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然卤水为原料生产食品级小苏打的探讨_第1页
以天然卤水为原料生产食品级小苏打的探讨_第2页
以天然卤水为原料生产食品级小苏打的探讨_第3页
以天然卤水为原料生产食品级小苏打的探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天然卤水为原料生产食品级小苏打的探讨 摘要我国有丰富的盐卤自然资源,用天然卤水 直接法生产出来的小苏打,能达到规定要求,且该法是工艺 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经济、可行的盐卤水利用方法,同时开 发盐卤水资源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天然卤水;原料;食品级小苏打 作者简介张衡丰,衡阳市海联盐卤化工有限公司, 湖南衡阳, 421001 中图分类号 TQ11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07-7723 (2008) 10-0035-0003 笔者通过对正交实验原理的分析,利用天然的卤水和 碳酸氢铵直接生产小苏打的工艺进行改进,达到了食品级的 要求,而且工业试验也获得非常理想的结果。 一

2、、试验部分 (一)卤水法生产原理 以天然卤水为原料生产小苏打,是将卤水与农用碳酸 氢铵进行复分解反应,利用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直接从溶 液中析出。反应原理如下: NaCl + NH4HCO3 = NaHCO3 + NH4Cl 离心分离出湿重碱 (含水的 NaHCO3) ,经水洗、离心 分离、气流干燥、流化床冷却包装即可出厂,生产工艺流程 见图 1。 (二)试验方法 从反应过程来看,影响小苏打产出率和产品质量的主 要因素有: A(卤水与碳铵的配比)、B (反应温度)、C(反应 时间) 。参考现有生产情况每个因素各选取 3 个水平,设计 正交实验表,见表 1。 根据表 1 的条件设定,按照正交表

3、L9(33) 进行组合条 件实验。 按试验设计方案共进行了 9 次试验,对每个因素的每 个水平 (位级 ) 进行了 3 次组合试验,每次实验取卤水 300mL ,升温至指定温度, 搅拌, 在规定时间内缓慢加入计 量好的碳酸氢铵,加完后自然降温至25C,离心分离(或抽 滤) ,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小苏打产品,母液收集用于回收 氯化铵。 二、试验结果与讨论 (一)影响小苏打回收率的因素 通过正交实验对生产条件进行摸索,试验结果表明, 回收率与工艺条件有关,其关系见表2。 从表 2 中直接看,序号 2、5 试验回收率最高,从计算 结果看, A2 、 B2、 C2 对应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88.333

4、 %、 89.333 %、87.667 % ,这 3 个因素对应的具体条件为 :卤水碳 铵比1 m3 : 0. 36 t、反应温度37.5 C、反应时间1.5h,即 为 3 因素的最佳搭配。 从极差 R 看: RB 最大, RA 次之, RC 更小。由此 可知, A 、 B 对回收率影响较大,是主要因素,对应于温度 的 3 个水平回收率极差最大。因此,温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过高会导致碳酸氢铵的分解,过低则反应进行不完全,而且 会导致小苏打颗粒细小, 影响小苏打的应用性能。 而 C 影响 相对较小,生产中应尽可能缩短反应时间,因此,本试验采 用反应时间 1.5h 较合适。同时由于卤水与碳铵配比对

5、回收率 影响较小,应尽可能采用较小的配比,可以节省碳铵。 综合考虑正交实验结果,根据产品回收率与各条件的 关系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卤水与碳铵比(m3 : t)为1 : (0.40.36)、反应温度3537.5 C、反应时间11.5h。 (二)最佳工艺条件验证 1.试验验证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对最佳工艺条件组合进行适当调 整后,选取最佳条件 A2B2C2 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见表 3。 从表 3 可以看出,在所选最佳条件 (A2B2C2) 下平均 回收率为89.6%,产品总碱度(NaHC03%)在99.0% 100.5%之间,均达到食品级的要求。实验结果理想。 2.工业生产实验 将实验得出的

6、最佳工艺条件应用于工业生产,并对生 产进行跟踪监测,共 7 批次产品,平均回收率达到 82% , 各批产品取样进行了测定,部分数据如表 4 所示。 工业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本工艺生产的小苏打,经检 测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的各项质量指标 : NaHCO3 的总碱 量(以 Na2CO3 计) 99. 0 %,砷(As)含量w 0.0001%,重 金属(以Pb计)含量w 0.005%,干烧失量w 0.20% , pH值 w 8.6,铵盐和澄清度也都符合国家标准。 三、结语 本文根据现有以天然卤水为原料生产小苏打的工艺条 件,采用正试验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最佳工艺条件为 : 卤 水与碳铵比(m3 : t )1 : ( 0.40.36)、反应温度3537.5 C、 反应时间11.5 h。在此条件下工业化生产,碳铵的转化率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