”字,学生结合歌曲拔萝卜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奶

10、奶在拔一个大萝卜,拔呀拔呀拔不动。于是小花狗来帮忙,还是拔不动。小花狗就请来了好朋友小白兔,小白兔请来了好朋友小花猫一群好朋友(右边的“友”字)都伸出双手(提手旁)用力拔萝卜。拔呀拔呀,拔得汗(把“友”字上面的一“点”想象成汗珠)都出来了。终于拔起了这个大萝卜。故事情境的创设使得这由点点画画组成的汉字不再枯燥无味,变得形象生动,有声有色。三、教给自主识字方法,提高儿童识字能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教师应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1、读音、笔画识记法要掌握好识字方法,学生首先要掌

11、握拼音方法,熟记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因此,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上几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例如,音难记的字,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名称与该字同音或近音的事物来记。这样以熟记新,就易记得多了。如教“梨、红、波、船、圆、升、球、菊“等字,可拿实物或实物图与生字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就容易记下这些字的音。在学生刚掌握一些基本笔画、部首时,可采用“读笔法”,即独体字、合体字的难易部件按书写笔画顺序边书空边读出每个笔画名称。还可以把合体字的几个部件拆开,然后让学生拼组,通过动手动脑进行识记。2、字形分析法教给学生分析字形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对有关结构单位分合

12、加减,从而逐步建立识字的思维模式。如引导学生对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等字的分析,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3、熟字带生字法有些生字可以利用学过的熟字进行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变成一个新字。如木加公是“松”,球去王是“求”, “课”字把提手旁换为木字旁就成“棵”。4、偏旁识字法在学生学过形声字识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的字大都与树木有关;三点水的字大都与水有关;反犬旁的字大都与动物有关等等。5、字理识字法“汉字个个有理。”这个字理就是汉字构成的规律,就是汉字音、形、义的关系。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从结构上可分为独体字(象形、

13、指事)与合体字(会意、形声)两种。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进行汉字教学,这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方法。小学阶段运用字理要注意抓好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教学。注意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在教学各类生字时,可重点指导一个字,归纳学法,再组织自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四、探求多种识字形式,激发儿童识字兴趣传统识字教学无非是反复让学生多读、多写,死记硬背,学生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也不佳。儿童喜欢活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识字教学中,适度变换教学方式,就能引发儿童的识字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1、多种读记法教学生字时,我将读读、讲讲、写写、画画、摆摆这几种教学方式经常变换,采用齐读、个别读、分组读、男

14、女分开读、同桌交换读、“开单轨、双轨火车读”等多种方式交替进行。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2、游戏活动法在教学汉字时,要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学过的字。如“摘苹果”这个游戏,把字藏在苹果后面,会认的小朋友就能摘走它,这个游戏大大提高了学生能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又如“登山”,“快乐大转盘”,“大风车”,“邮递员”等游戏,都是让学生们愿意接受的学习方法。3、多次复现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儿童对学过的生字很快就会遗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多种情境,增加学生与生字的见面率,以此巩固所学的生字。如在随课文识字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进行自学,然后运用前面所述的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检查,在学习

15、课文中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还可以在迁移课文内容形式中复习巩固生字,最后在创设情境中运用所学生字词语,这样不断地使生字复现,会大大提高生字识记的效率。4、多媒体演示法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等综合信息效应,可以让汉字活起来,可以形象地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进行汉字字形的归类学习,还可以突出字形记忆的重点、难点,为识字教学插上双翼,创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识字效率。5、“识字、查字、编码、打字”四结合法把计算机引入课堂,以改造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探索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过程,力图把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查用字典、汉字编码、打字输入

16、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到“识字、查字、编码、打字”四者结合,使学生能通过识字教学掌握汉字编码、汉字打字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机能,还能反过来通过汉字编码、汉字打字和计算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汉字间架结构,笔顺笔画,读音和字义的理解,从而促进小学语文中对汉字“音、形、义”的教学,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识字形式还有很多,如写字比赛,默字比赛,朗读比赛,这些对培养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和及时巩固生字也是起着很大作用的。四、拓展有效识字途径,结合儿童生活识字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空间,结合日常生活识字,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代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平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举行一些识字比赛,如经常鼓励学生把吃过的零食包装纸、旧报纸以剪贴报的形式,交流课文中没有的生字,比比谁的课外识字最多;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开展在生活中识字比赛。鼓励学生多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学生可以利用的识字渠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